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鼻腔止血通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9321发布日期:2019-06-22 00:00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可调式鼻腔止血通气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可调式鼻腔止血通气管。



背景技术:

鼻内窥镜外科学是鼻科学领域划时代的变革,随着这一技术的日益成熟,其给更多的鼻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使既往非常痛苦的手术得以在鼻内窥镜直视下微创手术治疗,但大多数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同时合并鼻中隔偏曲,需要同时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才能改善和重建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功能,防止复发;单纯鼻中隔偏曲引起临床症状需手术矫正的患者也较多。目前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为防止出血和鼻中隔血肿的形成,临床上仍以凡士林纱条填塞为主,因其取材方便、经济实用且止血较可靠,但术后48h患者鼻塞、需张口呼吸、咽喉干燥、头疼眼胀、失眠等并发症使患者非常痛苦,且48h后撤纱条时,由于纱条与组织有粘连,故易出血、疼痛较剧,给患者心里留下阴影,使相当一部分患者不愿复诊,不利于术后恢复。有的学者主张术后鼻腔不填塞,但鼻腔出血较多且易形成鼻中隔血肿,再次填压痛苦更大。其它止血材料如聚乙烯制栓塞物,也不能解决术后鼻腔通气问题;乳胶制气囊,Foley气囊导管,也存在气囊易移位,气囊内压力过大,过度膨胀致局部组织压迫性坏死等并发症。

目前较为新型的填塞材料是瑞纳凝胶止血气囊,其由PVC气囊及附于其表面的凝胶止血纤维组成,利用双气囊充气填塞止血,其后鼻孔气囊充气后近似于球形,气囊跨过鼻后孔过多易压迫咽鼓管咽口,引发咽鼓管炎、中耳炎;过少后鼻孔封闭不严,分泌物易渗到鼻咽部,且气囊易移位。由于固有鼻腔和鼻前庭存在解剖结构不同,鼻腔气囊充气不足前鼻孔封闭不严易有分泌物渗出;充气过多易压迫组织影响局部血液循环,致局部组织供血不足,患者感觉胀痛不适。同时,瑞纳凝胶止血气囊价格昂贵,不利其广泛推广,现有的鼻管不具有空气过滤功能,而且插入鼻管后,鼻毛受到鼻管的阻隔,不能对空气进行过滤,带有杂质的空气进入鼻腔及肺部后,不利于健康且易使呼吸道产生分泌物,分泌物不易处理。如果鼻腔内壁出血,因鼻腔内设置有鼻管,不易进行止血处理。术后鼻子不能受到外部碰撞,现有设备也缺少保护鼻子免于受到碰撞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可调式鼻腔止血通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鼻腔内的导气管、包裹在所述导气管外壁的气囊部、与所述导气管可拆卸连接并覆盖在鼻外侧的鼻罩、置换冷气时与所述气囊部可拆卸连接的制冷泵;

所述导气管的一端位于鼻腔内,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过滤塞并伸出鼻腔;

所述气囊部包括包裹在所述导气管外壁的至少一个气囊,所述气囊设置有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进气管、所述排气管和所述导气管从所述鼻罩的气管槽穿出,所述进气管的自由端和所述排气管的自由端设置有单向阀;

