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腹腔穿刺后渗液的医用敷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5194发布日期:2018-10-09 19:33阅读:21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腹腔穿刺患者的后续医疗和护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弹性施压进行封闭、防止腹腔穿刺点渗液流出的防腹腔穿刺后渗液的医用敷料。



背景技术:

腹腔积液是多种疾病的共同临床表现,包括良性终末期肝病、肾脏系统疾病、腹腔及盆腔内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等。随着当今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发展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慢性肝硬化、慢性肾脏病、肿瘤性疾病的发病率及诊断率不断提高,通过腹腔穿刺对腹腔积液进行诊断、治疗、缓解患者症状成为临床上一项常规操作。但是由于部分患者腹腔内积液量大,腹内压高,常规纱布包扎或普通医用透明贴膜包扎后,易出现穿刺后穿刺点渗液,难以完全闭合等情况,进而导致患者穿刺点难以愈合、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目前尚无相关装置用于预防和处理腹腔穿刺点的渗液。

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弹性施压进行封闭、防止腹腔穿刺点渗液流出的防腹腔穿刺后渗液的医用敷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弹性施压进行封闭、防止腹腔穿刺点渗液流出的防腹腔穿刺后渗液的医用敷料。

一种防腹腔穿刺后渗液的医用敷料,包括:

医用涂胶无纺布,所述医用涂胶无纺布的一面中部固定单面隔离膜棉片,所述单面隔离膜棉片上固定脱敏橡胶垫,所述脱敏橡胶垫为带有厚度的弹性垫片;

离型纸,所述离型纸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离型纸的通孔与塑料底衬上凹槽配合,所述塑料底衬的凹槽与脱敏橡胶垫配合,所述塑料底衬通过粘贴纸固定在离型纸上;

所述离型纸上、塑料底衬的凹槽开口的一侧与医用涂胶无纺布上固定脱敏橡胶垫的一侧粘连为一体。

所述医用涂胶无纺布和离型纸的面积大小相等。

所述单面隔离膜棉片为圆形,直径为30mm。

所述脱敏橡胶垫为圆柱体,直径为15mm,厚度为3mm。

所述医用涂胶无纺布为长方形,大小为6cm×7cm。

所述塑料底衬为长方形,中部设置凹槽。

所述粘贴纸为两条,分别固定塑料底衬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医用涂胶无纺布的一面中部固定单面隔离膜棉片,单面隔离膜棉片上固定脱敏橡胶垫,脱敏橡胶垫为带有厚度的弹性垫片;离型纸的中部设有通孔,离型纸的通孔与塑料底衬上凹槽配合,塑料底衬的凹槽与脱敏橡胶垫配合,塑料底衬通过粘贴纸固定在离型纸上;离型纸上、塑料底衬的凹槽开口的一侧与医用涂胶无纺布上固定脱敏橡胶垫的一侧粘连为一体。利用脱敏橡胶垫与皮肤的密闭贴合能力,防止腹腔穿刺点腹腔积液的连续性渗出;利用脱敏医用涂胶无纺布、单面隔离膜棉片对脱敏橡胶垫进行加压,保证其与皮肤间密闭贴合良好,同时保证敷料与皮肤之间固定良好,防止水、细菌侵入伤口,及时吸除部分渗出液体,减少感染的危险,防止外界对伤口的摩擦,减少疼痛,不刺激伤口。利用密闭的包装外膜,离型纸和塑料底衬保证医用敷料的无菌保存,离型纸和塑料底衬之间通过粘贴纸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弹性施压进行封闭、防止腹腔穿刺点渗液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医用涂胶无纺布的爆炸图;

图4本实用新型离型纸的爆炸图;

图中:1、医用涂胶无纺布,2、单面隔离膜棉片,3、脱敏橡胶垫,4、离型纸,5、塑料底衬,6、粘贴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防腹腔穿刺后渗液的医用敷料,包括:医用涂胶无纺布1,医用涂胶无纺布1的一面中部固定单面隔离膜棉片2,单面隔离膜棉片2上固定脱敏橡胶垫3,脱敏橡胶垫3为带有厚度的弹性垫片;离型纸4,离型纸4的中部设有通孔,离型纸4的通孔与塑料底衬5上凹槽配合,塑料底衬5的凹槽与脱敏橡胶垫3配合,塑料底衬5通过粘贴纸6固定在离型纸4上;离型纸4上、塑料底衬5的凹槽开口的一侧与医用涂胶无纺布1上固定脱敏橡胶垫3的一侧粘连为一体。

医用涂胶无纺布1和离型纸4的面积大小相等。单面隔离膜棉片2为圆形,直径为30mm。脱敏橡胶垫3为圆柱体,直径为15mm,厚度为3mm。医用涂胶无纺布1为长方形,大小为6cm×7cm。塑料底衬5为长方形,中部设置凹槽。粘贴纸6为两条,分别固定塑料底衬5的两侧。

