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头及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1205发布日期:2019-03-19 21:37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治疗头及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治疗头及治疗仪。



背景技术:

关节炎泛指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疾病,可分为数十种。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及关节畸形,严重者导致关节残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有对关节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治疗以及磁疗,由于现有的磁疗设备在对患者治疗时安装不方便,拆取时易破坏治疗仪器,且在使用时要花费较多的时间。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治疗关节炎的辅助治疗装置,使得医务人员在使用时安装、拆取方便,不易损坏,经济实用,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头,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在使用时安装、拆卸方便,且不易损坏,能够方便医务人员进行操作,且节省时间,该治疗头有效结合了聚焦超声技术的优点和TENS的治疗效果,不仅经济实用,而且提高了治疗效果,能够较好的缓解关节炎带来的疼痛,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了一种治疗仪,具有上述治疗头的优点,该治疗仪可以增加关节软骨与关节液营养物资的交换,促进软骨细胞合成、分泌相应的胶原纤维、蛋白多糖,进而减缓关节软骨的退变。同时还可刺激人体产生内源性镇痛物资,显著缓解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实现深度治疗效果,实现帮助骨关节炎患者缓解疼痛肿胀等症状,延缓关节软骨退变,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头,用于超声波和TENS结合治疗,所述治疗头包括:

壳本体,所述壳本体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周向设置有导电固定部;

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导电固定部且能够将所述导电固定部的内侧和外侧连通;以及

超声晶片,所述超声晶片嵌设于所述容纳腔且位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端。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治疗头,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固定部为环状结构且位于所述容纳腔的边缘外侧;

所述导电固定部包括第一侧、第二侧以及贯穿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的贯穿孔,所述第一侧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端相对应,所述第二侧位于所述容纳腔的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壳本体包括相互扣合的主壳体和波卡座;

所述主壳体包括外圆部和内圆部,所述导电固定部位于所述外圆部和所述内圆部之间,所述外圆部的远离所述波卡座的一端为第一外端,所述外圆部的靠近所述波卡座的一端为第一内端;

所述内圆部的远离所述波卡座的一端为第二外端,所述内圆部的靠近所述波卡座的一端为第二内端,所述第一侧相对于所述第一外端与所述第二外端凹陷设置且形成第一凹陷槽,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二内端平齐,所述第一内端凸出于所述第二侧且形成第二凹陷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外端靠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还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超声晶片的位置;

所述第二外端凸出于所述第一外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组件包括电磁铁、电池针以及导电片;

所述电磁铁固定嵌设于所述第一凹陷槽,所述导电片固定嵌设于所述第二凹陷槽,所述电池针嵌设于所述贯穿孔且将所述电磁铁与所述导电片电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治疗头还包括硅胶件和外接引线,所述硅胶件嵌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超声晶片相对于所述硅胶件靠近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端;

所述硅胶件开设有引线孔,所述外接引线与所述导电组件电连通,所述外接引线穿过所述引线孔与所述超声晶片电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治疗仪,所述治疗仪包括电极片和治疗头;

所述电极片开设有嵌设孔,所述嵌设孔的周向设置有导电件,所述超声晶片能够穿设于所述嵌设孔且所述导电组件与所述导电件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片依次包括无纺布层、PU导电膜层以及凝胶层,所述嵌设孔数量为一个且从所述无纺布层到所述凝胶层贯通设置;

所述导电件嵌设于所述嵌设孔内且所述导电件的一侧位于所述无纺布层的外表面,所述导电件的另一侧位于所述无纺布层与所述PU导电膜层之间且能够通过所述导电组件导电至所述PU导电膜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片包括基础部和导电部,所述导电部的数量为两个且间隔设置于所述基础部,所述嵌设孔与所述导电部一一对应且将所述基础部和所述导电部贯穿设置;

所述基础部依次包括发热层和隔热层,所述导电部依次包括PU导电膜层和凝胶层,所述PU导电膜层与所述隔热层贴合设置;

所述导电件嵌设于所述嵌设孔内且所述导电件的一侧位于所述发热层的外表面,所述导电件的另一侧位于所述隔热层与所述PU导电膜层之间且通过所述导电组件导电至所述PU导电膜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治疗仪还包括治疗主机,所述治疗头的外接引线与所述治疗主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时安装、拆卸方便,且不易损坏,方便医务人员进行操作,且节省时间,该治疗头有效结合了聚焦超声技术的优点和TENS的治疗效果,不仅经济实用,而且实现深度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实现帮助骨关节炎患者缓解疼痛肿胀等症状,延缓关节软骨退变,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治疗头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头;

