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85431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cerebralcirculationinsufficiencyccci)是大脑整体水平的血液供应减少(低于40-60ml/100g脑组织/分钟)的状态,而不是局灶性的大脑缺血。该病在中医学中多归于眩晕、头痛、失眠等范畴。据统计,80岁以上的人群中,80%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脑供血不足;6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2/3的人有慢性脑供血不足。该病如不及时治疗,脑循环障碍可逐渐加重,容易形成急性脑血管病和痴呆。对于这部分人,应予高度重视,因为研究发现,慢性脑供血不足是缺血性脑卒中、alzheimer病、血管性痴呆、binswanger病等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中医学中没有慢性脑供血不足病名,但在“眩晕、失眠、血痹”等范畴中有所记载及探讨,没有当作一个病来研究,缺乏本病的中医诊断、治疗规范。该病如不及时治疗,脑循环障碍可逐渐加重,甚则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塞等严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因此,ccci往往被认为是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的发病基础之一。

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分型:ⅰ型:单纯慢性脑供血不足;ⅱ型:慢性脑供血不足+脑实质改变(mri或ct发现腔隙梗死);ⅲ型:脑实质改变(脑梗死及腔隙梗死)+慢性脑供血不足。

目前ccci的西医治疗主要是去除高血压、糖尿病、脂质代谢异常、肥胖等危险因素,并予以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缺乏更多可供选择的方法及药物。现代医学普遍认为,慢性脑供血不足与“肝、心、脾、肾”四脏关系较为密切;但慢性脑供血不足与大肠的关系尚未研究。因此,中药研究以补肾、活血立论者居多,以补肾活血通腑法进行的研究尚未见到发表。

解建军等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90例,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观察显示有效率90%,证明养血清脑颗粒能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增加脑供血,改善头晕头痛等症状。王爱英等将120例ccci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应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尼莫地平)和尼莫地平组,治疗前后分别观测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联合组fg明显下降,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快,与尼莫地平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显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尼莫地平可以明显改善ccci患者的症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质量的组分制备而成:生地黄9~30g,淫羊藿9~15g,肉苁蓉9~15g,桃仁9~15g,当归9~15g,石菖蒲6~30g,川芎6~30g。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质量的组分制备而成:生地黄30g,淫羊藿15g,肉苁蓉15g,桃仁12g,当归12g,石菖蒲15g,川芎9g。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药组合物用于制备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药物。

一种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药物的剂型,所述剂型为汤剂、膏剂或颗粒剂。

一种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汤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将生地黄30g、淫羊藿15g、肉苁蓉15g、桃仁12g、当归12g与石菖蒲15g、川芎9g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0000ml,第二次加水8000ml,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得5000ml,滤过,得汤剂。

一种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膏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生地黄30g、淫羊藿15g、肉苁蓉15g、桃仁12g、当归12g与石菖蒲15g、川芎9g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0000ml,第二次加水8000ml,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得5000ml,滤过;

2)将上述滤液4500ml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得浓缩液1400ml;

3)向上述浓缩液中加95%乙醇,使含醇量达65%,冷藏过夜,滤过,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将上清液浓缩至50℃相对密度为1.30~1.35的清膏;即得。

一种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取生地黄30g、淫羊藿15g、肉苁蓉15g、桃仁12g、当归12g加8000ml水浸泡4小时,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提取6小时,收取挥发油4ml;蒸馏后的水溶液1800ml另器收集;

2)取40gβ-环糊精,加200g水,制成β-环糊精的过饱和溶液,

3)向β-环糊精的过饱和溶液中滴加挥发油后搅拌1小时,低温放置,滤过,低温烘干制得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结物40g备用;

4)将生地黄、淫羊藿、肉苁蓉、桃仁、当归蒸馏后的药渣与石菖蒲15g、川芎9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0000ml,第二次加水8000ml,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得5000ml,滤过;

5)将上述滤液4500ml与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得浓缩液1400ml;

6)向上述浓缩液中加95%乙醇,使含醇量达65%,冷藏过夜,滤过,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将上清液浓缩至50℃相对密度为1.30~1.35的清膏;

