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用治疗皮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23350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用治疗皮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外用治疗皮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中医药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肿瘤的靶向治疗在临床的应用逐年增多,发挥的治疗作用也日益增大,即将成为21世纪具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式。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inhibitors,egfris)类药物,此类药以其突出的临床疗效而备受医生及患者的青睐。但其不良反应表现多样,皮疹(主要表现为痤疮/痤疮样皮疹)是其中最为常见的。痤疮/痤疮样皮疹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可能导致治疗无法正常进行,严重影响肿瘤的治疗效果。痤疮/痤疮样皮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egfris类药物的应用。西医常应用抗生素、外用激素等方法治疗,效果不甚明显。发明人自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诊治肿瘤临床工作,对于肿瘤靶向治疗过程中egfris相关皮肤不良反应的治疗做过很多研究;在中药治疗egfris相关皮肤不良反应方面,发明人于2012年发表中药方剂“止痒平肤液”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相关皮疹20例疗效观察[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2,26(02):97-98+102.,其中中药方剂“止痒平肤液”为黄芩、苦参、白藓皮、马齿苋等;于2013年发表外用清热利湿中药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相关皮疹120例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3,20(04):14-17.,其中外用清热利湿中药组成为:黄芩、马齿苋、苦参、白藓皮等;于2015年申请中国专利cn105079186a,提供了一种黄芩、马齿苋、白藓皮、苦参、蒲公英、赤芍、薄荷的中药组合物治疗egfris相关皮疹;于2016年发表《中药干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皮疹的荟萃分析》,研究表明:中药干预可明显缓解egfris相关皮疹,明显缓解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影响egfris抗肿瘤疗效;发明人多年来一直研究中药组合物对相关皮疹的治疗效果,不断对中药配方、制备方法进行改进,以期制备出一种配方简单、制备方便、疗效好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针对现有方案中存在的功能单一、成分复杂、药效一般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治疗皮疹分级、皮肤瘙痒、皮肤干燥等的多功能的配方简单、制备方便、疗效好的中药组合物。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用治疗皮疹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外用治疗皮疹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外用治疗egfris相关皮疹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外用治疗皮疹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黄芩、马齿苋、白藓皮、苦参和蒲公英;其中,所述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为0.2-4.5%、马齿苋中总黄酮含量为0.5-2.5%、白藓皮中总黄酮含量0.1-2.5%、苦参中苦参碱含量为1-10%、蒲公英中总黄酮为0.1-2.2%。进一步,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中的黄芩中黄芩苷、马齿苋中总黄酮、白藓皮中总黄酮、苦参中苦参碱、蒲公英中总黄酮的含量比例为:2:1.5:2:2:1.9。