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米鱼骨基海洋面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58619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纳米鱼骨基海洋面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加快,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导致皮肤粗糙,人们迫切的需要功能性化妆品来保持青春。面膜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日常护肤选择,目前绝大多数面膜都添加有化学成分,易导致敏感肌人群困扰,因此我们迫切的需要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出功能活性物质来应用到面膜当中来。鱼骨中含有大量羟基磷灰石,其被认为是最优“生物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因此适合敏感肌人群使用。

羟磷灰石粉末的制作方法很多,比较常见的方法有沉淀法、水解法、水热法及固相法等。其中水热法的设备适比较复杂而且昂贵。相较于水热法,沉淀法则是操作简单、设备便宜、产能大,目前大多数以此种方法为主。但是沉淀法有一些缺点,像是粉末容易聚集在一起、质量不稳定等等。而且这种提取或反应方法工序复杂、不利于环境保护、所提取物质中含有已知或未知的物质,难以保证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纳米鱼骨基海洋面膜的制备方法,利用鱼骨中含有的大量的羟基磷灰石,无需提取,直接运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纳米鱼骨基海洋面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鱼骨用刀剔除碎肉,切成小段,制得鱼骨初加工段;

(2)漂洗除杂:将所述鱼骨初加工段在枯草蛋白酶中水解,然后高压蒸煮后取出,制得鱼骨精加工段;

(3)将所述鱼骨精加工段放入组织粉碎机中粉碎,得到鱼骨粗粉;

(4)将所述鱼骨粗粉放置于超低温冰箱中冷冻,冷冻后的粗粉用真空微波炉进行膨化干燥,得到纳米级鱼骨粉,

(5)将所述纳米级鱼骨粉、海洋藻类提取物、甘油、增稠剂和蒸馏水按照重量比30:20:15:15:20的比例,放入胶体磨中,反复研磨后不断搅拌,直至分散均匀,形成粘稠液体,即得微纳米鱼骨基海洋面膜。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切成小段是指每段切成长度为0.8-1.2cm的鱼骨。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枯草蛋白酶的含量为1%~3%。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水解是指在40℃~60℃的条件下水解2~5h。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高压蒸煮的温度为115~125℃,压强为200~350mpa,时间为30~60min。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粉碎的粒度通过120目筛。

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冷冻温度为-40~-60℃,处理时间8~24h。

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真空微波炉的微波功率为500~1000w,膨化干燥处理时间为10~30min。

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纳米级鱼骨粉的粒径集中在10-80nm,所述海洋藻类提取物为海洋藻类多糖,所述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盐、黄原胶、果冻凝胶形成剂粉末-卡波940、冰晶形成剂-avc增稠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进一步的,步骤(5)中所述反复研磨的温度为40℃以下,研磨时间为60min,所述搅拌的温度为40℃。

进一步的,步骤(5)替换为:将乌米与水加热至100℃后提取乌米液体部分,将所述乌米液体部分、2-羟丙基-β-环糊精、纳米级鱼骨粉、甘油和蒸馏水按照重量比8:1:30:15:20的比例,放入胶体磨中,反复研磨后不断搅拌,直至分散均匀,形成粘稠液体,即得微纳米鱼骨基海洋面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纳米鱼骨基海洋面膜的制备方法,利用废弃鱼骨微纳米化制备纳米级鱼骨粉,与海洋藻类提取物、甘油、增稠剂和蒸馏水等混合制备微纳米鱼骨基海洋面膜,实现废弃鱼骨高值化利用;同时本发明的微纳米鱼骨基海洋面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克服了即往面膜微量元素含量不丰富,吸附性或生理活性不好等缺点,能够抗敏感、保护皮肤、增加皮肤细腻度,营养、润肤,同时安全、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纳米鱼骨基海洋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鱼骨并切段;

漂洗除杂;

制作鱼骨粗粉;

制作纳米级鱼骨粉;

制作微纳米鱼骨基海洋面膜。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微纳米鱼骨基海洋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一:选择鱼骨并切段;

该步骤可以具体如下执行:将鱼骨用刀剔除碎肉,每段切成长度为0.8-1.2cm的小段,制得鱼骨初加工段。

步骤二:漂洗除杂;

该步骤可以具体如下执行:将所述鱼骨初加工段在含有枯草蛋白酶重量百分比1%~3%的水中,40℃~60℃的条件下水解2~5h,然后在温度为115~125℃,压强为200~350mpa的条件下高压蒸煮30~60min后取出,制得鱼骨精加工段。

步骤三:制作鱼骨粗粉;

该步骤可以具体如下执行:将所述鱼骨精加工段放入组织粉碎机中粉碎,使得粉碎的粒度能够通过120目筛,得到鱼骨粗粉。

步骤四:制作纳米级鱼骨粉。

该步骤可以具体如下执行:将所述鱼骨粗粉放置于超低温冰箱中在温度为-40~-60℃的条件下冷冻8~24h,冷冻后的粗粉用微波功率为500~1000w的真空微波炉膨化干燥10~30min,得到粒径集中在10-80nm的纳米级鱼骨粉。