7)向清膏中加入等量β-环糊精,混合干燥后,加入甜叶菊苷以及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结物,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即得。

本发明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药组合物,各组分药物的特性如下:

生地黄:清热生津滋阴,养血。

【性味】甘,寒。

【归经】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补肾。治疗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发斑发疹。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

①《本经》:“味甘;寒。”

②《别录》“苦,无毒。”

③《汤液本草》:“入手太阳、少阴经。”

④《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脾、肺四经。”

淫羊藿: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性味】辛、甘,温。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更年期高血压。

①《本经》:“主阴痿绝伤,茎中痛。利小便,益气力,强志。”

②《别录》:“坚筋骨。消瘰疬、赤痈;下部有疮,洗,出虫。”

③《日华子本草》:“治一切冷风劳气,补腰膝,强心力,丈夫绝阳不起,女子绝阴无子,筋骨挛急,四肢不任,老人昏耄,中年健忘。”

④《医学入门》:“补肾虚,助阳。治偏风手足不遂,四肢皮肤不仁。”

肉苁蓉: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性味】甘、咸,温。

【归经】归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

①《本经》:“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妇人症瘕。”

②《别录》:“除膀胱邪气,腰痛,止痢。”

③《药性论》:“益髓,悦颜色,延年,治女人血崩,壮阳,大补益,主亦白下。”

④《日华子本草》:“治男绝阳不兴,女绝阴不产,润五脏,长肌肉,暖腰膝,男子泄精,尿血,遗沥,带下阴痛。”

⑤《本草经疏》:“白酒煮烂顿食,治老人便燥闭结。”

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性味】苦、甘,平。

【归经】归心、肝、大肠经。

①《本经》:“主瘀血,血闭症瘕,邪气,杀小虫。”

②《别录》:“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除卒暴击血,破症瘕,通脉,止痛。”

③孟诜:“杀三虫,止心痛。”

④《医学启源》:“治大便血结。”

⑤李杲:“治热入血室,腹中滞血,皮肤血热燥痒,皮肤凝聚之血。”

⑥《滇南本草》:“治血痰。”

⑦《纲目》:“主血滞风痹,骨蒸,肝疟寒热,产后血病。”

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性味】甘、辛,温。

【归经】归肝、心、脾经。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煮饮之。”

②《别录》:“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痉、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虚冷,补五藏,生肌肉。”

③《药性论》:“止呕逆、虚劳寒热,破宿血,主女子崩中,下肠胃冷,补诸不足,止痢腹痛。单煮饮汁,治温疟,主女人沥血腰痛,疗齿疼痛不可忍。患人虚冷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一切血,补一切劳,破恶血,养新血及主癥癖。”

石菖蒲:出自1.《本草图经》。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养志;

【性味】辛、苦,温。

【归经】归心、胃经。

①《本经》:“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

②《别录》:“主耳聋,痈疮,温肠胃,止小便利,四肢湿痹,不得屈伸,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可作浴汤。聪耳目,益心智。”

③《药性论》:“治风湿顽痹,耳鸣,头风,泪下,杀诸虫,治恶疮疥瘙。”

川芎:出自《汤液本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性味】辛,温。【归经】归肝、胆、心包经。

①《本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

②《别录》: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陶弘景:齿根出血者,含之多瘥。《药性论》:治腰脚软弱,半身不遂,主胞衣不出,治腹内冷痛。

③《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症结宿血,养新血,长肉,鼻洪,吐血及溺血,痔瘘,脑痈发背,瘰疬瘿赘,疮疥,及排脓消瘀血。

本发明组方的君臣佐使关系如下:

