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暂存消化液的采集与回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7847发布日期:2019-04-30 18:45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可暂存消化液的采集与回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消化液的采集与回输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暂存消化液的采集与回输装置。



背景技术:

某些消化液的丢失、肠道功能异常的患者,例如大型腹部手术术后胃瘫、上消化道梗阻、胃肠道手术后消化道瘘及部分严重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需要进行消化液的回输。尤其是胃瘫患者及消化道瘘的患者,此类病人常常消化液及营养物质还没有被吸收就从瘘口或胃管中排出,造成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营养不良,大大提高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另外此类患者多需要长期禁食,消化液的分泌大大减少,导致胃肠道黏膜的萎缩,肠道屏障功能的减退,此时如果给予肠内营养,亦容易出现对营养剂的不耐受,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

经临床研究证实,消化液的回收对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保护胃肠道黏膜屏障,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增加营养的吸收,促进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目前,临床上对消化液的收集及回输主要采取人工操作,用人工手动操作,从胃管或其他引流管内抽吸引流液,采用治疗碗及纱布手工滤过,过滤后装入营养瓶中进行回输。但是操作过程复杂,操作工作量大,增加护士工作负担,现有医护人员紧缺,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消化液回输过滤装置[CN201610799000.1]包括精密引流袋、肠内营养泵、引流连接管、输出管,精密引流袋由相互连通的计量器和储液袋组成,计量器上端与引流连接管连接;储液袋内设有过滤袋,计量器和储液袋的连接口设置在过滤袋内,经计量器进入储液袋内的消化液经过滤袋过滤;输出管的一端伸入储液袋中的消化液液面之下,它的另一端与肠内营养泵的泵管皮条的输入端连接,经过肠内营养泵,泵管皮条的输出端与病人营养管相连。

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人工操作的部分问题,方便了使用,但是存在处理后的消化液与未处理的消化液共同放置的问题,造成回输的消化液可能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和缺陷,提供一种可暂存消化液的采集与回输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可暂存消化液的采集与回输装置,包括按照消化液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吸取管、容器和回输管,所述的容器包括依次连通的收集容器,过滤机构和储存容器,过滤机构和储存容器之间设有三通结构,三通结构的三个端口分别连通过滤机构、储存容器和回输管,三通构件还包括选择阀门,选择构件选择性的连通过滤机构与储存容器或者连通过滤机构和回输管。

在上述的可暂存消化液的采集与回输装置中,所述的三通结构为三通阀,三通阀三个端口分别连通过滤机构、储存容器和回输管。

在上述的可暂存消化液的采集与回输装置中,所述的三通结构包括三通管和两个选择阀门,一个选择阀门设置在三通管与储存容器之间,另一个选择阀门设置在回输管上。

在上述的可暂存消化液的采集与回输装置中,所述过滤机构和储存容器之间设有第一动力泵,回输管上设有第二动力泵。

在上述的可暂存消化液的采集与回输装置中,所述第一动力泵和第二动力泵均为蠕动泵。

在上述的可暂存消化液的采集与回输装置中,所述的回输管和吸取管内设有止逆结构,回输管和吸取管的管口设有可拆卸的密封盖。

在上述的可暂存消化液的采集与回输装置中,储存容器竖直设置,储存容器设有进液管、出液管和排气管,进液管的一端伸出储存容器,另一端插入储存容器顶部,出液管的一端伸出储存容器,另一端插入储存容器顶部,排气管设置在储存容器的顶部,并且排气管的管口设有过滤灭菌塞。

在上述的可暂存消化液的采集与回输装置中,所述的进液管设有止回阀,所述出液管与回输管连接,出液管与回输管之间设有出液阀门。

在上述的可暂存消化液的采集与回输装置中,过滤机构包括消化液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粗滤网和精滤层,所述粗滤网为硬质材料制成的网孔结构,精滤层的过滤孔径小于粗滤层过滤孔径。

在上述的可暂存消化液的采集与回输装置中,收集容器设有外压管,所述外压管的一端与收集容器的顶部连通,另一端连接外压源,外压管设有外压管阀门。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将过滤和暂时存放两个过程分离开,使得过滤后的消化液可以暂存在储存容器中,特别当需要储存时间久时,可以取出并更换储存容器进行灭菌保温等操作,延长消化液的保存时间,而直接存放容易造成污染。

2、设置三通结构,将过滤和暂存过程分离的同时也进行有机的联系,可以在一个装置上同时并且卫生安全的做到直接回输和暂存后回输。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吸取管1,回输管2,收集容器3,过滤机构4,储存容器5,三通阀6,三通管7,选择阀门8,第一动力泵9,第二动力泵10进液管11,出液管12,排气管13,过滤灭菌塞14,止回阀15,出液阀门16,粗滤网17,精滤层18,外压管19,外压管阀门2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可暂存消化液的采集与回输装置,包括按照消化液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吸取管1、容器和回输管2,所述的容器包括依次连通的收集容器3,过滤机构4和储存容器5,过滤机构4和储存容器5之间设三通管7和选择阀门8,一个选择阀门8设置在三通管7与储存容器5之间,一个选择阀门8设置在回输管2上,三通管7的三个端口分别连通过滤机构4、储存容器5和回输管2,通过选择阀门8的调节,选择性地连通过滤机构4与储存容器5或者连通过滤机构4和回输管2。

