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2058发布日期:2019-03-02 04:2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消毒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消毒柜领域,具体指一种消毒柜。



背景技术:

消毒柜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餐具消毒、医疗器械消毒以及其它领域。常见的消毒方法有臭氧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和蒸汽消毒法。

其中臭氧消毒是生物化学消毒方式,臭氧能氧化并穿透细菌的细胞壁,破坏其细胞器,分解DNA、RNA、蛋白质、脂质类和多糖等大分子聚合物,从而使细菌灭活死亡;消毒柜内的臭氧浓度越大,相对温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但浓度过大时,会使人的呼吸有不适感。紫外线消毒是通过波长为240~260nm的紫外线杀灭微生物;但是紫外线不能直接照射的地方是无法消毒,并且紫外线极易被餐具吸收反射,单一杀毒效果并不好,因此紫外线消毒通常和臭氧消毒联合使用。

蒸汽消毒是一种物理消毒法,其是利用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对物品进行消毒。由于纯蒸汽的穿透性强,蛋白质、原生质胶体在湿热条件下用以变性凝固,酶系统容易破坏,蒸汽进入细胞内凝结成水,能够放出潜在热量提高温度,更增强了杀菌力。但是常规的蒸汽消毒法中,蒸汽温度通常在50℃左右,消毒时间长。

CN204582017U公开了《一种普通气压高温蒸汽消毒柜》,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普通气压高温蒸汽消毒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分别设置有内胆和蒸汽发生组件,所述内胆的内腔中设置有发热元件,所述内胆上与所述发热元件相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蒸汽发生组件的出气口与所述内胆的进气口通过蒸汽输送管相连接,所述柜体上还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内胆的内腔相连通,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大气相通。该实用新型能够产生120℃蒸汽,对消毒柜内物品进行加热,加热效果好。

但是该实用新型采用蒸汽发生器,能耗高,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耗低、占用空间小且消毒效果好的消毒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消毒柜,包括消毒柜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内胆;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与所述内胆之间设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内设有用来加热连接管道内的水雾和/或空气的加热装置和将加热后的水雾和/或空气送入所述内胆的内腔中的风机;所述连接管道的出口连通所述内胆的内腔;喷雾器的出口连通所述连接管道。

该消毒柜的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需要消毒时,所述喷雾器工作,将水雾喷到所述连接管道内,所述加热装置工作,将连接管道内的水雾和/或空气加热至60~125℃后,被所述风机送入所述内腔内,对放置在内腔内的物品进行消毒。

上述方案中的喷雾器可以根据需要选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较好的,所述喷雾器可以包括水箱和设置在水箱内的超声波震荡器,所述水箱的出口连通所述连接管道,并且,所述水箱内设有液位传感器;

所述液位传感器、加热装置、超声波振荡器和风机均电信号连接消毒柜的控制电路。

上述各方案中的所述加热装置优选为PTC加热器。该加热装置恒温效果好,且使用安全性好。

作为改进,还可以做在所述内腔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电信号连接消毒柜的控制电路。

为方便废气的排放,还可以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内胆之间设有用于抽取所述内腔内的气体并排放至消毒柜外的排放风机。

上述各方案中的消毒柜的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所述控制电路对所述液位计所传送来数据进行判断;

当所述水箱内有水时,控制电路启动所述喷雾器、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风机工作;所述喷雾器向所述连接管道内喷雾,所述加热装置将连接管道内的水雾和空气加热至60~90℃后,被所述风机送入所述内腔内,对放置在内腔内的物品进行消毒;

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内腔内的湿度达到RH100时,控制电路关闭所述喷雾器;当内腔内的湿度小于RH90时,控制电路启动所述喷雾器工作;

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内腔内的温度高于90℃时,控制电路关闭所述加热装置;当所述内腔内的温度低于60℃时,控制电路启动所述加热装置工作;

所述内腔的温度恒定在60~90℃、湿度恒定在RH90~RH100一段时间,完成消毒任务;

当液位计检测到所述水箱内无水时,控制电路启动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风机工作,所述连接管道内的空气被加热至115~125℃后进入所述内腔内,对内腔内的物品进行消毒;