本发明组方中生地黄归肝、肾两经,专注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主脏,补血养阴,填精益髓,为君药;桃仁、当归、川芎均可活血,辅佐君药生地黄,起到养血并活血之功;石菖蒲开窍醒神,可聪耳目,益心智,佐助生地黄补肾填精之功;淫羊藿补肾壮阳,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佐助生地黄补肾,达到阴阳双补之功;而方中肉苁蓉、桃仁、当归具有润肠通便作用,起到通腑而不伤阴的作用,更适合老年人大便秘结的治疗,为使药。诸药相合,通补兼施,共奏补肾活血通腑之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生骨髓。”肾精充足,髓海得养,脑发育健全,则思维敏捷,精力充沛;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也常发生便秘,年老阳明脉衰,腑气不畅一旦形成,浊物不得排出,可促进人们衰老或产生疾病。因而在治疗上,当以生地黄补血养阴、填精益髓的同时,辅以桃仁、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菖蒲开窍醒神,淫羊藿和肉苁蓉补肾壮阳,此外,方中肉苁蓉、桃仁、当归具有润肠通便作用,起到通腑而不伤阴的作用,诸药相合,通补兼施,共奏补肾活血通腑之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增加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脑肠肽ghrilin的产生;可以改善ccci患者认知功能;缩短ccci患者大便间隔时间;效果优于养血清脑颗粒。此外,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应用是安全的,没有发生重大不良事件,没有影响患者血液系统及肝肾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除非有另外说明,一般具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数据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本发明。以下实施例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本发明,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质量的组分制备而成:生地黄30g,淫羊藿15g,肉苁蓉15g,桃仁12g,当归12g,石菖蒲15g,川芎9g。

一种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汤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将生地黄30g、淫羊藿15g、肉苁蓉15g、桃仁12g、当归12g与石菖蒲15g、川芎9g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0000ml,第二次加水8000ml,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得5000ml,滤过,得汤剂。

一种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膏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生地黄30g、淫羊藿15g、肉苁蓉15g、桃仁12g、当归12g与石菖蒲15g、川芎9g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0000ml,第二次加水8000ml,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得5000ml,滤过;

2)将上述滤液4500ml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得浓缩液1400ml;

3)向上述浓缩液中加95%乙醇,使含醇量达65%,冷藏过夜,滤过,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将上清液浓缩至50℃相对密度为1.30~1.35的清膏;即得。

一种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取生地黄30g、淫羊藿15g、肉苁蓉15g、桃仁12g、当归12g加8000ml水浸泡4小时,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提取6小时,收取挥发油4ml;蒸馏后的水溶液1800ml另器收集;

2)取40gβ-环糊精,加200g水,制成β-环糊精的过饱和溶液;

3)向β-环糊精的过饱和溶液中滴加挥发油后搅拌1小时,低温放置,滤过,低温烘干制得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结物40g备用;

4)将生地黄、淫羊藿、肉苁蓉、桃仁、当归蒸馏后的药渣与石菖蒲15g、川芎9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0000ml,第二次加水8000ml,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得5000ml,滤过;

5)将上述滤液4500ml与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得浓缩液1400ml;

6)向上述浓缩液中加95%乙醇,使含醇量达65%,冷藏过夜,滤过,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将上清液浓缩至50℃相对密度为1.30~1.35的清膏700g;

7)向700g清膏中加入700gβ-环糊精,混合干燥后,加入甜叶菊苷15g以及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结物40g,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即得1000g本发明的颗粒剂。

1.研究对象及给药方法

1.1纳入标准

1.符合慢性脑供血不足诊断标准(根据胡纪源研究制定)。病程大于1个月。

2.年龄大于45岁小于80岁。

3.既往有脑梗死、脑出血病史者,距离本次调查大于6个月。

4.符合血瘀证诊断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1.2排除标准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急性脑梗塞、脑出血;美尼埃病,迷路炎,内耳药物中毒,前庭神经元炎、耳性眩晕。

2.颅内感染性疾病及颅内脱髓鞘病,中、重度贫血,急性发热性疾病,阵发性心动过速及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头部外伤后引起的头晕。

3.颅内动脉瘤、动静脉脉畸形、脑肿瘤、脑外伤、脑寄生虫病。

4.有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

5.精神病患者,重度认知障碍、痴呆者。

6.45岁以下,80岁以上。

7.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1.3慢性脑供血不足诊断标准(根据胡纪源研究):

1.临床表现有头重、头晕、异麻等自觉症状。

2.有支持脑动脉硬化的所见:①伴有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改变等②有时可闻及脑灌流动脉的血管杂音。