置换冷气时,所述制冷泵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排气管的自由端,所述制冷泵用于将所述气囊部内的气体置换为低温气体。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部包括前气囊、鼻腔气囊、后气囊,所述前气囊的体积小于所述后气囊的体积,所述后气囊的体积小于所述鼻腔气囊的体积,所述前气囊和所述鼻腔气囊具有椭圆球体结构,所述后鼻孔气囊的横向径等于其纵向径,所述后鼻孔气囊的末端具有马蹄形凹陷结构,凹陷面呈椭圆形,所述前气囊位于鼻腔内靠近鼻孔的一侧,所述后气囊位于鼻腔内远离鼻孔的一侧,所述鼻腔气囊位于所述前气囊和所述后气囊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鼻罩包覆在鼻外侧,所述鼻罩底部的鼻孔处设置有气管槽,所述导气管、所述进气管和所述排气管卡接在所述气管槽内,所述鼻罩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带。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的自由端与所述排气管的自由端设置有不同的颜色标记,所述进气管的自由端设置有进气单向阀,所述排气管的自由端设置有排气单向阀,所述进气管和所述排气管穿出所述气管槽后延伸至耳廓,并固定在耳廓上。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泵内部设置有冰槽,所述制冷泵的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制冷泵的内部空间相通的吸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接,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吸气口相连接,所述制冷泵内设置有吹风部,所述吹风部可将所述制冷泵的内部的气体吹入所述进气管,并将所述排气管内的气体吸入所述制冷泵的内部,所述冰槽内设置有冰块。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塞套接在所述导气管的一端,所述过滤塞的底面上设置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鼻罩为可塑性材料制成。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可调式鼻腔止血通气管具有生产工艺简单、用途多、成本低、治疗效果好的优点,本装置可以对吸入体内的空气进行过滤,消除了缺少鼻毛过滤的缺点。本装置通过设置制冷泵和气囊部可对鼻腔内壁出血后进行止血,解决了插入鼻管后鼻腔内壁出血不能有效止血的难题,通过设置鼻罩,对术后鼻子提供了有效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鼻腔止血通气管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鼻腔止血通气管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鼻腔止血通气管的实施例的制冷泵的剖视图。其中:

11-导气管;12-过滤塞;21-前气囊;22-鼻腔气囊;23-后气囊;24-进气管;25-排气管;26-进气单向阀;27-排气单向阀;31-鼻罩;32-固定带;41-冰槽;42-吸气口;43-排气口;44-吹风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可调式鼻腔止血通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鼻腔内的导气管11、包裹在所述导气管11外壁的气囊部、与所述导气管11可拆卸连接并覆盖在鼻外侧的鼻罩31、置换冷气时与所述气囊部可拆卸连接的制冷泵;

所述导气管11的一端位于鼻腔内,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过滤塞12并伸出鼻腔;

所述气囊部包括包裹在所述导气管11外壁的至少一个气囊,所述气囊设置有进气管24和排气管25,所述进气管24、所述排气管25和所述导气管11从所述鼻罩31的气管槽穿出,所述进气管24的自由端和所述排气管25的自由端设置有单向阀;

置换冷气时,所述制冷泵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进气管24和所述排气管25的自由端,所述制冷泵用于将所述气囊部内的气体置换为低温气体。

进一步地,所述导气管11为塑胶材质制成,具有良好的柔韧性、抗挤压性和良好的通气。

进一步地,所述鼻罩31具有类鼻的形状,所述鼻罩31的中空结构稍大于鼻子,使用时罩在鼻子外部,通过固定带32系在耳廓上或绕头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泵由轻质材质制成,便于携带。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塞12位于鼻腔外。

进一步地,所述导气管11稍长于鼻腔。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部的各气囊分别设置有一个进气管24和一个排气管25。

所述气囊部包括前气囊21、鼻腔气囊22、后气囊23,所述前气囊21的体积小于所述后气囊23的体积,所述后气囊23的体积小于所述鼻腔气囊22的体积,所述前气囊21和所述鼻腔气囊22具有椭圆球体结构,所述后鼻孔气囊的横向径等于其纵向径,所述后鼻孔气囊的末端具有马蹄形凹陷结构,凹陷面呈椭圆形,所述前气囊21位于鼻腔内靠近鼻孔的一侧,所述后气囊23位于鼻腔内远离鼻孔的一侧,所述鼻腔气囊22位于所述前气囊21和所述后气囊23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前气囊21、所述鼻腔气囊22、所述后气囊23均包裹在所述导气管11的外部侧壁上,但不与所述导气管11相通,且不阻挡所述导气管11的管口。

进一步地,所述前气囊21、所述鼻腔气囊22、所述后气囊23最大直径均小于鼻腔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导气管11贯穿所述前气囊21、所述鼻腔气囊22和所述后气囊23的中部。

所述鼻罩31包覆在鼻外侧,所述鼻罩31底部的鼻孔处设置有气管槽,所述导气管11、所述进气管24和所述排气管25卡接在所述气管槽内,所述鼻罩31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带32。

