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细菌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58136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治疗细菌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细菌性肠炎是一种消化内科炎症,类型包括沙门氏菌、曲状杆菌、大肠杆菌等,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粪便有粘液或脓血、大便有腥臭味,有的有里急后重感,即使便后仍有余便未尽的感觉。

目前对于细菌性肠炎的治疗以内科治疗为主,但无特效药,其中,中医辨证论治效果较满意,中医中药具有根治性强、不易反复、副作用小等优点,由于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药理,各味中药间正确的配合会产生有益的联合作用,而中药的份量对病情的影响不容小视。因此,开发服用安全、组成和份量准确,能够有效治疗细菌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治疗细菌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选用多味中药,相互配合,以清热解毒、止血为主,泻火消积为辅,合理调配上述诸药用量,标本兼治,达到较好的治疗细菌性肠炎的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治疗细菌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四季青20-30份、虎耳草15-25份、银花子8-9份、黄芩5-12份、地锦草4-10份、侧柏叶4-8份、羊蹄根3-9份、枳实4-8份、瞿麦3-6份、枸杞5-8份、大枣5-8份、五味子6-8份、人参2-4份、黄芪1-3份。

四季青,别名红冬青、油叶树、树顶子、大叶冬青、冬青叶、四季青叶、一口血等,来源于冬青科冬青属植物冬青的根皮、叶及种子。味苦,寒性,有清热解毒,消肿祛瘀、生肌敛疮、活血止血之效。主治肺炎、急性咽喉炎、痢疾、胆道感染、尿路感染;外治烧伤、下肢溃疡、麻风溃疡。本品还具有抗菌、治疗实验性烫伤、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虎耳草,别名石荷叶、狮子耳、耳聋草、金丝荷叶、金丝吊芙蓉、金线吊芙蓉、老虎耳、系系叶、天荷叶、丝棉吊梅、猪耳草、狮子草、金钱荷叶、金线莲、石丹药、佛耳草、丝丝草、蟹壳草、搽耳草、猫耳朵、耳朵草、红丝络、红线草、红线绳、水耳朵、月下红、金丝草、耳朵红、铜钱草、倒垂莲等。味辛、苦,寒性,归肺、脾、大肠经,有清热解毒之效。主治小儿发热,咳嗽气喘;外用治中耳炎,耳廓溃烂,疔疮,疖肿,湿疹。

银花子,别名金银花子等,来源于忍冬科植物忍冬的果实。味涩、苦,凉性,有清血,化湿热之效。主治肠风,赤痢。

黄芩,别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腐肠、黄文、虹胜、经芩、印头、内虚、空肠、元芩、妒妇、子芩、宿芩、条芩、黄金条根等,来源于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味苦,寒性,归胆、心、肺、大肠经,有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之效。主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地锦草,别名奶浆草、铺地锦、铺地红、血见愁、卧蛋草、雀儿卧蛋、小虫儿卧蛋、地联、夜光、承夜、地噤、地锦、酱瓣草、草血竭、血风草、马蚁草、雀儿卧单、猢狲头草、扑地锦、奶花草、奶草、奶汁草、红莲草、斑鸠窝、天瓜叶、三月黄花、地蓬草等,来源于大戟科植物地锦草及斑叶地锦的全草。味辛,平性,归肝、大肠经,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凉血止血之效。主治痢疾,泄泻,咳血,尿血,便血,崩漏,疮疖痈肿。本品还具有抗病原微生物、解毒、止血等作用。

侧柏叶,别名扁柏、香柏、柏树、柏子树、柏叶、丛柏叶、扁柏叶等,来源于柏科植物侧柏的嫩枝叶。味苦、涩,寒性,归肺、肝、大肠经,有凉血止血,生发乌发之效。主治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血热脱发,须发早白。侧柏叶煎剂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其止血有效成分为槲皮素和鞣质。此外,本品尚有镇咳、祛痰、平喘、镇静等作用。体外实验表明,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羊蹄根,别名牛耳大黄、羊蹄根、野大黄等,来源于蓼科植物羊蹄的根。味苦,寒性,归胃、肝、大肠、膀胱经,有败毒抗癌、清热消炎、凉血止血、疗疮治癣之效。主治癌瘤积毒、湿热炎肿、膀胱炎、尿道炎。肛周炎、癣疥疮癍。

枳实,别名鹅眼枳实等,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干燥幼果。味苦,寒性,归胃、脾经,有破气消积;化痰除痞之效。主治积滞内停;痞满胀痛;大便秘结;泻痢后重;结胸;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

