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全向电动医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2464发布日期:2018-08-14 16:52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床,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医疗床。



背景技术:

在医院中,病人就医需要躺下来,尤其是一些危重病人、受伤病人、住院病人或需要特殊检查的病人,因此医疗床就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是简单床了,必须是可以升降或自由调节的医疗床

在医疗检查中,有多种项目需要患者躺在医疗床上进行,其中检查项目包括头部、颈部、胸部、臀部、腿部,为配合医生的操作,患者需要以不同的体位躺在医疗床上,以及在病人进食时需要上半身坐起来的时候,那么医疗床有升降和翻转的功能就显得尤其重要,可以进行头部和尾部的升降,以及左右侧身的动作。

传统的医疗床多为平板床,为满足病员清洗、擦身、上药的需要,利用枕垫将头部或者臀部垫高来抬高患者的头部、腹部或下肢,甚至很多还通过人工将病人扶起,以便进治疗、护理,其存在以下问题:1、通过人工扶起或者枕垫垫高,操作麻烦,而且在面对病人不能随意被移动的情况下,这样的方式很不安全;2、左右侧翻的时候只能通过人工操作,安全性不好,且工作量大,实用性差;3、在检查过程中,患者为了调整身体姿势以取得更好的舒适性,可调节性差,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还会受伤,从而舒适性不好。

cn103784197b公开了一种电动医疗床,包括医疗床体和支撑医疗床体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与医疗床体前部相连的位于两侧的两个升降立柱、与医疗床体后部的中间位置相连的至少一个升降立柱以及承载所述升降立柱的底座,所述升降立柱上端自由端通过万向节与所述医疗床体相连,所述升降立柱下端固定端通过抱箍安装在底座上;侧翻时,所述前部的一个升降立柱与后部的升降立柱一同下降并通过万向节使医疗床体向一侧侧翻,所述前部的另一个升降立柱配合支撑医疗床体。这种电动医疗床通过升降柱来支撑各部分结构升降。

cn105662747a公开了一种医疗床,包括床架和固连在床架上的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上侧面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两长条状的安装槽,该两安装槽沿床板宽度方向排列,所述安装槽内均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侧面上固连有气袋,在床架上设有能够对气袋充气的气泵,所述床板上设有能够驱动移动板移动的驱动件。通过控制气泵对气袋进行充气,气袋膨胀并能够将身体向上抬升,从而辅助病人进行翻身、抬脚等动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全向电动医疗床,可省力便捷的实现床背调节,大腿板调节、小腿板调节、倾斜角度调节,复合人体工学特点,操作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全向电动医疗床,包括底架、床框、床板、前后倾斜机构、床背升降机构和腿部调节机构,底架上方设有床框,床板设于床框上方。

进一步改进,所述床板包括依次排布的床背、第一软接板、臀部床板、大腿板、第二软接板、小腿板。第一软接板前侧连接臀部床板,第一软接板后侧连接床背,第二软接板前侧连接小腿板,第二软接板后侧连接大腿板。

所述前后倾斜机构包括固定在床框上的前升降倾斜电机和后升降倾斜电机,前升降倾斜电机的推杆连接前第一摆臂上端,前第一摆臂下端连接前床框支撑轴,前床框支撑轴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两个前第二摆臂的下端,每个前第二摆臂的上端转动连接一个前第三摆臂上端,前第三摆臂的下端转动连接前第三摆臂支座,前第三摆臂支座固定在底架的前横梁上,后升降倾斜电机的推杆连接后第一摆臂上端,后第一摆臂下端连接后床框支撑轴,后床框支撑轴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两个后第二摆臂的下端,每个后第二摆臂的上端转动连接后第二摆臂支座,后第二摆臂支座固定在底架的后横梁上;床框的前侧和后侧各固定安装两个床框支撑臂,前侧的两个床框支撑臂下端连接前床框支撑轴,后侧的两个床框支撑臂下端连接后床框支撑轴;

所述床背升降机构包括安装在床框的横梁上的背部升降电机、床背升降臂、床背支撑框、床背升降框、床背摆臂,床背固定安装在床背支撑框上,以病人仰卧时,头部一侧为后端,脚部一侧为前端,床背支撑框前端的横梁固定连接床背升降臂的上端,床背升降臂是倾斜的,床背升降臂的下端向背部升降电机一侧倾斜,床背升降臂的下端连接背部升降电机的推杆;床背升降框的后端与床框销接或铰接,床背升降框的前端与床背支撑框的前半段销接,床背升降框的前端与床背支撑框前端的横梁的之间存在间隔段,床背升降框的前端的横梁的两端连接床背摆臂的前端,床背摆臂的后端销接在床背升降框的前端的横梁后侧的床框上;

