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的排烟灸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9759发布日期:2018-07-20 18:01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排烟灸盒。



背景技术:

温和灸又称温灸。属于艾卷灸法悬起灸的一种。将艾条一端燃着,对正穴位皮肤,一般相距一寸(3.33cm)左右,以病人感到温热舒适为度,然后固定不动,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施灸时医者要根据病情需要掌握施灸局部温度,调节施灸距离,掌握施灸时间,保证温和灸效果。

在灸的过程中保持与腧穴皮肤固定的高度,并可根据病情调控与病人自身的耐受适时调整高度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有烟艾炷产生的烟气对于上呼吸系统脆弱的患者是有害刺激(注:临床资料显示:无烟灸条效果差于有烟灸条),如何在治疗过程减轻烟气,减少污染也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可调的排烟灸盒,以减轻温和灸操作者的工作难度,便于其掌控灸法时间,保证灸法效果;同时减轻烟气对患者的刺激,提高温和灸的良性感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度可调的排烟灸盒,包括罩体及钢针,所述罩体底部设有分隔网Ⅰ,顶部设有顶盖,分隔网Ⅰ与顶盖之间间隔设有若干个用于卡嵌分隔网Ⅱ的卡槽;所述钢针一端设置在顶盖上且针身位于罩体内部,所述顶盖上设有排烟孔。

进一步,所述顶盖外设有将排烟孔圈围在内的排烟管接口。

进一步,所述分隔网Ⅰ与罩体间可拆卸连接或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罩体由透明塑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钢针竖直设置在罩体内且钢针上设有刻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灸盒在温和灸过程中可为医者提供舒适准确的施术姿势,并可根据病情和患者的耐受性调整施灸距离,根据灸盒中央的立柱刻度估计施灸时间,以提高灸法的效果和效率,使施灸部位充分刺激,达到理气血、逐寒湿、温经、的目的;相比传统灸盒,具有量化施灸(量化距离、量化时间),排烟防污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高度可调的排烟灸盒,包括罩体1及钢针2,所述罩体1底部设有分隔网Ⅰ3,顶部设有顶盖4,分隔网Ⅰ3与顶盖4之间间隔设有若干个用于卡嵌分隔网Ⅱ5的卡槽;所述钢针2一端设置在顶盖4上且针身位于罩体1内部,所述顶盖4上设有排烟孔4-1。

本实施例中,罩体1采用不宜燃烧的便于观察的透明塑料,方便成型并能降低成本;分隔网Ⅰ3及分隔网Ⅱ5均为网目致密的不锈钢丝网,该钢丝网既能实现透气透热,又能保证未燃尽的灸灰不下漏,防止灸灰造成患者施术部位的烫伤;钢针2竖直设置在罩体内且钢针上设有刻度,便于观察及控制施灸时间。

使用时,打开分隔网Ⅰ,将艾条插装在钢针2上,利用钢针固定;根据病情和患者的耐受性调整施灸距离;选择安装分隔网Ⅱ5和/或分隔网Ⅰ,以承接灸灰;将装有艾条的排烟灸盒置于施术部位,通过观察灸盒中央的钢针2上的刻度估计施灸时间;燃烧艾条产生的烟气即通过顶盖4上的排烟孔4-1排出。该装置可有效提高灸法效果和效率,使施灸部位充分刺激,艾叶药性通过体表穴位进入体内,渗透诸经,达到理气血、逐寒湿、温经、的目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盖4外设有将排烟孔圈围在内的排烟管接口6,通过排烟管接口6连接软管,可将烟气排入水中,使其溶于水,消除烟气会患者的刺激。

本实施例中的分隔网Ⅰ3与罩体1间可拆卸连接,既便于装入、取出艾条,又能实现分隔网Ⅰ、Ⅱ的选择性安装。当然,也可通过一根转轴将分隔网Ⅰ3与罩体1间转动连接。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