瞿麦,别名石竹子花、十样景花、洛阳花、巨句麦、大兰、山瞿麦、南天竺草、剪绒花、竹节草、瞿麦穗、麦句姜、龙须、四时美、圣茏草子等,来源于石竹科植物瞿麦和石竹的干燥地上部分。味苦,寒性,归心、小肠经,有利尿通淋,破血通经之效。主治热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月经闭止。

枸杞,来源于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味甘,平性,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之效。主治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本品还具有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延缓衰老、抗肝损伤、降血糖等作用。

大枣,别名枣、红枣、枣子、干枣、美枣、良枣、壶、木蜜、干赤枣、胶枣、南枣、白蒲枣、半官枣、刺枣等,来源于鼠李科枣属植物枣的干燥成熟果实。味甘,温性,归胃、脾经,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之效。主治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妇人赃躁。本品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钙、磷、铁和环磷酸腺苷等营养成分,具有抗癌、抗过敏、抗氧化、降血压、降胆固醇、保肝护肝、防治脑供血不足、抗过敏、防治心血管病、提高免疫力、防治骨质疏松和贫血等作用。

五味子,别名北五味子、辽五味子、菋、荎蕏、玄及、会及、五梅子、山花椒等,来源于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味酸,性温,归肾、肺经,有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之效,主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人参,别名棒锤、山参、园参、参叶、人衔、鬼盖、土精、神草、黄参、血参、地精、百尺杵、海腴、金井玉阑、孩儿参、棒棰、人街、玉精等,来源于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味甘、苦,温性,归肺、脾经,有补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之效。主治气短喘促,心悸健忘,口渴多汗,食少无力,一切急慢性疾病及失血后引起的休克、虚脱。本品还具有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等作用。

黄芪,别名绵芪、绵黄芪、黄耆,来源于植物内蒙古黄芪的根。味甘,温性,归脾、肺经,有补气固表,托疮生肌之效。主治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

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四季青22-30份、虎耳草17-21份、银花子8.5-9份、黄芩7-11份、地锦草5-9份、侧柏叶5-7份、羊蹄根4-7份、枳实5-6份、瞿麦4-6份、枸杞6-7份、大枣6-7份、五味子7-8份、人参2.5-3.5份、黄芪1.5-2份。

优选地,四季青、虎耳草、银花子的重量比为25-30:19-21:8.7-9。

优选地,黄芩、地锦草、侧柏叶、羊蹄根、枳实的重量比为7.5-10:6-8:5.5-6:5-6:5-5.6。

优选地,人参、黄芪的重量比为2.8-3.3:1.7-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治疗细菌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将四季青、虎耳草、银花子、黄芩、地锦草、侧柏叶、羊蹄根、枳实、瞿麦、枸杞、大枣、五味子、人参、黄芪混合得原料混合物,用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16-1.27g/ml的清膏,加以清膏重量为基准的1-2倍量的乙醇水溶液混匀,静置24-30h,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密度为1.69-1.82g/ml的稠膏,在90-95℃温度下减压浓缩成干粉,制粒。

优选地,第一次煎煮的用水量为以原料混合物重量为基准的6-12倍量。

优选地,第二次煎煮的用水量为以原料混合物重量为基准的4-7倍量。

优选地,2次煎煮的时间均为3-5h。

优选地,乙醇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4-25wt%。

本发明选用四季青、虎耳草、银花子、黄芩为君药,清热解毒、清血止血,帮助机体清除感染的细菌以及粪便有粘液或脓血等症状;以地锦草、侧柏叶、羊蹄根、枳实、瞿麦为臣药,辅助君药进一步清热解毒、泻火湿热、凉血止血,帮助机体清除感染的细菌以及发热、粪便有粘液或脓血等症状,同时具有破气消积、利尿通淋的效果,帮助机体消除因患细菌性肠炎而出现的腹泻、里急后重感等症状;以枸杞、大枣、五味子、人参、黄芪为佐药,具有滋补肝肾、补脾和胃、补气安神、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效果,从而提高机体对曲状杆菌、大肠杆菌等细菌的防御功能,综合提高机体对细菌性肠炎的免疫效果。本发明选用上述诸药,相互配合,以清热解毒、止血为主,泻火消积为辅,合理调配上述诸药用量,标本兼治,达到较好的治疗细菌性肠炎的效果。经临床试验证实,本发明的总有效率达98.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治疗细菌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四季青20份、虎耳草25份、银花子8份、黄芩12份、地锦草4份、侧柏叶8份、羊蹄根3份、枳实8份、瞿麦3份、枸杞8份、大枣5份、五味子8份、人参2份、黄芪3份。

