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寄生虫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28029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治疗寄生虫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寄生虫肠炎是肠炎里面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它是指因为球虫、钩虫和弓形虫以及鞭毛虫所引起的肠炎。

对于寄生虫肠炎的患者来说,会长期慢性或者是反复进行发作的腹痛和腹泻以及消化不良的现象,严重的话患者会出现水样便和黏液便。一般来说,患者的腹泻情况轻重并不营养,情况比较轻的患者一天只需要排便3-4次,或者是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情况比较重的患者每1-2个小时就会出现腹泻,甚至还有可能会引起大便失禁。还有部分患者会在餐后或者夜间出现腹泻。

若是直肠出现严重受累的情况,会引起里急后重。还有一部分的患者甚至会变出鲜血,而且病变也仅仅限于直肠,这也被称作为出血性直肠炎,血液跟大便会分开排出体外,或者是血液附着在正常的粪便上面,常常会被误以为是痔疮出血。同时,直肠炎的患者还会排出黏液血便。若是病变扩展到直肠以上的部位,血液会跟粪便混合出现血性腹泻。

目前对于寄生虫性肠炎的治疗以内科治疗为主,但无特效药,其中,中医辨证论治效果较满意,中医中药具有根治性强、不易反复、副作用小等优点,由于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药理,各味中药间正确的配合会产生有益的联合作用,而中药的份量对病情的影响不容小视。因此,开发服用安全、组成和份量准确,能够有效治疗寄生虫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治疗寄生虫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选用多味中药,相互配合,以杀虫止痛、止血为主,破气消积为辅,合理调配上述诸药用量,标本兼治,达到较好的治疗寄生虫性肠炎的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治疗寄生虫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苦楝根皮20-30份、贯众15-25份、赤芍8-9份、透骨草5-12份、地锦草4-10份、接骨木4-8份、蒲黄3-9份、枳实4-8份、槟榔3-6份、枸杞5-8份、大枣5-8份、五味子6-8份、人参2-4份、黄芪1-3份。

苦楝根皮,来源于楝科植物川楝或楝树的根皮。味苦,寒性,归肝、脾、胃经,有杀虫、疗廯之效。主治虫积腹痛、头癣、疥癣。

贯众,来源于叉蕨科植物贯众的根茎及叶柄残基。味苦,寒性,归肝、脾经,有杀虫,清热解毒,止血之效。主治虫积腹痛、热毒疮疡,痄腮肿痛、崩漏出血。

赤芍,别名山芍药、草芍药、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等,来源于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味苦,寒性,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效。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透骨草,别名珍珠透骨草、竹格叉、吉盖草、枸皮草等,来源于唇形科植物透骨草的干燥根。味苦,寒性,归胆、心、肺、大肠经,有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之效。主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地锦草,别名奶浆草、铺地锦、铺地红、血见愁、卧蛋草、雀儿卧蛋、小虫儿卧蛋、地联、夜光、承夜、地噤、地锦、酱瓣草、草血竭、血风草、马蚁草、雀儿卧单、猢狲头草、扑地锦、奶花草、奶草、奶汁草、红莲草、斑鸠窝、天瓜叶、三月黄花、地蓬草等,来源于大戟科植物地锦草及斑叶地锦的全草。味辛,平性,归肝、大肠经,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凉血止血之效。主治痢疾,泄泻,咳血,尿血,便血,崩漏,疮疖痈肿。本品还具有抗病原微生物、解毒、止血等作用。

接骨木,别名公道老、扦扦活、马尿骚、大接骨丹、木蒴藋、接骨草、续骨木、七叶黄荆、放棍行、珊瑚配、铁骨散、接骨丹、七叶金、透骨草、接骨风等,来源于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茎枝。味苦、甘,平性,归肝经,有祛风利湿,活血止痛之效。主治风湿筋骨疼痛,腰痛,水肿,风痒,瘾疹,产后血晕,跌打肿痛,骨折,创伤出血。

蒲黄,别名香蒲、水蜡烛、蒲草、蒲厘花粉、蒲花、蒲棒花粉、蒲草黄等,来源于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的花粉。味甘,平性,归心、肝经,有止血,化瘀,通淋之效。主治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本品还具有增加冠脉流量、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枳实,别名鹅眼枳实等,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干燥幼果。味苦,寒性,归胃、脾经,有破气消积;化痰除痞之效。主治积滞内停;痞满胀痛;大便秘结;泻痢后重;结胸;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

