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移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2798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移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滑移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成像扫描医疗设备包括进行扫描的主机和承载受检者的扫描床,扫描床上的床板可相对于扫描床的床体进行进退运动,进而使受检者相对于主机进行移动。成像扫描医疗设备对受检者进行扫描成像,在扫描过程中,床板的进退滑移能带动受检者在一定范围内移动以扩大扫描范围。其中,成像扫描医疗设备可采用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机(Computed Tomography,CT)等。

受检者平躺在床板上,操作者握住床板一端的把手来拉动床板移动。如果把手的位置设计不合理,操作者不注意可能会将手指伸入床板和床体的两侧床罩之间。由于床板和床罩由刚性材料制成,如果此时床板进行退床运动,手指可能会因位于床板相对于床罩滑动的前进方向而被床板和床罩所夹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移承载装置。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滑移承载装置,其包括基座组件和滑设于所述基座组件上的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板和沿所述承载板滑移方向凸出的手柄件,所述手柄件包括能弹性形变的柔性部,所述柔性部向所述基座组件方向延伸。

可选的,所述手柄件固连在所述承载板的端部,所述柔性部延伸至所述承载板的端部边缘。

可选的,所述基座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床罩,所述承载板滑设于床罩之间,所述柔性部向床罩方向延伸。

可选的,所述手柄件包括与所述承载板固连的刚性部,所述柔性部自所述刚性部向所述基座组件方向延伸。

可选的,所述柔性部呈薄壁状,所述柔性部与所述刚性部之间形成有形变空间。

可选的,所述手柄件包括固连在所述承载板上的把手件和固连在所述把手件上的弹性套,所述柔性部包括所述弹性套凸出所述把手件的部分。

可选的,所述弹性套为薄壁结构件,所述弹性套套设于所述把手件外,所述弹性套与所述把手件之间形成有形变空间。

可选的,所述把手件包括连接部和凸设于所述连接部一侧的推拉部,所述推拉部的宽度小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所述连接部固连于所述承载板上。

可选的,所述把手件上设有推拉孔,所述弹性套包裹在所述把手件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上且在推拉孔处形成推拉空间。

可选的,所述柔性部向所述基座组件方向弯曲延伸形成弧形面。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手柄件具有弹性形变的柔性部,该柔性部向基座组件方向延伸。当承载组件相对于基座组件移动时,即使手指等部位因意外而处于基座组件与手柄件之间,也可以通过压缩柔性部使得柔性部发生弹性形变,从而避免手指等部位被基座组件与承载组件所夹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滑移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体式手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组合式手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组合式手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基座组件10;滑移面11;床罩12;底板13;承载组件20;手柄件21;柔性部211;把手件212;连接部2121;推拉部2122;推拉孔2123;弹性套213;弧形面2131;刚性部214;承载板22;导向机构30。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滑移承载装置,该滑移承载装置包括基座组件10和滑设于基座组件10上的承载组件20,承载组件20包括承载板22和沿承载板22滑移方向凸出的手柄件21。手柄件21包括能弹性形变的柔性部211,柔性部211向基座组件方向延伸。

基座组件10安装在设备的预设位置,承载组件20可在基座组件10上滑移。基座组件10具有与承载组件20相对的滑移面11,承载组件20与基座组件10的滑移面11之间具有滑移间隙,该滑移间隙一般小于手指等部位的宽度。在承载板上设置手柄件21,操作者可抓持手柄件21来拉动承载组件20,使之沿基座组件10滑移。手柄件21可设置易于受力的部位,如拉杆、孔、槽等。

将手柄件21的局部设为柔性部211,该柔性部211向基座组件10方向延伸,例如,延伸至基座组件10的滑移面11、或者延伸至滑移间隙处。手柄件21上的柔性部211与基座组件10之间也可形成间隙,该间隙可小于手指等部位的宽度。柔性部211形成在手柄件21靠近基座组件10的滑移面11和滑移间隙的位置,例如,图1的实施例中,柔性部211设置在手柄件21的靠近滑移面11的左右两侧。在承载组件20移动过程中,柔性部211靠近或贴合在基座组件10的滑移面11上滑行。当手指等部位因意外位于承载组件20与基座组件10之间的滑移间隙中时,柔性部211受到手指的挤压而产生弹性形变,使手指陷入柔性部211中,从而使操作者或受检者能有充裕时间将手指等部位从承载组件20与基座组件10之间脱开,避免手指等部位被夹伤的事故发生。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承载板22滑设于基座组件10上,手柄件21固连在承载板22的端部并与承载板22的端部相匹配,柔性部211延伸至承载板22的端部边缘。基座组件10包括底板13和相对设置在底板13两侧的床罩12。在底板13上设有导向机构30,承载板22安装在导向机构30上并滑设于两床罩12之间。柔性部211向床罩12方向延伸。床罩12和承载板22之间具有滑移间隙,柔性部211设置在手柄件21靠近床罩12的位置,从而可以避免手指等部位被床罩12和承载板22容易夹手的部位夹伤的事故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承载板22滑设于基座组件10上并被两侧的床罩12所包容,底板13和床罩12呈“U”字形,底板13和床罩12的内侧面构成滑移面11,承载板22的两侧面及底面相对于滑移面11滑动,承载板22端部的手柄件21上的柔性部211可延伸至承载板22的两侧面及底面。其中柔性部211可与承载板22的两侧面及底面平齐或略微凸出或略内敛。在一个实施例中,手柄件21的边缘与承载板22平齐,如此保持外观统一和结构的美观性。