图3为图2中壳本体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主客体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波卡座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导电组件的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治疗仪中电极片的第一种方案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电极片配对使用状态时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治疗仪中电极片的第二种方案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标:100-治疗头;10-壳本体;101-外圆部;1015-第一卡接部;102-导电固定部;103-内圆部;1023-第一凹陷槽;1026-第二凹陷槽;1035-限位部;104-主壳体;106-波卡座;1062-第二卡接部;1064-固定部;1067-嵌设部;12-导电组件;123-电磁铁;125-电池针;127-导电片;14-超声晶片;16-硅胶件;165-引线孔;18-外接引线;20-电极片;203-嵌设孔;205-导电件;206-基础部;207-导电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其中图1—图7对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图8—图11对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治疗头100,用于超声波治疗或者TENS治疗,该治疗头100包括壳本体10、导电组件12、超声晶片14、硅胶件16以及外接引线18,其中,导电组件12嵌设于壳本体10,硅胶件16和超声晶片14设置于壳本体10的容纳腔中,外接引线18用于与外接电源连接。

下面对该治疗头100的各个部件的具体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详细介绍壳本体10的具体结构,请参照图3所示,壳本体10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其中,容纳腔的周向设置有导电固定部102,该导电固定部102为环状结构,且位于容纳腔的边缘外侧,用于固定导电组件12且能够将外接引线18与壳本体10的开口端电连接,具体介绍如下。

可选的,该壳本体10包括相互扣合的主壳体104和波卡座106,请参照图3所示,该主壳体104与波卡座106相互扣合设置,其中,主壳体104设置有通孔,主壳体104与波卡座106扣合后形成上述容纳腔。

具体的,请参照图4和图5所示,该主壳体104包括外圆部101和内圆部103,导电固定部102位于外圆部101和内圆部103之间,定义外圆部101的远离波卡座106的一端为第一外端,外圆部101的靠近波卡座106的一端为第一内端;定义内圆部103的远离波卡座106的一端为第二外端,内圆部103的靠近波卡座106的一端为第二内端。

具体的,导电固定部102包括第一侧、第二侧以及贯穿第一侧和第二侧的贯穿孔,其中,第一侧与容纳腔的开口端相对应,第二侧位于容纳腔的内部。

即该主壳体104有外圆部101、导电固定部102以及内圆部103固定连接形成,其中,导电固定部102的第一侧相对于外圆部101的第一外端和内圆部103的第二外端凹陷设置,使得该主壳体104与容纳腔的开口端相一致的一侧形成第一凹陷槽1023,导电固定部102的第二侧与内圆部103的第二内端平齐,外圆部101的第一内端凸出于导电固定部102的第二侧和内圆部103的第二内端,使得该主壳体104的背离容纳腔的开口端的一侧形成第二凹陷槽1026。

可选的,该内圆部103的第二外端为圆环状结构,其中,在第二外端靠近容纳腔的一侧还设置有限位部1035,该限位部1035为圆环结构且用于限制超声晶片14的位置,使得超声晶片14能够固定嵌设于容纳腔中。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该内圆部103的中心轴线与限位部1035的中心轴线重合,当然,内圆部103的中心轴线与限位部1035的中心轴线可以不重合,具体不做限制,根据产品的实际使用需求设计即可。

可选的,该外圆部101的第一外端也为圆环状结构,且从第一外端向第二外端为圆弧过渡,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内圆部103的第二外端凸出于外圆部101的第一外端,且第一外端的中心轴线与第二外端的中心轴线重合,使得第一外端和第二外端之间的第一凹陷槽1023为规则的圆环状结构。

可选的,导电固定部102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和多个第二通孔,其中,第一通孔用于将该主壳体104和波卡座106固定连接,第二通孔用于嵌设导电组件12的电池针125,使得导电组件12从第一侧和第二侧电连接,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第一通孔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第二通孔的数量为三个,可均匀设置也可不均匀设置,根据实际装配需求设定。

可选的,外圆部101的第一内端还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015,该第一卡接部1015用于和波卡座106卡接扣合,且该外圆部101的形状为蜗壳状,具有引线出口端,其中,引线出口端设置有引线嵌设槽。