原料药的产地和采收时节等因素会影响药材中活性成分的含量,中药组合物是多成分、多因素构成的复杂体系,目前还没有健全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但是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当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为0.2-4.5%、马齿苋中总黄酮含量为0.5-2.5%、白藓皮中总黄酮含量0.1-2.5%、苦参中苦参碱含量为1-10%、蒲公英中总黄酮为0.1-2.2%,并且黄芩中黄芩苷、马齿苋中总黄酮、白藓皮中总黄酮、苦参中苦参碱、蒲公英中总黄酮的含量比例为:2:1.5:2:2:1.9时,中药组合物有比较好的效果。更进一步,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黄芩10~50重量份,马齿苋10~60重量份,白藓皮10~60重量份,苦参10~50重量份,蒲公英10~60重量份。更进一步,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黄芩20重量份,马齿苋30重量份,白藓皮30重量份,苦参20重量份,蒲公英30重量份;或,黄芩25重量份,马齿苋40重量份,白藓皮35重量份,苦参30重量份,蒲公英35重量份;或,黄芩30重量份,马齿苋35重量份,白藓皮40重量份,苦参25重量份,蒲公英40重量份。本发明中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按比例取各原料药,以水或有机溶剂按常规提取方法提取,并按常规制剂工艺制备成外用制剂。上述常规提取方法包括回流提取、浸渍提取、超声提取或渗漉提取中的任意一种方式,或者不同提取方法的组合;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20~95%的乙醇溶液、丙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外用剂型包括贴剂、巴布剂、软膏剂、膏药、凝胶剂、搽剂、洗剂、涂膜剂等。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筛选出黄芩苷含量为0.2-4.5%的黄芩、总黄酮含量为0.5-2.5%的马齿苋、苦参碱含量为1-10%的苦参、总黄酮含量为0.1-2.5%的白藓皮和总黄酮含量为0.1-2.2%的蒲公英,按照黄芩中黄芩苷、马齿苋中总黄酮、白藓皮中总黄酮、苦参中苦参碱、蒲公英中总黄酮的含量比例为:2:1.5:2:2:1.9称取原料药,除杂备用;b)预处理:黄芩蒸半小时,干燥后粉碎;马齿苋、白藓皮、苦参、蒲公英干燥后粉碎;c)将黄芩、苦参混合,加热回流2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重量的6-8倍,提取时间为0.5-2h;d)马齿苋、白藓皮、蒲公英混合,加入总重量15-20倍的70%的乙醇,60-70℃浸泡4h后回流提取1-2h;e)将c)和d)步骤的滤渣混合,采用超临界萃取;f)将上述步骤滤液混合浓缩得到相对密度1.0-1.2的浸膏,加入辅料制成外用制剂。进一步,所述外用剂型包括贴剂、巴布剂、软膏剂、膏药、凝胶剂、搽剂、洗剂、涂膜剂。预处理过程中,黄芩蒸半小时,主要用来直接快速的将分解黄芩苷的酶变性致死,保护黄芩苷不被破坏;常温和冷水提取初期酶未失活,会水解黄芩苷,降低活性成分含量。将黄芩和苦参首先采用水提方法,滤液中位易提取的成分,在本发明中,马齿苋、白藓皮、蒲公英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成分是总黄酮,因此将三者混合,首先采用乙醇浸渍的方法提取出易提取的成分;之后将五种药材的滤渣混合,采用超临界萃取进一步提取原料药活性成分;优选地,超临界萃取的夹带剂为无水乙醇,萃取压力为15-20mpa,萃取温度55-60℃,萃取时间2-4h。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除了以黄芩、马齿苋、白藓皮、苦参、蒲公英原药材投料的形式外,还可以采用以上述原药材的提取物(有效部位)投料的形式,因此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一种外用治疗皮疹的中药组合物:一种外用治疗皮疹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药组成:黄芩提取物10~50重量份,马齿苋提取物10~60重量份,白藓皮提取物10~60重量份,苦参提取物10~50重量份,蒲公英提取物10~60重量份。上述原料药提取物可以是各原料药的水提物,或有机溶剂提取物,或水提物/有机溶剂提取物经过进一步精制纯化工艺得到的精制物。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醇、20~95%乙醇溶液、丙酮中的一种或几种;制备上述提取物所用的提取方法包括回流提取、浸渍提取、超声提取或渗漉提取中的任意一种方式,或者不同提取方法的组合。