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奶粉寄存盒的防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1819发布日期:2019-03-30 09:06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奶粉寄存盒的防堵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奶粉存放盒,特别是一种便携式奶粉寄存盒的防堵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号ZL201520201528.5于2015年8月19日公开一种即配式奶瓶,至少包括瓶盖和瓶体,还包括设置于瓶盖与瓶体之间的奶粉储存器以及用于架设奶粉储存器的固定架;奶粉储存器为上端大于底部且底部密封的圆柱形变截面结构;奶粉储存器的上端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奶粉储存器的底部所在的一段的外侧为连接部,进水口设置于连接部上;固定架的下端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固定架上还设置有与连接部无间隙配合的配合部;奶粉储存器的外螺纹旋接于瓶盖上;奶粉储存器的上端的底部架设于配合部的上端面;固定架的内螺纹旋接于瓶体的瓶口处;固定架外侧还设置有用于限定瓶盖下压位置的挡块。该结构的奶粉储存器与奶瓶配合使用,理论上:冲奶时控制奶粉储存器内部与奶瓶内部连通,即可使得奶粉储存器内的奶粉掉入奶瓶的水中;但是,实际使用中,奶粉储存器内部的奶粉可能不完全掉入奶瓶中,当奶瓶倒过来给婴幼儿饮用时,奶粉未溶解的奶粉快速落入奶嘴头的出液口,以致其堵塞;当然,除此以外,当奶粉储存器存放着奶粉时,奶粉也是容易落到奶嘴头的出液口中,容易导致其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奶嘴头不易堵塞的便携式奶粉寄存盒的防堵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其可独立使用,也可与奶瓶配套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携式奶粉寄存盒的防堵结构,包括料杯、奶嘴头和奶嘴盖圈,料杯内设有顶部敞开的料腔,奶嘴头设置在奶嘴盖圈上,奶嘴头顶端中心处设有出液口,奶嘴盖圈设置在料腔顶部开口上、并与料杯上端外壁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料腔顶部敞开口上设有防堵隔网,防堵隔网表面对应出液口正投影位置设有挡粉面,防堵隔网的挡粉面密封设计,防堵隔网表面对应挡粉面外围设有若干过液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过液孔呈喇叭状,其朝向奶嘴头的一侧外径大,朝向料腔内的一侧外径小;使得奶粉从防堵隔网朝向料腔的一侧落入防堵隔网朝向奶嘴头的一侧的难度较大。

所述防堵隔网表面还设有过流通道,过流通道直径大于过液孔直径。过流通道直径较大,难以堵塞,确保便携式奶粉寄存盒与奶瓶配合使用中,奶液可以进入到奶嘴头内,以供饮用。

所述防堵隔网顶面设有手柄,以便通过握住手柄移动防堵隔网。

所述奶嘴头下端设有外翻边,奶嘴头对应外翻边的上方设有环形卡槽;所述奶嘴盖圈设有中心孔,奶嘴头通过其环形卡槽与中心孔卡接,外翻边位于奶嘴盖圈内底部;料腔顶部敞开口内壁对应防堵隔网设有沉台,外翻边压接在奶嘴盖圈内底部与料杯顶面之间。

所述便携式奶粉寄存盒还包括外套,外套内设有隔板,隔板将外套内分成上凹腔和下凹腔,上凹腔套在料杯下端、并与料杯下端转动配合,下凹腔顶面设有密封圈,下凹腔内壁设有内螺纹,内螺纹与奶瓶的瓶口连接,密封圈压接在下凹腔顶面于瓶口顶面之间;所述料杯底部设有下料孔,料杯底面和/或隔板顶面设有硅胶片,硅胶片和隔板分别对应下料孔设有上通孔和下通孔。

所述外套的上凹腔内壁凸出设有锁销,料杯下端外壁对应锁销设有导向槽,锁销与导向槽相互滑动配合,使得下料孔与下通孔相互连通或错开,实现下料孔的打开或关闭。

所述便携式奶粉寄存盒还包括外套,外套内设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下端延伸出套筒,环形凸台的上端与外套上部外壁围成上凹腔;所述料杯外壁对应环形凸台设有支承台阶,支承台阶将料杯分成上杯体和下杯体,上杯体外径大于下杯体外径,下杯体高度大于外套的套筒高度,下杯体外壁设有下料孔;所述料杯升降活动设置在外套内,支承台阶的台阶面或者环形凸台的顶面设有上密封圈,下杯体对应下料孔下方设有用于封闭套筒下端的下密封圈。当料杯下降时,下杯体伸出套筒下方,即实现了下料孔打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便携式奶粉寄存盒的防堵结构是在奶嘴头与料腔之间设置防堵隔网,同时,防堵隔网对应奶嘴头的出液口正投影位置设置挡粉面,避免未溶解的奶粉未与液体接触就直接落入到出液口,从而有效防止奶嘴头堵塞;

(2)此款便携式奶粉寄存盒的防堵结构中防堵隔网的过液孔呈喇叭状(漏斗状),使得奶粉从料腔方向进入到奶嘴头的难度大于从奶嘴头内进入料腔的难度,从而进一步防止奶粉未被溶解就直接进入到奶嘴头的出液口;