进一步地,所述气管槽设置在所述鼻罩31佩戴在鼻子上后的鼻孔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气管槽的直径大于所述导气管11和所有所述进气管24和所述排气管25的总合。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24和所述排气管25卡接在所述气管槽内,但所述气管槽不压迫致使所述进气管24和所述排气管25通气受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32为弹力带。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32的两端均设置在所述鼻罩31上,所述固定带32挂在耳廓上。

进一步地,所述鼻罩31与所述导气管11可拆卸连接,不使用所述鼻罩31时,可将鼻罩31拆下。

所述进气管24的自由端与所述排气管25的自由端设置有不同的颜色标记,所述进气管24的自由端设置有进气单向阀26,所述排气管25的自由端设置有排气单向阀27,所述进气管24和所述排气管25穿出所述气管槽后延伸至耳廓,并固定在耳廓上。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单向阀26只能向所述气囊内进气,所述排气单向阀27只能从所述气囊内排气。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24的自由端标记为红色,所述排气管25的自由端标记为蓝色。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24的自由端和所述排气管25的自由端均可与所述制冷泵相连接。

所述制冷泵内部设置有冰槽41,所述制冷泵的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制冷泵的内部空间相通的吸气口42和排气口43,所述进气管24与所述排气口43相连接,所述排气管25与所述吸气口42相连接,所述制冷泵内设置有吹风部44,所述吹风部44可将所述制冷泵的内部的气体吹入所述进气管24,并将所述排气管25内的气体吸入所述制冷泵的内部,所述冰槽41内设置有冰块。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24与所述排气口43可拆卸连接,所述排气管25与所述吸气口42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24的自由端卡接于所述排气口43,所述排气管25的自由端卡接于所述吸气口42。

进一步地,所述吹风部44包括风扇。

更进一步地,所述风扇通过叶片实现将冷气吹入所述吸气管,将空气吸入所述制冷泵。

更进一步地,所述风扇的吹风端朝向所述排气口43,吸气端朝向所述吸气口42。

进一步地,通过制冷泵将气囊内的气体置换成温度低的冷气,降低鼻腔内的温度,有助于止血、止痛。

所述过滤塞12套接在所述导气管11的一端,所述过滤塞12的底面上设置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塞12的筛网为100目。

所述鼻罩31为可塑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鼻罩31材料为可塑性材料,对外鼻贴服良好,患者舒适度佳。

使用时,将所述导气管11插入患者鼻腔,通过制冷泵或其他重启设备通过所述前气囊21、所述鼻腔气囊22、所述后气囊23的进气管24向各气囊内充气,充气程度由患者鼻腔大小而定,保证导气管11及各气囊不会自由下落。将所述过滤塞12盖在所述导气管11伸出鼻腔的一端,过滤塞12可拆卸连接,可拆下更换或清洗。所述进气管24和所述排气管25穿出鼻腔并挂在患者的耳廓上,可使用胶带将绕过耳廓的所述进气管24和所述排气管25的自由端粘接在面颊上,方便固定。使用鼻罩31时,将鼻罩31的气管槽对准所述导气管11、所述进气管24和所述排气管25下压,将固定带32系在患者脑部,方便固定。置换冷气时,将所述进气管24连接在所述制冷泵的排气口43,将所述排气管25连接在所述制冷泵的吸气口42,将冰块置于所述制冷泵的冰槽41内,打开所述制冷泵的开关,所述制冷泵的风扇启动,将冷空气通过所述进气管24吹入所述前气囊21、所述鼻腔气囊22、所述后气囊23内,所述前气囊21、所述鼻腔气囊22、所述后气囊23内的冷空气被置换到制冷泵的内部冷却,空气全部制冷或患者止血止痛后,关闭制冷泵,拆下所述进气管24和所述排气管25,固定至原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可调式鼻腔止血通气管具有生产工艺简单、用途多、成本低、治疗效果好的优点,本装置可以对吸入体内的空气进行过滤,消除了缺少鼻毛过滤的缺点。本装置通过设置制冷泵和气囊部可对鼻腔内壁出血后进行止血,解决了插入鼻管后鼻腔内壁出血不能有效止血的难题,通过设置鼻罩31,对术后鼻子提供了有效的保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