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7369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血管检测训练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心脑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常见的如:血管狭窄、动脉硬化等。动脉硬化检测、血管狭窄等早期血管健康筛查是减少疾病发生的有效途径,做好提前预防和提前训练治疗,能减少患者的致残、致病风险。

目前,现有血管键康筛查方法主要为ct、mri、dsa等影像学检测方法和脉搏波速度(bapwv)检测、踝臂指数(abi)检测等方法。前者定性、定量,需要在医院由专业人员通过专业设备操作实施。后者更容易在社区、体检中心等操作进行。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早期血管健康筛查设备通常由外部的检测装置和绑缚在被测者身上的数据采集装置组成,两者的连接需要依靠管路和传输数据线,连接关系复杂,操作步骤繁琐,占用的空间大,价格昂贵,对于操作的技术人员技术水平要求高,不适用于基层和个人使用,且由于管路、线路通路长,设备在进行施放压和数据传输时易受外界干扰,降低了设备的测量准确度,影响治疗效果,因此,现有的早期血管健康筛查设备存在连接结构复杂、抗干扰能力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及系统,以缓解现有的早期血管健康筛查设备存在的连接结构复杂、抗干扰能力差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包括:控制器、气泵、放气阀、压力传感器、无线通讯器和电源;

控制器分别与气泵、放气阀、压力传感器、无线通讯器和电源电气连接;

控制器接收时序同步信号,并根据时序同步信号建立用于多个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协同工作的工作时钟,启动工作时钟的同步;

控制器通过无线通讯器接收启动信号;

控制器还通过无线通讯器接收评估参数数据;控制器根据启动信号和评估参数数据,生成并发送气泵启动信号;

控制器还通过无线通讯器接收数据上传信号,根据数据上传信号,发送压力传感器生成的压力数据;

气泵根据气泵启动信号启动;

气泵的输气端与快速接头相连接,快速接头与气泵之间还连接有三通;

三通的第一端口与气泵相连接,三通的第二端口与快速接头相连接,三通的第三端口连接有放气阀;

快速接头还与压力传感器相连接;

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评估参数数据为无线通讯器接收并发送的评估数据或参数数据;

启动信号为检测起始信号时间点和/或治疗启动信号;

气泵启动信号为气泵检测启动信号和/或气泵治疗启动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控制器包括检测模块和/或治疗模块;

检测模块接收检测起始信号时间点,当工作时钟的时间到达起始信号时间点后,检测模块生成并发送气泵检测启动信号,读取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数据;

检测模块根据接收的数据上传信号,通过无线通讯器发送压力数据;

治疗模块根据接收的评估参数数据和治疗启动信号,生成气泵治疗启动信号。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系统,包括:多功能终端坞、通讯时序控制器和上述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

多功能终端坞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放置通讯时序控制器和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的时序控制器卡槽和训练器卡槽;

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和通讯时序控制器分别与多功能终端坞电连接;

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还与通讯时序控制器无线连接;

通讯时序控制器通过物理连接发送时序同步信号至控制器;

通讯时序控制器接收终端信号,根据终端信号生成并发送启动信号至控制器;

通讯时序控制器还发送数据上传信号至控制器;

通讯时序控制器还接收控制器发送的压力数据,根据压力数据生成脉搏波速度检测数据和踝臂指数检测数据,根据脉搏波速度检测数据和踝臂指数检测数据生成评估数据;

通讯时序控制器还接收并发送参数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与通讯时序控制器无线连接的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生成并通过终端无线通讯器发送终端信号至通讯时序控制器;

终端信号为检测启动信号和/或治疗启动信号;

用户终端还通过终端无线通讯器接收通讯时序控制器发送的评估数据;

用户终端还生成并通过终端无线通讯器发送参数数据至通讯时序控制器。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用户终端为上位机或电子移动设备。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绑带和气囊;

绑带包括用于缠绕在被测者的待测部位的里带和用于连接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的外带;

气囊设置于里带和外带之间的夹层中,且气囊开设有与快速接头连接的通气口;

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通过快速接头与气囊相连接;

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配有至少一个气囊和至少一个绑带。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设置在绑带上用于连接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的卡座;