可选的,请参照图6所示,波卡座106由外向内依次包括第二卡接部1062、固定部1064以及嵌设部1067,其中,第二卡接部1062的形状与第一卡接部1015的形状相一致,当第一卡接部1015为凸台状时,第二卡接部1062为凹陷状;当第一卡接部1015为凹陷状时,第二卡接部1062为凸台状,凹凸配合固定。

可选的,固定部1064设置有多个螺纹孔,通过连接件能够将主壳体104与波卡座106固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螺纹孔的数量为四个,与上述第一通孔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

可选的,嵌设部1067与上述容纳腔相匹配,且用于固定嵌设引线,该波卡座106的形状也为蜗壳状,也具有引线出口端,该波卡座106的引线出口端与主壳体104的引线出口端相配合,波卡座106的引线出口端也设置有引线嵌设槽,波卡座106的引线嵌设槽与主壳体104的引线嵌设槽相匹配,从而将外接引线18固定设置。

其次,详细介绍导电组件12的具体结构,请参照图7所示,导电组件12固定设置于导电固定部102且能够将导电固定部102的内侧和外侧连通,具体的,导电组件12包括电磁铁123、电池针125以及导电片127,具体介绍如下;

可选的,电磁铁123为环状结构,电磁铁123固定嵌设于上述第一凹陷槽1023,导电片127也为环状薄片结构,导电片127固定嵌设于上述第二凹陷槽1026,电池针125的数量为多个且一一对应的嵌设于上述贯穿孔,该电池针125的两端分别连接电磁铁123和导电片127,从而将电磁铁123与导电片127电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电池针125的数量为三个,当然,该电池针125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余的电池针125作为备用,方便更换。可选的,导电片127均匀开设有多个固定孔,该固定孔与波卡座106的螺纹孔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采用螺栓依次从导电固定部102的贯穿孔和导电片127的固定孔穿过且固定把合于波卡座106的螺纹孔内。

然后,详细介绍超声晶片14、硅胶件16以及外接引线18的具体结构,请参照图2所示,可选的,超声晶片14和硅胶件16均嵌设于上述容纳腔,其中,超声晶片14相对于硅胶件16靠近于容纳腔的开口端。

可选的,超声晶片14为圆柱状结构,超声晶片14的外圆尺寸与主壳体104内圆部103的内圆尺寸相匹配,硅胶件16也为圆柱状结构且开设有引线孔165,具体的,该引线孔165为L型结构,能够使得外接引线18中的一股线穿过该引线孔165与超声晶片14电连通。

外接引线18的另外一股线与导电片127电连通,从而使得该治疗头100的电磁铁123和超声晶片14能够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超声晶片14为聚焦晶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治疗头100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不易损坏,该治疗头100有效结合聚焦超声技术的优点与TENS的治疗效果,能够同时产生低频脉冲电流和聚焦超声对患者的病灶进行治疗,同时治疗头100能够与电极片20卡接连接对病灶输出,在超声波治疗方面,其采用频率为0.6MHz的聚焦超声,提高治疗深度;在TENS方面,采用临床推荐的优化输出波形,降低传统治疗不舒服感;对于关节炎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效率,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前景。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治疗仪,用于治疗关节炎,该治疗仪包括治疗主机、电极片20以及实施例1提供的治疗头100,治疗头100的外接引线18与治疗主机连接,治疗头100的远离外接引线18的一端与电极片20固定连接,具体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8-图11所示,可选的,电极片20开设有嵌设孔203,嵌设孔203的周向设置有导电件205,其中,导电件205用于与导电组件12的电磁铁123相配合,在使用安装时,电磁铁123与导电件205相吸引扣合,治疗头100的超声晶片14能够穿设于嵌设孔203后贴敷于患者肌肤上。电极片20包括两种方案,下面详细介绍具体结构:

第一种方案:请参照图8和图9所示,电极片20依次包括无纺布层、PU导电膜层以及凝胶层,凝胶层用于贴敷于患者皮肤,还可以替换为导电无纺布压敏不干胶层,嵌设孔203的数量为一个且从无纺布层到凝胶层贯通设置。

可选的,导电件205嵌设于上述嵌设孔203内,该导电件205的一侧设置于无纺布层的外表面,即背离PU导电膜层的一侧,导电件205的另一侧位于无纺布层与PU导电膜层之间,且能够通过治疗头100的导电组件12导电至PU导电膜层。

