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复位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5286发布日期:2018-10-02 18:18阅读:13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复位钳,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社会及交通运输不断发展,高能量损伤(车祸及高处坠落)导致的骨盆髋臼骨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人体骨盆髋臼解剖结构复杂,根据受伤机制可产生多种不同类型的移位。由于骨盆周围有大量不同方向肌肉附着,手术暴露及骨折复位相当困难,尤其是陈旧性的变位性骨折。临床上治疗骨盆髋臼骨折,复位的质量是治疗的关键,骨折复位是否满意将为其今后的髋关节活动与负重及继发骨关节炎的发生,带来重大影响。早期复位对于骨盆骨折非常重要,如果错过机会,复位将变得非常困难,同时还会对患者造成非常大的损伤。因为超过早期复位机会之后,并不能直接进行手术,需要患者体征平稳后进行手术,而这通常是在患者伤后7 天~ 14 天。而超过7 天,患处会发生血肿机化、韧带挛缩、周围肌肉保护性痉挛,使得这种复位通过经皮技术将很难实现,必须手术切开复位。随之而来的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感染风险高等弊端就会一一显现。还有部分患者由于病情不稳定,丧失了手术修复的机会,结果留下终身残疾、甚至慢性神经损伤。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骨盆复位钳按其头部形状分为双爪、三爪、不对称、直头和弯头复位钳。上述复位钳由于钳体较宽大,不能在小切口内对髋臼前后柱同时进行复位固定;点状式复位钳相对骨盆骨折复位较好,但是髋臼由于位置较深且解剖结构不规则,术中不方便找到合适的固定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复位钳。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复位钳,复位钳的钳体包括左钳柄、右钳柄、螺纹杆及调节螺母,所述左钳柄和右钳柄通过第一销钉枢接,并且所述左钳柄和右钳柄交叉设置,当所述左钳柄的手持部和右钳柄的手持部相向运动时,其夹持部也同步相向运动,所述螺纹杆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右钳柄的手持部,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螺纹杆相螺接并对所述左钳柄手持部的张开角度进行限位,所述左钳柄夹持部和右钳柄夹持部的末端为齿状结构,并且齿与齿之间的夹角为30°至90°。

优选的,齿与齿之间的夹角为60°。

优选的,所述左钳柄的手持部与夹持部之间的夹角为130度,所述左钳柄和右钳柄的钳口在完全闭合情况下有16mm的空隙距离,并且最大可张开距离为100mm,所述左钳柄和右钳柄完全闭合情况下夹持部的宽度为76mm、长度为139mm,手持部的长度为179mm,所述左钳柄手持部和右钳柄手持部的尾部均为直径30mm的把持环。

优选的,所述右钳柄夹持部末端位于左钳柄夹持部末端的后部位置,并且所述右钳柄夹持部末端与所述左钳柄夹持部末端之间的距离为36mm,钳体总长为360mm,左钳柄和右钳柄完全闭合的情况下,钳体的宽度为89mm,所述左钳柄手持部和右钳柄手持部的尾部均为直径26mm的把持环。

优选的,钳体采用医用级630不锈钢材质制成,需热处理硬度HRC40-44。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复位钳,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采用所述左钳柄夹持部和右钳柄夹持部的末端为齿状结构,并且齿与齿之间的夹角为30°至90°,可以稳定的夹住骨折块,实现更简单、更精确、损伤更小的骨折复位。

2.通过所述左钳柄的手持部与夹持部之间的夹角为130度,所述左钳柄和右钳柄的钳口在完全闭合情况下有16mm的空隙距离,并且最大可张开距离为100mm,所述左钳柄和右钳柄完全闭合情况下夹持部的宽度为76mm、长度为139mm,手持部的长度为179mm,所述左钳柄手持部和右钳柄手持部的尾部均为直径30mm的把持环,通过头部的弧度型设计,适应骨盆髋臼解剖结构,术中在不需要大范围牵开暴露情况下可以实现骨折的复位,并且方便固定位置较深且没办法显露的骨折区域。

3.通过所述右钳柄夹持部末端位于左钳柄夹持部末端的后部位置,并且所述右钳柄夹持部末端与所述左钳柄夹持部末端之间的距离为36mm,特别适用于骨盆髋臼解剖结构不规则的骨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复位钳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复位钳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复位钳,复位钳的钳体包括左钳柄10、右钳柄20、螺纹杆30及调节螺母40,所述左钳柄10和右钳柄20通过第一销钉70枢接,并且所述左钳柄10和右钳柄20交叉设置,当所述左钳柄10手持部11和右钳柄20手持部21相向运动时,其夹持部12,22也同步相向运动,所述螺纹杆30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右钳柄20的手持部21,具体的,螺纹杆30一端通过第二销钉80固定连接于所述右钳柄20的手持部21,所述调节螺母40与所述螺纹杆30相螺接并对所述左钳柄10手持部11的张开角度进行限位,所述左钳柄10夹持部12和右钳柄20夹持部22的末端为齿状结构50,并且齿与齿之间的夹角为30°至90°,本实施例具体为,齿与齿之间的夹角为60°。

本实施例中,所述左钳柄10的手持部11与夹持部12之间的夹角为130度,所述左钳柄10和右钳柄20的钳口在完全闭合情况下有16mm的空隙距离,并且最大可张开距离为100mm,所述左钳柄10和右钳柄20完全闭合情况下夹持部12,22的宽度为76mm、长度为139mm,手持部11,21的长度为179mm,所述左钳柄10手持部11和右钳柄20手持部21的尾部均为直径30mm的把持环60。

本实施例中,钳体采用医用级630不锈钢材质制成,需热处理硬度HRC40-44。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点在于,所述右钳柄20夹持部22末端位于左钳柄10夹持部12末端的后部位置,并且所述右钳柄20夹持部22末端与所述左钳柄10夹持部12末端之间的距离为36mm,钳体总长为360mm,左钳柄10和右钳柄20完全闭合的情况下,钳体的宽度为89mm,所述左钳柄10手持部11和右钳柄20手持部12的尾部均为直径26mm的把持环60,其他未述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