卡座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的两端分别与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的气泵和快速接头相连接。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或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设置于绑带上的终端固定网袋。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及系统,其中,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包括:控制器、气泵、放气阀、压力传感器、无线通讯器和电源。控制器分别与气泵、放气阀、压力传感器、无线通讯器和电源电气连接。控制器接收时序同步信号,并根据时序同步信号建立用于多个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协同工作的工作时钟,启动工作时钟的同步,控制器通过无线通讯器接收启动信号,控制器还通过无线通讯器接收评估参数数据;控制器根据启动信号和评估参数数据,生成并发送气泵启动信号,控制器还通过无线通讯器接收数据上传信号,根据数据上传信号,发送压力传感器生成的压力数据,气泵根据气泵启动信号启动,气泵的输气端与快速接头相连接,快速接头与气泵之间还连接有三通,三通的第一端口与气泵相连接,三通的第二端口与快速接头相连接,三通的第三端口连接有放气阀,快速接头还与压力传感器相连接,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该技术方案的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通过采用无线通讯技术与外部设备实现无线信号及数据传输,简化了早期血管健康筛查设备的连接结构,降低了成本,进而实现了用户通过外部设备对血管健康状况进行无线检测评估和血管缺血适应训练,实现了设备的紧凑型布局,且便于基层机构及个人使用者携带,使用操作方便,降低了设备使用的技术要求,同时免去了复杂的管路和线路连接,提高了设备的抗干扰性能,进而保证了设备的测量准确度,缓解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连接结构复杂、抗干扰能力差的技术问题。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系统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的结构连接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系统的结构连接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系统中绑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100-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110-控制器;111-检测模块;112-治疗模块;120-气泵;121-快速接头;122-三通;130-放气阀;140-压力传感器;150-无线通讯器;160-电源;200-多功能终端坞;300-通讯时序控制器;400-用户终端;410-终端无线通讯器;420-终端控制器;430-显示屏;500-绑带;510-里带;520-外带;600-气囊;700-卡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早期血管健康筛查设备通常由外部的检测装置和绑缚在被测者身上的数据采集装置组成,两者的连接需要依靠管路和传输数据线,连接关系复杂,操作步骤繁琐,占用的空间大,价格昂贵,对于操作的技术人员技术水平要求高,不适用于基层和个人使用,且由于管路、线路通路长,设备在进行施放压和数据传输时易受外界干扰,降低了设备的测量准确度,影响治疗效果,基于此,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系统的应用场景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及系统,可以实现检测设备和数据采集设备的紧凑型布局,简化早期血管健康筛查设备的结构,提高设备的抗干扰性能,保证设备的测量准确度。

实施例一:

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的结构连接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100,包括:控制器110、气泵120、放气阀130、压力传感器140、无线通讯器150和电源160,控制器分别与气泵、放气阀、压力传感器、无线通讯器和电源电气连接。气泵采用bj_rq_3.3-bx型气泵,其额定电压为3.3v,控制器型号为stm32l051k8,采用宽电压输入,其输入电压范围为1.65v~3.6v,采用cortex-m3内核,最低功耗为270na,工作频率为32mhz,工作温度范围为–40~85°c,通讯接口包括:一路uart、两路usart、两路iic、四路spi,接口具有良好的保密特性。压力传感器的额定压力范围为0~300mmhg,压力传感器采用spi通信,数据输出率为200hz,压力分辨率为0.025mmhg。

控制器接收通信时序控制器发送的时序同步信号,并根据时序同步信号建立用于多个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协同工作的工作时钟,启动工作时钟的同步。当用户按下通讯时序控制器的同步按钮之后,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的同步指示灯闪烁,指示正在进行时序同步,同步时通讯时序控制器通过触点有线连接端口与多个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建立连接,检查各个设备的工作状态、电池电量、无线通讯连接、设备固有编号、参数信息,并对设备进行初始化。初始化检测完成后,通讯时序控制器为各个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分配相应的组,同时对各组设备发送时序同步信号,并通过自身高精度时钟晶振对各组设备提供秒脉冲时钟信号。各组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从接收到第一个秒脉冲时钟信号开始进行指令周期计数,当第二个秒脉冲时钟信号到来时停止计数,此时得到的计数值为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实际时钟的秒计数,称为相对秒时间。每个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的秒时间最大限度与通讯时序控制器保持一致。各组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时序同步完成后,指示灯常亮指示时序同步完成状态,此时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处于就绪状态。

