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剂型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72275发布日期:2018-08-28 22:34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及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剂型和应用。



背景技术:

pbc作为病因未明的一种胆汁淤积性慢性肝病,其治疗方法研究进展缓慢。国内外曾广泛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pbc,但对疾病进程无明显改善,且激素的频繁使用增加了患者的骨质疏松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临床上曾采用青霉素胺治疗pbc,但青霉素胺不仅毒副作用显著,对患者生存率也无明显改善;硫代秋水仙碱虽具有抗炎作用,对pbc可发挥一定疗效,但总的结果仍不明显;氨甲喋啶和环孢素的治疗结果则令人失望。熊去氧胆酸(udca)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pbc症状,但仅对组织学i期和ii期患者的远期生存期有明显益处;倘若疾病已发展至肝硬化阶段,则udca非但疗效不佳,还可能导致体重增加、腹痛、肝脏毒性、间质性肺炎等不良反应。由此可见,使用udca治疗晚期pbc可能有害无益。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药物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不足之处,研发新型pbc治疗药物,通过早期干预病情,以阻断pbc向肝纤维化、肝硬化发展,已成为防治pbc的紧迫课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用于治疗pbc患者,能够整体调节患者机体免疫紊乱,不仅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症状,同时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pbc患者病情的发生和发展,达到治标又治本的效果。同时该方药物组合简单,费用低,能够较好的解决pbc患者由于长期用药导致的毒副作用的发生和费用高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公开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制备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公开了上述方法制备所得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在于公开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六个目的在于公开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

本发明的第七个目的在于公开了上述剂型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茜草1000-3000份、豨莶草800-3000份、秦艽800-2000份、丹参500-3000份、茯苓1000-2000份和甘草500-1500份。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原料的重量份为:茜草2000-3000份、豨莶草2000-3000份、秦艽1000-1500份、丹参1000-1500份、茯苓1500-2000份、甘草800-1000份。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原料的重量份为::茜草3000份、豨莶草3000份、秦艽1500份、丹参1500份、茯苓1500份、甘草1000份。

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以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中任意疾病的重叠综合征药物中的应用。

一种制备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按照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重量份数称取茜草、豨莶草、秦艽、丹参、茯苓和甘草;

(2)、步骤(1)所称取的茜草、豨莶草、秦艽、丹参、茯苓和甘草中加入总重量8~12倍的水,煎煮2~3次,每次的煎煮时间为1~2小时;过滤煎液,并将滤液浓缩成在60℃下相对密度为1.18-1.30的药液;

(3)、向步骤(2)制得的药液中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为50~70%,充分搅拌静置24小时,滤去沉淀物,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在60℃下相对密度为1.30~1.40的清膏,干燥并粉碎成干粉,得到中药组合物。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方法制备所得的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以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中任意疾病的重叠综合征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剂型,其中,它由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所述剂型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溶液、糖浆剂或注射剂。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剂型在制备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中任意疾病的重叠综合征药物中的应用。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剂型,可以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将本发明的中药提取物制备成适合患者服用的任何药剂学上可接受的适当剂型。其中,所述常规方法为下述方法中的至少一种:

(1)、中药提取物加入常规辅料后,制粒、过筛、干燥、整粒,制得颗粒剂;

(2)、中药提取物加入常规辅料后,制粒、过筛、整粒,然后压片制得片剂;

(3)、中药提取物加入常规辅料后,制粒、干燥、整粒,然后充填胶囊制成胶囊剂;

(4)、将制备方法中的步骤③所得清膏加水适量,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冷藏,滤过,加入适量蔗糖,搅匀使溶解,调节ph值至7.0,加水稀释,制成所需药液总量,搅匀,滤过,灌装,灭菌,制成口服溶液;

(5)、取适量蜂蜜、蔗糖加热制成单糖浆,冷却至60℃以下,并与步骤③所得清膏和防腐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并加水适量,混匀,分装,制成糖浆剂;

