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针灸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9763发布日期:2019-04-24 00:21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针灸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针灸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针灸和传统的针灸不一样,电子针灸通过音频脉冲来刺激穴位,也和普通的电针不一样,不用银针,不刺破皮肤,无任何创伤和副作用。摒弃了传统针灸的缺点,继承发扬了传统针灸的优点。现有技术中,电子针灸的装置种类繁多,功能各有优劣,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需要不断的改进与创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子针灸治疗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电阻至第四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发光二极管、开关、直流电源、时基芯片、变压器、电位器和放电端子,直流电源的正极与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同时与变压器输入侧的第一端、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时基芯片的第一引脚、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开关的第二端同时与时基芯片的第八引脚、时基芯片的第四引脚、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时基芯片的第七引脚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时基芯片的第二和第六引脚连接,时基芯片的第五引脚与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时基芯片的第三引脚与变压器输入侧的第二端连接,变压器输出侧的第一端与电位器的第一端和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变压器输出侧的第二端同时与电位器的第二端和放电端子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子针灸治疗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少量的电子元器件构成,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输出电压无极调节,使用方便,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电阻R1至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发光二极管LED、开关AN、直流电源、时基芯片IC、变压器T、电位器RP和放电端子A,直流电源的正极与开关AN的第一端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同时与变压器T输入侧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时基芯片IC的第一引脚、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的负极连接,开关AN的第二端同时与时基芯片IC的第八引脚、时基芯片IC的第四引脚、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和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发光二极管LED的正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和时基芯片IC的第七引脚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和时基芯片IC的第二和第六引脚连接,时基芯片IC的第五引脚与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时基芯片IC的第三引脚与变压器T输入侧的第二端连接,变压器T输出侧的第一端与电位器RP的第一端和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变压器T输出侧的第二端同时与电位器RP的第二端和放电端子A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电位器RP的滑动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闭合开关AN,9V直流电源为电路提供电源,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工作指示灯,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时基芯片IC组成振荡电路,第一电容C1进行充电,充电饱和后放电触发时基芯片IC输出有节奏的脉冲信号,信号经变压器T进行放大,由放电端子A输出至人体的穴位处进行疚疗,电位器RP用于调节输出的强度,以便于适应个人需要的强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