控制器通过无线通讯器接收启动信号。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中,启动信号为检测起始信号时间点和/或治疗启动信号。相应的,气泵启动信号为气泵检测启动信号和/或气泵治疗启动信号。具体的,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具有检测和训练治疗两种功能,当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启动检测功能时,启动信号为检测起始信号时间点;当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启动训练治疗功能时,启动信号为治疗启动信号。具体的,当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启动检测功能时,无线通讯器接收通讯时序控制器发送的检测起始信号时间点,并将该检测起始信号时间点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还随即通过无线通讯器接收数据上传信号,根据数据上传信号,发送压力传感器生成的压力数据。当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启动训练治疗功能时,无线通讯器接收通讯时序控制器发送的治疗启动信号,并将该治疗启动信号发送至控制器。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中,控制器包括检测模块111和/或治疗模块112。

当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启动检测功能时,用户将各组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从多功能终端坞上取下,分别佩戴于左臂和左踝或者右臂和右踝,被检测人取坐、卧式姿势。检测模块用于对被测者的血管健康状况进行脉搏波速度检测和踝臂指数检测,被测者不要大幅度活动,尽量保持一个姿态,保证了测量数据的准确,2~3分钟后检测完成。用户按下通讯时序控制器开始检测触发开关,通讯时序控制器生成一个相对合适的检测起始信号时间点,该时间点通常设定为开始工作的前五秒。控制器的检测模块接收检测起始信号时间点,当工作时钟的时间到达起始信号时间点后,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接到检测起始信号时间点后进入数据采集倒计时,此时,各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相应指示灯闪烁指示当前就绪状态。当工作时钟中预定时刻到来时,检测模块生成并发送气泵检测启动信号,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同时启动气泵,气泵接收气泵检测启动信号,根据气泵检测启动信号启动,对气囊进行快速充气,压力传感器实时判断当前脉搏数据。当脉搏数据从无到有再到消失后,采集当前压力数值生成压力数据,检测模块根据接收的数据上传信号,读取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数据,通过无线通讯器发送压力数据至通讯时序控制器。

通讯时序控制器同时接收各组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发送的实时数据,通过比对确定最高压力阀值后,将最高压力阀值发送至各个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各个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的控制器按照压力阀值调节气泵将压力值维持在相应最高压力阀值,同时上报通讯时序控制器。当各个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成功达到最高压力阀值之后,通讯时序控制器发送放气信号至控制器。各个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的控制器接到放气信号后调节放气阀开始同步自然放气。检测训练终端此时关闭无线发射通道,保存压力传感器采集数据并计算放气压力阀值。当压力下降到放气阀之后,开启放气阀进行放气,上报检测完成状态至通讯时序控制器。当各个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都完成采集操作后,通讯时序控制器通过无线射频分别获取各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采集的压力数据,通讯时序控制器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计算,通过用户终端进行测量结果的展示,至此,检测流程结束取下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放置于多功能终端坞卡槽内以备下次使用。

当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启动训练治疗功能时,无线通讯器接收通讯时序控制器发送的治疗启动信号,并将该治疗启动信号发送至控制器。将各个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从多功能终端坞上取下,分别佩戴于左臂和/或右臂,被检测人取坐、卧式姿势不限。此时用户通过按下通讯时序控制器或用户终端的训练治疗开关,或启动用户终端上安装的应用程序,即可启动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通讯时序控制器或用户终端根据用户开关指令生成治疗启动信号,并将该治疗启动信号发送至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的控制器,同时控制器还通过无线通讯器接收评估参数数据,控制器根据启动信号和评估参数数据,生成并发送气泵启动信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中,评估参数数据为无线通讯器接收并发送的评估数据或参数数据。