3.未见脑的局灶神经体征。

4.行ct或/及mri检查确认没有新发血管性的器质性脑病变。

5.排除由于其他疾病导致的上述自觉症状。

6.年龄原则上大于60岁。

7.脑循环检查确认脑血流低下。

8.脑血管造影、颈部tcd等认定脑灌流动脉有闭塞、狭窄病变。

以上项目全部具备即可诊断为慢性脑供血不足,特别是1-5项为必备条件。

1.4血瘀证诊断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主证:刺痛,痛有定处,拒按,脉络瘀血,皮下瘀斑,癥积,离经之血,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舌脉粗张,脉涩、无脉或沉弦、弦迟。

2.次证:肌肤甲错,肢体麻木或偏瘫,痴癫,狂躁,善忘,局部感觉异常,外伤史、手术史及人工流产史。

血瘀证主证2项,或主证1项、次证2项,即可诊断。

表1血瘀证证候分级量化积分表(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5药物毒性

4例患者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2次/天后出现轻度上腹部不适,经饭后服用后症状均很快消失,未出现服药期间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导致脱失患者。

1.6给药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无排除标准中所涉及情况,签署知情同意的慢性脑供血不足肾虚证患者共100例。纳入病人1个月内未患过胃肠道疾病,未服抗生素及具有肠道菌群调节功能的药物或保健品,并在研究的2个月内不服用此类药物,不服用其他改善脑循环和补肾药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男女不限。在两组均予肠溶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j20130078,批号:bj22059)100mg基础上,治疗组予本发明方剂,颗粒剂型,1袋/次,2次/日加水冲服;对照组予养血清脑颗粒(天津天士力医药公司生产,批准文号:z10960082,批号:140826),1袋/次,2次/日口服。治疗疗程为28天。如有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严重腹泻、便血等情况可随时终止。

1.7ghrelin检测:

患者抽取静脉血2ml,所有标本室温凝固30分钟,离心20分钟(1000转/分钟),取血浆冷冻于-70℃冰箱中备用。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浆中ghrelin的含量。使用脑肠肽ghrelin的elisa试剂盒(yj20160301,购自北京诺亚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测定时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简述如下:

(1)确定检测所需已包被抗体的酶标板孔数目,并增加1孔作为tmb空白显色孔。总数=样品数+9。

(2)将10000pg/ml,5000pg/ml,2500pg/ml,1250pg/ml,625pg/ml,312pg/ml,156pg/ml的标准品各0.1ml依次加入一排7孔中,1孔只加样品稀释液作为零孔。加入用样品稀释液稀释的血清样品(1:2)100μl。

(3)酶标板上盖,37℃反应90分钟。

(4)反应后甩去酶标板内液体,再对着吸水纸拍几下,不洗。

(5)将准备好的生物素抗人ghrelin抗体工作液按每孔100μl依次加入,tmb空白显色孔不加。37℃反应60分钟。

(6)0.01mpbs洗涤3次,每次浸泡1分钟。

(7)将准备好的abc工作液按每孔100μl依次加入,tmb空白显色孔不加。37℃反应30分钟。

(8)0.01mpbs洗涤5次,每次浸泡2分钟。

(9)按每孔90μl依次加入已在37℃平衡30分钟的tmb显色液,37℃避光反应12分钟。

(10)每孔100μl依次加入tmb终止液,此时蓝色立刻变成黄色。

(11)用酶标仪在450nm测定od值。将tmb空白显色孔设为对照。所有标准品和样品的吸光值减去tmb空白显色孔的吸光值后,用“curveexert1.3”软件计算各样品的浓度,计算出各样品的ghrelin含量。

1.8疗效评定:将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表2疗效评定

痊愈:眩晕、头痛症状完全消失;其余症状基本消失。

显效:眩晕、头痛症状基本消失或偶尔复发,不伴有自身及景物旋转感、晃动感,可正常生活和工作;其余症状明显缓解。

有效:头昏、头痛或眩晕明显缓解,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

无效:头部昏沉或眩晕及头痛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1.9大便菌群分析、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测:由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胶南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完成。心电图检查由观察医师完成。

2.结果及分析

用pems3.2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测值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经四格表确切概率法、ridit分析统计。指标的相关性用多元线性相关、直线相关、逐步回归等方法。