(3)此款便携式奶粉寄存盒的防堵结构通过设置大口径的过流通道,使得液体可以快速进入奶嘴头内,溶解位于奶嘴头内的奶粉,进一步提高其防堵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防堵隔网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奶粉寄存盒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6为奶粉寄存盒与奶瓶结合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6所示,一种便携式奶粉寄存盒的防堵结构,包括料杯3、奶嘴头11和奶嘴盖圈12,料杯3内设有顶部敞开的料腔31,奶嘴头11设置在奶嘴盖圈12上,奶嘴头11顶端中心处设有出液口,奶嘴盖圈12设置在料腔31顶部开口上、并与料杯3上端外壁螺纹连接,所述料腔31顶部敞开口上设有防堵隔网2,防堵隔网2表面对应出液口正投影位置设有挡粉面25,防堵隔网2的挡粉面25密封设计,防堵隔网2表面对应挡粉面25外围设有若干过液孔22。

所述过液孔22呈喇叭状,其朝向奶嘴头11的一侧外径大,朝向料腔31内的一侧外径小。所述防堵隔网2表面还设有过流通道24,过流通道24直径大于过液孔22直径。所述防堵隔网2顶面设有手柄21。

所述奶嘴头11下端设有外翻边14,奶嘴头11对应外翻边14的上方设有环形卡槽13;所述奶嘴盖圈12设有中心孔,奶嘴头11通过其环形卡槽13与中心孔卡接,外翻边14位于奶嘴盖圈12内底部;料腔31顶部敞开口内壁对应防堵隔网2设有沉台37,外翻边14压接在奶嘴盖圈12内底部与料杯3顶面之间。所述防堵隔网2对应沉台37设有支承翻边23,支承翻边23承接在沉台37上。

所述便携式奶粉寄存盒还包括外套6,外套6内设有隔板64,隔板64将外套6内分成上凹腔和下凹腔,上凹腔套在料杯3下端、并与料杯3下端转动配合,下凹腔顶面设有密封圈7,下凹腔内壁设有内螺纹65,内螺纹65与奶瓶8的瓶口连接,密封圈7压接在下凹腔顶面于瓶口顶面之间;所述料杯3底部设有下料孔36,料杯3底面设有硅胶片4,硅胶片4和隔板64分别对应下料孔36设有上通孔41和下通孔66;所述中隔板64的底面为下凸面,下凸面与下凹腔之间形成环形凹槽63,环形凹槽63的深度小于5毫米(优选3-4毫米),密封圈7设置在环形凹槽63内。

所述下料孔36设有两个以上、并绕料腔31中心线环形分布。

所述外套6的上凹腔内壁凸出设有锁销62,料杯3下端外壁对应锁销62设有导向槽33,锁销62与导向槽33相互滑动配合,使得下料孔36与下通孔66相互连通或错开,实现下料孔36的打开或关闭。

所述导向槽33横向设置在料杯3下端外壁,导向槽33包括相互连通的关闭导向段和打开导向段;所述料杯3下端外壁还设有锁销进出通道34,锁销进出通道34一端与导向槽33连通,锁销进出通道34另一端与料杯3底面连通;所述导向槽33的关闭导向段和打开导向段分别位于锁销进出通道34左右两侧。

所述导向槽33的关闭导向段和打开导向段均设有限位凸起。

所述料杯3中部和上端露出外套6上端外,料杯3中部外套6设有防滑软套5。所述料杯3外周对应防滑软套5底部设有限位凸环35,防滑软套5外壁设有防滑纹51。

所述奶嘴盖圈12上盖设有奶嘴外盖9,奶嘴头11包围在奶嘴外盖9内。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参见图6所示,外套6内设有环形凸台68,环形凸台68的下端延伸出套筒67,环形凸台68的上端与外套6上部外壁围成上凹腔;所述料杯3外壁对应环形凸台68设有支承台阶39,支承台阶39将料杯3分成上杯体30和下杯体38,上杯体30外径大于下杯体38外径,下杯体38高度大于外套6的套筒67高度,下杯体38外壁设有下料孔36;所述料杯3升降活动设置在外套6内,支承台阶39的台阶面或者环形凸台68的顶面设有上密封圈10,下杯体38对应下料孔36下方设有用于封闭套筒67下端的下密封圈20。

所述料杯3上端外壁设有外螺纹32,外螺纹32与奶嘴盖圈12螺纹连接,奶嘴盖圈12上设有奶嘴头11,奶嘴盖圈12底面与外套6顶面隔开。

所述料杯3外周设有手握环面310,手握环面310位于外套6顶面上方。所述手握环面310凸出于料杯3外周,手握环面310的底面与外套6顶面隔开。

所述料杯3的下杯体38底面封闭。所述料杯3的上杯体30与外套6的上凹腔螺纹连接。

所述外套6对应环形凸台68下部形成下凹腔,环形凸台68下端的套筒67外壁与下凹腔内壁之间形成环形凹槽63,环形凹槽63内设有密封圈7,下凹腔内壁设有内螺纹65,内螺纹65与奶瓶8的瓶口螺纹连接,密封圈7压接在瓶口顶面与环形凸台68底面之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