具体的,无线通讯器接收治疗启动信号后将该信号发送至控制器的治疗模块,治疗模块根据评估参数数据和治疗启动信号,生成治疗参数及对应的气泵治疗启动信号。其中,治疗启动信号为用户通过用户终端生成并发送至通讯时序控制器,再由通讯时序控制器接收并发送至控制器的启动信号。评估参数数据为评估数据或用户终端发送的参数数据。当被测者通过检测模块对血管健康状况进行脉搏波速度检测和踝臂指数检测后,通讯时序控制器根据压力数据生成评估数据,评估参数数据为评估数据,治疗模块根据该评估数据和治疗启动信号,生成相应的治疗参数及对应的气泵治疗启动信号,该治疗参数所对应的治疗方案与被测者的血管健康状况相匹配。当被测者未经过脉搏波速度检测和踝臂指数检测,或被测者选择遵医嘱进行血管健康训练治疗时,评估参数数据为用户终端生成并发送的参数数据,医师根据对被测者的诊断结果,通过用户终端设定参数数据,用户终端将参数数据发送至通讯时序控制器,通讯时序控制器再将参数数据发送至控制器的治疗模块,治疗模块根据评估参数数据和治疗启动信号,生成相应的治疗参数及对应的气泵治疗启动信号,该治疗参数所对应的治疗方案与被测者的血管健康训练治疗的需求相匹配。

治疗模块根据接收的评估参数数据和治疗启动信号,生成气泵治疗启动信号。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的控制器发送气泵治疗启动信号至气泵,气泵根据气泵治疗启动信号启动,对气囊进行快速充气至设定的压力数值,并执行预设程序开启放气阀,可按照循环设定的次数进行重复执行充放气。

无线通讯器接收通讯时序控制器发送的检测启动信号和/或治疗启动信号。无线通讯器还将检测过程、训练治疗过程中的监测数据实时的发送至通讯时序控制器,再由通讯时序控制器发送至用户终端,便于使用者观察、掌握检测和治疗的进度,该无线通讯器可以有多种选择方式,如:

方式一,上述无线通讯器为射频模块。无线通讯器采用si4463型射频模块,其频段为119~1050mhz,射频模块支持spi接口,接收灵敏度为-126dbm,发射功率为+21db,关机电流为30na,待机电流为50na,发送模式支持fsk/ook/2fsk/gfsk。

方式二,上述无线通讯器为蓝牙模块。蓝牙模块的型号为da14580,其采用cortex-m0内核,采用32kb系统sram以及84kbd的rom,蓝牙模块支持iic、uart、spi数字通讯接口,其接收灵敏度为-93dbm。

方式三,上述无线通讯器为wi-fi模块。无线通讯器采用ticc3200型wi-fi模块,模块采用armcortex-m4内核,超低功耗,其在网待机功耗低至3.5ma,深度休眠功耗低至25ua,支持2路串口,高速uart接口的波特率支持可达3mbps,支持2种加密方式,数据pc1加密透传以及sslclient加密提交,保证数据传输安全,支持一键联入wi-fi网络。

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气泵120的输气端与快速接头121相连接,快速接头121与气泵120之间还连接有三通122。三通的第一端口与气泵相连接,三通的第二端口与快速接头相连接,三通的第三端口连接有放气阀。气泵根据气泵检测启动信号启动,通过对气囊的充放气,实现对被测者待测部位施加压力的变化,快速接头121还与压力传感器140相连接,压力传感器测得压力数据,检测模块读取并发送该压力数据至通讯时序控制器,通讯时序控制器根据压力数据生成脉搏波速度检测数据和踝臂指数检测数据,将脉搏波速度检测数据和踝臂指数检测数据进行处理生成评估数据,评估数据判断被测者的血管健康状况,通讯时序控制器将评估数据分别发送至无线通讯器和用户终端,无线通讯器再将评估数据发送至控制器,评估数据可保存在用户终端的内部存储器中。

进一步的,通讯时序控制器根据压力数据生成脉搏波速度检测数据和踝臂指数检测数据具体为:

通讯时序控制器根据压力数据生成脉搏波速度检测数据,测量脉搏波在被测者的动脉系统的上臂和踝部间的传播速度,即脉搏波速度pwv。pwv指的是脉搏波在动脉系统的两个既定点间的传播速度,根据moens-korteweg方程,pwv与弹性系数的平方根成正比,由于动脉弹性的减低,脉搏波在动脉系统的传播速度加快了。正常的情况下pwv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一般情况下pwv正常值为:45岁以下成人低于9米/秒;45岁以上低于10m/s。pwv越高,提示动脉硬化程度越重。有研究显示,pwv高于13m/s提示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单纯脉搏波pwv受到了血管内粥样硬化的影响测量而不准确,pwv与abi结合的测量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这种方法检测血管健康状况的数据更加准确。

