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制剂作为治疗骨关节炎药物的新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8116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药物新用途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中药制剂作为治疗骨关节炎药物的新用途。

技术背景

华佗风痛宝片(最早曾命名为“风湿灵片”)是一种中药制剂,是广西白云山盈康药业有限公司(原名:广西盈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早名为:广西药科学校制药厂)生产的药物,其现行标准的是国家药品标准ybz01972008,产品曾荣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广西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列入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

华佗风痛宝片产品上市以来,一直受到患者青睐,对关节肿痛、变形及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但上述提及华佗风痛宝片没有报道过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指由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关节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因素等有关,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滑膜增生、关节囊挛缩、韧带松弛或挛缩、肌肉萎缩无力等。骨关节炎于中老年患者多见,女性多于男性,6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可达50%,75岁的人群则达80%,该病的致残率可高达53%,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骨关节炎好发于负重大、活动多的关节,如膝、脊柱(颈椎和腰椎)、髋、踝、手等关节,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关节炎多发生于中老年,无明确的全身或局部诱因,与遗传和体质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继发性骨关节炎可发生于青壮年,可继发于创伤、炎症、关节不稳定、慢性反复的积累性劳损或先天性疾病等。骨性关节炎属于一种慢性疾病,病情十分复杂,易反复发作,临床治疗和用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西医常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激素类等化药类进行消炎镇痛及手术治疗,但是治标不治本,且常常引发严重的毒副作用而不能使患者长期坚持用药,而中药治疗骨关节炎虽然疗程较西医长,患者需坚持长期治疗,但愈后好复发率低、无副作用,且治疗的同时能够起到养生与保健的作用,因此中药非常适合用于骨关节炎的长期治疗,中药治疗骨关节炎等疾病近年也越来越深受国内外的认可和应用,在世界医学领域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患者越来越多,造成生理上的持续疼痛,在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经济负担的同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广泛应用的保守疗法是注射玻璃硫酸钠,其优点是可润滑关节、抑制软骨退变;改善关节痉挛。缺点则是,必须由专门的骨科医生进行完全无菌操作,否则容易发生感染;现阶段很多乡镇医院还不具备操作这一疗法的条件,需要患者长途跋涉前往大城市医院进行治疗,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作为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中药制剂作为治疗骨关节炎药物的新用途,该中药制剂原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所述的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滑膜增生、关节囊挛缩、韧带松弛或挛缩、肌肉萎缩无力等;所述的中药制剂—华佗风痛宝片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红鱼眼700~1100份,九层风700~1100份,三叶青藤450~800份,山风450~800份,两面针160~320份,三七茎叶25~40份。优选的:华佗风痛宝片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红鱼眼846.7份,九层风846.7份,三叶青藤564.5份,山风564.5份,两面针170.9份,三七茎叶28.2份;由于山风这味中药较少见,大风艾的药性和药效与山风较相似,且大风艾较常见,山风可用等份量的大风艾替代。

华佗风痛宝片(原名风湿灵片)是广西白云山盈康药业有限公司(原名广西药科学校制药厂)生产的药物,华佗风痛宝片的中国专利名称为“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的药物”,专利号:zl98109087.7。风湿灵片产品曾荣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广西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列入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产品上市以来,一直受到患者青睐,对关节肿痛、变形及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华佗风痛宝片,由广西白云山盈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的药物,是由以下组合物(重量份)组成:红鱼眼162~198,九层风162~198,三叶青藤108~132,山风108~132,两面针32~40,三七茎叶5~8;制作工艺流程为:药材,分别粉碎成粗粉,混合,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经滤过和减压回收乙醇得稠膏,经真空干燥得干膏,将干膏粉碎装胶囊或压片得成品。近年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本品对骨性关节炎也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因此通过开展有关骨性关节炎的镇痛、抗炎、活血化瘀等药效药理、临床等研究,开发出了本中药制剂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新用途,其治疗效果明显、副作用少,为患者提供了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新药物。上述的中药制剂—华佗风痛宝片与本申请人早期申请的专利的重量含量及生产工艺稍有不同,中药制剂—华佗风痛宝片的配方及生产工艺已经进行了优化修改。

所述的中药制剂—华佗风痛宝片的制作工艺步骤如下:

(1)按重量份取红鱼眼、九层风、三叶青藤、山风或大风艾、两面针和三七茎叶,并分别粉碎成粗粉,过8~10目筛,备用;

(2)将粗粉放置提取罐中,加入体积浓度为50~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提取液用180~200目筛过滤,得滤液;粗粉按重量计、体积浓度为50~70%乙醇按体积计,粗粉:体积浓度为50~70%乙醇=1:(4~6)。

