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支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1943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口腔修复支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口腔修复支撑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口腔医生给病人进行口腔内检查时,口腔修复治疗时,一般使用压舌板按压扩撑口腔或口腔支撑装置扩张口腔。采用牙舌板扩张口腔,需要病人自主张开口腔,口腔扩张时间较短;虽然现有的口腔支撑装置能较长时间扩张口腔,但其使用方便性较差,不能方便的调整口腔的张开度;并且病人在长时间张开口腔时,会产生大量唾液影响口腔修复,现有口腔支撑装置不能解决唾液影响口腔修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口腔修复支撑器,以解决现有口腔修复支撑器使用方便性差,不能方便的调整口腔张开角度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口腔修复支撑器,包括梯形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由梯形的内支撑块和套在内支撑块上的至少一层调节套组成。

进一步,所述内支撑块和调节套用于与牙齿配合的面上设置有防滑槽。

进一步,所述口腔修复支撑器还包括用于隔离牙齿和面颊内侧的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中部设置有纵向滑槽,所述内支撑块上设置有纵向滑槽配合的导向块。

进一步,所述内支撑块上还设置有与牙齿侧面配合的限位凸缘,所述调节套位于限位凸缘和隔离板之间。

进一步,所述隔离板的下侧边缘上设置有唾液引流管,所述唾液引流管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引流孔。

进一步,所述隔离板位于口腔外侧的一端上具有弧形压唇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口腔修复支撑器,使用时将梯形的支撑体放置在上牙和下牙之间,即可对长时间的支撑口腔,使用简单;并且可以通过增减套在内支撑块上的调节套的数量来改变口腔的张开度,可满足不同病人不同口腔张开度的要求。

2、本实用新型口腔修复支撑器,其具有隔离牙齿和面颊内侧的隔离板,使得在口腔检查和修复时能更好的观察牙齿状态,视野更好。

3、本实用新型口腔修复支撑器,其隔离板下侧边缘上设置有唾液引流管,将唾液引流管与负压设备连接,即可将口腔内的唾液抽走,避免唾液影响口腔检查和修复治疗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口腔修复支撑器的一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口腔修复支撑器的另一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撑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口腔修复支撑器,包括梯形的支撑体1,所述支撑体由梯形的内支撑块101和套在内支撑块上的至少一层调节套102组成,本实施例中调节套为两层,当然在具体实施中可根据需要进行增减。

本实施例口腔修复支撑器,使用时将梯形的支撑体放置在上牙和下牙之间,即可对长时间的支撑口腔,使用简单;并且可以通过增减套在内支撑块上的调节套的数量来改变口腔的张开度,可满足不同病人不同口腔张开度的要求。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内支撑块和调节套用于与牙齿配合的面上设置有防滑槽2。当牙齿咬住支撑体后,防滑槽可以防止支撑体滑动,支撑可靠性更好。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本口腔修复支撑器还包括用于隔离牙齿和面颊内侧的隔离板3,所述隔离板的中部设置有纵向滑槽4,所述内支撑块上设置有纵向滑槽配合的导向块5。本改进使得通过隔离板隔离牙齿和面颊内侧,在口腔检查和修复时能更好的观察牙齿状态,视野更好。且支撑体的位置可沿纵向滑槽调节,使得支撑体可设置在口腔的不同部位,适应性好。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隔离板的下侧边缘上设置有唾液引流管6,所述唾液引流管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引流孔7。本改进使得将唾液引流管与负压设备连接,即可将口腔内的唾液抽走,避免唾液影响口腔检查和修复治疗的问题。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隔离板位于口腔外侧的一端上具有弧形压唇部8,本改进使得通过弧形压唇部将唇部向两侧压,可进一步改善口腔内部视野,有利于口腔检查和修复操作。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内支撑块上还设置有与牙齿侧面配合的限位凸缘9,所述调节套位于限位凸缘和隔离板之间,限位凸缘和隔离板配合能更好的限定支撑体的位置,避免支撑体移位的问题。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