依据pems3.2统计软件生成随机对照表,将10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2.1性别:性别分布情况如表3所示。

表3两组病例性别分布比较(例数与%)

注:经x2检验,p>0.05,提示两组病例性别分布无显著差异。

2.2年龄:平均年龄分布情况如表4所示。

表4两组病例平均年龄分布比较

注:经t检验,p>0.05,提示两组病例平均年龄分布无显著差异。

2.3既往史评分:既往史情况如表5所示。

表5两组既往史病程比较

注:经t检验,p<0.05,提示对照组既往史积分高于治疗组。

2.4mmse积分比较:mmse积分比较如表6所示:

治疗组随访中有4人脱失,对照组随访中有7人脱失。

表6两组mmse积分比较

由表6看出:在用药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mmse评分相当;治疗组在治疗后mmse评分提高,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对照组在治疗前后mmse评分没有明显改变。治疗后,治疗组的mmse评分较对照组似乎有提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2.5两组大便菌群变化比较:两组大便菌群变化比较如表7~10所示:

因为我们观察要求纳入第二天留出大便,部分患者未能如期留出大便,导致观察病例较少和治疗前后病例数不同。

表7两组革兰氏阴性球菌比较

由表7看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革兰氏阴性球菌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

表8两组革兰氏阳性球菌比较

由表8看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

表9两组革兰氏阴性杆菌比较

由表9看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

表10两组革兰氏阳性杆菌比较

由表10看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

2.6两组大便间隔比较:两组大便间隔比较如表11所示:

因为我们观察要求纳入第二天留出大便,部分患者未能如期留出大便,导致观察病例较少和治疗前后病例数不同。

表11两组大便间隔比较

由表11看出:治疗组在治疗后大便间隔天数比治疗前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大便间隔天数没有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大便间隔天数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

2.7两组血瘀证候积分比较:两组血瘀证候积分比较如表12所示:

治疗组随访中有4人脱失,对照组随访中有7人脱失。

表12两组血瘀证候积分比较

由表12所示: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血瘀证候轻重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血瘀证候轻重程度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瘀证候积分减少,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瘀证候积分也减少,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2.8两组治疗前后血清ghrelin表达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ghrelin表达比较如表13所示:

部分患者未能检测ghrelin,实际纳入病例数以下表为准。

表13两组治疗前后血清ghrelin(ng/ml)表达

由表13可以看出: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ghrelin水平相当(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ghrelin水平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ghrelin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ghrelin水平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

2.9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如表14、15所示:

治疗组随访中有4人脱失,对照组随访中有7人脱失。

表14两组药物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变化的比较(mmol/l)

由表14可以看出: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甘油三酯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甘油三酯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甘油三酯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甘油三酯水平也无显著差异(p>0.05)。

表15两组药物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变化的比较(mmol/l)

由表15可以看出: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总胆固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总胆固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水平也无显著差异(p>0.05)。

2.10治疗前后crp的变化:治疗前后crp的变化如表16所示:

治疗组随访中有4人脱失,并有1人最终未查crp;对照组随访中有7人脱失,并有1人最终未查crp。

表16两组治疗前后crp比较(g/l)

由表16可以看出: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rp水平也无显著差异(p>0.05)。

2.11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如表17所示:

病例有脱失,并有部分患者拒绝查同型半胱氨酸,实际病例数以下表为准。

表17两组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比较(g/l)

由表17可以看出:经t检验,提示: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也无显著差异(p>0.05)。

2.12临床疗效:临床疗效如表18所示:

治疗组随访中有4人脱失,对照组随访中有7人脱失。

表18两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数)

由表18可知:经卡方检验,x2=0.0496,p=0.8238。可以认为治疗组疗与对照组相当(p>0.05)。

2.13安全性观察结果治疗前后均作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改变。

2.14不良反应

治疗组4例患者服用补肾活血通腑方,2次/天后出现轻度上腹部不适,经饭后服用后症状均很快消失;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腹胀、恶心,经口服吗丁啉等对症处理后,症状亦很快消失,两组均有因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者。未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导致脱失患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