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医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3529发布日期:2019-05-31 21:25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医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医疗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可穿戴医疗设备正走近人们的生活,维护着人们的健康。可穿戴医疗设备可以随时随地监测血糖、血压、心率、血氧含量、体温、呼吸频率等人体的健康指标。目前的可穿戴医疗设备着重于人体生理参数的监测,对于这些生理参数的运用上还有很大欠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医疗系统,该系统基于可穿戴医疗设备和云服务器工作,为患者和医生之间搭建有基于实时数据的医患交流平台,使得医生和患者能够方便的交流,向患者提供进一步的医疗服务。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医疗系统,包括可穿戴设备、可移动患者终端、云服务器及可移动医生终端,其中:

所述可穿戴设备佩戴在患者身上,用于采集患者生理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患者生理数据发送给可移动患者终端;

所述可移动患者终端佩戴在患者身上,用于将接收到的患者生理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将用户命令发送至云服务器或可移动医生终端,接收来自云服务器和可移动医生终端的数据;

所述云服务器用于存储患者和医生信息,并基于患者和医生信息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发送至可移动患者终端和可移动医生终端;

所述可移动医生终端,用于将医生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器,将用户命令发送至云服务器或可移动患者终端,接收来自云服务器和可移动患者终端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传感器组、AD转换器、第一通讯模块,其中:

所述传感器组用于采集患者的生理数据;

所述AD转换器与所述传感器组连接,用于对于生理数据进行模数转换,并将转换后的生理数据传送给第一通讯模块;

所述第一通讯模块与所述AD转换器连接,用于将转换后的生理数据发送给可移动患者终端。

可选地,所述传感器组包括血糖传感器、血压传感器、心率传感器、血氧含量传感器、体温传感器、呼吸频率传感器等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讯模块为近距离通讯模块或远距离通讯模块。

可选地,所述可移动患者终端包括:第二通讯模块、第一人机交互模块,其中:

所述第二通讯模块用于与云服务器和可移动医生终端通信,并将通信数据传送至第一人机交互模块;

所述第一人机交互模块用于显示所接收到的数据,并接受用户的输入命令返回给第二通讯模块。

可选地,所述第二通讯模块为远距离通讯模块。

可选地,所述云服务器包括云存储器、云计算器,其中:

所述云存储器用于存储医生特征信息和患者特征信息;

所述云计算器与所述云存储器连接,用于根据患者特征信息对于患者进行虚拟诊断,并对患者特征信息和医生特征信息进行匹配,为患者推荐合适的医生,将诊断信息和推荐信息发送至可移动患者终端和可移动医生终端。

可选地,所述可移动医生终端包括:第三通讯模块、第二人机交互模块,其中:

所述第三通讯模块用于与云服务器和可移动患者终端通信,并将通信数据传送至第二人机交互模块;

所述第二人机交互模块用于显示所接收到的数据,并接受用户的输入命令返回给第三通讯模块。

可选地,所述第三通讯模块为远距离通讯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患者既能够得到初步的云计算诊断结果,又能够通过云服务的推荐找到合适的医生,获得进一步的帮助;

2.医生与患者通过双方客户端,既能够实现语言上的交流,医生又能够通过云数据库获得患者生理检测数据,从而大大提高诊断和建议的正确性;

3.在一定的医、患交流以及初步诊断的基础之上,帮助患者在医疗平台上完成挂号,针对性强,减少患者在医院时不必要的检测项目开销,同时提高医生诊治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医疗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医疗系统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可穿戴智能医疗能够协助患者进行经过科学设计的个性化健康管理,通过检查指标来纠正功能性病理状态,中断或延缓病理改变过程。借助智能医疗的帮助,能够对于慢性疾病进行合理的管理,能够避免看急诊和住院治疗的可能性,减少就医次数。另外,许多疾病在彻底康复之前很有可能会出现情况反复,患者出院再入院的情况普遍存在。那么通过可穿戴智能医疗方案就可以持续跟踪患者后续情况,及时跟踪患者的康复进展情况,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减少重复入院的情况。也就是说,可穿戴智能医疗能够让患者(用户)管理自己的疾病,在需要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医疗救助。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医疗系统的结构框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医疗系统的原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医疗系统包括可穿戴设备、可移动患者终端、云服务器及可移动医生终端,其中:

所述可穿戴设备佩戴在患者身上,用于采集患者生理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患者生理数据发送给可移动患者终端;

所述可移动患者终端佩戴在患者身上,用于将接收到的患者生理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将用户命令发送至云服务器或可移动医生终端,接收来自云服务器和可移动医生终端的数据;

所述云服务器用于存储患者和医生信息,并基于患者和医生信息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发送至可移动患者终端和可移动医生终端;

所述可移动医生终端,用于将医生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器,将用户命令发送至云服务器或可移动患者终端,接收来自云服务器和可移动患者终端的数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传感器组、AD转换器、第一通讯模块,其中:

所述传感器组用于采集患者的生理数据,比如血糖、血压、心率、血氧含量、体温、呼吸频率、体位、体动数据等,并将采集到的生理数据传送给AD转换器,相应地,所述传感器组包括血糖传感器、血压传感器、心率传感器、血氧含量传感器、体温传感器、呼吸频率传感器、体位传感器、体动传感器等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AD转换器与所述传感器组连接,用于对于生理数据进行模数转换,并将转换后的生理数据传送给第一通讯模块;

所述第一通讯模块与所述AD转换器连接,用于将转换后的生理数据发送给可移动患者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可以为近距离通讯模块,比如蓝牙、红外通讯模块,也可以为远距离通讯模块,比如移动通讯模块等等。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可移动患者终端包括:第二通讯模块、第一人机交互模块,其中:

所述第二通讯模块用于与云服务器和可移动医生终端通信,比如将患者生理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从云服务器和可移动医生终端接收数据,将用户命令发送至云服务器和可移动医生终端,并将通信数据传送至第一人机交互模块;

所述第一人机交互模块用于显示所接收到的数据,并接受用户的输入命令返回给第二通讯模块。

其中,所述第二通讯模块为远距离通讯模块,比如移动通讯模块、WIFI通讯模块等等。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云服务器包括云存储器、云计算器,其中:

所述云存储器用于存储医生特征信息和患者特征信息,所述医生特征信息可以包括姓名、技术专长、职称、从业时间、所属医院、救治历史等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患者特征信息可以包括姓名、病史、就诊历史、生理数据等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云计算器与所述云存储器连接,用于根据患者特征信息对于患者进行虚拟诊断,并对患者特征信息和医生特征信息进行匹配,为患者推荐合适的医生,将诊断信息和推荐信息发送至可移动患者终端和可移动医生终端。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可移动医生终端包括:第三通讯模块、第二人机交互模块,其中:

所述第三通讯模块用于与云服务器和可移动患者终端通信,比如将医生特征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从云服务器和可移动患者终端接收数据,将用户命令发送至云服务器和可移动患者终端,并将通信数据传送至第二人机交互模块;

所述第二人机交互模块用于显示所接收到的数据,并接受用户的输入命令返回给第三通讯模块。

其中,所述第三通讯模块为远距离通讯模块,比如移动通讯模块、WIFI通讯模块等等。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患者终端和医生终端可建立医、患交流平台,基于此,医生和患者之间能够方便无障碍的交流。患者不仅能够通过云计算获得“虚拟医生”的虚拟诊断信息,还能够通过“云匹配”进一步获得适合的真实医生的医疗服务,同时患者还能够通过可移动患者终端选择满足自己要求的医生及医疗服务,还可方便地完成挂号等操作。而通过医生终端,医生能够调用患者的实时身体检测信息和病史,帮助医生进行准确地诊断并给出正确的建议。因此,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患者的健康状况得到实时的检测和管理,并能够进一步及时地得到医生的深入帮助。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