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治疗肺结核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8132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临床治疗肺结核的药物。



背景技术:

结核病的病原菌是结核分枝杆菌,主要是人型和牛型。人型结核杆菌感染的发病率最高。临床上所指的结核病多由上述两型引起。结核病主要经呼吸道传染,也可经消化道感染,少数经皮肤伤口感染。呼吸道传播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途径。肺结核病人(主要是空洞型肺结核)从呼吸道排出大量带菌微滴,吸入这些带菌微滴即可造成感染。肺结核中医学称为“肺痨”“痨瘵”,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或有咯血、低热、盗汗等症状,经痰涂片检查为阳性,x线拍片显示有活动病灶即可确诊。而中医学认为“肺痨”是由于外有疥虫传染,内有气血虚弱,二因互相作用而形成,主要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身体日渐消瘦为其特征。在疾病认识上,中、西医基本是一致的。乙胺丁醇是目前常用的治疗结核的药物之一,但由其引起的毒副作用明显。如出现视力模糊、眼痛、红绿色盲或视力减退、视野缩小、畏寒、关节肿痛(尤其大趾、髁、膝关节)、病变关节表面皮肤发热拉紧感(急性痛风、高尿酸血症)、皮疹、发热、关节痛或麻木,针刺感、烧灼痛或手足软弱无力(周围神经炎)等。因此如何解决乙胺丁醇副作用问题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为解决乙胺丁醇的副作用问题,发明人在多年的临床治疗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研制出一种临床治疗肺结核的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临床治疗肺结核的药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药物由乙胺丁醇22-26份、淀粉18-24份、生物制剂41-47份制成。

优选的:乙胺丁醇24份、淀粉21份、生物制剂44份制成。

制备方法:将以上重量份的乙胺丁醇、淀粉、生物制剂置于高速混合制粒机中,快速干混5分钟,加入适量10%的淀粉浆低速搅拌3分钟,快速制成湿颗粒。将湿颗粒送入沸腾干燥器沸腾床60度干燥20分钟,烘干后控制水分在5%-9%之间,放凉收集得干颗粒。将干颗粒置入整粒机中,过14目筛整粒后,加入颗粒总重1%的硬脂酸镁,投入三维运动混合机中混合10分钟后进行称重压片,采用聚乙烯塑料瓶包装。

所述生物制剂由钝叶蔷薇100份、复叶披麻草根21份、鹿蹄根11份、溪黄草14份、榼藤子22份加8倍重量份的蒸馏水浸泡50min,加热至沸腾文火保持30min,用六层纱布过滤,药渣再加6倍重量份蒸馏水,加热至沸腾文火保持40min,六层纱布过滤,合并2次滤液浓缩干燥,高压灭菌制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该临床治疗肺结核的药物由乙胺丁醇22g、淀粉18g、生物制剂41g制成。将以上重量份的乙胺丁醇、淀粉、生物制剂置于高速混合制粒机中,快速干混5分钟,加入适量10%的淀粉浆低速搅拌3分钟,快速制成湿颗粒。将湿颗粒送入沸腾干燥器沸腾床60度干燥20分钟,烘干后控制水分为7%,放凉收集得干颗粒。将干颗粒置入整粒机中,过14目筛整粒后,加入颗粒总重1%的硬脂酸镁,投入三维运动混合机中混合10分钟后进行称重压片,采用聚乙烯塑料瓶包装。所述生物制剂由钝叶蔷薇100g、复叶披麻草根21g、鹿蹄根11g、溪黄草14g、榼藤子22g加8倍重量份的蒸馏水浸泡50min,加热至沸腾文火保持30min,用六层纱布过滤,药渣再加6倍重量份蒸馏水,加热至沸腾文火保持40min,六层纱布过滤,合并2次滤液浓缩干燥,高压灭菌制成。

实施方式二:该临床治疗肺结核的药物由乙胺丁醇24g、淀粉21g、生物制剂44g制成,制备方法同实施方式一。

实施方式三:该临床治疗肺结核的药物由乙胺丁醇26g、淀粉24g、生物制剂47g制成,制备方法同实施方式一。

本发明所述药物片剂的质量检查

本研究制得3个批次的供试品,并按照《中国药典》的各项方法检查对其进行了崩解时限、溶出度和稳定性考察。

①崩解时限考察

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xa崩解时限检查法项下方法检查[5],3批次的平均崩解时限分别为(8.06±2.21)min、(8.13±2.19)min、(8.08±2.21)min,均不超过15min,符合规定。

