新型经颅磁刺激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5503阅读:2218来源:国知局
新型经颅磁刺激定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经颅磁刺激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tms)是一种皮层刺激方法,磁信号可以无衰减地透过颅骨而刺激到大脑神经,实际应用中并不局限于头脑的刺激,外周神经肌肉同样可以进行刺激,因此现在都叫它为“磁刺激”。磁刺激是一种物理刺激形式,它是利用时变电流流入经颅磁刺激线圈,产生高强度时变脉冲磁场,时变脉冲磁场在组织内产生感应电场和感生电流,感应电流使某些可兴奋组织产生兴奋的一种刺激方法,具有无痛、无损伤、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在临床医学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在使用过程中操作者主要依据目测与经验,估计大脑功能区分布及体表投影的大概位置进行粗略定位,通过反复移动刺激线圈找准刺激部位,比较耗时费力。找准位置后,在整个刺激治疗过程中要求患者头部保持不动,但是由于8字线圈的外壳与头发之间非常滑,头部与线圈间的位置易改变,而影响治疗效果。在一些无法坐式治疗需要采用躺式治疗的患者,需要专用于躺式治疗的经颅磁刺激仪,增加了医院及患者的治疗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应用于躺式经颅磁刺激治疗过程中,辅助定位以及维持治疗过程中头部位置不变的经颅磁刺激定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新型经颅磁刺激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帽和设置在床体上的定位帽固定装置,所述定位帽包括设置在左右耳两侧的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连接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的多条纬度线、与纬度线交错分布的经度线、以及根据10/20系统电极放置法分布的标记点,所述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上分别设置有左耳孔和右耳孔,还分别设置有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在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的下方设有松紧调节带;所述定位帽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床体上的固定支撑板和安装在固定支撑板上的活动板,固定支撑板的中间设有一个与活动板形状一致的镂空部,周围形成支撑部;活动板由固定部和设置在固定部的头部置放部组成,头部置放部的四周设有限位板,限位板内侧为支撑部,两侧限位板上设置有固定圈,定位帽上的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固定圈中。

所述固定圈为顶部开口的圆弧状圈体,其下部设有固定座与固定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用于仰卧位躺姿时,头部置放部的支撑部为网状支撑部。用于俯卧位躺姿时,头部置放部的支撑部包括上部的额头支撑垫和下部的下颌支撑垫。

所述标记点为圆柱体,在圆柱体上设置有纬度线穿孔和经度线穿孔。

所述经度线和纬度线由弹性材料制成。

所述多条经度线包括从鼻根点沿鼻梁中心线连接至枕外隆突的中心经度线,所述多条纬度线包括连接左侧耳前、大脑顶点和右侧耳前三点的中心纬度线,所述多条经度线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多条纬度线均匀间隔分布。

本发明的经颅磁刺激定位装置中定位帽戴在患者头上方便操作者根据其上的标记点进行定位迅速找到刺激点,设置在床体上的定位帽固定装置使与其固定的定位帽不能随意移动,从而保证在治疗过程中头部不移动,确保经颅磁刺激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中定位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标记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中定位帽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中活动板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中活动板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6固定圈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位帽,11纬度线,12经度线,13标记点,131纬度线穿孔,132经度线穿孔,14左固定板,141纬度线固定孔,142左耳孔,15左调节带,151粘扣,16右调节带,161扣圈,17螺母,18右固定杆,2定位帽固定装置,21固定支撑板,211支撑部,212、214支撑凸起,213、215固定孔,216镂空部,22活动板,221两侧支撑部,222限位板,223、225固定孔,224固定部,226网格,227固定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结构做详细说明。

新型经颅磁刺激定位装置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一是辅助操作者进行经颅磁刺激仪刺激点定位的定位帽,二是对定位帽进行固定防止头部移动的定位帽固定装置。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定位帽包括左固定板14、右固定板、标记点13、经度线12和纬度线11,在左固定板14和右固定板上分别设置有左耳孔142和右耳孔、纬度线固定孔141、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18,多条纬度线11穿过左固定板14和右固定板上的纬度线固定孔141横向分布在定位帽上,经度线12纵向分布。标记点13为圆柱体,在圆柱体上设置有纬度线穿孔131和经度线穿孔132。