槟榔,别名榔玉、宾门、青仔、国马、槟楠、尖槟、鸡心槟榔、仁频、宾门药饯、白槟榔、橄榄子、槟榔仁、洗瘴丹、大腹子、大腹槟榔、槟榔子、马金南、槟榔玉等,来源于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味辛、苦,温性,归胃、大肠经,有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截疟之效。主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脚气;水肿;疟疾。

枸杞,来源于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味甘,平性,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之效。主治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本品还具有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延缓衰老、抗肝损伤、降血糖等作用。

大枣,别名枣、红枣、枣子、干枣、美枣、良枣、壶、木蜜、干赤枣、胶枣、南枣、白蒲枣、半官枣、刺枣等,来源于鼠李科枣属植物枣的干燥成熟果实。味甘,温性,归胃、脾经,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之效。主治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妇人赃躁。本品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钙、磷、铁和环磷酸腺苷等营养成分,具有抗癌、抗过敏、抗氧化、降血压、降胆固醇、保肝护肝、防治脑供血不足、抗过敏、防治心血管病、提高免疫力、防治骨质疏松和贫血等作用。

五味子,别名北五味子、辽五味子、菋、荎蕏、玄及、会及、五梅子、山花椒等,来源于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味酸,性温,归肾、肺经,有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之效,主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人参,别名棒锤、山参、园参、参叶、人衔、鬼盖、土精、神草、黄参、血参、地精、百尺杵、海腴、金井玉阑、孩儿参、棒棰、人街、玉精等,来源于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味甘、苦,温性,归肺、脾经,有补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之效。主治气短喘促,心悸健忘,口渴多汗,食少无力,一切急慢性疾病及失血后引起的休克、虚脱。本品还具有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等作用。

黄芪,别名绵芪、绵黄芪、黄耆,来源于植物内蒙古黄芪的根。味甘,温性,归脾、肺经,有补气固表,托疮生肌之效。主治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

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苦楝根皮22-30份、贯众17-21份、赤芍8.5-9份、透骨草7-11份、地锦草5-9份、接骨木5-7份、蒲黄4-7份、枳实5-6份、槟榔4-6份、枸杞6-7份、大枣6-7份、五味子7-8份、人参2.5-3.5份、黄芪1.5-2份。

优选地,苦楝根皮、贯众、赤芍的重量比为25-30:19-21:8.7-9。

优选地,透骨草、地锦草、接骨木、蒲黄、枳实的重量比为7.5-10:6-8:5.5-6:5-6:5-5.6。

优选地,人参、黄芪的重量比为2.8-3.3:1.7-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治疗寄生虫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将苦楝根皮、贯众、赤芍、透骨草、地锦草、接骨木、蒲黄、枳实、槟榔、枸杞、大枣、五味子、人参、黄芪混合得原料混合物,用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16-1.27g/ml的清膏,加以清膏重量为基准的1-2倍量的乙醇水溶液混匀,静置24-30h,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密度为1.69-1.82g/ml的稠膏,在90-95℃温度下减压浓缩成干粉,制粒。

优选地,第一次煎煮的用水量为以原料混合物重量为基准的6-12倍量。

优选地,第二次煎煮的用水量为以原料混合物重量为基准的4-7倍量。

优选地,2次煎煮的时间均为3-5h。

优选地,乙醇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4-25wt%。

本发明选用苦楝根皮、贯众、赤芍、透骨草为君药,清热解毒、杀虫止血,散瘀止痛,帮助机体清除体内存留的引起肠炎的球虫、钩虫和弓形虫以及鞭毛虫等寄生虫,以及消除腹痛、血便等症状;以地锦草、接骨木、蒲黄、枳实、槟榔为臣药,辅助君药进一步杀虫止血、止痛,帮助机体清除体内存留的寄生虫,以及消除腹痛、血便等症状,同时具有破气消积、下气行水的效果,帮助机体消除因患寄生虫性肠炎而出现的腹泻、消化不良、里急后重感等症状;以枸杞、大枣、五味子、人参、黄芪为佐药,具有滋补肝肾、补脾和胃、补气安神、提高机体免疫力、解药毒的效果,从而提高机体对寄生虫的防御功能,综合提高机体对寄生虫性肠炎的免疫效果。本发明选用上述诸药,相互配合,以杀虫止痛、止血为主,破气消积为辅,合理调配上述诸药用量,标本兼治,达到较好的治疗寄生虫性肠炎的效果。经临床试验证实,本发明的总有效率达98.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治疗寄生虫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苦楝根皮20份、贯众25份、赤芍8份、透骨草12份、地锦草4份、接骨木8份、蒲黄3份、枳实8份、槟榔3份、枸杞8份、大枣5份、五味子8份、人参2份、黄芪3份。

