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脑室引流瓶高度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81569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节脑室引流瓶高度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调节脑室引流瓶高度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脑室出血患者钻孔引流术后,会留置脑室引流管,规范要求引流瓶出口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保持有效引流。但缺少可以比较准确而且方便的定位的装置,护士要在引流瓶上系带子,再调整高度挂到输液架上,操作比较繁琐,高度不准确,不美观,大大增加护理工作量。

现在,需要制作一款装置,调节脑室引流瓶高度的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调节脑室引流瓶高度的定位装置,能够精确的调节引流瓶出口与侧脑室之间的高度差,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保持有效引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调节脑室引流瓶高度的定位装置,包括悬挂本体、连接部件,连接部件安装在悬挂本体上,所述的悬挂本体内设置有供液体流动的纵向导流管,导流管的上、下端口分别与软管的两端连通,所述的导流管与软管构成连通器,所述的悬挂本体的表面设置有用于观察导流管的液位的观察口,观察口一侧的悬挂本体的表面上设置有尺寸刻度,所述的尺寸刻度的另一侧的悬挂本体上安装有纵向的导向滑轨,所述的导向滑轨上安装有悬挂部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向滑轨为输液管,所述的悬挂部件包括输液调节器、挂环,所述的挂环安装在输液调节器上,所述的输液调节器套装在输液管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流管上端与软管之间设置有瓶塞穿刺器,瓶塞穿刺器连接在软管上,瓶塞穿刺器的尖细端插接在导流管的上端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流管、软管均为输液管,导流管与软管为一体成型的输液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部件安装在悬挂本体尺寸刻度所在面的背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部件套装在被连接部件上,连接部件上安装有螺栓,通过调节螺栓旋进程度与被连接部件固定或者松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尺寸刻度的范围为-6cm-3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软管内的液位调节至侧脑室平面,导流管与软管构成连通器,液体在导流管与软管件的液面位于同一液位面上,通过观察导流管内液位对应的尺寸刻度上的示数即为病人侧脑室平面的高度,此示数为相对零点,脑室引流瓶悬挂在悬挂部件上,悬挂部件在导向滑轨上移动,保证脑室引流瓶的出口高于相对零点10-15CM。

本实用新型能够精确的调节脑室引流瓶出口与侧脑室之间的相对高度差,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保持有效引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调节脑室引流瓶高度的定位装置,能够精确的调节脑室引流瓶出口与侧脑室平面之间的高度差,减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保持有效引流。

下面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进行更深入的诠释。

本实用新型如图1-2所示,揭示了一种调节脑室引流瓶高度的定位装置,包括悬挂本体1、连接部件2,连接部件2安装在悬挂本体1上,所述的悬挂本体1内设置有供液体流动的纵向导流管3,导流管3的上、下端口分别与软管4的两端连通,所述的导流管3与软管4构成连通器,所述的悬挂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用于观察导流管3的液位的观察口5,观察口5一侧的悬挂本体1的表面上设置有尺寸刻度6,所述的尺寸刻度6的另一侧的悬挂本体1上安装有纵向的导向滑轨7,所述的导向滑轨7上安装有悬挂部件8。导流管3的上、下端口均与软管4连通,导流管3、软管4内的液面上方压力相同,导流管3与软管4构成连通器。使用时,调节软管4,使得软管4内液面与病人侧脑室平面平齐,此时导流管3处液面上尺寸刻度6上的示数即为病人侧脑室平面,此示数为相对零点。通过调节安装在导向滑轨7上的悬挂部件8,使得悬挂在悬挂部件8上的脑室引流瓶出口在尺寸刻度6上的示数大于相对零点10-15CM。

优选地,所述的导向滑轨7为输液管,所述的悬挂部件8包括输液调节器81、挂环82,所述的挂环82安装在输液调节器81上,所述的输液调节器81套装在输液管上。通过调节输液调节器81上面的滚轮,输液调节器81在输液管上、下移动或者固定,带动挂环82上悬挂的引流瓶上下移动,调节引流瓶的出口与病人侧脑室平面之间的相对高度。输液管、输液调节器81等均为医院常用器材,易于获得,且废物利用,节能环保。悬挂本体1上设置有供输液管穿过的纵向通孔,输液调节器81套装在输液管上后,输液管一端贯穿纵向通孔后,首尾相接,这样便于更换输液管、输液调节器81,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另外,所述的导流管3上端与软管4之间设置有瓶塞穿刺器9,瓶塞穿刺器9连接在软管4上,瓶塞穿刺器9的尖细端插接在导流管3的上端口。导流管3上端与软管4之间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易于更换导流管3,排除或者添加导液管内的液体。瓶塞穿刺器9为医院常见的器材,容易获得,且废物利用,节能环保。当然导流管3上端与软管4之间也可以设置其他具有插接功能的结构。

此外,所述的导流管3、软管4均为输液管,导流管3与软管4为一体成型的输液管。该输液管套装在悬挂本体1内,一端开口,另一端连接着瓶塞穿刺器9,瓶塞穿刺器9插接在输液管开口的一端,首尾相连。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部件2安装在悬挂本体1尺寸刻度6所在面的背面。该连接部件2设在悬挂本体1的中部,连接部件2用于将悬挂本体1固定在输液架等被连接件上面。

此外,所述的连接部件2套装在被连接部件上,连接部件2上安装有螺栓,通过调节螺栓旋进程度与被连接部件固定或者松开。连接部件2套装在被连接部件上,螺栓旋进,当螺栓头抵顶被连接部件后,连接部件2固定在被连接部件上,螺栓旋出,螺栓头与被连接部件之间间隙足够大,连接部件2与被连接部件分离。该连接部件2结构简单,拆卸安装方便。

优选地,所述的尺寸刻度6的范围为-6CM-30CM。所述的尺寸刻度6与观察口的长度一致。当然,尺寸刻度6的范围根据悬挂本体1的长度以及实际操作需要设置,这里不做限制。

使用时,通过连接部件2将悬挂本体1定在输液架或者其他被连接部件上,将软管4内的液位调节至病人侧脑室平面,因为软管4与导流管3上、下两端均连通,软管4与导流管3构成连通器,液体在导流管3与软管4内的液面位于同一液位面上,通过观察导流管3内液位对应的尺寸刻度6上的示数即为病人侧脑室平面,此示数为相对零点,脑室引流瓶悬挂在悬挂部件8上,悬挂部件8在导向滑轨7上移动,保证脑室引流瓶出口对应的尺寸刻度6上的示数高出相对零点10-15CM,若尺寸刻度6上的示数无法满足高出相对零点10-15CM,则通过连接部件2调节悬挂本体1的高度,重新确认相对零点后,再调节悬挂部件8。

通过以上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