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内腔内的温度高于125℃时,控制电路关闭加热装置;当内腔内的温度低于115℃时,控制电路启动加热装置工作;

将所述内腔内的温度恒定在115~125℃下30分钟,完成消毒任务;

完成消毒任务后,控制电路关闭所述加热装置,启动所述排气风机工作;

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内腔的温度≤50℃、湿度≤RH20时,所述控制电路停止所述风机和所述排气风机。

当检测到所述水箱内有水时,所述加热装置将所述连接管道内的水雾和空气加热至62~65℃;

所述内腔内的温度恒定在62~65℃,恒温时间为25~35分钟。

当检测到所述水箱内有水时,所述加热装置将所述连接管道内的水雾和空气加热至75~90℃;

所述内腔内的温度恒定在75~90℃,恒温时间为10~30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消毒柜及消毒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自采用湿法消毒或者干法消毒;采用湿法消毒,将水雾加热成60~90℃的蒸汽,加热速度快、耗能低,且蒸汽或过热蒸汽是一种湿热消毒,消毒效果好;采用干法消毒,先加热空气,加热后的空气进入空腔内对物品进行消毒,节能降耗效果好,消毒无死角,烘干温度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装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顶板打开);

图2为图1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该消毒柜包括:

壳体1,为消毒柜的外壳;

内胆2,设置在壳体1内,内胆2的内腔21为消毒场所;内腔21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和湿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

壳体1与内胆2之间设有用于抽取内腔21内的气体并排放至消毒柜外的排放风机9。本实施例中的排放风机9为离心风机。

连接管道3,设置在壳体1与内胆2之间的空腔内,其两端口均连通内腔21;连接管道3内靠近出口位置设有加热装置4,本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为PTC加热器,连接管道3内还设有风机8;连接管道3的出口连通所述内胆2的内腔21。

喷雾器5,用于将水转换成小水滴,并喷入到连接管道3内;包括水箱51和设置在水箱51内的超声波震荡器52,水箱51的出口连通连接管道3,水箱51内设有用于检测水箱51内水位的液位传感器。

液位传感器、加热装置4、超声波振荡器52、风机8、排放风机9以及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电信号连接消毒柜的控制电路。

该消毒柜的消毒方法如下:

首先,控制电路对液位计所传送来数据进行判断;

当检测到水箱51内有水时,控制电路启动喷雾器5、加热装置4和风机工作;喷雾器向连接管道内喷雾,加热装置4将连接管道3内的水雾和空气加热至设定温度,本实施例为75~90℃后,被风机8送入内腔21内,对放置在内腔内的物品进行消毒;

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内腔21内的湿度达到RH100时,控制电路关闭喷雾器5;当内腔21内的湿度小于RH90时,控制电路启动喷雾器5工作;

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内腔内的温度高于90℃时,控制电路关闭加热装置4;当内腔21内的温度低于75℃时,控制电路启动加热装置工作;

内腔21的温度恒定在75~90℃、湿度恒定在RH90~RH10015~20秒,完成消毒任务。

当液位计检测到水箱内无水时,控制电路启动所述加热装置4和所述风机8工作,将所述连接管道内的空气加热至115~125℃后进入所述内腔21内,对内腔内的物品进行消毒;

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内腔内的温度高于125℃时,控制电路关闭加热装置4;当内腔21内的温度低于115℃时,控制电路启动加热装置4工作;

将所述内腔21内的温度恒定在115~125℃下30分钟,完成消毒任务。

完成消毒任务后,控制电路关闭所述加热装置,启动所述排气风机工作;

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内腔的温度≤50℃、湿度≤RH20时,所述控制电路停止所述风机8和所述排气风机9。

实施例2

当检测到水箱51内有水时,控制电路启动喷雾器5、加热装置4和风机工作;喷雾器向连接管道内喷雾,加热装置4将连接管道3内的水雾和空气加热至62~65℃后,被风机8送入内腔21内,对放置在内腔内的物品进行消毒;

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内腔内的温度高于65℃时,控制电路关闭加热装置4;当内腔21内的温度低于62℃时,控制电路启动加热装置工作;

内腔21的温度恒定在62~65℃、湿度恒定在RH90~RH100 25~35分钟,完成消毒任务。

其余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