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脐疗贴敷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9934发布日期:2019-03-30 09:01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医用脐疗贴敷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医用脐疗贴敷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采用脐疗贴敷的治疗方法,在使用脐疗贴敷药片时,由于在脐部从体外向体内慢慢渗透给药,药物逐渐吸收,治疗过程缓慢,对于有些慢性病人,减轻长期患者不适。根据治疗状况,需要加大力度治疗,但由于药剂片本身结构的局限及用药途径的局限,并不能达到医生需要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脐疗贴敷成型装置,可根据需要制备给病人使用的脐疗贴敷片,达到医生需要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用脐疗贴敷成型装置,包括脐疗贴敷成型装置盒体,包括盒体上层和盒体下层,所述盒体下层放置一块药物敷料成型垫板,在所述盒体下层与盒体上层之间设有隔层结构,所述隔层结构上设有格框,所述格框根据盒体上层内放置物的造型形成不同形状大小的格框;所述盒体上层内包括一个药物敷料挖勺、若干块无纺布、三个药物敷料成型模具及若干圆形贴片;所述圆形贴片包括双层结构,所述圆形贴片的内层中心为药物敷料部,内层边缘为一次性黏贴层,所述圆形贴片的外层为发热层,所述一次性黏贴层上具有第一可撕拉表层,所述发热层内为发热材料;所述一次性黏贴层上设有没有黏性的空白部分;所述药物敷料成型模具具有圆形的模具槽,所述三个药物敷料成型模具依次为小号、中号和大号,所述大号模具的模具槽直径小于圆形贴片药物敷料部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层上具有第二可撕拉表层。

进一步的,所述隔层结构上具有药物敷料挖勺格框、无纺布格框、贴片格框及三个模具格框。

进一步的,所述一次性黏贴层上、下、左、右侧边上各设有一块没有黏性的空白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药物敷料挖勺具有两端头,分别为圆弧形平头和具有凹槽的勺头。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脐疗贴敷成型装置方便医生自制脐疗贴敷片,可以直接使用,快速方便。首先将药物敷料成型垫板平铺在桌面上,将调配好的半固体药物用药物敷料用挖勺挖出摊在垫板上,用另一头的圆弧形平头铺平药物,根据药物敷用量选择大、中或小模具,使用模具将药物压制成型,成型后的药物倒置在无纺布上,转移至圆形贴片上,将药物敷在圆形贴片内层,使用一次性黏贴层贴在肚脐处,撕开发热层表层的撕拉层,使其开始发热,提高药物渗入体内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医用脐疗贴敷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隔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盒体下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药物敷料成型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药物敷料挖勺的结构示意图。

图6:药物敷料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圆形贴片内侧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8:圆形贴片内侧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9:圆形贴片外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医用脐疗贴敷成型装置,包括脐疗贴敷成型装置盒体1,包括盒体上层2和盒体下层3,所述盒体下层放置一块药物敷料成型垫板5,在所述盒体下层与盒体上层之间设有隔层结构4,所述隔层结构4上设有格框,所述格框根据盒体上层内放置物的造型形成不同形状大小的格框。

所述盒体上层内包括一个药物敷料挖勺6、若干块无纺布、三个药物敷料成型模具7及若干圆形贴片8。

所述圆形贴片8包括双层结构,所述圆形贴片8的内层中心为药物敷料部9,内层边缘为一次性黏贴层10,所述圆形贴片8的外层为发热层11,所述一次性黏贴层10上具有第一可撕拉表层12,所述发热层11内为发热材料。

所述一次性黏贴层10上设有没有黏性的空白部分13。

所述药物敷料成型模具7具有圆形的模具槽14,所述三个药物敷料成型模具7依次为小号、中号和大号,所述大号模具的模具槽直径小于圆形贴片药物敷料部9的直径。

所述发热层11上具有第二可撕拉表层15。

所述隔层结构4上具有药物敷料挖勺格框16、无纺布格框17、贴片格框18及三个模具格框19。

所述一次性黏贴层10上、下、左、右侧边上各设有一块没有黏性的空白部分13。

所述药物敷料挖勺6具有两端头,分别为圆弧形平头20和具有凹槽的勺头21。

所述发热层11内发热材料的材质可选择类似于一次性取暖贴的发热材质,撕开表层的保护层后,遇空气开始自发热。

使用时,首先将药物敷料成型垫板平铺在桌面上,将调配好的半固体药物用药物敷料22用挖勺挖出摊在垫板上,用另一头的圆弧形平头铺平药物;

根据药物敷用量选择大、中或小模具,使用模具将药物压制成型,成型后的药物倒置在无纺布上,然后转移至圆形贴片上;

将药物敷在圆形贴片内层,使用一次性黏贴层贴在肚脐处;

撕开发热层表层的撕拉层,使其开始发热,提高药物渗入体内的速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