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筛选出符合2015《中国药典》记载的原料药黄芩、马齿苋、白藓皮、苦参和蒲公英若干重量份,除杂备用;b)预处理:黄芩、马齿苋、白藓皮、苦参、蒲公英干燥后粉碎;c)采用水提酸沉方法提取黄芩中黄芩苷,黄芩提取物中黄芩苷的含量在75%-85%;优选地,水提采用沸水煎煮的方法;d)采用有机溶剂回流提取马齿苋中黄酮,马齿苋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在20-30%;优选地,有机溶剂采用70%乙醇回流;e)采用有机溶剂回流提取白藓皮中黄酮,白藓皮中总黄酮含量4.0-6.0%;优选地,采用95%乙醇回流提取;f)采用有机溶剂浸渍和大孔树脂纯化提取苦参中苦参碱,苦参提取物中苦参碱的含量在15-20%;优选地,采用甲醇浸渍提取;优选地,大孔树脂为聚苯乙烯柱;g)采用有机溶剂超声和大孔树脂吸附提取蒲公英中黄酮,蒲公英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60%-70%;优选地,采用丙酮超声提取;优选地,大孔树脂为聚酰胺柱;h)将黄芩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白藓皮提取物、苦参提取物和蒲公英提取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辅料制成外用制剂;优选地,黄芩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白藓皮提取物、苦参提取物和蒲公英提取物按(1-2):(3-5):(5-12):(5-8):(1-3)混合时效果最佳。因为中药提取物的成分并非单一,且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溶剂得到的提取物的功效也会有较大差别;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发现,当中药组合物采用中药提取物来制备时,不同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对最终组合物的药效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最终确定了黄芩采用水提、马齿苋、白藓皮、苦参和蒲公英采用醇提时效果最佳。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外用治疗皮疹药物中的应用以及在制备外用治疗egfris相关皮疹药物中的应用。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采用常规方法制备的中药组合物黄芩、马齿苋、白藓皮、苦参和蒲公英治疗皮疹分级、皮肤瘙痒、皮肤干燥的有效率分别为90.1%、57.9%、57.9%;采用本申请方法制备的中药组合物黄芩、马齿苋、白藓皮、苦参和蒲公英治疗皮疹分级、皮肤瘙痒、皮肤干燥的有效率分别为97.2%、77.8%、63.3%;中药组合物黄芩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白藓皮提取物、苦参提取物和蒲公英提取物治疗皮疹分级、皮肤瘙痒、皮肤干燥的有效率分别为90.0%、63.3%、70.0%;对照组分别为12.9%、28.6%、1.6%。两组比较皮疹分级、皮肤瘙痒、皮肤干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附图说明图1患者用药前后一周皮疹变化情况图1a为用药前,图1b为用药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实验例1本发明组合物对egfris相关皮疹的临床效果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共入组egfris相关皮疹患者273例,完成临床观察共251例。均为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解放军总医院肿瘤科、北京胸科医院肿瘤科、朝阳医院肿瘤科门诊或病房病例确诊恶性肿瘤的患者。其中中日友好医院实验组入组92例,对照组入组35例;解放军总医院实验组入组54例,对照组入组18例;北京胸科医院实验组入组51例,对照组入组15例;朝阳医院入组6例,对照组入组2例。1.诊断标准:经病理学诊断明确的恶性肿瘤患者,使用egfris后出现痤疮样皮疹。2.痤疮样皮疹分级标准痤疮样皮疹的严重程度评定,采用美国皮肤毒性管理协作组专门用于评价egfris相关皮肤反应mascc分级标准,具体见表1:表1mascc分级标准*皮疹之间相隔≥2cm计为2处。3.皮肤瘙痒、皮肤干燥分级应用nci-ctcae标准(3.0版),见表2。表2egfris相关皮肤不良反应nci-ctcae标准(3.0版)4.入组标准①有明确病理诊断的恶性肿瘤患者;②正在进行egfris治疗且出现痤疮样皮疹者;或服用其他分子靶向药物出现与egfris皮损表现类似者;③心、肝、肾功能无严重障碍;④年龄18—80岁;⑤无智力及精神障碍,语言表达能力正常;⑥了解并接受该项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5.排除标准①已停止治疗egfris及其他分子靶向药物者。②未出现痤疮样皮疹者。③仅表现为其它类型皮肤反应,如皮肤干燥、甲沟炎及甲裂。④过敏体质者。6.治疗方法:实验组:实验组1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的制剂,连续应用7-14天。