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颌引导牙齿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5074发布日期:2018-10-09 19:32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口腔活动矫正器,具体涉及一种对颌引导牙齿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口腔活动矫正器是利用矫正器上的弹性不锈钢丝推牙齿移动,这种推力来自于附着在同侧颌骨或者牙齿上的矫正器,然而牙齿的功能是需要上、下牙齿的咬合的,因此现有口腔活动矫正器在移动牙齿的过程中,往往因为没有对颌牙齿的参照而产生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口腔活动矫正器移动牙齿的推力来自于同侧颌骨或者牙齿,推力没有对颌牙齿的参照会产生偏差这一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颌引导牙齿移动装置,利用戴在牙齿上的透明牙套粘接一种弓形反复回弯不锈钢丝,推对颌颌骨牙齿移动。上、下颌骨之间的弹性好,作用力方向容易调节的弹性钢丝,推对颌牙齿移动,从而接解决牙齿移动的方向和最终位置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对颌引导牙齿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套在牙齿上、其固定作用的牙套,两端固定在牙套上的上牙矫正部,两端固定在牙套上的下牙矫正部,以及两端固定在牙套上的上颌牙弓扩张部;所述上牙矫正部的上部向后倾斜,且位于上牙的内部,在上下牙齿咬合时,能够推上前牙根部向下、向前移动;所述下牙矫正部的下部向后倾斜,且位于下牙的内部,在上下牙齿咬合时,能够推下前牙根部粘膜使下前牙向前移动;所述上颌牙弓扩张部为具有向外弹力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上牙矫正部、均为下牙矫正部弹性钢丝制成,具有往复弯曲的蛇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上牙矫正部和牙齿咬合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0°-48°。

进一步地,所述牙套为透明牙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对颌引导牙齿移动装置,上牙矫正部的上部向后倾斜,且位于上牙的内部,在上下牙齿咬合时,能够推上前牙根部向下、向前移动;所述下牙矫正部的下部向后倾斜,且位于下牙的内部,在上下牙齿咬合时,能够推下前牙根部粘膜使下前牙向前移动;所述上颌牙弓扩张部为具有向外弹力的结构,扩大牙弓以后,前牙可以往后内收。本实用新型利用戴在牙齿上的透明牙套粘接一种弓形反复回弯不锈钢丝,推对颌颌骨牙齿移动;取戴方便,作用力柔和,容易调节,对牙齿没有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对颌引导牙齿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牙套,2-上牙矫正部,3-下牙矫正部,4-上颌牙弓扩张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对颌引导牙齿移动装置,包括

一种对颌引导牙齿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套在牙齿上、其固定作用的牙套1,两端固定在牙套1上的上牙矫正部2,两端固定在牙套1上的下牙矫正部3,以及两端固定在牙套1上的上颌牙弓扩张部4;所述上牙矫正部2的上部向后倾斜,且位于上牙的内部,在上下牙齿咬合时,能够推上前牙根部向下、向前移动;所述下牙矫正部3的下部向后倾斜,且位于下牙的内部,在上下牙齿咬合时,能够推下前牙根部粘膜使下前牙向前移动;所述上颌牙弓扩张部4为具有向外弹力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对颌引导牙齿移动装置,上牙矫正部2的上部向后倾斜,且位于上牙的内部,在上下牙齿咬合时,能够推上前牙根部向下、向前移动;所述下牙矫正部3的下部向后倾斜,且位于下牙的内部,在上下牙齿咬合时,能够推下前牙根部粘膜使下前牙向前移动;所述上颌牙弓扩张部4为具有向外弹力的结构,扩大牙弓以后,前牙可以往后内收。本实用新型利用戴在牙齿上的透明牙套1粘接一种弓形反复回弯不锈钢丝,推对颌颌骨牙齿移动;取戴方便,作用力柔和,容易调节,对牙齿没有损伤。

进一步地,所述上牙矫正部2、均为下牙矫正部3弹性钢丝制成,具有往复弯曲的蛇形结构。所述上牙矫正部2和牙齿咬合平面之间的夹角大约为45°;最小为40°,最大为80°;所述牙套1为透明牙套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