所述腿部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在床框的横梁上的腿部升降电机,腿部升降电机的推杆连接腿部升降臂下端,腿部升降臂上端连接腿部升降支撑轴,腿部升降支撑轴的两侧分别连接两个大腿板升降臂的后端,大腿板升降臂与大腿板下表面固定连接,大腿板升降臂的前侧与中转支座的后端连接,中转支座的前端连接小腿板升降臂后侧,小腿板升降臂与小腿板下表面固定连接,大腿板升降臂的前端连接小腿板升降臂的后端,大腿板升降臂与小腿板升降臂的连接处位于中转支座中部,小腿板前端与小腿板摆臂的上端连接,小腿板摆臂的下端与床框活动连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床背的两侧安装护栏固定架,可以快速安装护栏。床背支撑框的下侧安装缓冲垫块,防止床背支撑框与床框刚性接触。

进一步改进,所述小腿板的后端下表面设有位于床框正上方的橡胶滑轮,小腿板运动和角度改变时,橡胶滑轮在床框上滑动,保护小腿板。

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第三摆臂呈月牙状,前第二摆臂为中空板,前第三摆臂的弯曲部向前第二摆臂内凸,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前升降倾斜电机工作时,前第二摆臂和前第三摆臂均转动,使得前床框支撑轴上下高度调节幅度更大。

进一步改进,所述床框的前端设有床尾板插孔,床框的后端设有床头板插孔。

本发明的优点:通过床背升降机构调节床背的高度,便捷省力,通过腿部调节机构可调节大腿板和小腿板的高度、角度,更好的适应各种体位的人体,调节结构简单、紧凑、省力,利用杠杆原理,调节方便,升降电机负荷小。采用床背升降框、床背摆臂和床背升降臂三者共同支撑床背支撑框,并且采用杠杆作用,使得背部升降电机的推杆受力小,行程短即可完成床背升降。本发明可省力便捷的实现床背调节,大腿板调节、小腿板调节、倾斜角度调节,复合人体工学特点,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多功能全向电动医疗床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多功能全向电动医疗床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前后倾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前后倾斜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床背升降机构和腿部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床背升降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床背升降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腿部调节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架、2.床框、11.中控刹车踏板、12.中控轮、21.床头板插孔、22.床尾板插孔、31.前升降倾斜电机、32.前第一摆臂、33.床框支撑臂、34.前床框支撑轴、35.前第二摆臂、36.前第三摆臂、37.前第三摆臂支座、38.后升降倾斜电机、41.背部升降电机、42.床背升降臂、43.床背支撑框、44.床背升降框、45.床背摆臂、46.护栏固定架、47.床背、48.缓冲垫块、51.腿部升降电机、52.腿部升降臂、53.腿部升降支撑轴、54.大腿板升降臂、55.中转支座、56.小腿板升降臂、57.小腿板摆臂、58.大腿板、59.小腿板、60.第一软接板、61.臀部床板、62.第二软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2,一种多功能全向电动医疗床,包括底架1、床框2、床板、前后倾斜机构、床背升降机构和腿部调节机构,底架1的四个脚安装有中控轮11,并且在底架1上安装用于制动中控轮11的中控刹车踏板12,底架1上方设有床框2,床框2的前端设有床尾板插孔22,床框2的后端设有床头板插孔21,床板设于床框2上方,床板包括依次排布的床背47、第一软接板60、臀部床板61、大腿板58、第二软接板62、小腿板59。第一软接板60前侧连接臀部床板61,第一软接板60后侧连接床背47,第二软接板62前侧连接小腿板59,第二软接板62后侧连接大腿板58。

参照图3和图4,前后倾斜机构包括固定在床框2内的z型梁上的前升降倾斜电机31和后升降倾斜电机37,前升降倾斜电机31的推杆连接前第一摆臂32上端,前第一摆臂32下端连接前床框支撑轴34,前床框支撑轴34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两个前第二摆臂35的下端,每个前第二摆臂35的上端转动连接一个前第三摆臂36上端,前第三摆臂36的下端转动连接前第三摆臂支座37,前第三摆臂支座37固定在底架1的前横梁上,后升降倾斜电机37的推杆连接后第一摆臂上端,后第一摆臂下端连接后床框支撑轴,后床框支撑轴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两个后第二摆臂的下端,每个后第二摆臂的上端转动连接后第二摆臂支座,后第二摆臂支座固定在底架1的后横梁上;床框2的前侧和后侧各固定安装两个床框支撑臂33,前侧的两个床框支撑臂33下端连接前床框支撑轴34,后侧的两个床框支撑臂33下端连接后床框支撑轴。