上述治疗细菌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将四季青、虎耳草、银花子、黄芩、地锦草、侧柏叶、羊蹄根、枳实、瞿麦、枸杞、大枣、五味子、人参、黄芪混合得原料混合物,用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16g/ml的清膏,加以清膏重量为基准的2倍量的乙醇水溶液混匀,静置24h,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密度为1.82g/ml的稠膏,在90℃温度下减压浓缩成干粉。

实施例2

治疗细菌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四季青30份、虎耳草15份、银花子9份、黄芩5份、地锦草10份、侧柏叶4份、羊蹄根9份、枳实4份、瞿麦6份、枸杞5份、大枣8份、五味子6份、人参4份、黄芪1份。

上述治疗细菌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将四季青、虎耳草、银花子、黄芩、地锦草、侧柏叶、羊蹄根、枳实、瞿麦、枸杞、大枣、五味子、人参、黄芪混合得原料混合物,用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27g/ml的清膏,加以清膏重量为基准的1倍量的乙醇水溶液混匀,静置30h,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密度为1.69g/ml的稠膏,在95℃温度下减压浓缩成干粉;

其中,第一次煎煮的用水量为以原料混合物重量为基准的6倍量。

实施例3

治疗细菌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四季青25份、虎耳草20份、银花子8.5份、黄芩7份、地锦草6份、侧柏叶7份、羊蹄根5份、枳实6份、瞿麦4份、枸杞7份、大枣6份、五味子7份、人参3份、黄芪2份。

上述治疗细菌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将四季青、虎耳草、银花子、黄芩、地锦草、侧柏叶、羊蹄根、枳实、瞿麦、枸杞、大枣、五味子、人参、黄芪混合得原料混合物,用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19g/ml的清膏,加以清膏重量为基准的1.5倍量的乙醇水溶液混匀,静置27h,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密度为1.78g/ml的稠膏,在93℃温度下减压浓缩成干粉;

其中,第一次煎煮的用水量为以原料混合物重量为基准的12倍量;

第二次煎煮的用水量为以原料混合物重量为基准的4倍量。

实施例4

治疗细菌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四季青27份、虎耳草19份、银花子8.7份、黄芩7.5份、地锦草7份、侧柏叶5.5份、羊蹄根6份、枳实5.6份、瞿麦4份、枸杞6份、大枣7份、五味子7.5份、人参2.8份、黄芪1.7份。

上述治疗细菌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将四季青、虎耳草、银花子、黄芩、地锦草、侧柏叶、羊蹄根、枳实、瞿麦、枸杞、大枣、五味子、人参、黄芪混合得原料混合物,用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20g/ml的清膏,加以清膏重量为基准的1.6倍量的乙醇水溶液混匀,静置29h,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密度为1.73g/ml的稠膏,在91℃温度下减压浓缩成干粉;

其中,第一次煎煮的用水量为以原料混合物重量为基准的10倍量;

第二次煎煮的用水量为以原料混合物重量为基准的7倍量;

2次煎煮的时间均为3h;

乙醇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wt%。

实施例5

治疗细菌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四季青22份、虎耳草16份、银花子8.4份、黄芩6份、地锦草9份、侧柏叶6.5份、羊蹄根8份、枳实4.5份、瞿麦5.5份、枸杞6.5份、大枣7.8份、五味子6.4份、人参3.3份、黄芪2.5份。

上述治疗细菌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将四季青、虎耳草、银花子、黄芩、地锦草、侧柏叶、羊蹄根、枳实、瞿麦、枸杞、大枣、五味子、人参、黄芪混合得原料混合物,用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25g/ml的清膏,加以清膏重量为基准的1.8倍量的乙醇水溶液混匀,静置24-30h,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密度为1.75g/ml的稠膏,在92℃温度下减压浓缩成干粉;

其中,第一次煎煮的用水量为以原料混合物重量为基准的8倍量;

第二次煎煮的用水量为以原料混合物重量为基准的5倍量;

2次煎煮的时间均为5h;

乙醇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4wt%。

试验例1

随机选择95例细菌性肠炎确诊的患者,病程1-2个月。

治疗方法:将实施例5制成颗粒剂,其中,颗粒剂由2g实施例5,5g糊精,2g聚维酮,1g硬脂酸镁制成,每日三次,每次20-30g。

疗效标准:治愈:粪便无粘液或脓血,无发热、腹泻等症状;显效:粪便稍有粘液或脓血,无发热、腹泻等症状;好转:粪便稍有粘液或脓血,偶有发热、腹泻等症状;无效:诸症无明显变化。

治疗结果:按治疗方法连续服用,治疗7-10天,治愈80例,显效10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8.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