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脉穿刺托手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2425发布日期:2018-06-19 19:46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脉穿刺托手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有创血压监测中使用的动脉穿刺托手板。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实时有创血压监测,监测通常采用桡动脉穿刺连接压力传感器的方式进行。在穿刺过程中,传统方法是将患者一侧上肢伸展,置于平面托手板上,在手背与托手板接触的一面,衬垫毛巾或塑料瓶以起到充分暴露腕关节与桡动脉的作用,同时需要患者手腕保持不动以配合麻醉医师消毒铺巾后进行穿刺。

在以上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1)垫在手腕处的毛巾或塑料瓶位置不固定,发生滑动时,影响医生操作;(2)桡动脉穿刺属于有创检测,穿刺时的痛觉刺激使患者无法保持腕部相对静止不动,很容易导致穿刺失败,如导管脱出,动脉损伤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的动脉穿刺托手板,可以在穿刺过程中使患者腕部基本保持静止,避免穿刺失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动脉穿刺托手板,主体为平面托手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面托手板的板面上:与患者手腕相接触的位置设有隆起,与患者手指相接触的位置设有扣带。

为了提高操作过程中患者的舒适感,所述隆起的表面优选圆弧面,圆弧面的隆起高度为5~7厘米。进一步地,所述隆起由软性弹性材料制成,所述软性弹性材料优选三元乙丙橡胶海绵或医用硅胶。

进一步地,所述扣带与所述隆起的最高点的水平距离还可以是可调的,以随时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调整。一种优选的方式是扣带通过扣接件可拆卸地扣接于平面托手板上,扣接件设置在平面托手板上与患者手指相接触的板面两侧。所述扣接件可以是按扣、粘扣或其它可以方便扣接和拆离的扣接件,以按扣为例:所述平面托手板上与患者手指相接触的板面两侧设有若干对横向排列且位置相对应的按扣母扣,所述扣带两端设有可与母扣相扣接的按扣子扣,扣带可通过子扣与横向位置不同的母扣相扣接以进行位置调整。以粘扣为例:所述平面托手板上与患者手指相接触的板面两侧设有粘扣的母贴,母贴的贴面具有一定的横向宽度,所述扣带两端设有可与母贴贴面相扣接的粘扣子贴,扣带可通过子贴扣接于母贴贴面上不同的横向位置以进行位置调整。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平面托手板上设置的隆起可以充分暴露患者腕关节与桡动脉,并且与托手板为一体,不会发生滑动;扣带可以固定患者手指并且位置可调,有利于医护人员进行桡动脉穿刺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动脉穿刺托手板在使用状态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托手板侧部的扣件为按扣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托手板侧部的扣件为粘扣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动脉穿刺托手板,主体为平面托手板1,其特征在于:在平面托手板1的前段,与患者手腕相接触的位置设有隆起2,与患者手指相接触的位置(即隆起2的前方)设有扣带3。

所述隆起2的表面为圆弧面,圆弧面的隆起高度为6厘米,所述隆起2由三元乙丙橡胶海绵制成,该设计能够有效提高穿刺操作过程中患者的舒适感。所述扣带3通过按扣4可拆卸地扣接于平面托手板1上,按扣4设置在平面托手板1上与患者手指相接触的板面两侧,具体设计如图4所示:所述平面托手板1上与患者手指相接触的板面两侧设有若干对横向排列且位置相对应的按扣4的母扣(图4中仅显示了板面一侧横向排列的若干母扣),所述扣带3两端设有可与所述母扣相扣接的按扣4的子扣,扣带3可通过所述子扣与横向位置不同的母扣相扣接以调整其在平面托手板1上的位置(即调整扣带3相对于隆起2的水平距离)。本实施例以所述扣带3与所述隆起2的最高点的水平距离满足在10~15厘米的范围内可调为例,将所述按扣4母扣的横向排列跨度设置为:最靠近所述隆起2的母扣与隆起2的最高点的水平距离为10厘米,最远离所述隆起2的母扣与隆起2的最高点的水平距离为15厘米。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扣带3通过粘扣5可拆卸地扣接于平面托手板1上,粘扣5设置在平面托手板1上与患者手指相接触的板面两侧,具体设计如图5所示:所述平面托手板1上与患者手指相接触的板面两侧均设有粘扣5的母贴(图5中仅显示了板面一侧的母贴),母贴的贴面具有一定的横向宽度,所述扣带3两端设有可与所述母贴贴面相扣接的子贴,扣带3的子贴可扣接于母贴贴面不同的横向位置,从而调整扣带3在平面托手板1上的位置(即调整扣带3相对于隆起2的水平距离)。本实施例同样以所述扣带3与所述隆起2的最高点的水平距离满足在10~15厘米的范围内可调为例,粘扣5母贴的横向宽度为5厘米,母贴靠近隆起2的一端与隆起2的最高点的水平距离为10厘米。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各部件的结构及连接设置等都可以有所变化,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