在本方案中,正常使用时电极片20数量为两个,该两个电极片20形状对称,每个电极片20上设置有一个嵌设孔203,该导电件205的形状可以为圆环状或者间隔分布的铁片件,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在此不做限制,只要满足治疗头100的导电组件12中的电磁铁123能够与该导电件205吸附贴合,致使电流通过电磁铁123传导至电极片20中的导电件205,又通过PU导电膜传导至凝胶层,使得皮肤感触到Tens。

第二种方案:请参照图10和图11所示,电极片20为薄片状,该电极片20包括了基础部206和导电部207,导电部207的数量为两个且间隔设置于基础部206,每个导电部207均开设有嵌设孔203,嵌设孔203从基础部206到导电部207贯穿设置,该电极片20的形状为眼罩状,用在膝关节处,要满足电极片20能够较好的包裹关节且粘贴牢固。

可选的,该基础部206依次包括发热层和隔热层,导电部207依次包括PU导电膜层和凝胶层,PU导电膜层与隔热层贴合设置,该两个导电部207之间具有间距,避免相互之间通电而造成短路。

可选的,凝胶层可以替换为无纺布压敏不干胶层,在使用时,凝胶层或者无纺布压敏不干胶层用于接触患者皮肤,考虑到方便贴敷,在凝胶层设置时不宜过厚。同时,发热层在设置时也不易过厚,只要保证能够持续发热6-8小时左右,发热平均温度为52度即可,同时应避免贴太厚造成贴敷不便。

可选的,发热层是由蛭石(具有保温、隔热的作用)、铁、石、活性炭、无机盐、水等合成的聚合物,该聚合物可以在空气中氧气,发生放热反应。

可选的,导电件205的一侧设置于发热层的外表面,即背离隔热层的一侧,导电件205的另一侧位于隔热层和PU导电膜层之间且能够导电至PU导电膜层,通过导电件205将隔热层和发热层压合牢固。该导电件205的形状可以为环状,也可以为多个片状间隔环设。

在该方案中,嵌设孔203的左右上下均设置有导电件205,该导电件205为圆弧状结构,尺寸根据实际需求设计,该导电件205能够通过治疗头100导电至凝胶层或者无纺布压敏不干胶层。

可选的,在设置无纺布压敏不干胶层时,要适当的增加导电部207周边面积,防止因长时间贴附皮肤而滑落。该方案将超声波、Tens以及发热结合起来进行关节炎治疗。

可选的,在凝胶层或导电无纺布压敏不干胶层的上方,还设置有保护膜,在使用时,直接将保护膜撕掉贴于患者膝关节处,配合治疗头100即可使用,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

该电极片20配合治疗头100使用,超声晶片14的表面涂抹耦合剂,便于超声晶片14传导至患者的皮肤深层。该方案将超声波和Tens结合起来进行关节炎治疗。

上述两种方案中,嵌设孔203的尺寸要与治疗头100相配合,可选的,孔径为22-28mm。

该治疗仪还包括治疗主机,其中治疗主机包括控制模块、超声驱动单元、低频驱动单元、超声输出部、低频输出部以及电源模块。

其中,控制模块用于根据预设参数同时产生第一控制信号与第二控制信号,超声驱动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控制信号产生超声驱动信号,低频驱动单元用于根据第二控制信号产生低频驱动信号,超声输出部用于根据接收到超声驱动信号将电信号转化为聚焦超声波,低频输出部用于根据接收到低频驱动信号产生具有非对称指数波的低频脉冲电流,电源模块用于为控制模块、超声驱动单元、超声输出部以及低频输出部供电。

同时,低强度脉冲超声对骨关节软骨缺损有一定的疗效,缺损组织中的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均明显升高,低频经皮神经电刺激则可刺激人体产生内源性镇痛物资,显著缓解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在一定条件下,由于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可增加关节软骨与关节液营养物资的交换,从而促进软骨细胞合成、分泌相应的胶原纤维、蛋白多糖等,而这些成分正是关节软骨行使其功能的保障,进而减缓关节软骨的退变。

本实用新型同时产生低频脉冲电流又产生聚焦超声对病灶进行治疗,同时治疗头100与电极片20卡接连接对病灶输出,该治疗仪将低强度收敛超声技术和低频经皮神经电刺激有效结合,一方面将超声波汇聚成一条细小的超声波束,使其能有效透过关节间隙,达到需要治疗的关节腔部位,实现深度治疗效果。同时低频经皮神经电刺激人体产生内源性镇痛物质,即刻缓解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两者同时发挥作用,实现帮助骨关节炎患者缓解疼痛肿胀等症状,延缓关节软骨退变,对于关节炎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