使用方法:颜面部:将实施例1的制剂制成面膜,每次30分钟,每日2-3次,完成后用清水洗净。头部皮疹:将实施例1的制剂直接外涂于皮疹部位,每次30分钟,每日2-3次,完成后用清水洗净。请勿强力清除分泌物。其它部位:将实施例1的制剂直接外涂于皮疹部位,每次30分钟,每日2-3次,完成后用清水洗净。如果皮疹广泛,可以用该制剂加入洗澡水中,睡前泡洗30分钟。实验组2按实施例3方法制备的制剂,连续应用7-14天。使用方法:颜面部:将实施例3的制剂制成面膜,每次30分钟,每日2-3次,完成后用清水洗净。头部皮疹:将实施例3的制剂直接外涂于皮疹部位,每次30分钟,每日2-3次,完成后用清水洗净。请勿强力清除分泌物。其它部位:将实施例3的制剂直接外涂于皮疹部位,每次30分钟,每日2-3次,完成后用清水洗净。如果皮疹广泛,可以用该制剂加入洗澡水中,睡前泡洗30分钟。实验组3按实施例11方法制备的制剂,连续应用7-14天。使用方法:颜面部:将实施例11的制剂制成面膜,每次30分钟,每日2-3次,完成后用清水洗净。头部皮疹:将实施例11的制剂直接外涂于皮疹部位,每次30分钟,每日2-3次,完成后用清水洗净。请勿强力清除分泌物。其它部位:将实施例11的制剂直接外涂于皮疹部位,每次30分钟,每日2-3次,完成后用清水洗净。如果皮疹广泛,可以用该制剂加入洗澡水中,睡前泡洗30分钟。对照组:轻度皮疹给予红霉素乳膏外用,伴瘙痒者给予苯海拉明霜(由中日友好医院制剂室提供);中度皮疹给予红霉素乳膏外用,并给予美满霉素100mg每天2次口服;重度皮疹给予处理同重度皮疹,如合并感染给予头孢呋辛250mg每天2次口服,若皮肤症状持续无法缓解,应考虑将egfris类药物减量甚至停用。同时给予安慰剂面膜及外用药液,连用7-14天7.疗效评价标准:痊愈:皮疹消失,无主观症状、无感染征象,正常生活、工作。好转:皮肤毒性分级下降一级及以上者(包括皮疹明显减少或由广泛变为局部分布、主观症状减轻或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无效:皮疹无变化或毒性分级上升一级及以上者(包括皮疹明显增多或由局部变为全身广泛分布、出现主观症状或加重、生活质量明显恶化)。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8.试验结果8.1治疗前后皮疹分级变化:实验组1有效109例,稳定10例,无效2例;实验组2有效35例,稳定1例,无效0例;实验组3有效27例,稳定3例,无效0例;对照组有效9例,稳定40例,无效15例。经统计学检验,实验组皮疹分级经治疗14天的变化是有统计学意义的,有效率分别为90.1%、97.2%和90.0%;对照组皮疹分级经治疗14天的变化是无意义的。实验组在改善皮疹分级上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3)。表3实验组与对照组皮疹分级治疗前后的疗效比较皮疹分级n有效稳定无效卡方值p实验组1121109102--实验组2363510--实验组3302730--对照组6494015105.1022<0.0001经非参数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14天后,皮疹分级的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8.2治疗前后皮肤瘙痒分度变化:实验组1有效70例,稳定46例,无效5例;实验组2有效28例,稳定7例,无效1例;实验组3有效19例,稳定10例,无效1例;对照组有效4例,稳定35例,无效18例。经统计学检验,实验组皮肤瘙痒经治疗14天的变化是有意义的,有效率分别为57.9%、77.8%和63.3%;对照组皮肤瘙痒经治疗14天的变化是无意义的。实验组在改善皮肤瘙痒上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4)。表4实验组与对照组皮肤瘙痒治疗前后的疗效比较瘙痒n有效稳定无效卡方值p实验组112170465--实验组2362871实验组33019101对照组644351851.3312<0.0001经非参数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14天后,皮肤瘙痒的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3)治疗前后皮肤干燥分度变化:实验组1有效70例,稳定46例,无效5例;实验组2有效25例,稳定10例,无效1例;实验组3有效21例,稳定9例,无效0例;对照组有效1例,稳定40例,无效17例。经统计学检验,实验组皮肤干燥经治疗14天的变化是有意义的,有效率分别为57.9%、63.3%和70.0%;对照组皮肤干燥经治疗14天的变化是无意义的。实验组在改善皮肤干燥上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5)。表5实验组与对照组皮肤干燥治疗前后分度的疗效比较干燥n有效稳定无效卡方值p实验组112170465--实验组23625101实验组3302190对照组641401759.1777<0.0001经非参数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14天后,皮肤干燥的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入组273例,251例完成临床观察,试验组脱落14例,对照组8例。