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患者下肢功能自主康复训练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73681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患者下肢功能自主康复训练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主康复训练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患者下肢功能自主康复训练床。



背景技术:

目前,脑血管病后遗症、脑肿瘤、颅脑创伤、肢体关节病等造成的下肢功能失调、障碍的病例比比皆是;特别是不能下地,长期卧床的病人,如下肢长期得不到运动,就会造成肌肉萎缩,运动功能退化,生活不能自理。对此类患者,辅助床上自我物理功能锻炼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患者下肢功能自主康复训练床应运而生,现有的患者下肢功能自主康复训练床包括滑动安装在床体床尾一侧的两个滑杆,且两个滑杆远离床体的一端焊接有同一个竖板,竖板靠近床体的一侧顶部焊接有脚踏板,且竖板与床体之间固定有与滑杆滑动套装的拉伸弹簧,患者下肢功能自主康复训练床还包括焊接在床体两侧的扶手,由于扶手在床体上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使得扶手无法根据患者的身高进行位置调节,进而患者下肢功能自主康复训练床的适用人群较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患者下肢功能自主康复训练床。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患者下肢功能自主康复训练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床尾一侧滑动连接有两个滑杆,且两个滑杆远离床体的一端焊接有同一个竖板,竖板靠近床体的一侧顶部焊接有脚踏板,且脚踏板位于床体的上方。

所述床体的两侧均开设有调节槽,且调节槽的顶部内壁上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滚道,调节槽靠近床体床尾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旋转轴,且旋转轴的外侧螺纹安装有活动座,活动座的顶部和底部均嵌装有多个与滚道滚动连接的滚珠,且两个活动座相互远离的顶部一侧均焊接有u型扶手,旋转轴的一端焊接有位于调节槽内部的第一伞型齿轮,两个调节槽之间设有开设在床体上的矩型腔室,且矩型腔室靠近床体床头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焊接有第二伞型齿轮,且第二伞型齿轮啮合有两个第三伞型齿轮,两个第三伞型齿轮相互远离的一侧均焊接有连接轴,且连接轴远离第三伞型齿轮的一侧焊接有位于调节槽内的第四伞型齿轮,第四伞型齿轮与第一伞型齿轮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滑杆的外侧套装有拉伸弹簧,拉绳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床体上,拉绳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竖板上。

优选地,所述活动座上开设有螺纹通孔,且螺纹通孔啮合有设置在旋转轴外侧的弧型螺纹。

优选地,所述u型扶手的顶部延伸至床体的上方,且u型扶手的外侧套装有防滑套。

优选地,所述防滑套的内侧与u型扶手的外侧之间填充有胶水。

优选地,所述矩型腔室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位置与连接轴相匹配的第一圆型通孔,且第一圆型通孔的侧壁上焊接有与连接轴外侧相焊接的轴承。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有控制开关,且控制开关安装在床体上。

优选地,两个第三伞型齿轮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且两个第三伞型齿轮沿着第二伞型齿轮的水平轴线对称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通过控制开关、驱动电机、第二伞型齿轮、第三伞型齿轮、连接轴、第四伞型齿轮、第一圆型通孔、轴承和调节槽相配合,当活动座上的u型扶手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时,启动驱动电机,可以带动两个第四伞型齿轮在对应的调节槽内进行转动,此时两个第四伞型齿轮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转动;(2)通过第四伞型齿轮、第一伞型齿轮、旋转轴、弧型螺纹、活动座、螺纹通孔、滚珠和调节槽侧壁上的滚道相配合,当两个第四伞型齿轮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转动的过程中,两个第四伞型齿轮分别带动对应的第一伞型齿轮向同一个方向进行转动,第一伞型齿轮通过旋转轴带动活动座在调节槽的内部进行位置移动,活动座带动u型扶手进行位置移动,使得u型扶手的位置可以根据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调节,进而大大提高了患者下肢功能自主康复训练床的适用范围;(3)本发明经济实用,u型扶手的位置可以根据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调节,极大的提高了患者下肢功能自主康复训练床的适用人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患者下肢功能自主康复训练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患者下肢功能自主康复训练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患者下肢功能自主康复训练床的a-a的俯视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患者下肢功能自主康复训练床中活动座的侧视图。