标记点13设置根据国际脑电图10-20系统电极放置法设置,具体为:

1.前后矢状线:从鼻根至枕外粗隆取一连线,在此线上,由前至后标出5个点,依次命名为:额极中点(fpz)、额中点(fz)、中央点(cz)、顶点(pz)、枕点(oz)。额极中点至鼻根的距离和枕点至枕外粗隆的距离各占此连线全长的10%,其余各点均以此连线全长的20%相隔。

2.横位:从左耳前点(耳屏前颧弓根凹陷处)通过中央点至右耳前点取一连线,在此连线的左右两侧对称标出左颞中(t3)、右颞中(t4)、左中央(c3)、右中央(c4)。t3、t4点与耳前点的距离各占此线全长的10%,其余各点(包括cz点)均以此连线全长的20%相隔。

3.侧位:从fpz点向后通过t3、t4点至枕点分别取左右侧连线,在左右侧连线上由前至后对称地标出左额极(fp1)、右额极(fp2)、左前颞(f7)、右前颞(f8)、左后颞(t5)、右后颞(t6)、左枕(o1)、右枕(o2)各点。fp1、fp2点至额极中点(fpz)的距离与o1、o2点至oz点的距离各占此连线全长的10%,其余各点(包括t3、t4)均以此连线全长的20%相隔。

4.其余的左额(f3)、右额(f4)点分别位于fp1、fp2与c3、c4点的中间;左顶(p3)、右顶(p4)点分别位于c3、c4与o1、o2点的中间。

在左固定板14和右固定板的下方设有松紧调节带,方便将定位帽与患者头部固定。本实施例中左调节带15上设粘扣151,右调节带16上设置扣圈161,左调节带15穿过扣圈161折叠后粘扣151粘合固定。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调节松紧。

如图3所示,定位帽固定装置2包括固定连接在床体上的固定支撑板21和安装在固定支撑板21上的活动板22,固定支撑板21的中间设有一个与活动板22形状一致的镂空部216,周围形成支撑部211。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支撑部211向内侧延伸出若干支撑凸起212、214,图中示意在左右两侧及顶部各设有一个支撑凸起,支撑凸起212、214上设置有固定孔213、215。

活动板22由固定部224和设置在固定部224的头部置放部组成,相应地在固定部224设置有与支撑凸起上固定孔213、215相对应的固定孔223、225,活动板22放入固定支撑板21中,插销或螺丝依次插入固定部上的固定孔223、225和支撑凸起上固定孔213、215中将活动板22与固定支撑板21锁定。头部置放部的四周设有限位板222,限位板222内侧为两侧支撑部221,两侧限位板222上设置有对称设有固定圈227,定位帽1上的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18可分别固定在固定圈227中。固定圈227为顶部开口的圆弧状的圈体227a,其下部设有固定座227b与固定部连接。

用于仰卧位躺姿时,头部置放部的支撑部为网状支撑部,如图4所示,两侧支撑部221和设置在上部、下部的限位板222间设置有网格226形成网状支撑部。用于俯卧位躺姿时,头部置放部的支撑部由两侧支撑部221、上部的额头支撑垫228和下部的下颌支撑垫229组成。头部置放部与头部的仰卧位或俯卧位的结构相适应,提高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活动板22与固定支撑板21的镂空部216相匹配,活动板上的而头部置放部可设计为不同规格,在使用过程中根据患者头部选择合适的活动板22安装在固定支撑板21,使本发明具有更高的适应性和更广的使用范围。

使用时将定位帽戴在患者头上,患者的左耳和右耳分别从左耳孔和右耳孔露出,调整位置和左右松紧带的松紧度,使所定位帽的中心经度线与鼻根点至枕外隆突的连线重合,中心纬度线与双侧耳前连线重合,并尽量避免经度线和纬度线出现弯折,使多条经度线之间距离均匀、多条纬度线之间距离均匀。选择合适的活动板安装在固定支撑板中,患者俯卧位或仰卧位将头部准确放置在定位帽固定装置,而定位帽上的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可分别固定在左固定圈和右固定圈中,并用螺母锁紧,使定位帽与定位帽固定装置连接稳定,使得患者头部不能随意动,以保证治疗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