进一步的,承载组件20通过导向机构30安装在基座组件10上,导向机构30可采用如滑轨、导槽等。由于导向机构30将承载板22与底板13分隔,使得承载板22与底板13之间的间距远大于承载板22与床罩12之间的间距,手指等部位不易在承载板22与底板13之间被夹伤。或者手柄件21在竖直方向上距离底板13较大,手指等部位不易伸入到承载板22与底板13之间。而床罩12与承载板22之间的滑移间隙形成了易夹伤部位。因此,将柔性部211向床罩12方向延伸,使得柔性部211在承载板22与床罩12之间具有较大弹性形变量,有效预防来自于该部位的危险性。

为提高手柄件21的美观性和预防夹手的功能,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说明可应用于该手柄件21的两种结构:

一、一体式结构。

如图2所示,手柄件21包括与承载板22固连的刚性部214,柔性部211自刚性部214向基座组件10方向延伸。在图示实施例中,柔性部211形成在刚性部214的两侧。在图示实施例中,手柄件21为一体式结构,将手柄件21的中心部分设为稳定形态的刚性部214,如采用不同的密度结构或添加材料进行加固的形式在手柄件21的局部形成刚性部214,保持手柄件21的外形稳定且能够承受抓持力。承载板22与刚性部214固定连接,使手柄件21沿承载板22外延。

在图示实施例中,柔性部211为薄壁状结构,如采用TPU(热塑型聚氨酯)材料制成预设形状的薄壁件。柔性部211的内侧壁与刚性部214的外侧壁围绕成凹槽状,使得手柄件21在柔性部211与刚性部214之间形成有形变空间。挤压柔性部211可使得柔性部211向形变空间内凹陷,在去除外力后柔性部211能自动复原。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柔性部211可设为如海绵状的弹性形变结构。柔性部211可为实心的弹性形变结构,可由弹性材料制成。在再一个实施例中,在柔性部211和刚性部214之间的形变空间内可以填充弹性形变材料,该填充的弹性形变材料可不同于柔性部211的薄壁的材料。上述仅是柔性部211的一些例子,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柔性部211还可为其他能够受力弹性变形并能在外力去除后复原的结构。

二、组合式结构。

如图3和图4所示,手柄件21包括固连在承载板22上的把手件212和固连在把手件212上的弹性套213,柔性部211包括弹性套213凸出把手件212的部分。弹性套213可将把手件212收容于自身的内部。例如在水平的左右方向上,弹性套213的宽度大于把手件212的宽度,弹性套213在把手件212的左右两侧凸出把手件212,弹性套213凸出把手件212的部分即为柔性部211。其中,把手件212为刚性件,弹性套213由弹性材料制成。其中,柔性部211可设为如海绵状的弹性形变结构。也可将柔性部211设为薄壁状结构,柔性部211与把手件212之间形成有形变空间。又或者形变空间内可填充弹性形变材料。

把手件212固连在承载板22的端部,弹性套213套设在把手件212外并固连在把手件212上,把手件212与弹性套213可采用胶接方式连接,也可采用紧固方式连接。弹性套213的边缘延伸相交至承载板22的端面边缘。在未受力情况下,固连在把手件212上的弹性套213能保持稳定的外形。当弹性套213受到压力后,在受力位置产生弹性形变。

在一实施例中,弹性套213设为薄壁结构件,如采用TPU(热塑型聚氨酯)材料制成预设形状的薄壁件。弹性套213内所包容的空间形成形变空间,将弹性套213套设于把手件212外并固定使两者形成一体。

手柄件21分成弹性套213与把手件212两部分,可以方便把手件212与承载板22之间的固定和安装。同时,可以根据承载板22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把手件212,把手件212加工方便。弹性套213独立加工,可以根据把手件212和/或承载板22的形状加工,提高承载组件20的美观性。弹性套213与把手件212的组装灵活,便于调整两者之间的安装位置继而调整柔性部211的位置,使柔性部211具有良好的形变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把手件212包括连接部2121和凸设于连接部2121一侧的推拉部2122。推拉部2122的宽度小于连接部2121的宽度,推拉部2122的厚度小于连接部2121的厚度,推拉部2122与承载板22底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连接部2121与承载板22底面之间的距离。连接部2121固连于承载板22上,弹性套213包裹在连接部2121与推拉部2122的外表面上。

推拉部2122的宽度小于连接部2121的宽度可以使弹性套213所对应的能发生弹性形变的范围扩大。推拉部2122的厚度小于连接部2121的厚度,可以扩大推拉部2122与承载板22底面之间的距离,避免操作者在推拉部2122与承载板22底面之间被夹伤。

所述把手件212上设有推拉孔2123,所述弹性套213包裹在所述把手件212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上且在推拉孔2123处形成推拉空间。在一实施例中,推拉部2122呈“U”字形结构,推拉部2122围绕在连接部2121上形成推拉孔2123。弹性套213在把手件212的局部外表面及推拉孔2123的内孔壁。设置推拉孔2123可以方便把手件212受力拉动承载板22。在另一个实施中,推拉部2122上形成有推拉孔2123。

在一实施例中,柔性部211设有向基座组件10方向弯曲延伸形成弧形面2131。柔性部211的上表面与承载板22的上表面平齐,其端面向基座组件10方向延伸并形成弧形面2131,以提高承载板22与手柄件21的美观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