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来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4245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具体涉及一种用来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糖尿病简介:

糖尿病(亦称为高血糖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现已成为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第三位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非传染性疾病。

糖尿病的病程较长,该病患者的病情常常日久不愈,最终会因气阴两伤而合并出现其他病变。例如:

患者若肺燥阴伤,可合并肺痨等病症;

患者若肾阴亏耗,肝失滋润,可合并雀目、内障、耳聋等病症;

患者若燥热内炽,蕴毒成脓,可合并疮疖、痈疽等病症;

患者若阴虚燥热,炼液为痰,痰阻经络,可合并中风偏瘫或胸痹心痛等病症,等等。

医学上对糖尿病的认识:

西医把糖尿病患者分为i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或青少年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成人发病型糖尿病)。

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症,此病早期无症状,随其发展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尿液血糖含量增高,及其一系列并发症。

申请人根据多年的研究及对ⅱ型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以中医药理为基础,开发出了系列中药配方,通过中药天然成分的药效,从病源头出发,控制调节内分泌,进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给出一种用来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针对症见糖尿病(消渴症)并发的综合症:湿热下注,血脉不利,寒湿入络,气血瘀滞,邪毒深重,血脉阻塞,四肢浮肿,脉管曲张炎,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ⅱ型糖尿病的病人,能够缓解、治疗此病所表现的症候(糖尿病引起的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等)。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来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每剂药中包括:

杨梅根15~90g,

石苇10~16g,

蛇床子12~20g,

薯蓣12~25g。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每剂药中包括:

杨梅根15g,

石苇13,

蛇床子16g,

薯蓣13g。

一种上述的用来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配比取各组分,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用。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由上述的中药组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

一种上述的中药组合物或上述的方法制得的中药在制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主要适用于症见糖尿病(消渴症)并发的综合症:湿热下注,血脉不利,寒湿入络,气血瘀滞,邪毒深重,血脉阻塞,四肢浮肿,脉管曲张炎,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ⅱ型糖尿病的病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品组方配伍,采用天然食用中草药,治疗糖尿病(消渴症)血糖症,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燥湿或解糖暑的效果。控制血液中的血糖量,具有对人体损害副作用小的优点。减少葡萄糖吸收,克服类似胰岛素增敏剂造成的血糖血热、热毒、湿热、暑热以及脏腑内热(包括实热与虚)等里热血蒸的血糖过低弊端。

2.本品通过药物间接调节参加合成降解,湿邪化热或湿热互结,心烦口燥,小便涩痛,下痢泄泻腹痛等,及攻克退骨蒸劳热的酶活性,主要针对多种致病菌及机体的糖原代谢和血糖准,得到恰当的控制,调解胰岛素分泌具有快速恢复人体正常机能与其他同类药物相比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特点。

3.本品具有对多种致病菌及脏腑引发的糖尿病,同时由糖尿病引起的其他病毒感染病变有效治疗作用,而非控制缓解,填补了此病的有效治疗领域的空白。

4.本品使用我国天然植物普遍的中草药可以直接应用或通过科技技术提取药物精华,具有配方简单成本低,疗效好的优点。

5.本品还可根据不同病征调整配方,形成系列产品、对该病的并发症具有良好的针对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配方及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用来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

杨梅根15~90g,

石苇10~16g,

蛇床子12~20g,

薯蓣12~25g。

用法与用量:

按配比取各组分,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用。30天为一疗程。

例如:常规前后煎(前后煎熬两次)取药液混合,约400毫升,1剂/天,早中晚分服(温服)。连续服药30天为一个周期,一般治疗3个周期。

本发明可按常规方法制备成成药,方名泷祉心肾脾三圣丹。

申请人多年研究及临床经验发现:引发胰岛素分泌不足及分泌不适当的原因在于内分泌素乱,影响并产生胰岛素分泌不足。申请人以中医药理为基础,开发出了系列中药配方,并发现有可能从源头上治疗非先天性糖尿病。

申请人认为,通过中药天然成分的药效,从病源头出发,控制调节并使内分泌重新平衡,有可能达到治疗或根治糖尿病的目的。

方解:

杨梅根,收敛分泌糖淳。

石苇,通利膀胱,利尿通淋。

蛇床子,燥湿杀虫,温阴壮阳。

薯蓣,脱敏和降血糖.益肾补中,理脾止泻。

杨梅根、薯蓣配伍为君药收敛脾脏分泌糖淳降血糖。

蛇床子、薯蓣配伍为臣药益肾填精.理脾止泻。

石苇、杨梅根配伍为使药利尿通淋,降解尿糖尿血,通利膀胱。

蛇床子、石苇、薯蓣为辅药降低胆固醇,疏通经络降压降脂强心健脾补肾阳。

蛇床子为佐药能调理神经功能兴奋,而且防止皮肤腐烂搔痒。

本方之适应协同治疗:

糖尿病(消渴症)血糖病,尿血症,肾脾虚湿盛为第一目的,在于糖尿病引发脾虚泄泻,肾功能损害四肢乏力,冠心病四肢浮肿现象。急急降糖利尿消肿故用石苇,倘因血糖循上++++不断,脾脏分泌糖份亢进、杨梅根,薯蓣可以诱导降解血糖补充血中水份止渴。心火肾水攻克不能相容而导致冠心郁闷憋气气急,蛇床子,杨梅根能减退心肾相交压力。糖尿病(消渴症)综合并发其他病征如果失治,祸即燃眉,且血糖尿糖亢进之急,急于星火。并非一二天可待而圆缓而治的。因此服用本方直接功用治疗亦佳。