(6)、将制备方法中的步骤(3)所得干粉加入适量注射用水,使之充分溶解,并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4,另取葡萄糖、葡甲胺适量加注射用水适量溶解,混匀,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5,以注射用水稀释至所需剂量浓度,搅匀;采用注射用水浸泡处理的滤膜,先用0.65μm的滤膜粗滤,再用0.45μm的滤膜进行精滤;精滤液经澄明度检查合格后,迅速灌装,灭菌,灯检,包装即得。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以补中益气、活血化瘀和利水渗湿为主要功效;主要用于肝胆郁滞、湿热内蕴、气滞血瘀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同时该方可以对pbc患者机体进行整体的免疫调控作用,可显著改善pbc病理症状,具有无毒副作用,配方简单,制备方便,成本低等特点。各药药性及现代药理研究如下:

茜草性寒,味苦,归肝经,可凉血、止血、祛瘀、通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茜草提取物可以降低谷氨酸氨基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从而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同时茜草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豨莶草味辛,性苦、寒,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湿、解毒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豨莶草具有抗炎镇痛、改善微循环和抑制免疫反应等作用。

秦艽其味苦,性微寒,可祛风湿、清虚热、利湿退黄。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秦艽具有抗炎、保肝和抗氧化等作用。

丹参味苦,性微寒。入心、肝经。具有活血化瘀,凉血消痈等多种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具有抗氧化,抗肝炎、抗肝纤维化,同时丹参可通过对细胞因子、抗体及免疫复合物、免疫细胞的作用,发挥对免疫的调节作用,且这种作用具有双向性。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有利尿渗湿、健脾宁心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茯苓具有利尿、免疫调节、保肝、抗氧化、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草具有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pbc小鼠模型中,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相比与熊去氧胆酸、三草颗粒,可显著降低pbc小鼠血清alt水平。

2.在pbc小鼠模型中,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相比与熊去氧胆酸、三草颗粒,可显著降低pbc小鼠血清ast水平。

3.在pbc小鼠模型中,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相比与熊去氧胆酸和三草颗粒,可显著降低pbc小鼠血清alp水平。

4.在pbc小鼠模型中,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相比与熊去氧胆酸和三草颗粒,可显著降低pbc小鼠血清tb水平。

5.在pbc小鼠模型中,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相比与熊去氧胆酸和三草颗粒,可显著降低pbc小鼠血清ama-m2的滴度。

6.在pbc小鼠模型中,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相比与熊去氧胆酸和三草颗粒,可显著改善pbc小鼠肝组织病理状态。

附图说明:

1、图1是各给药组对pbc小鼠肝组织病理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便于理解,以下结合具体试验例对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剂型和应用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

称取茜草3000g、豨莶草3000g、秦艽1500g、丹参1500g、茯苓1500g和甘草1000g;混匀,即得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2: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

称取茜草2000g、豨莶草2000g、秦艽800g、丹参2000g、茯苓2000g和甘草1000g;混匀,即得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3: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

称取茜草3000g、豨莶草3000g、秦艽1000g、丹参2000g、茯苓2000g和甘草1000g;混匀,即得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4: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提取物:

(1)、称取茜草3000g、豨莶草3000g、秦艽1500g、丹参1500g、茯苓1500g和甘草1000g;

(2)、将步骤(1)所称取的茜草、豨莶草、秦艽、丹参、茯苓和甘草,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将两次滤液合并,将滤液浓缩成在60℃下相对密度为1.18-1.30的药液;

(3)、向步骤(2)中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混匀,静置24小时,过滤,回收乙醇并浓缩成在60℃下相对密度为1.30~1.40的清膏,干燥成干粉;即得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提取物。

实施例5: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提取物: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相同,区别在于:称取茜草2000g、豨莶草2000g、秦艽800g、丹参2000g、茯苓2000g和甘草1000g。

实施例6: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提取物: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相同,区别在于:茜草3000g、豨莶草3000g、秦艽1000g、丹参2000g、茯苓2000g和甘草1000g。

实施例7: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颗粒剂:

将实施例4中步骤(3)所得的干粉按照制备颗粒剂的常规步骤加入适量糊精,制粒,整粒,过筛,制得颗粒剂。所得药物简称为“茜豨颗粒”。

以下通过具体实验例来说明本发明“茜豨颗粒”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一、实验方法:

1、pbc模型的复制:

取70只6-8周雌性c57bl/6小鼠,饲育在22℃室温,光照周期12h:12h环境中,自由进食及饮水。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熊去氧胆酸、阳性药三草颗粒组、“茜豨颗粒”高剂量组、“茜豨颗粒”中剂量组、“茜豨颗粒”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polyi:c5mg/kg,体积为5ml/kg每周两次,连续16周。空白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2、实验用药:

选用实施例7中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药物组合,即为“茜豨颗粒”,;三草颗粒购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批号:20170506;熊去氧胆酸购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批号:20170312。

3、实验小鼠给药:

造模结束后,阳性药熊去氧胆酸(0.087g/kg/d)、阳性药三草颗粒组(5.2g/kg/d)、“茜豨颗粒”高剂量组(9.6g/kg/d)、“茜豨颗粒”中剂量组(4.8g/kg/d)、“茜豨颗粒”低剂量组(2.4g/kg/d)同时给予相应药物,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给药体积为10ml/kg,每天2次,共6周。

4、实验小鼠取材及相关指标的检测:

末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18h,摘眼球取血,离心取血清,并检测血清中alt、ast、alp、tbil及ama/m2滴度水平和阳性率;取肝大叶固定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做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

所有处理数据均以表示,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处理数据,用lsd法进行组间比较;否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表示有差异,p<0.01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具体实验例如下:

实验例1:药物组合对肝功血清指标alt、ast、alp、tbil水平的影响:

当机体出现pbc症状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的表达增加,分泌到血液中,故可作为肝脏功能评价的血清学指标。

实验结束后,取小鼠血液,室温放置2小时,3000rpm离心10min,分离血清保存。使用相应的血清指标检测试剂盒检测。

表1药物组合对pbc小鼠血清指标alt、ast、alp、tbil水平的影响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表1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lt、ast、alp和tbil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熊去氧胆酸组、三草颗粒组和“茜豨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ast、alp和tbil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茜豨颗粒”高中剂量组优于熊去氧胆酸和三草颗粒组。

实验例2:药物组合对肝功血清ama/m2滴度水平和阳性率的影响:

ama/m2是临床评价pbc患者的特异性指标,大多数pbc患者血清ama/m2滴度水平都显著升高。

实验结束后,取小鼠血液,室温放置2小时,3000rpm离心10min,分离血清保存。使用相应的血清指标检测试剂盒检测。

表2药物组合对pbc小鼠血清ama/m2滴度水平和阳性率的影响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表2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ma-m2滴度水平明显升高(p<0.01),ama-m2阳性率为100%;与模型组相比,熊去氧胆酸组、三草颗粒组和“茜豨颗粒”高中低给药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ma-m2滴度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降低。且“茜豨颗粒”高中剂量组优于熊去氧胆酸和三草颗粒组。

实验例3:药物组合对pbc小鼠肝组织病理的影响:

肝组织病理能够更直观的反应各药物组合对pbc小鼠的影响;取小鼠肝大叶固定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做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

结果如图1所示,图1中a为空白对照组;b为模型组;c为熊去氧胆酸组;d为三草颗粒组;e为“茜豨颗粒”高剂量组;f为“茜豨颗粒”中剂量组;g为“茜豨颗粒”低剂量组。根据图1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脏汇管区淋巴细胞严重浸润,小胆管毁损,胆汁淤积,胆栓形成,肝组织汇管区界板出现胆汁性碎屑样坏死;与模型组比较,熊去氧胆酸组、三草颗粒组和“茜豨颗粒”高中低给药剂量组小鼠肝脏病理状况显著减轻。且“茜豨颗粒”高中剂量组治疗作用较其他组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药物组合可以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alt、ast、alp和tbil水平,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ama-m2抗体滴度水平。能够显著减轻小鼠肝脏汇管区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胆管损伤程度以及汇管区界板胆汁性碎屑样坏死。故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pbc具有更显著的治疗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