其中,所述的收集容器3设有外压管19,所述外压管19的一端与收集容器3的顶部连通,另一端连接外压源,外压管19设有外压管阀门20,在必要的时候打开外压阀门20,通过增加外压的方式加快收集速度和过滤速度。

过滤机构4包括消化液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粗滤网17和精滤层18,所述粗滤网17为硬质材料制成的网孔结构,精滤层18的过滤孔径小于粗滤层17过滤孔径。

储存容器5竖直设置,储存容器5设有进液管11、出液管12和排气管13,进液管11的一端伸出储存容器5,另一端插入储存容器5顶部,出液管12的一端伸出储存容器5,另一端插入储存容器5顶部,排气管13设置在储存容器的顶部,并且排气管的管口设有过滤灭菌塞14。所述的进液管11设有止回阀15,所述出液管12与回输管2连接,出液管12与回输管2之间设有出液阀门16。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过滤机构4和储存容器5之间设有第一动力泵9,回输管2上设有第二动力泵10,所述第一动力泵9和第二动力泵10均为蠕动泵。采用蠕动泵,动力泵与消化液不直接接触,不污染消化液,使得消化液更加纯净。

所述的回输管2和吸取管1内设有止逆结构,防止收集的消化液回流,并且回输管2和吸取管1的管口设有可拆卸的密封盖,密封盖是为了保护管口的卫生,在吸取和回输时,取出密封盖。

本实施例的工作方式:设置在三通管7与储存容器5之间的选择阀门8打开,而设置在回输管2上的选择阀门8关闭,出液阀门16关闭,并打开第一动力泵9,此时消化液按照吸取管1--收集容器3--过滤机构4--储存容器5的路径存放在储存容器5中,当存放满后,可以暂时关闭第一动力泵9和全部阀门,对储存容器进行更换,直至吸取收集消化液的过程结束,关闭第一动力泵9;若此时需要进行回输,打开出液阀门16,此时消化液从按照储存容器5-回输管2的路径进行回输,用暂存的消化液进行回输。

设置在三通管7与储存容器5之间的选择阀门8关闭,而设置在回输管2上的选择阀门8打开,并打开第二动力泵10,此时消化液从按照吸取管1--收集容器3--过滤机构4--回输管2的路径过滤后直接进行回输。

在收集消化液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打开外压管阀门20,外压管19连接外压源为负压,加速收集。或者通过增加正压的方式加快过滤速度。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一种可暂存消化液的采集与回输装置,包括按照消化液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吸取管1、容器和回输管2,所述的容器包括依次连通的收集容器3,过滤机构4和储存容器5,过滤机构4和储存容器5之间设有三通阀6,三通阀6三个端口分别连通过滤机构4、储存容器5和回输管2,三通阀6作为选择构件选择性地连通过滤机构4与储存容器5或者连通过滤机构4和回输管2。

过滤机构4包括消化液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粗滤网17和精滤层18,所述粗滤网17为硬质材料制成的网孔结构,精滤层18的过滤孔径小于粗滤层17过滤孔径。并且

所述过滤机构4和储存容器5之间设有第一动力泵9,三通结构与回输管2之间设有第二动力泵10。所述第一动力泵9和第二动力泵10均为蠕动泵。

储存容器5竖直设置,储存容器5设有进液管11、出液管12和排气管13,进液管11的一端伸出储存容器5,另一端插入储存容器5顶部,出液管12的一端伸出储存容器5,另一端插入储存容器5顶部,排气管13设置在储存容器的顶部,并且排气管的管口设有过滤灭菌塞14。所述的进液管11设有止回阀15,所述出液管12与回输管2连接,出液管12与回输管2之间设有出液阀门16。

所述的回输管2和吸取管1内设有止逆结构,防止收集的消化液回流,回输管2和吸取管1的管口设有可拆卸的密封盖,设置密封盖是为了保护管口的卫生,在吸取和回输时,取出密封盖。

本实施例的工作方式:三通阀6调整到过滤机构4与储存容器5连通,出液阀门16关闭,并打开第一动力泵9,此时消化液按照吸取管1--收集容器3--过滤机构4--储存容器5的路径存放在储存容器5中,当存放满后,可以暂时关闭第一动力泵9和全部阀门,对储存容器进行更换,直至吸取收集消化液的过程结束,关闭第一动力泵9;若此时需要进行回输,打开出液阀门16,此时消化液从按照储存容器5-回输管2的路径进行回输,用暂存的消化液进行回输。

三通阀6调整到过滤机构4直接与回输管2连通,并打开第二动力泵10,此时消化液从按照吸取管1--收集容器3--过滤机构4--回输管2的路径过滤后直接进行回输。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吸取管1,回输管2,收集容器3,过滤机构4,储存容器5,三通阀6,三通管7,选择阀门8,第一动力泵9,第二动力泵10,进液管11,出液管12,排气管13,过滤灭菌塞1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