步骤五:制作微纳米鱼骨基海洋面膜。

该步骤可以具体如下执行:将所述纳米级鱼骨粉、海洋藻类提取物、甘油、增稠剂和蒸馏水按照重量比30:20:15:15:20的比例,放入胶体磨中,在40℃以下的温度条件下反复研磨60min后,在40℃的条件下不断搅拌,直至分散均匀,形成粘稠液体,即得微纳米鱼骨基海洋面膜。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列出的实施例,还应包括在本发明所要求的权利范围内其他任何公知的改变。

首先,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案例按如下步骤展示一种微纳米鱼骨基海洋面膜的制备方法:

废弃鱼骨用刀剔除碎肉,切成1cm左右的小段。漂洗除杂,在1%枯草蛋白酶40℃水解2后115℃高压200mpa蒸煮30min。取出后经组织粉碎机粉碎,粉碎粒度要求过120目筛,得到鱼骨粗粉。放置于超低温冰箱中,冷冻温度为-40℃,处理时间8h。冷冻后的粗粉用真空微波炉进行膨化干燥,所述微波功率为500w,处理时间为10min,得到粒径集中在10nm的纳米级鱼骨粉。将纳米级鱼骨粉、海洋藻类提取物、甘油、增稠剂和蒸馏水按照30:20:15:15:余量比例,放在胶体磨中,反复研磨。在40℃下不断搅拌,直到分散均匀,形成粘稠液体,即得微纳米鱼骨基海洋面膜。

实施例2

本实施案例按如下步骤展示一种微纳米鱼骨基海洋面膜的制备方法:

废弃鱼骨用刀剔除碎肉,切成1cm左右的小段。漂洗除杂,在3%枯草蛋白酶60℃水解5h后125℃高压350mpa蒸煮60min。取出后经组织粉碎机粉碎,粉碎粒度要求过120目筛,得到鱼骨粗粉。放置于超低温冰箱中,冷冻温度为-60℃,处理时间24h。冷冻后的粗粉用真空微波炉进行膨化干燥,所述微波功率为1000w,处理时间为30min,得到粒径集中在80nm的纳米级鱼骨粉。将纳米级鱼骨粉、海洋藻类提取物、甘油、增稠剂和蒸馏水按照30:

20:15:15:余量比例,放在胶体磨中,反复研磨。在40℃下不断搅拌,直到分散均匀,形成粘稠液体,即得微纳米鱼骨基海洋面膜。

实施例3

本实施案例按如下步骤展示一种微纳米鱼骨基海洋面膜的制备方法:

废弃鱼骨用刀剔除碎肉,切成1cm左右的小段。漂洗除杂,在2%枯草蛋白酶50℃水解4h后120℃高压300mpa蒸煮50min。取出后经组织粉碎机粉碎,粉碎粒度要求过120目筛,得到鱼骨粗粉。放置于超低温冰箱中,冷冻温度为-50℃,处理时间18h。冷冻后的粗粉用真空微波炉进行膨化干燥,所述微波功率为700w,处理时间为20min,得到粒径集中在40nm的纳米级鱼骨粉。将纳米级鱼骨粉、海洋藻类提取物、甘油、增稠剂和蒸馏水按照30:20:15:15:余量比例,放在胶体磨中,反复研磨。在40℃下不断搅拌,直到分散均匀,形成粘稠液体,即得微纳米鱼骨基海洋面膜。

实施例4

本实施案例按如下步骤展示一种微纳米鱼骨基海洋面膜的制备方法:

废弃鱼骨用刀剔除碎肉,切成1cm左右的小段。漂洗除杂,在2%枯草蛋白酶50℃水解4h后120℃高压300mpa蒸煮50min。取出后经组织粉碎机粉碎,粉碎粒度要求过120目筛,得到鱼骨粗粉。放置于超低温冰箱中,冷冻温度为-50℃,处理时间18h。冷冻后的粗粉用真空微波炉进行膨化干燥,所述微波功率为700w,处理时间为20min,得到粒径集中在40nm的纳米级鱼骨粉。将乌米混合水加热至100℃后提取乌米液体部分,将乌米液体部分与2-羟丙基-β-环糊精按8:1的比例加热至100℃后磁力搅拌20min,然后在-50℃的温度条件下冷冻干燥5h后,将其与按照30:15:余量比例的纳米级鱼骨粉、甘油和蒸馏水一起放在胶体磨中,反复研磨。在40℃下不断搅拌,直到分散均匀,形成粘稠液体,即得微纳米鱼骨基海洋面膜。

下述表1和表2为四个实施例与现在技术的对比,具体如下:

表1

表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微纳米鱼骨基海洋面膜经实验证明羟基磷灰石粒子与皮肤生物相容性好,亲和性高,其矿化液能够有效阻止水分流失,解决皮肤毛糙的问题,而且适应性强,敏感肌人群也能够使用,无化学成分,长期使用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