各组分药性及功用说明:

杨梅根

性味辛,温。

①《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性温,味苦辛涩。"

②《贵州草药》:"性凉,味酸微涩。"

③《福建中草药》:"辛甘,温。"

功能主治理气,止血,化瘀。治胃痛,膈食呕吐,疝气,吐血,血崩,痔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牙痛,汤火伤,恶疮,疥癞。

①《日华子本草》:"煎汤洗恶疮疥癞。"

②《纲目》:"煎水漱牙痛,服之解砒毒,烧灰油调涂汤火伤。"

③《贵州草药》:"凉血止血,化瘀生新。"

④《福建中草药》:"理气散瘀,通关开窍。"

杨梅根性味辛,温,可用于理气化瘀,治疗疝气,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功能性胃痛,杨梅根熬水可治療牙痛;加鱼腥草水煎服可以治疗治肺热咳嗽;鲜水杨梅根水煎冲红糖,黄酒服,可治治跌打损伤;鲜水杨梅根皮或加鲜筋骨草,加白糖可治疖肿、下肢溃疡。以上均有文献记载。发明人多年临床的经验表明:杨梅根,味,酸、涩、辣,无毒。归经于胃、脾、肝。安神、敛肥涩肠,消肿利尿,解邪痰,解酒止渴制约血糖、糖尿。杨梅根具有生津止咳的功效,对糖尿病的治疗有明显效果,所以本发明给出的一种用来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至少包括杨梅根15~90g,例如15g、18g、24g、29g、35g、40g、50g、60g、70g、80g、90g都是可以选用的剂量。

石苇(石韦)

性味甘、苦,微寒。

归经归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尿通淋,清热止血。用于热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吐血,衄血,尿血,崩漏,肺热喘咳。

所以本发明给出的一种用来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还包括石苇10~16g,例如10g、12g、13g、15g、16g都是可以选用的剂量。

蛇床子

性味辛、苦,温;有小毒。

归经归肾经。

功能主治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用于阳痿,宫冷,寒湿带下,湿痹腰痛;外治外阴湿疹,妇人阴痒;滴虫性阴道炎。

所以本发明给出的一种用来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还包括蛇床子12~20g,例如12g、13g、16g、19g、20g都是可以选用的剂量。

薯蓣(山药)

性味甘,平。

归经归脾、肺、肾经。

功能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所以本发明给出的一种用来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还包括薯蓣12~25g,例如12g、15g、19g、21g、25g都是可以选用的剂量。

以下是本发明的几个较佳实施例,所说的各组分配比为:

实施例1~12:主治症见糖尿病(消渴症)并发的综合症:湿热下注,血脉不利,寒湿入络,气血瘀滞,邪毒深重,血脉阻塞,四肢浮肿,脉管曲张炎,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ⅱ型糖尿病的病人。

本发明治疗的具体病例摘选如下。

药剂的制备:按以下组分配比,取:杨梅根15g,石苇13g,蛇床子16g,薯蓣13g组成,并临证加减。实施例1~6疗效基本同于本例,不再逐一列举。

中医诊断标准:

症见糖尿病(消渴症)并发的综合症:湿热下注,血脉不利,寒湿入络,气血瘀滞,邪毒深重,血脉阻塞,四肢浮肿,脉管曲张炎,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西医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或两次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或两次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即可诊断糖尿病。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渴症消失,尿浊渐清,大便通顺。

好转:渴症减轻,尿趋于正常,心烦解除。

无效:达不到治疗效果者。

表一:经治疗后疗效观察(40例)

从表1可以看出,40例患者经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后,结果90天显效20例,好转14例,无效6例,显效率为54.1%,好转率为37.8%,总有效率为91.9%。

下面,另举几个典型病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疗效:

病例一:患者陈xx,男,61岁,患病5年,且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烦口渴,饮多尿少而浊,尿糖“++++”,空服血糖1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9mmol/l,经服用本发明的药物疗治后,30天恢复正常,尿糖“+”至“++”,空腹血糖8.71mmol/l,60天痊愈。

病例二:患者刘xx,男,53岁,患病3年,且高血压冠心病,尿浊体弱,坐不能起,尿糖“++++”,空服血糖12.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7mmol/l,经服用本发明的药物疗治后,35天好转,60天恢复正常,尿糖“+”,空腹血糖7.83mmol/l。

病例三:患者邓xx,男,62岁,患病3年,伴有肾炎,脉管曲张炎,尿糖“++++”,空服血糖1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7.4mmol/l,经服用本发明的药物疗治后,45天好转,70天恢复正常,尿糖“+”至“++”,空腹血糖6.2mmol/l,90天愈。

病例四:患者丁xx,女61岁,患病6年,体弱尿浊,四肢浮肿,尿糖“++++”,空服血糖12.9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9.6mmol/l,经服用本发明药物疗治后,30天后好转,60天恢复正常,尿糖“+”,空腹血糖6.7mmol/l,90天愈。

总结性说明:根据以上病例的治疗效果可见,在各组分的协同作用下,对治疗糖尿病起到了预料不到的效果,能够治疗诱发消渴症的病征,并快速缓解此病所表现的症候(糖尿病(消渴症)引起的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