通讯时序控制器根据压力数据生成踝臂指数检测数据,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index,简称abi)一般是踝部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是一种可重复和易于进行的客观确定肢体缺血严重程度的检查方法。测量abi的工具包括血压袖带和连续波形多普勒探头。测量双上臂的血压,记录最高收缩压。用绑在小腿的血压袖带,同样记录踝部收缩压。通过将踝部压力(胫后或足背动脉压力的较高值)与臂部的收缩压(双臂压力中较高值)的比值来计算出abi。经过数值分析,abi不低于0.9属于正常,abi在0.89~0.41之间属于轻度到中度外周动脉血栓闭塞性疾病(peripheralobstructivearterydisease,简称poad)。相应的rutherford's分级为2~3或fontaine's分级ii级,如果abi不高于0.4或踝部压力为0.9正常,踝部压力0.7~0.8属于轻度poad,踝部压力0.41~0.6属于中度poad,踝部压力不高于0.4属于重度poad。进一步的,气泵的输气端与快速接头相连接,快速接头与气泵之间还连接有三通。三通的第一端口与气泵相连接,三通的第二端口与快速接头相连接,三通的第三端口连接有放气阀。

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当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启动检测功能时,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分别佩戴于左臂和左踝或右臂和右踝。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包括:控制器、气泵、放气阀、压力传感器、无线通讯器和电源。控制器分别与气泵、放气阀、压力传感器、无线通讯器和电源电气连接。控制器接收时序同步信号,并根据时序同步信号建立用于多个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协同工作的工作时钟,启动工作时钟的同步,控制器通过无线通讯器接收启动信号,控制器还通过无线通讯器接收评估参数数据;控制器根据启动信号和评估参数数据,生成并发送气泵启动信号,控制器还通过无线通讯器接收数据上传信号,根据数据上传信号,发送压力传感器生成的压力数据,气泵根据气泵启动信号启动,气泵的输气端与快速接头相连接,快速接头与气泵之间还连接有三通,三通的第一端口与气泵相连接,三通的第二端口与快速接头相连接,三通的第三端口连接有放气阀,快速接头还与压力传感器相连接,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该技术方案的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通过采用无线通讯技术与外部设备实现无线信号及数据传输,简化了早期血管健康筛查设备的连接结构,降低了成本,进而实现了用户通过外部设备对血管健康状况进行无线检测评估和血管缺血适应训练,实现了设备的紧凑型布局,且便于基层机构及个人使用者携带,使用操作方便,降低了设备使用的技术要求,同时免去了复杂的管路和线路连接,提高了设备的抗干扰性能,进而保证了设备的测量准确度,缓解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连接结构复杂、抗干扰能力差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二:

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系统,包括:多功能终端坞200、通讯时序控制器300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10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多功能终端坞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放置通讯时序控制器和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的时序控制器卡槽和训练器卡槽。由于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当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启动检测功能时,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分别佩戴于左臂和左踝或右臂和右踝,因此时序控制器卡槽的数量至少为一个,训练器卡槽至少为两个,当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放置于训练器卡槽内时,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和通讯时序控制器分别与多功能终端坞电连接,用户按下通讯时序控制器的同步按钮之后,通讯时序控制器通过物理连接发送时序同步信号至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的控制器,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的同步指示灯闪烁,指示正在进行时序同步,同步时通讯时序控制器通过触点有线连接端口与多个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建立连接,检查各个设备的工作状态、电池电量、无线通讯连接、设备固有编号、参数信息,并对设备进行初始化。初始化检测完成后,通讯时序控制器为各个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分配相应的组,同时对各组设备发送时序同步信号,并通过自身高精度时钟晶振对各组设备提供秒脉冲时钟信号。

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还与通讯时序控制器无线连接,以实现数据及信号的传输。通讯时序控制器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终端信号,根据终端信号生成并发送启动信号至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的控制器。