其实验组1治疗皮疹分级、皮肤瘙痒、皮肤干燥的有效率分别为90.1%、57.9%、57.9%;对照组分别为12.9%、28.6%、1.6%。两组比较皮疹分级、皮肤瘙痒、皮肤干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05.1022,51.3312,59.1777,p<0.05)。临床观察过程中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安全性较好,实验组1与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95.40%、65.50%。两组无进展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06,p>0.05)。患者贾某,男,肺腺癌,服用厄洛替尼1周后出现面部皮疹、前胸、后背皮疹,图1为用药前后一周的变化情况,用药一周后脓包塌陷,皮疹减少,皮色明显好转,瘙痒缓解。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实施例1组方:黄芩20g,马齿苋30g,白藓皮30g,苦参20g,蒲公英30g;所述黄芩中黄芩苷含量为2.5%、马齿苋中马齿苋总黄酮含量为2%、白藓皮中白藓皮总黄酮含量为2%、苦参中苦参碱含量为2%、蒲公英中蒲公英总黄酮的含量为1.8%。以上各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分别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黄芩、马齿苋、白藓皮、苦参、蒲公英项下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测定。制备方法:按比例取原料药,水煎煮两次,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至密度1.10(60℃),高速离心,取上清液;按照上清液:甘油:密=2.2:1:2的比例加入辅料,制成外用制剂。使用均质罐均质:额定压力0-100mpa,额定流量30kg/分钟,额定温度低于60度。用法:直接外涂于皮疹部位或制成面膜贴于面部。实施例2组方:黄芩25g,马齿苋40g,白藓皮35g,苦参30g,蒲公英35g;制备方法:按比例取原料药,5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过滤,回收乙醇,加水溶解,减压浓缩至密度1.10(60℃),高速离心,取上清液;按照上清液:甘油:密=2.2:1:2的比例加入辅料,制成外用制剂。用法:直接外涂于皮疹部位或制成面膜贴于面部。实施例3组方:黄芩25g,马齿苋20.38g,白藓皮32.89g,苦参20.83g,蒲公英29.69g;所述黄芩中黄芩苷含量为2.5%、马齿苋中马齿苋总黄酮含量为2.3%、白藓皮中白藓皮总黄酮含量为1.9%、苦参中苦参碱含量为3%、蒲公英中蒲公英总黄酮的含量为2.0%。以上各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分别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黄芩、马齿苋、白藓皮、苦参、蒲公英项下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测定。原料药中的黄芩中黄芩苷、马齿苋中总黄酮、白藓皮中总黄酮、苦参中苦参碱、蒲公英中总黄酮的含量比例为:2:1.5:2:2:1.9。制备方法:a)筛选出黄芩苷含量为0.2-4.5%的黄芩、总黄酮含量为0.5-2.5%的马齿苋、苦参碱含量为1-10%的苦参、总黄酮含量为0.1-2.5%的白藓皮和总黄酮含量为0.1-2.2%的蒲公英,按照黄芩中黄芩苷、马齿苋中总黄酮、白藓皮中总黄酮、苦参中苦参碱、蒲公英中总黄酮的含量比例为:2:1.5:2:2:1.9称取原料药,除杂备用;b)预处理:黄芩蒸半小时,干燥后粉碎;马齿苋、白藓皮、苦参、蒲公英干燥后粉碎;c)将黄芩、苦参混合,加热回流2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重量的8、6倍,提取时间为2h、1h;d)马齿苋、白藓皮、蒲公英混合,加入总重量20倍的70%的乙醇,在70℃浸泡4h,回流提取1.5h;e)将c)和d)步骤的滤渣混合,采用超临界萃取,临界萃取的夹带剂为95%无水乙醇,萃取压力为20mpa,萃取温度55℃,萃取时间4h,夹带剂无水乙醇的用量为2.5ml/g;f)将上述滤液过滤后混合,60℃减压浓缩得到相对密度1.2的浸膏,按浸膏:辅料=1:1加入辅料制成外用制剂。使用均质罐均质:额定压力0-100mpa,额定流量30kg/分钟,额定温度低于60度。实施例4组方:黄芩15g,马齿苋50g,白藓皮20g,苦参40g,蒲公英20g。实施例5组方:黄芩40g,马齿苋20g,白藓皮50g,苦参15g,蒲公英50g。实施例6组方:黄芩10g,马齿苋60g,白藓皮10g,苦参50g,蒲公英10g。实施例7组方:黄芩50g,马齿苋10g,白藓皮60g,苦参10g,蒲公英60g。