图中:1-床体、2-滑杆、3-竖板、4-脚踏板、5-拉伸弹簧、6-调节槽、7-旋转轴、8-弧型螺纹、9-活动座、10-螺纹通孔、11-滚珠、12-u型扶手、13-第一伞型齿轮、14-矩型腔室、15-驱动电机、16-控制开关、17-第二伞型齿轮、18-第三伞型齿轮、19-连接轴、20-第四伞型齿轮、21-第一圆型通孔、22-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实施例:参考图1-4,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患者下肢功能自主康复训练床,包括床体1,床体1的床尾一侧滑动连接有两个滑杆2,且两个滑杆2远离床体1的一端焊接有同一个竖板3,竖板3靠近床体1的一侧顶部焊接有脚踏板4,且脚踏板4位于床体1的上方,床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调节槽6,且调节槽6的顶部内壁上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滚道,调节槽6靠近床体1床尾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旋转轴7,且旋转轴7的外侧螺纹安装有活动座9,活动座9上开设有螺纹通孔10,且螺纹通孔10啮合有设置在旋转轴7外侧的弧型螺纹8,活动座9的顶部和底部均嵌装有多个与滚道滚动连接的滚珠11,且两个活动座9相互远离的顶部一侧均焊接有u型扶手12,旋转轴7的一端焊接有位于调节槽6内部的第一伞型齿轮13,两个调节槽6之间设有开设在床体1上的矩型腔室14,且矩型腔室14靠近床体1床头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5,驱动电机15的输出轴上焊接有第二伞型齿轮17,且第二伞型齿轮17啮合有两个第三伞型齿轮18,两个第三伞型齿轮18相互远离的一侧均焊接有连接轴19,且连接轴19远离第三伞型齿轮18的一侧焊接有位于调节槽6内的第四伞型齿轮20,第四伞型齿轮20与第一伞型齿轮13相啮合,通过控制开关16、驱动电机15、第二伞型齿轮17、第三伞型齿轮18、连接轴19、第四伞型齿轮20、第一圆型通孔21、轴承22和调节槽6相配合,当活动座9上的u型扶手12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时,启动驱动电机15,可以带动两个第四伞型齿轮20在对应的调节槽6内进行转动,此时两个第四伞型齿轮20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转动,通过第四伞型齿轮20、第一伞型齿轮13、旋转轴7、弧型螺纹8、活动座9、螺纹通孔10、滚珠11和调节槽6侧壁上的滚道相配合,当两个第四伞型齿轮20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转动的过程中,两个第四伞型齿轮20分别带动对应的第一伞型齿轮13向同一个方向进行转动,第一伞型齿轮13通过旋转轴7带动活动座9在调节槽6的内部进行位置移动,活动座9带动u型扶手12进行位置移动,使得u型扶手12的位置可以根据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调节,进而大大提高了患者下肢功能自主康复训练床的适用范围,本发明经济实用,u型扶手12的位置可以根据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调节,极大的提高了患者下肢功能自主康复训练床的适用人群。

本实施例中,滑杆2的外侧套装有拉伸弹簧5,拉绳弹簧5的一端固定在床体1上,拉绳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竖板3上,u型扶手12的顶部延伸至床体1的上方,且u型扶手12的外侧套装有防滑套,防滑套的内侧与u型扶手12的外侧之间填充有胶水,矩型腔室14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位置与连接轴19相匹配的第一圆型通孔21,且第一圆型通孔21的侧壁上焊接有与连接轴19外侧相焊接的轴承22,驱动电机15电性连接有控制开关16,且控制开关16安装在床体1上,两个第三伞型齿轮18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且两个第三伞型齿轮18沿着第二伞型齿轮17的水平轴线对称设置,通过控制开关16、驱动电机15、第二伞型齿轮17、第三伞型齿轮18、连接轴19、第四伞型齿轮20、第一圆型通孔21、轴承22和调节槽6相配合,当活动座9上的u型扶手12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时,启动驱动电机15,可以带动两个第四伞型齿轮20在对应的调节槽6内进行转动,此时两个第四伞型齿轮20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转动,通过第四伞型齿轮20、第一伞型齿轮13、旋转轴7、弧型螺纹8、活动座9、螺纹通孔10、滚珠11和调节槽6侧壁上的滚道相配合,当两个第四伞型齿轮20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转动的过程中,两个第四伞型齿轮20分别带动对应的第一伞型齿轮13向同一个方向进行转动,第一伞型齿轮13通过旋转轴7带动活动座9在调节槽6的内部进行位置移动,活动座9带动u型扶手12进行位置移动,使得u型扶手12的位置可以根据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调节,进而大大提高了患者下肢功能自主康复训练床的适用范围,本发明经济实用,u型扶手12的位置可以根据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调节,极大的提高了患者下肢功能自主康复训练床的适用人群。

本实施例中,当活动座9上的u型扶手12根据患者的身高进行调节时,首先通过控制开关16对驱动电机15进行控制,使得驱动电机15进行启动,驱动电机15带动第二伞型齿轮17在矩型腔室14的内部进行转动,由于第二伞型齿轮17与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三伞型齿轮18相啮合,第二伞型齿轮17带动两个第三伞型齿轮18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第三伞型齿轮18带动连接轴19在第一圆型通孔21的内部转动,同时连接轴19带动第四伞型齿轮20在调节槽6的内部进行转动,此时两个第四伞型齿轮20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转动,由于第四伞型齿轮20和第一伞型齿轮13相啮合,两个第四伞型齿轮20分别带动对应的第一伞型齿轮13向同一个方向进行转动,第一伞型齿轮13带动旋转轴7在调节槽6的侧壁上进行转动,由于旋转轴7外侧的弧型螺纹8和活动座9上的螺纹通孔10相啮合,旋转轴7带动对应的活动座9在调节槽6的内部进行位置移动,使得活动座9上的滚珠11在对应的滚道上进行滚动,活动座9带动u型扶手12进行位置移动,使得u型扶手12的位置可以根据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调节,进而大大提高了患者下肢功能自主康复训练床的适用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