医用涂胶无纺布1、单面隔离膜棉片2、脱敏橡胶垫3与皮肤相接触的部分均为脱敏材料,减少皮肤刺激性。医用涂胶无纺布1、单面隔离膜棉片2、脱敏橡胶垫3之间应通过胶水黏贴良好。医用涂胶无纺布1、单面隔离膜棉片2、脱敏橡胶垫3、离型纸4、保护橡胶垫用塑料底衬5、固定底衬用粘贴纸6应均为无菌物品,选择的消毒方法为环氧乙烷消毒灭菌,灭菌后由外膜包装。

使用前,应当规范处理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等清洗液或消毒液完全干燥后再贴防腹腔穿刺后渗液的医用敷料。脱敏橡胶垫3应当完全覆盖穿刺点,医用涂胶无纺布1应当与皮肤贴合紧密。

利用脱敏橡胶垫3与皮肤的密闭贴合能力,防止腹腔穿刺点腹腔积液的连续性渗出;利用脱敏医用涂胶无纺布1、单面隔离膜棉片2对脱敏橡胶垫3进行加压,保证其与皮肤间密闭贴合良好,同时保证敷料与皮肤之间固定良好,防止水、细菌侵入伤口,及时吸除部分渗出液体,减少感染的危险,防止外界对伤口的摩擦,减少疼痛,不刺激伤口。利用密闭的包装外膜,离型纸4和塑料底衬5保证医用敷料的无菌保存,离型纸4和塑料底衬5之间通过粘贴纸6进行固定。

医用涂胶无纺布1、单面隔离膜棉片2与脱敏橡胶垫3通过胶水粘合良好,保护橡胶垫用塑料底衬5通过两条固定底衬用粘贴纸6固定在离型纸4上,医用涂胶无纺布1与离型纸4通过胶水粘合良好。

敷料部分由医用涂胶无纺布1、单面隔离膜棉片2与脱敏橡胶垫3组成。单面隔离膜棉片2隔离膜面通过胶水固定在医用涂胶无纺布1涂胶面中央;脱敏橡胶垫3通过胶水固定在单面隔离膜棉片2中央。

离型纸部分由离型纸4、保护橡胶垫用塑料底衬5与两条固定底衬用粘贴纸6组成,保护橡胶垫用塑料底衬5通过左右两旁各一条固定底衬用粘贴纸6固定在离型纸4下方,使保护橡胶垫用塑料底衬5中间位置的凹槽位于离型纸4通孔中。

在未使用时,脱敏橡胶垫3朝下,对准保护橡胶垫用塑料底衬5中间位置的凹槽中,医用涂胶无纺布1与离型纸4通过医用涂胶无纺布1涂胶面的胶水粘合。

在实际应用中,脱敏橡胶垫3位于医用涂胶无纺布1与单面隔离膜棉片2中央,处于单面隔离膜棉片2与保护橡胶垫用塑料底衬5之间,当医用涂胶无纺布1从离型纸4上剥离后,单面隔离膜棉片2、脱敏橡胶垫3应当与医用涂胶无纺布1一起脱离离型纸4,并与医用涂胶无纺布1严密结合。

应当严格遵守本防腹腔穿刺后渗液的医用敷料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为大量腹腔积液患者腹腔穿刺后穿刺点皮肤的护理。禁忌症为接触部位皮肤有破损者以及对医用涂胶无纺布1、单面隔离膜棉片2与脱敏橡胶垫3皮肤过敏者。应当规范处理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等清洗液或消毒液完全干燥后再贴防腹腔穿刺后渗液的医用敷料。医用涂胶无纺布1从离型纸4上剥离时,应注意医用涂胶无纺布1、单面隔离膜棉片2与脱敏橡胶垫3之间结合良好,如有脱离禁止使用。黏贴时医用涂胶无纺布1自然下垂,将脱敏橡胶垫3对准穿刺点部位,从中央向四周黏贴防腹腔穿刺后渗液的医用敷料。

在医用涂胶无纺布1从皮肤揭除时,用手指轻按周围皮肤,把握医用涂胶无纺布1一边,顺着毛发方向180度剥离。当发现敷料破损、脱落时,应及时更换,保证敷料的屏障和固定作用。如敷料下的伤口出现大量渗液,可能会影响敷料的粘贴,此时应更换敷料。皮肤上如有清洁剂或保护剂可能会影响透明敷料的粘性。拉伸敷料后进行粘贴,会导致皮肤的张力性损伤。当发现使用部位出现感染症状时,应揭出敷料,作必要的处理。在采取恰当的医疗手段的同时,应增加敷料的更换频率或者停止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