实施例8组方:黄芩提取物20g,马齿苋提取物30g,白藓皮提取物30g,苦参提取物20g,蒲公英提取物30g;所述提取物分别为原料药经水提取得到的水提物。实施例9组方:黄芩提取物25g,马齿苋提取物40g,白藓皮提取物35g,苦参提取物30g,蒲公英提取物35g;所述提取物分别为原料药经50%乙醇溶液提取得到的乙醇提取物。实施例10组方:黄芩提取物30g,马齿苋提取物35g,白藓皮提取物40g,苦参提取物25g,蒲公英提取物40g。所述提取物分别为原料药经水提取得到的水提物。实施例11组方:黄芩提取物10g、马齿苋提取物30g、白藓皮提取物60g、苦参提取物50g和蒲公英提取物20g;实验得到的黄芩提取物中黄芩苷含量为80%、马齿苋提取物中马齿苋总黄酮含量为27%、白藓皮提取物中白藓皮总黄酮含量为4.3%、苦参提取物中苦参碱含量为17.5%、蒲公英提取物中蒲公英总黄酮的含量为68%。以上各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分别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黄芩、马齿苋、白藓皮、苦参、蒲公英项下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测定。制备方法:a)筛选出符合2015《中国药典》记载的原料药黄芩、马齿苋、白藓皮、苦参和蒲公英若干重量份,除杂备用;b)预处理:黄芩、马齿苋、白藓皮、苦参、蒲公英干燥后粉碎;c)采用水提酸沉方法提取黄芩中黄芩苷,加入沸水,煎煮3次,每次45min,将3次滤液合并加热至80℃,加入盐酸调ph为1.5,保温30min,静置至沉淀完全析出,离心后弃去上清液,沉淀中加入9倍水,加氢氧化钠调ph为7,搅拌至沉淀不在溶解,取上清液加入等体积70%乙醇,低温干燥得到黄芩提取物;d)采用有机溶剂回流提取马齿苋中黄酮,12倍原料重70%乙醇70℃浸泡3h,5倍体积70%乙醇75℃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滤液混合减压浓缩;e)采用有机溶剂回流提取白藓皮中黄酮,8倍原料重95%乙醇55℃回流提取3次,每次1h;滤液混合减压浓缩;f)采用有机溶剂浸渍和大孔树脂纯化提取苦参中苦参碱,料液比1:9(g·ml-1),甲醇60℃浸提3次,每次3h;滤液过弱极性聚苯乙烯大孔树脂;g)采用有机溶剂超声和大孔树脂吸附提取蒲公英中黄酮,料液比1:15(g·ml-1),60℃超声提取2次,每次20min,提取液过聚酰胺柱;h)将黄芩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白藓皮提取物、苦参提取物和蒲公英提取物混合加入辅料制成外用制剂;使用均质罐均质:额定压力0-100mpa,额定流量30kg/分钟,额定温度低于60度。实施例12组方:黄芩20g,马齿苋30g,白藓皮30g,苦参20g,蒲公英30g,赤芍15g,薄荷5g;制备方法:按比例取原料药,水煎煮两次,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至密度1.10(60℃),高速离心,取上清液;按照上清液:甘油:密=2.2:1:2的比例加入辅料,制成外用制剂。使用均质罐均质:额定压力0-100mpa,额定流量30kg/分钟,额定温度低于60度。用法:直接外涂于皮疹部位或制成面膜贴于面部。比较实施例1和实施例11制备的制剂对egfris相关皮疹的临床效果实验组1:实施例11制备的制剂;实验组2:实施例1制备的制剂;两组各纳入3度皮疹患者121例(分级标准见表1),经治疗14天后,皮疹分级的变化情况见表6。表6两组制剂治疗egfris相关皮疹14天后变化情况组别1a1b2a2b3a3b卡方值p实验组13921323125-——实验组281647222627.28080.007经卡方检验,两组治疗14天后皮疹分级变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实施例1组方效果显著优于实施例11组方。实施例13组方:黄芩提取物10g、马齿苋提取物30g、白藓皮提取物60g、苦参提取物50g和蒲公英提取物20g;制备方法:按比例取原料药,水煎煮两次,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至密度1.10(60℃),高速离心,取上清液;按照上清液:甘油:密=2.2:1:2的比例加入辅料,制成外用制剂。使用均质罐均质:额定压力0-100mpa,额定流量30kg/分钟,额定温度低于60度。用法:直接外涂于皮疹部位或制成面膜贴于面部。比较实施例13和实施例11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制剂对egfris相关皮疹的临床效果实验组1:实施例13制备的制剂;实验组2:实施例11制备的制剂;两组各纳入3度皮疹患者30例(分级标准见表1),经治疗14天后,皮疹分级的变化情况见表7。表7两组制剂治疗egfris相关皮疹14天后变化情况经卡方检验,两组治疗14天后皮疹分级变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实施例11组方效果显著优于实施例13组方。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