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疗药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7026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脐疗药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散外敷保健器材。
脐疗是中医外治法的主要方法之一。草药散剂直接作用于脐部易于发挥作用,疗效迅速。但目前各种元气袋或其它用散剂脐疗的保健品,均是把药散用布包装成药芯,再把它置入能固定在脐部的袋子里,这样药散与皮肤之间至少有两层布相隔,对穴位的刺激性有所减弱,药效也大为降低。为了使药芯能对准脐部,药芯往往做得较大,一般直径大于100mm,这样不但药物用量大,造成浪费,而且在炎热夏季腹部闷热多汗,深感不适,难以坚持佩带。药袋连续使用2-3个月,不断接受人体体温和出汗蒸发,药物变性,难于保持高效。若经常更换新药袋,费用甚高,患者难以承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疗效高、用药省的脐疗器具,药物能始终对准脐部并直接与脐窝皮肤接触,具有使用方便,佩带舒适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制作一个能嵌入肚脐内的钹形钵,其内填充药散;药钵顶部开有若干能使药散漏出和散发药物气味的孔眼;在钹形钵底座的槽孔内系有定位用的腰带。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整体注塑的脐疗药钵的纵剖面图。
图2是装配式脐疗药钵的纵剖面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参见
图1,整体注塑的药钵由钹形钵1和底座5封闭而成,其内填充药散2。钹形钵突起部分的中央及其周围开有若干孔眼3,形成网状孔,它们的作用是使部分药散能够漏出到脐窝内并散发药物气味。钹形钵1的形状、大小与脐窝相适应,当置入脐窝后钵内的药散经孔眼漏至脐窝内,直接与皮肤接触,产生刺激和治疗作用。脐疗药钵可以用各种无毒塑料,特别是高、低密聚乙烯整体注塑而成。在药钵底座5的孔槽7内系有腰带6。
为防止药散在使用过程中从脐窝漏出,在底座上钹形钵1周围设置环形凸起8。该凸起始终与皮肤贴紧,起到固定药钵和密封药散的作用。本脐疗药钵未使用时,其外表面应罩有密封罩或胶带,以及采用其它密封措施,以防止药散失效和撒落。
为制造和使用方便,钹形钵1和底座5可以做成分体式,如图2所示,钹形钵1与下密封底11相嵌合,再通过紧配合卡入药钵底座5内。底座形状为长方形,两端的孔槽7可穿腰带。另外钵座中心部位有一较大的孔9,换药时用手指按压即可退出旧药钵。而底座和腰带仍可继续使用。钹形钵1和下密封底11用无毒低密聚乙烯制成,药钵底座5用无毒高密聚乙烯制成。
使用时,只需将药钵稍用力压入底座,环形凸起即可退掉直径稍大的密封罩。待钹形钵置入脐窝后,稍稍扎紧腰带,即可使钹形钵的突起部分轻微变形,使一部分药散落入脐窝直接接触皮肤。钹形钵的凸起部分应具一定柔性,易于变形,这样佩带更为舒适,效果也更好。
本脐疗药钵具有如下优点1、钵体形状象钹,与脐窝凸凹吻合,能使药钵牢固定位于脐窝内,解决了以往脐部药芯难以固定的困难。
2、药钵可做成大、中、小几种规格,适合各种人体佩带。钵体轻巧,使用方便,无任何不适。平时还可轻微按摩神阙穴位,增强医疗保健效果。
3、药钵容积小,装药量少,药力可以充分发挥于关键处。采用较勤的换药方法,既节约药物,又能使药物始终保持高效。
权利要求1.脐疗药钵,包括腰带(6),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一个能嵌入肚脐内的钹形钵(1),其内填充药散(2);药钵顶部开有若干能使药散漏出和散发药味的孔眼(3);在钹形钵底座(5)的孔槽(7)内系有定位用的腰带(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脐疗药钵,其特征在于所说钹形钵(1)周围设有起密封药散作用的环形凸起(8)。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脐疗药钵,其特征在于所说钹形钵(1)及其底座(5)为分体式,钹形体(1)与下密封底(11)相嵌合,再通过紧配合卡入开有大孔(9)的药钵底座(5)内。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脐疗药钵,其特征在于采用无毒塑料整体注塑而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脐疗药钵,其特征在于所说钹形钵(1)和下密封底(11)用无毒低密聚乙烯制成,药钵底座(5)用无毒高密聚乙烯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脐疗药钵,其特征在于所说钹形药钵(1)外表面罩有防止药散(2)失效和散落的密封罩或胶带。
专利摘要本脐疗药钵具有一个能嵌入肚脐内的钹形钵,其内填充药散;钹形钵顶部开有若干供漏出药散和散发药物气味的孔眼。在钹形钵底座两端的孔内系有定位腰带。钹形钵周围设置环形凸起,起固定药钵和密封药散的作用。钹形钵嵌入脐窝内,能使药钵牢固定位于脐窝部,解决了以往药芯难以固定的困难。该药钵容积小,药力可以充分发挥,既节约药物,又能使药物始终保持高效。
文档编号A61M37/00GK2204609SQ9321916
公开日1995年8月9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17日
发明者崔荣泉 申请人:崔荣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