上述治疗寄生虫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将苦楝根皮、贯众、赤芍、透骨草、地锦草、接骨木、蒲黄、枳实、槟榔、枸杞、大枣、五味子、人参、黄芪混合得原料混合物,用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16g/ml的清膏,加以清膏重量为基准的2倍量的乙醇水溶液混匀,静置24h,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密度为1.82g/ml的稠膏,在90℃温度下减压浓缩成干粉。

实施例2

治疗寄生虫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苦楝根皮30份、贯众15份、赤芍9份、透骨草5份、地锦草10份、接骨木4份、蒲黄9份、枳实4份、槟榔6份、枸杞5份、大枣8份、五味子6份、人参4份、黄芪1份。

上述治疗寄生虫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将苦楝根皮、贯众、赤芍、透骨草、地锦草、接骨木、蒲黄、枳实、槟榔、枸杞、大枣、五味子、人参、黄芪混合得原料混合物,用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27g/ml的清膏,加以清膏重量为基准的1倍量的乙醇水溶液混匀,静置30h,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密度为1.69g/ml的稠膏,在95℃温度下减压浓缩成干粉;

其中,第一次煎煮的用水量为以原料混合物重量为基准的6倍量。

实施例3

治疗寄生虫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苦楝根皮25份、贯众20份、赤芍8.5份、透骨草7份、地锦草6份、接骨木7份、蒲黄5份、枳实6份、槟榔4份、枸杞7份、大枣6份、五味子7份、人参3份、黄芪2份。

上述治疗寄生虫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将苦楝根皮、贯众、赤芍、透骨草、地锦草、接骨木、蒲黄、枳实、槟榔、枸杞、大枣、五味子、人参、黄芪混合得原料混合物,用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19g/ml的清膏,加以清膏重量为基准的1.5倍量的乙醇水溶液混匀,静置27h,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密度为1.78g/ml的稠膏,在93℃温度下减压浓缩成干粉;

其中,第一次煎煮的用水量为以原料混合物重量为基准的12倍量;

第二次煎煮的用水量为以原料混合物重量为基准的4倍量。

实施例4

治疗寄生虫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苦楝根皮27份、贯众19份、赤芍8.7份、透骨草7.5份、地锦草7份、接骨木5.5份、蒲黄6份、枳实5.6份、槟榔4份、枸杞6份、大枣7份、五味子7.5份、人参2.8份、黄芪1.7份。

上述治疗寄生虫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将苦楝根皮、贯众、赤芍、透骨草、地锦草、接骨木、蒲黄、枳实、槟榔、枸杞、大枣、五味子、人参、黄芪混合得原料混合物,用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20g/ml的清膏,加以清膏重量为基准的1.6倍量的乙醇水溶液混匀,静置29h,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密度为1.73g/ml的稠膏,在91℃温度下减压浓缩成干粉;

其中,第一次煎煮的用水量为以原料混合物重量为基准的10倍量;

第二次煎煮的用水量为以原料混合物重量为基准的7倍量;

2次煎煮的时间均为3h;

乙醇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wt%。

实施例5

治疗寄生虫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苦楝根皮22份、贯众16份、赤芍8.4份、透骨草6份、地锦草9份、接骨木6.5份、蒲黄8份、枳实4.5份、槟榔5.5份、枸杞6.5份、大枣7.8份、五味子6.4份、人参3.3份、黄芪2.5份。

上述治疗寄生虫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将苦楝根皮、贯众、赤芍、透骨草、地锦草、接骨木、蒲黄、枳实、槟榔、枸杞、大枣、五味子、人参、黄芪混合得原料混合物,用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25g/ml的清膏,加以清膏重量为基准的1.8倍量的乙醇水溶液混匀,静置24-30h,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密度为1.75g/ml的稠膏,在92℃温度下减压浓缩成干粉;

其中,第一次煎煮的用水量为以原料混合物重量为基准的8倍量;

第二次煎煮的用水量为以原料混合物重量为基准的5倍量;

2次煎煮的时间均为5h;

乙醇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4wt%。

试验例1

随机选择95例寄生虫性肠炎确诊的患者,病程1-2个月。

治疗方法:将实施例5制成颗粒剂,其中,颗粒剂由2g实施例5,5g糊精,2g聚维酮,1g硬脂酸镁制成,每日三次,每次20-30g。

疗效标准:治愈:腹泻、消化不良症状消失,无腹痛、血便等症状;显效:稍有腹泻、消化不良症状,无腹痛、血便等症状;好转:稍有腹泻、消化不良症状,偶有腹痛、血便等症状;无效:诸症无明显变化。

治疗结果:按治疗方法连续服用,治疗7-10天,治愈80例,显效10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8.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