②溶出度考察

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xc溶出度第一法项下方法检查[5],45min时3批次的平均溶出度分别为(85.25±6.16)%、(85.18±6.30)%、(85.21±6.24)%,均超过70%,符合规定。

③稳定性考察

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xixc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5],对自制本发明所述药物片剂进行加速试验考察。实验条件:供试品3批,按市售包装,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nacl饱和溶液)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在试验期间第1、2、3、6个月末各取样1次,按稳定性考察项目检查。结果表明:本品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稳定性较好,考察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果符合规定。

毒性试验

1、实验动物清洁级健康sd雌性大鼠80只,体质量(200±5)g,用作慢性毒理实验;清洁级健康昆明雌性小白鼠50只,体质量(23±3)g,用作急性毒理实验。喂以普通饲料,普通饮水。室温控制在(20±4)℃,湿度(49±7)%,自然光照。

2、急性毒理实验,选用清洁级健康昆明雌性小白鼠50只,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各25只。试验组按正常成人每天口服本发明药物的药量折算成小白鼠的剂量,每日灌服2次。空白对照组予1ml/20g体质量0.9%氯化钠注射液灌服。

3、慢性毒性实验清洁级健康sd雌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及试验组的小、中、大剂量各20只。对照组予1ml/20g体质量0.9%氯化钠注射液,试验组的小、中、大剂量组是成人正常用量折算成大鼠剂量的10、20、30倍,均为灌胃给药。每日2次,实验周期为3个月。

4、急性毒性实验结果小白鼠在给药7d内无死亡,给药后观察小鼠外观、毛色、光泽正常,社会行为、反应均正常,摄食、排泄正常。7d后人工处死解剖,观察其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脑、卵巢、子宫均未见异常。病理学检查:苏木精一伊红(he)染色,试验组脏器表面光滑,组织结构排列有序,细胞大小、形态正常,胞浆、胞核染色清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慢性毒理实验结果试验组的小、中、大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的外观、毛色,社会行为、刺激性等和对周围环境、食物、水的兴趣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大鼠实验后体质量均较本组实验前增加(p<0.05),但4组实验后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大鼠实验后血液细胞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重要脏器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大鼠处死后重要脏器行病理切片染色检查,he染色。试验组大鼠脏器组织结构排列有序,细胞大小、形态正常,胞浆、胞核染色清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毒性试验表明,本发明所述药物给药大、小白鼠后未见毒性反应。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均为2010年7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来本院就诊患者共210例,男性128例,女82例,年龄16~61岁,平均44岁;在患者知情和自愿的基础上,只采用本发明药物加以治疗的设为治疗组,只采用盐酸乙胺丁醇片加以治疗的设为对照组,只采用生物制剂加以治疗的设为观察组,统计学对比各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2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按本发明实施方式二制得的药物加以治疗,成人一次1g,一日1次;对照组口服市售盐酸乙胺丁醇片加以治疗,成人一次1.5g,一日1次。称取观察组药物1.5g按传统方法制成药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各组4周为一疗程,各组患者均治疗6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

3、观察项目①主要症状、体征及x线、ct检查的情况;②治疗后进行血沉和血、尿、大便常规、肝功能检查。

4、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全部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理化检测指标基本正常;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主要理化检测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主要理化检测指标与治疗前无变化。

5、治疗结果:

通过以上临床资料可知,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而且毒性降低,没有出现毒副作用,无复发;而观察组有4例复发,1例出现头晕症状,1例出现皮肤红肿症状。对照组中有13例复发,出现4例视力模糊、3例眩晕、2例发热、3例关节肿痛、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伤。由此说明本发明的药物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当对治疗组患者进行随访时,其中有4例自述“服用本发明的药物后,不但肺结核得到了有效的治疗,而且扁桃体炎也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得到这一消息后,我们随即对40例患有不同程度扁桃体炎患者,采用本发明实施方式二制得药物加以治疗。疗效判断标准治愈:扁桃体发炎、肿胀以及因扁桃体炎症所引发的发热、疼痛等症状消失,机体免疫能力恢复正常;好转:上述症状有所缓解,机体免疫能力有所恢复;无效:症状无变化。结果:40例患者中,治愈30例,好转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按治愈和好转计为95%。由此可知,服用本发明的药物,不但治疗肺结核疗效显著,而且对扁桃体炎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