通讯时序控制器还发送数据上传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数据上传信号,发送压力传感器生成的压力数据至通讯时序控制器,通讯时序控制器接收控制器发送的压力数据,并根据压力数据生成脉搏波速度检测数据和踝臂指数检测数据,再根据脉搏波速度检测数据和踝臂指数检测数据生成评估数据。

通讯时序控制器还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参数数据,并发送该参数数据至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的控制器。当被测者未经过脉搏波速度检测和踝臂指数检测,或被测者选择遵医嘱进行血管健康训练治疗时,评估参数数据为用户终端生成并发送的参数数据,医师根据对被测者的诊断结果,通过用户终端设定参数数据,用户终端将参数数据发送至通讯时序控制器,通讯时序控制器再将参数数据发送至控制器的治疗模块,治疗模块根据评估参数数据和治疗启动信号,生成相应的治疗参数及对应的气泵治疗启动信号,其中,治疗启动信号为用户通过用户终端发送至通讯时序控制器,再由通讯时序控制器接收并发送至控制器的启动信号。治疗参数所对应的治疗方案与被测者的血管健康训练治疗的需求相匹配。

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系统的结构连接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系统,还包括与通讯时序控制器无线连接的用户终端400。用户终端由终端无线通讯器410、终端控制器420和显示屏430组成,用户终端通常还具有采集终端信号功能、且与终端控制器相连接的信号输入端,用户由信号输入端输入信号后,用户终端将终端信号通过终端无线通讯器发送至通讯时序控制器,终端信号即检测启动信号和/或治疗启动信号。用户终端生成并通过终端无线通讯器发送终端信号至通讯时序控制器。通讯时序控制器接收终端信号,并根据终端信号作出动作响应。用户终端还可以接收并显示检测过程、训练治疗过程中的监测数据,便于使用者观察、掌握检测和治疗的进度。该方案改变了传统早期血管健康筛查系统复杂的连接结构和信号传输方式,同时提高了设备的抗干扰能力,进而提高了设备的应用适用性。

具体的,当各组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完成初始化检测后,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启动检测功能时,通讯时序控制器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终端信号,并根据该终端信号生成并发送检测起始信号时间点,将检测起始信号时间点发送至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的控制器,控制器的检测模块根据检测起始信号时间点,生成并发送气泵检测启动信号,气泵的输气端与快速接头相连接,快速接头与气泵之间还连接有三通。三通的第一端口与气泵相连接,三通的第二端口与快速接头相连接,三通的第三端口连接有放气阀。气泵根据气泵检测启动信号启动,通过对气囊的充放气,实现对被测者待测部位施加压力的变化,快速接头还与压力传感器相连接,控制器还随即通过无线通讯器接收数据上传信号,根据数据上传信号,发送压力传感器生成的压力数据。通讯时序控制器根据压力数据生成脉搏波速度检测数据和踝臂指数检测数据,将脉搏波速度检测数据和踝臂指数检测数据进行处理生成评估数据,用户终端还通过终端无线通讯器接收通讯时序控制器发送的评估数据,将接收的评估数据进行显示,评估数据判断被测者的血管健康状况,通讯时序控制器将评估数据发送至控制器,无线通讯器再将评估数据发送至用户终端,评估数据可保存在用户终端的内部存储器中。