(3)将滤液采用真空装置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浸膏。

(4)将浸膏放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成干浸膏,控制含水量为5%以下。

(5)将干浸膏粉碎成细粉,过60~80目筛,按传统制药工艺制成片剂或胶囊剂。

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拟定。骨性关节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关节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因素等有关。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滑膜增生、关节囊挛缩、韧带松弛或挛缩、肌肉萎缩无力等。骨关节炎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女性多于男性,6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可达50%,75岁的人群则达80%。该病的致残率可高达53%。骨关节炎好发于负重大、活动多的关节,如膝、脊柱(颈椎和腰椎)、髋、踝、手等关节。骨性关节炎放射学病情分级标准(kellgren和lawrence法分为5级)0级为正常。ⅰ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ⅱ级有明显的骨赘,关节间隙可疑变窄。ⅲ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有硬化性改变。ⅳ级大量骨赘,关节间隙明显变窄,严重硬化性病变及明显畸形。

本发明所采用的中草药均主产于广西,据广西卫生厅编的《广西中药材标准》(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介绍,红鱼眼为大戟科植物无毛龙眼睛phyllanthusreticulatuspoir.var.glabermuell.~age.或龙眼睛phyllanthusreticulatuspoir.的干燥茎;性平,味微涩;具祛风活血、散瘀消肿之功效,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九层风为苋科植物浆果苋cladostachysfrutescensd.don的干燥茎枝。九层风,拉丁学名:herbacladostachvdis,性味淡、平;具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之功效;对风湿痹痛、痢疾、泄泻疗效好。

三叶青藤为青藤科植物的红花青藤illigerarhodanthahance的地上部分,具有祛风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

山风为菊科植物馥芳艾纳香blumeaaromaticadc.的干燥全草,味辛、微苦,温;具祛风消肿、活血止痒的功效。

大风艾,拉丁学名:blumeabalsamiferadc,别称:艾纳香、冰片艾;性味归经:辛、微苦,微温。功能主治:祛风消肿,活血散瘀。用于感冒,风湿性关节炎,产后风痛,痛经;外用治跌打损伤,疮疖痈肿,湿疹,皮炎;

两面针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学名:zanthoxylumnitidum(roxb.)dc.,茎、枝、叶轴下面和小叶中脉两面均着生钩状皮刺。单数羽状复叶,对生,革质,卵形至卵状矩圆形,无毛,上面稍有光泽,伞房,状圆锥花序,腋生;花4数;花瓣淡黄绿色,萼片宽卵形。蓇葖果成熟时紫红色,种子圆珠状,3~5月开花,9~11月结果。根、茎、叶、果皮均用作草药,通常用根。根性凉,果性温。有活血、散瘀、镇痛、消肿等功效。民间用于跌打扭伤药,亦作驱蛔虫药。局部应用时,对神经末梢有麻醉作用,对胃痛或关节肌肉痛有缓解作用。

三七茎叶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r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茎叶,性味:味甘;微苦;性温。归肝经;胃经;心经;肺经;大肠经;功效作用: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主治:咳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跌打肿痛及血瘀症。

方中红鱼眼、九层风为君药,三叶青藤、山风为臣药,山风可用大风艾代替;两面针、三七茎叶为佐药,诸药合用共起补肝肾、祛风湿之功,冀能消炎止痛、保护软骨,具有活血去瘀、祛风利湿、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作用,对骨关节炎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通过开展药效药理临床研究,表明该中药制剂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破骨细胞产生,促进成骨细胞生长,延缓骨骼衰老”。

中药制剂—华佗风痛宝片是广西白云山盈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药物,并获得了药监局的标准批件,标准编号ybz01972008。产品曾获列入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产品上市以来,一直受到患者青睐,对关节肿痛、变形及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制作工艺流程为:药材,分别粉碎成粗粉,混合,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经滤过和减压回收乙醇得稠膏,经真空干燥得干膏,将干膏粉碎装胶囊或压片得成品。近年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本品对骨关节炎也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因此通过开展有关骨关节炎的镇痛、抗炎、活血化瘀等药效药理、临床等研究,开发出了本中药制剂用于治疗骨关节炎新用途,其治疗效果明显、副作用少,扩大了原中药制剂的适应症,为临床提供一种防治骨性关节炎的新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详细的介绍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采用以下制作工艺步骤制得的中药制剂能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的同时还能治疗骨关节炎:

(1)按重量份取红鱼眼700份,九层风700份,三叶青藤450份,山风450份,两面针160份,三七茎叶25份,并分别粉碎成粗粉,过8~10目筛,备用;

(2)将粗粉放置提取罐中,加入体积浓度为50~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提取液用180~200目筛过滤,得滤液;粗粉按重量计、体积浓度为50~70%乙醇按体积计,粗粉:体积浓度为50~70%乙醇=1:(4~6);

(3)将滤液采用真空装置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浸膏;

(4)将浸膏放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成干浸膏,控制含水量为5%以下;

(5)将干浸膏粉碎成细粉,过60~80目筛,按传统制药工艺制成片剂或胶囊剂。

实施例2

采用以下制作工艺步骤制得的中药制剂能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的同时还能治疗骨关节炎:

(1)按重量份取红鱼眼846.7份,九层风846.7份,三叶青藤564.5份,山风564.5份,两面针170.9份,三七茎叶28.2份,并分别粉碎成粗粉,过8~10目筛,备用;

(2)将粗粉放置提取罐中,加入体积浓度为50~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提取液用180~200目筛过滤,得滤液;粗粉按重量计、体积浓度为50~70%乙醇按体积计,粗粉:体积浓度为50~70%乙醇=1:(4~6);

(3)将滤液采用真空装置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浸膏;

(4)将浸膏放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成干浸膏,控制含水量为5%以下;

(5)将干浸膏粉碎成细粉,过60~80目筛,按传统制药工艺制成片剂或胶囊剂。

实施例3

采用以下制作工艺步骤制得的中药制剂能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的同时还能治疗骨性关节炎:

(1)按重量份取红鱼眼846.7份,九层风846.7份,三叶青藤564.5份,大风艾564.5份,两面针170.9份,三七茎叶28.2份,并分别粉碎成粗粉,过8~10目筛,备用;;

(2)将粗粉放置提取罐中,加入体积浓度为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提取液用180~200目筛过滤,得滤液;粗粉按重量计、体积浓度为50~70%乙醇按体积计,粗粉:体积浓度为50~70%乙醇=1:(4~6);

(3)将滤液采用真空装置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浸膏;

(4)将浸膏放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成干浸膏,控制含水量为5%以下;

(5)将干浸膏粉碎成细粉,过60~80目筛,按传统制药工艺制成片剂或胶囊剂。

实施例4

采用以下制作工艺步骤制得的中药制剂能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的同时还能治疗骨性关节炎:

(1)按重量份取红鱼眼1100份,九层风1100份,三叶青藤800份,山风800份,两面针320份,三七茎叶40份,并分别粉碎成粗粉,过8~10目筛,备用;

(2)将粗粉放置提取罐中,加入体积浓度为50~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提取液用180~200目筛过滤,得滤液;粗粉按重量计、体积浓度为50~70%乙醇按体积计,粗粉:体积浓度为50~70%乙醇=1:(4~6);

(3)将滤液采用真空装置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浸膏;

(4)将浸膏放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成干浸膏,控制含水量为5%以下;

(5)将干浸膏粉碎成细粉,过60~80目筛,按传统制药工艺制成片剂或胶囊剂。

临床病例资料

随机选择骨关节炎病人120例,年龄为40~86岁,发生骨关节炎病程均超过半年以上,将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33例,年龄为40~84岁,平均年龄67.2岁,病程最短31天、最长是12年,平均病程5.9年,膝关节发病18例,髋关节发病13例,肩关节发病8例,腕关节发病11例,手指间关节发病10例;对照组6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31例,年龄为42~86岁,平均年龄65.3岁,病程最短18天、最长是11年,平均病程5.6年,膝关节发病17例,髋关节发病15例,肩关节发病9例,腕关节发病13例,手指间关节发病6;治疗组、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用药方法:

治疗组口服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每次4片,一日三次,十日为一疗程,服用3个疗程;

对照组口服炎痛喜康片,每次20mg,一日二次,服用疗程同治疗组。

疗效标准:

治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发病部位恢复正常;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发病部位明显好转;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发病部位有好转;

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发病部位症状无减轻或加重。

治疗结果统计表如下:

临床结果显示,使用本发明药物治疗骨性关节炎,治愈31例,临床治愈率达51.7%,临床总有效率91.7%;使用对照组药物,治愈3例,临床治愈率5.0%,临床总有效率73.3%。治疗组治愈率和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观察发现,毒副作用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

典型病例:

病例1郝某某,女,80岁,广西南宁人,退休工人。患者自诉反复双膝关节疼痛12年,遇到阴雨天气时关节活动僵硬无力、疼痛,肿胀积液,发作时服用布洛芬等止痛药,疼痛症状缓解和减轻,但停药后又反复发作。经x线检测发现膝关节软骨下骨质硬化,关节边缘有中等量骨赘;2017年3月膝关节疼痛、红肿,活动不利,经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服用一个疗程后疼痛减轻,服用第二个疗程后疼痛基本消失,服用第三个疗程,骨关节恢复正常,关节边缘骨赘明显消失,停药至今未见复发。

病例2熊某某,男,74岁,广西南宁人,退休教师。自诉左膝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走路跛行5年,经x线检测发现膝关节软骨下骨质硬化,关节边缘有明显骨赘;2017年4月起经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服用三个疗程后疼痛消失,关节行动自如,关节边缘骨赘消失,停药至今未见复发。

病例3马某某,男,55岁,广西南宁人,司机。自诉手指关节疼痛、红肿、发麻6个月,手指关节红肿通,服用其他药物均未见好转,经x线检测发现手指关节软骨下骨质硬化,关节边缘有骨赘;2017年7月起经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服用三个疗程后疼痛消失,手关节肿胀消失,关节恢复正常,关节边缘骨赘消失,停药至今未见复发。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实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