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鼠颈椎脱臼用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2584发布日期:2019-01-04 23:34阅读:1334来源:国知局
实验小鼠颈椎脱臼用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实验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实验小鼠颈椎脱臼用操作台。



背景技术:

在单克隆抗体研究中,为得到饲养细胞常常需要将实验小鼠处死。在处死小鼠时,为保证饲养细胞活性和动物福利,一般采用颈椎脱臼法使小鼠在瞬间死亡,减轻小鼠痛苦。现有没有专用的小鼠颈椎脱臼操作台,一般直接在实验台上进行处死操作,具体过程如下:实验人员左手提起小鼠部位将其放置在实验台上,右手用镊子用力按压小鼠颈部,左手向上提起小鼠将小鼠杀死。但是由于实验台面比较光滑,小鼠在实验台面上容易出现后退现象,增加颈部按压难度;并且由于镊子头端较细,按压受力面积不均,进而导致小鼠出现吐血、皮肤破损现象,污染实验台面,同时影响后续实验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颈椎脱臼效率高且安全的实验小鼠颈椎脱臼用操作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验小鼠颈椎脱臼用操作台,包括呈长方体结构的操作台和用于按压小鼠颈部的按压棒,所述操作台为抽屉式结构,操作台顶板的两短边对应铰连有提耳,所述提耳上套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包括呈方形结构的柔性防滑框,在所述柔性防滑框内间隔设置有多个柔性横撑,每个所述柔性横撑的外表面均为粗糙面,相邻两柔性横撑之间的间距为3~7cm;所述按压棒的一端设置有按压手柄,所述按压手柄上设置有防滑纹,按压棒的另一端部开设有与小鼠颈部相配合的弧形按压槽;在所述操作台底部的四角处均设置有真空吸盘。

所述操作台顶板的两长边对应铰连有用于固定柔性防滑框的定位片。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操作简单方便。操作台采用抽屉式结构,能够收纳柔性防滑框和按压棒,防止丢失;弧形按压槽与小鼠颈部相配合,有效避免因压力过大导致小鼠出现吐血及皮肤破损现象,确保操作台干净整洁;柔性防滑框能够防止小鼠滑行,小鼠固定效果好,安全性高;提耳既便于挪动操作台,同时还对柔性防滑框进行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验小鼠颈椎脱臼用操作台1,包括呈长方体结构的操作台1和用于按压小鼠颈部的按压棒2,操作台1的长、宽、高分别为40厘米、30厘米和16厘米,操作台1为抽屉式结构,便于收纳防滑垫和按压棒2,防止丢失;操作台1顶板的两短边对应铰连有提耳3,其两长边对应铰连有定位片9,使用时提耳3和定位片9处于竖直状态,便于定位,非使用状态下,提耳3和定位片9紧贴操作台1顶板放置,防止钩碰实验人员或实验仪器;操作台1顶板上通过提耳3和定位片9活动套设有防滑垫,防滑垫包括呈方形结构的柔性防滑框4,在柔性防滑框4内间隔设置有八个柔性横撑5,每个柔性横撑5的外表面均为粗糙面(便于抓持),相邻两柔性横撑5之间的间距为4cm;按压棒2的一端设置有按压手柄6,按压手柄6上设置有防滑纹,按压棒2的另一端部开设有与小鼠颈部相配合的弧形按压槽7,便于按压小鼠颈部,增加按压面积,避免小鼠出现吐血、皮肤破损现象;在操作台1底部的四角处均设置有真空吸盘8,防止操作台1在实验台上滑动,增加稳定性。

实际制造时,操作台1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便于清洗。

操作时,直接将操作台1通过真空吸盘8固定在实验台上,将提耳3和定位片9处于竖直状态,然后将柔性防滑框4套设在提耳3和定位片9上,并使其柔性横撑5紧贴操作台1顶板设置;实验人员左手提起小鼠尾部将其放置在柔性防滑框4上,小鼠由于本能反应紧抓住柔性横撑5,通过柔性横撑5防止小鼠滑行,右手手持按压棒2,看准小鼠颈部位置直接将弧形按压槽7卡压在小鼠颈部,然后左手用力提起小鼠尾部即可将小鼠处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