当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启动训练治疗功能时,通讯时序控制器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治疗启动信号,并将该治疗启动信号发送至控制器。将各个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从多功能终端坞上取下,分别佩戴于左臂和/或右臂,被检测人取坐、卧式姿势不限。此时用户通过按下通讯时序控制器或用户终端的训练治疗开关,或启动用户终端上安装的应用程序,即可启动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通讯时序控制器或用户终端根据用户开关指令生成治疗启动信号,并将该治疗启动信号发送至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的控制器,同时控制器还通过无线通讯器接收评估参数数据,控制器根据启动信号和评估参数数据,生成并发送气泵启动信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系统中,评估参数数据为无线通讯器接收并发送的评估数据或参数数据。用户终端还生成并通过终端无线通讯器发送参数数据至通讯时序控制器。当被测者通过检测模块对血管健康状况进行脉搏波速度检测和踝臂指数检测后,通讯时序控制器根据压力数据生成评估数据,评估参数数据即为评估数据,治疗模块根据该评估数据和治疗启动信号,生成相应的治疗参数及对应的气泵治疗启动信号,该治疗参数所对应的治疗方案与被测者的血管健康状况相匹配。当被测者未经过脉搏波速度检测和踝臂指数检测,或被测者选择遵医嘱进行血管健康训练治疗时,评估参数数据为用户终端生成并发送的参数数据,医师根据对被测者的诊断结果,通过用户终端设定参数数据,用户终端将参数数据发送至通讯时序控制器,通讯时序控制器再将参数数据发送至控制器的治疗模块,治疗模块根据评估参数数据和治疗启动信号,生成相应的治疗参数及对应的气泵治疗启动信号,其中,治疗启动信号为用户通过用户终端发送至通讯时序控制器,再由通讯时序控制器接收并发送至控制器的启动信号。治疗参数所对应的治疗方案与被测者的血管健康训练治疗的需求相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系统中,用户终端为上位机或电子移动设备。当用户终端为上位机时,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中的无线通讯器采用射频模块,当用户终端为电子移动设备时,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中的无线通讯器采用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上位机或电子移动设备均可安装应用程序,以实现用户与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系统的交互。

参见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系统中绑带的结构示意图。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系统,还包括:绑带500和气囊600。绑带500包括用于缠绕在被测者的待测部位的里带510和用于连接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的外带520。里带与外带的边沿处采用缝合压边的连接方式,里带与外带之间形成了一层夹层。气囊600设置于里带510和外带520之间的夹层中,且气囊600开设有与快速接头121连接的通气口。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100通过快速接头121与气囊600相连接。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通过无线通讯器传输的检测启动信号和/或治疗启动信号,实现了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中气泵的充放气,进而改变了与气泵相连接的气囊内部的气体量,从而实现了气囊对于施加在被测者身体部分的压力的改变。

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配有至少一个气囊和至少一个绑带。具体的,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中至少一个佩戴于被测者的臂部,至少一个佩戴于被测者的踝部,每个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配有至少一个气囊和至少一个绑带,绑带分为臂带和踝带,臂带用于绑缚在被测者的上臂,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测量肱动脉收缩压及脉搏波的波动时间,踝带用于绑缚在被测者的踝部,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测量踝部收缩压及脉搏波的波动时间。本实施例提供的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系统在实施时,被测者分别在身体的同一侧佩戴臂带和踝带,如:左上臂和左踝,或者右上臂和右踝,再在另一侧佩戴臂带和踝带,以完成四肢的测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系统中,还包括设置在绑带500上用于连接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100的卡座700。卡座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的两端分别与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的气泵和快速接头相连接。卡座用于增强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与绑带之间连接结构的稳定性,更好的固定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的相对位置,防止其滑动、掉落,避免其位置变动对测量数据准确性造成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系统,还包括设置于绑带外带上,用于放置用户终端的终端固定网袋,方便用户携带,增强了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设备之间的结构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系统,包括多功能终端坞、通讯时序控制器和上述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多功能终端坞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放置通讯时序控制器和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的时序控制器卡槽和训练器卡槽。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和通讯时序控制器分别与多功能终端坞电连接。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器还与通讯时序控制器无线连接。通讯时序控制器通过物理连接发送时序同步信号至控制器,通讯时序控制器接收终端信号,根据终端信号生成并发送启动信号至控制器,通讯时序控制器还发送数据上传信号至控制器,通讯时序控制器还接收控制器发送的压力数据,根据压力数据生成脉搏波速度检测数据和踝臂指数检测数据,根据脉搏波速度检测数据和踝臂指数检测数据生成评估数据,通讯时序控制器还接收并发送参数数据。该技术方案的便携血管筛查缺血适应训练系统内部各装置之间通过采用无线通讯技术实现信号及数据传输,简化了早期血管健康筛查系统的结构,降低了成本,且设备便于基层机构及个人使用者携带,使用操作方便,降低了设备使用的技术要求,同时免去了复杂的管路和线路连接,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进而保证了测量数据的准确度,缓解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系统内部装置间连接结构复杂、抗干扰能力差的技术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