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毒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3319发布日期:2019-01-04 23:38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毒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支架,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消毒支架。



背景技术:

消毒支架是医院及诊所必备的常规设备,用于患者将消毒部位(如腿部、手臂部位)搁置在消毒支架上,便于医生对患者的患处进行消毒,其结构也较为简单,通常由升降支架以及用于搁置患者消毒部位的搁置架组成,但我们发现,在实际使用中该结构也存在不合理处,一是很多患者由于消毒部位较为疼痛,需要调整消毒部位时自行调整较为困难,需要医生或患者家属辅助,二是消毒过后的棉花、纱布等通常都扔在垃圾桶,造成环境的局部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消毒支架,该消毒支架可较为方便地调整患者的消毒部位,同时设有使用过的消毒棉花、纱布收纳结构,提高了环境的整洁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消毒支架,包括一底部设有真空吸盘的手摇式升降杆,以及一用于搁置消毒部位的弧形架,还包括一可实现正转及反转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底部和手摇式升降杆的顶端形成可拆式连接,所述转动电机的转动端和所述弧形架的底部形成转动式连接;所述转动电机通过第一电源线连接电源插头,同时通过第二电源线连接可控制转动电机正转以及反转的控制按键。

作为本实用新型之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架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内部设有弧形腔体,所述弧形腔体中间通过一隔板将所述弧形腔体分为左腔体和右腔体,所述右腔体底部设有带内螺纹的通孔,一连接瓶体,通过内螺纹和所述通孔形成连接,从而使连接瓶体位于弧形架的底部外侧;同时所述弧形架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连接有分别可封闭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第一封闭盖和第二封闭盖。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动转动结构,可较为方便地调整患者消毒部位的角度、位置;同时设有消毒物品及消毒后物品的收纳结构,大大提高了环境的整洁度。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图。

其中:1、真空吸盘;2、手摇式升降杆;3、弧形架;4、转动电机;5、转动端;6、第一电源线;7、电源插头;8、第二电源线;9、控制按键;10、第一口;11、第二开口;12、隔板;13、左腔体;14、右腔体;15、通孔;16、连接瓶体;17、第一铰链;18、第二铰链;19、第一封闭盖;20、第二封闭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图1可知,一种消毒支架,包括一底部设有真空吸盘1的手摇式升降杆2,以及一用于搁置消毒部位的弧形架3,还包括一可实现正转及反转的转动电机4,该转动电机4的底部和手摇式升降杆2的顶端形成可拆式连接(如卡接、螺纹连接),该转动电机4的转动端5和弧形架3的底部形成转动式连接;转动电机4通过第一电源线6连接电源插头7,同时通过第二电源线8连接可控制转动电机4正转以及反转的控制按键9。

上述结构具体是这样使用的:将患者的患处搁置在弧形架3上端(如小腿),然后通过真空吸盘1吸附住地面,防止弧形架3摆动,接着摇动手摇式升降杆2调整高低,然后将电源插头7和电源连接,最后通过控制按键9使转动电机4的转动端5正转或反转,以此来调整消毒部位的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弧形架3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开口10和第二开口11,内部设有弧形腔体,弧形腔体中间通过一隔板12将所述弧形腔体分为左腔体13和右腔体14,右腔体14底部设有带内螺纹的通孔15,一连接瓶体16,通过内螺纹和通孔15形成连接,从而使连接瓶体16位于弧形架3的底部外侧;同时弧形架3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铰链17和第二铰链8连接有分别可封闭第一开口10和第二开口11的第一封闭盖19和第二封闭盖20。

消毒棉花等消毒产品可放入左箱体13内,使用时,打开第一封闭盖19即可;消毒后的棉花可打开第二封闭盖20后,放入右腔体14内,最后会落入连接瓶体16内,便于处理。

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动转动结构,可较为方便地调整患者消毒部位的角度、位置;同时设有消毒物品及消毒后物品的收纳结构,大大提高了环境的整洁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