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爬楼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9096发布日期:2019-05-24 21:32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爬楼轮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爬楼轮椅。



背景技术: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和各种意外事故造成的肢体残疾人士越来越多的社会形势下,帮助解决这类人群的生活和出行问题已经是一个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轮椅作为年迈者和肢体残疾人士的代步工具,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人们方便出行,参与室外活动。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轮椅一般需要有人来推,而且大部分轮椅只能适应平地行走,难易达到上下楼梯的功能需求。

目前国内外现有的爬楼梯装置,主要分为星轮式、履带式和腿足式。其中星轮式爬楼轮椅重心变化较大,对使用者的舒适性影响较大,而且对路面适应性差;履带式爬楼轮椅机构笨重、平地行驶阻力大、转弯不灵活差;腿足式爬楼轮椅机械结构复杂,控制要求高,在平地上行走时机械腿的抬升和平移距离不能太大,运动比较缓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爬楼轮椅,能够同时满足平地和上下楼梯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爬楼轮椅,包括立方体的轮椅架,轮椅架的上方设置有座椅,轮椅架内设置有履带机构,履带机构和轮椅架的顶部之间连接有切换机构,履带机构上还连接有支撑机构,轮椅架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轮椅架底部前端两角的滚轮均为万向轮,轮椅架底部后端两角的滚轮均为驱动轮,驱动轮均通过驱动电机驱动。

履带机构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履带轮,两个履带轮均为前后设置且均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两个履带轮之间固定连接有立方体的连接架。

切换机构包括固定在连接架上的四个第一电动推杆,四个第一电动推杆分别位于连接架前后两端的两侧,四个第一电动推杆的另一端均连接至轮椅架的顶部。

支撑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连接架前后两端底部的支架,支架与连接架的底部之间均连接有倾斜的第二电动推杆,支架的底部均连接有支撑轮。

轮椅架和座椅连接有减震器。

轮椅架的前端上部固定连接有踏板支架,踏板支架的底部设置有脚踏板。

轮椅架的顶部一侧还固定设置有扶手,扶手上设置有控制器。

轮椅架的后端上部设置有把手架。

座椅的底部设置有倾角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爬楼轮椅,通过轮椅架内部设置的履带机构和切换机构,能够使轮椅既可以在平地上运动,也可以进行爬楼梯运动,对解决老年人和肢体残疾人士的出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爬楼轮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本实用新型一种爬楼轮椅的部分正视图;

图3是图1中本实用新型一种爬楼轮椅的俯视图。

图中,1.轮椅架,2.座椅,3.万向轮,4.驱动轮,5.履带轮,6.连接架,7.第一电动推杆,8.支架,9.第二电动推杆,10.支撑轮,11.减震器,12.踏板支架,13.脚踏板,14.扶手,15.控制器,16.把手架, 17.倾角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爬楼轮椅,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立方体的轮椅架1,轮椅架1的上方设置有座椅2,座椅2的底部设置有倾角传感器17,用以判断是否启动支撑机构,轮椅架1和座椅2连接有减震器11,轮椅架1的前端上部固定连接有踏板支架12,踏板支架12的底部设置有脚踏板13,轮椅架1的顶部一侧还固定设置有扶手14,扶手14上设置有控制器15,通过控制器15控制驱动轮4、履带轮5、第一电动推杆7或第二电动推杆9,轮椅架1的后端上部设置有把手架16,轮椅架1内设置有履带机构,履带机构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履带轮5,两个履带轮5均为前后设置且均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两个履带轮5之间固定连接有立方体的连接架6,履带机构和轮椅架1的顶部之间连接有切换机构,切换机构包括固定在连接架6 上的四个第一电动推杆7,四个第一电动推杆7分别位于连接架6前后两端的两侧,四个第一电动推杆7的另一端均连接至轮椅架1的顶部,履带机构上还连接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连接架 6前后两端底部的支架8,支架8与连接架6的底部之间均连接有倾斜的第二电动推杆9,支架8的底部均连接有支撑轮10,轮椅架1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滚轮,底部前端两角的滚轮均为万向轮3,轮椅架 1底部后端两角的滚轮均为驱动轮4,驱动轮4均通过驱动电机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万向轮3可以实现平地运动中的灵活转向,方便在平地上的运动和转弯,同时起到支撑作用;驱动轮4均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一般都有电磁离合器,能够完成手动和电动模式的互相转换,当电磁离合器处在电动形式时,轮椅能够在电机驱动下行走,当离合器处在手动形式时,人力就能够通过把守架16推着行走;通过控制第一电动推杆7来完成模式的转换,由于履带机构和轮椅架1的顶部固定,当第一电动推杆7伸长时,推动连接架6向下运动,进而使得履带机构下降着地,继续伸长,轮椅架1被抬起,完成轮椅行进模式的转换。反之,则可以实现履带运动到平地运动的切换,在第一电动推杆7控制下的切换快速、平稳,可以让爬楼梯轮椅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中实现自由切换;支撑机构可以为轮椅在重心变化较大时提供一个新的支撑点,提高轮椅在楼梯上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性、稳定性、舒适性,当爬楼梯电动轮椅从楼梯斜面开始向顶部水平面过渡时,后端支撑机构动作,第二电动推杆9伸长,推动后端的支架8下降触地,使其支撑在平台上,随着轮椅的继续向前运动,后端的支架8在第二电动推杆9的作用下,逐渐抬起,帮助轮椅平稳地完成楼梯斜面到平台的过渡过程。当爬楼梯轮椅下楼梯,从顶部平台向楼梯斜面过渡时,前端支撑机构动作,第二电动推杆9伸长,推动前端的支架8下降与第二级台阶水平面接触,再协同后端的支架8的作用,让轮椅位置调整到和楼梯斜面平行的位置,随着轮椅的继续向前运动,重心慢慢过渡到斜面上,前端的支架8在第二电动推杆9的作用下,慢慢收起,使轮椅在从平地到楼梯斜面的过渡平稳完成。

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一种爬楼轮椅,通过轮椅架1内部设置的履带机构和切换机构,能够使轮椅既可以在平地上运动,也可以进行爬楼梯运动,对解决老年人和肢体残疾人士的出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