前第三摆臂36呈月牙状,前第二摆臂35为中空板,前第三摆臂36的弯曲部向前第二摆臂35内凸,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前升降倾斜电机31工作时,前第二摆臂35和前第三摆臂36均转动,使得前床框支撑轴34上下高度调节幅度更大。

如图5-7所示,床背升降机构包括安装在床框2的横梁上的背部升降电机41、床背升降臂42、床背支撑框43、床背升降框44、床背摆臂45,床背47固定安装在床背支撑框43上,以病人仰卧时,头部一侧为后端,脚部一侧为前端,床背支撑框43前端的横梁固定连接床背升降臂42的上端,床背升降臂42是倾斜的,床背升降臂42的下端向背部升降电机41一侧倾斜,床背升降臂42的下端连接背部升降电机41的推杆,床背升降臂42采用倾斜结构,背部升降电机41运动使得床背支撑框43前端的横梁不但受到向上的力,还受到向后的力。床背升降框44的后端与床框2销接或铰接,床背升降框44的前端与床背支撑框43的前半段销接,床背升降框44的前端与床背支撑框43前端的横梁的之间存在间隔段,床背升降框44的前端的横梁的两端连接床背摆臂45的前端,床背摆臂45的后端销接在床背升降框44的前端的横梁后侧的床框上。

如图5和图8所示,腿部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在床框2的横梁上的腿部升降电机51,腿部升降电机51的推杆连接腿部升降臂52下端,腿部升降臂52上端连接腿部升降支撑轴53,腿部升降支撑轴53的两侧分别连接两个大腿板升降臂54的后端,大腿板升降臂54与大腿板58下表面固定连接,大腿板升降臂54的前侧与中转支座55的后端连接,中转支座55的前端连接小腿板升降臂56后侧,小腿板升降臂56与小腿板59下表面固定连接,大腿板升降臂54的前端连接小腿板升降臂56的后端,大腿板升降臂54与小腿板升降臂56的连接处位于中转支座55中部,大腿板升降臂54绕其本身与中转支座55的连接处转动时,大腿板升降臂54带动小腿板升降臂56运动,小腿板升降臂56绕其本身与中转支座55连接处转动,小腿板59前端与小腿板摆臂57的上端连接,小腿板摆臂57的下端与床框2活动连接。

如图7所示,床背47的两侧安装护栏固定架46,可以快速安装护栏。床背支撑框43的下侧安装缓冲垫块48,防止床背支撑框43与床框2刚性接触。

如图8所示,小腿板59的后端下表面设有位于床框2正上方的橡胶滑轮,小腿板59运动和角度改变时,橡胶滑轮在床框2上滑动,保护小腿板59。小腿板59和大腿板58之间设有第二软接板62,小腿板59和大腿板58运动中可以弯折呈一定角度,便于支撑腿部。

工作时,前升降倾斜电机31工作,调节推杆伸缩,前第一摆臂32、前第二摆臂35、前第三摆臂36移动或者改变角度,从而使前床框支撑轴34高度发生变化;后升降倾斜电机37工作,调节推杆伸缩,后第一摆臂和后第二摆臂角度改变,从而使后床框支撑轴高度改变,前床框支撑轴34和后床框支撑轴高度不同导致床框倾斜。

背部升降电机41的推杆伸长,床背升降臂42向后运动,床背升降臂42给床背支撑框43前端的横梁施加向上和向后的力,床背支撑框43前端的横梁向上向后运动,床背摆臂45的倾斜角度变小,同时,床背升降框44的前端向上抬起,床背升降框44的后端不动,同时床背支撑框43会绕床背支撑框43与床背升降框44的连接处转动,使得床背支撑框43后端翘起,从而使床背47升起。利用床背升降框44作为可转动升降的支撑力臂,使床背支撑框43转动,床背升降框44、床背摆臂45和床背升降臂42三者共同支撑床背支撑框43,并且采用杠杆作用,使得背部升降电机41的推杆受力小,行程短即可完成床背47升降。腿部升降电机51运动,带动腿部升降臂52,腿部升降臂52带动腿部升降支撑轴53运动,腿部升降支撑轴53高度变化使大腿板升降臂54运动,改变大腿板58的高度和角度,大腿板升降臂54运动的同时,带动小腿板摆臂57运动,小腿板摆臂57角度变化使小腿板59角度改变,同时小腿板摆臂57也会转动,小腿板59高度和角度变化。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