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织培养的冷却灭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2055发布日期:2019-03-02 04:2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织培养的冷却灭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组织培养灭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织培养的冷却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干热灭菌是利用烘箱加热到160-180℃的温度来杀死微生物,由于在干热条件下,细菌营养细胞的抗热性大为提高,接近芽孢的抗热水平,通常采用170℃持续90分钟来灭菌,干热灭菌的物品要预先洗净并干燥,工具等要包扎,以免灭菌后取用时重新污染,包扎可用耐高温的塑料,灭菌时应渐进升温,达到预定温度后记录时间,烘箱内放置的物品的数量不宜过多,以免防碍热对流和穿透,到指定时间断电后,待充分冷凉,才能打开烘箱,以免因骤冷而使器皿破裂,现有技术存在干热灭菌能源消耗太大,浪费时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织培养的冷却灭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干热灭菌能源消耗太大,浪费时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组织培养的冷却灭菌装置,包括灭菌桶,所述灭菌桶内圆周中心轴线套装高温桶,所述高温桶内圆周中心轴线套装高温盘管,所述高温桶内装有热传导介质,所述灭菌桶内与高温桶外的间隙套装双套盘管,所述双套盘管的内盘管外经冷媒套接于高温桶外圆周表面,所述双套盘管的外盘管内套接于灭菌桶的内圆周表面,所述内盘管进口连接于供料泵出口,其出口连接于单旋管一端,所述单旋管另一端连接于储槽进口,所述储槽出口连接于外盘管入口,所述外盘管出口连接于组织培养液出口,所述供料泵入口连接于组织培养液入口。

进一步,所述组织培养液出口连接三通截止阀出口,所述三通截止阀一入口连接于冷媒或热传导介质,其一入口连接于外盘管出口。

进一步,所述供料泵入口连接于节流阀一端,所述节流阀另一端连接于组织培养液入口。

进一步,所述高温盘管采用电加热。

进一步,所述灭菌桶设有桶盖。

有益技术效果:

1、本装置的灭菌原理是组织培养液通过供料泵进入双套盘管的内盘管,由内层加热棒通过导热介质传递热源,由于桶内的加热介质被加热到需要灭菌的温度,从而对内盘管加热,达到灭菌的效果,然后在桶外的单旋管与储槽的配合实现保温,从而将细菌杀死,当再次循环到外盘管时,组织培养液经桶壁内的冷媒冷却,从而使织培养液出口温度降低约65℃,本装置利用高温桶,通过热媒介质导热,在通过桶外的双套管对进出培养液的冷热交换,实现了培养液的冷却灭菌,因此,减少了能源消耗且节约了灭菌时间的效果。

2、本申请启用三通截止阀,将其接通冷源或热源,提高或降低培养液输出温度。

3、本申请采用的节流阀是可以调节的,一方面使培养液维持在一定的压力之下,使其沸点提高,同时,也可调节流量。

4、本申请可连续生产,灭菌时间短,由于受热时间短,可获得优质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织培养的冷却灭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灭菌桶,2-高温桶,3-高温盘管,4-热传导介质,5-双套盘管,6-内盘管,7-冷媒,8-外盘管,9-供料泵,10-单旋管,11-储槽,12-组织培养液出口,13-组织培养液入口,14-三通截止阀,15-节流阀,16-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组织培养的冷却灭菌装置,包括灭菌桶1,所述灭菌桶1内圆周中心轴线套装高温桶2,所述高温桶2内圆周中心轴线套装高温盘管3,所述高温桶2内装有热传导介质4,所述灭菌桶1内与高温桶2外的间隙套装双套盘管5,所述双套盘管5的内盘管6外经冷媒7套接于高温桶2外圆周表面,所述双套盘管5的外盘管8内套接于灭菌桶1的内圆周表面,所述内盘管6进口连接于供料泵9出口,其出口连接于单旋管10一端,所述单旋管10另一端连接于储槽11进口,所述储槽11出口连接于外盘管8入口,所述外盘管8出口连接于组织培养液出口12,所述供料泵9入口连接于组织培养液入口13。

所述组织培养液出口12连接三通截止阀14出口,所述三通截止阀14一入口连接于冷媒7或热传导介质4,其一入口连接于外盘管8出口。

所述供料泵9入口连接于节流阀15一端,所述节流阀15另一端连接于组织培养液入口13。

所述高温盘管3采用电加热。

所述灭菌桶1设有桶盖16。

工作原理:

本装置的灭菌原理是组织培养液通过供料泵进入双套盘管的内盘管,由内层加热棒通过导热介质传递热源,由于桶内的加热介质被加热到需要灭菌的温度,从而对内盘管加热,达到灭菌的效果,然后在桶外的单旋管与储槽的配合实现保温,从而将细菌杀死,当再次循环到外盘管时,组织培养液经桶壁内的冷媒冷却,从而使织培养液出口温度降低约65℃,本装置利用高温桶,通过热媒介质导热,在通过桶外的双套管对进出培养液的冷热交换,实现了培养液的冷却灭菌,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干热灭菌能源消耗太大,浪费时间的问题,具有减少了能源消耗且节约了灭菌时间、培养液输出温度、调节流量、产品质量好的有益技术效果。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