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能量、生命能谱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81115发布日期:2019-02-26 19:33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射频能量、生命能谱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射频能量、生命能谱医疗装置,属于辅助医疗装置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人体的基本构成单元为细胞,细胞即是营养物质完成新陈代谢之地,也是能量循环运化布施之稍。人体是否强健取决于细胞所需的能量、营养物质的质和量,更取决于它们之间的平衡、相互转化和循环。能量由物质产生,是物质形态发生变化的根本成因,而物质本身的分解和转化,可产生不同形式的能量。生命体物质和能量的相互转换、循环、平衡,取决于细胞中物质能量的平衡、转化和升华作用。因此,给细胞补充足够的能量和丰富的营养,能使细胞能量与细胞营养相互平衡、转化并提高平衡点,进而产生升华作用,从而增强人体免疫力和自愈能力,达到保健治病延年之目的。

目前,人体接收能量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从日照中吸收太阳能;二是从食物中摄取生化能;三是从地理环境中吸收地球磁能。由于食物受其生长条件的限制,其能量物质不足20%,大部分是营养物质,加之人体生理结构特点,单靠这三方式来补充能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人类一直在苦苦寻找另一条更有效的能量补充途径。

现有技术中,唯一能对人体细胞补充能量的技术是小分子能量水,但由于它是一种间接补充方式,只适于对慢性病人的治疗,因此,现有技术中,没有能直接对人体细胞注入射频能量的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不能直接对人体细胞注入能量,具体是不能对人体细胞直接注入射频能量、红外线能量,达到养生、保健及辅助治疗的问题。

通过本发明实现对人体细胞直接注入射频能量、红外线能量,达到养生、保健及辅助治疗作用,再结合中医和谐疗法以及西医对抗疗法,有利于构建新的综合医疗体系,进一步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解决目前西医对抗医疗所带来的各种灾难和弊端,进一步增强中医和谐医疗中的能量补充力度,实现医疗智能化、数字化、精准化、远程化的四个现代化目标。

为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把射频能量、生命能谱直接注入到人体细胞的能量医疗装置。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射频能量、生命能谱医疗装置,包括带空腔或空间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为纳米陶瓷体,壳体上设有使壳体空腔或空间形成磁环境的磁性构件、和形成红外线环境的加热器、及形成射频波环境的射频波发射器,且射频波发射器发射的射频波与磁性构件的磁场方向垂直,以便进入壳体空腔或空间的人体处于该磁环境、射频波环境和红外线环境中,让人体内的氢原子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进而把射频波能量注入人体中的氢原子后,随着注入射频能量的氢原子的驰豫再转注到细胞上,从而完成射频能量的注入;同时通过加热器加热纳米陶瓷体所发出的生命能谱直接辐射进入人体,向人体补充生命能谱。所述磁环境是指磁场强度为0.1—25t的环境。

所述磁性构件为电磁铁、或超导电磁铁、或永久磁铁,其中:

电磁铁由电磁铁线圈、与电磁铁线圈相连的磁场控制器和磁场扫场器组成;

超导电磁铁由超导电磁铁线圈、与超导电磁铁线圈相连的磁场控制器和磁场扫场器组成;

电磁铁线圈或超导电磁铁线圈使流经该线圈的高频电流产生高速变化的交变磁场;磁场控制器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再将直流电转换成高频高压电送至电磁铁线圈或超导电磁铁线圈;通过射频波扫描器扫描或磁场扫场器扫场让人体内的氢原子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进而把射频波能量注入人体氢原子中,随着注入射频能量的氢原子的驰豫再转注到细胞上,从而完成射频能量的注入;

永久磁铁形成均匀磁场或者梯度磁场,以便通过射频扫描器的扫描来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进而把射频波能量注入人体氢原子后,随着注入射频能量的氢原子的驰豫再转注到细胞上,从而完成射频能量的注入。

所述射频波环境是指射频波频率为1—1000mhz的环境。

所述射频波发射器由射频波发射线圈、分别与射频波发射线圈相连的射频波控制器和射频波扫描器组成。

所述红外波环境是指红外线波长为0.8—20µm的环境。

所述磁场控制器为常规产品。

所述磁场扫场器为常规产品。

所述射频波发射器是无线射频波发射器。

所述加热器为常规的电加热器,或者为红外线散热器,具体为红外线碳纤维管、红外灯管、空心阴极灯、红外线散热器、红外线鱼霸灯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壳体为容纳人体头部的底部带敞口、顶部封闭的头盔,或者为容纳人体身部或全身的上、下带敞口的筒体,或者为容纳人体脚部的上部带敞口、底部封闭的容器。

所述壳体为容纳人体座姿的座椅、沙发,或者为容纳人体睡姿的床,或者为容纳人体站姿前侧敞开、后侧封闭的弧形体。

所述纳米陶瓷体是常规的纳米陶瓷产品,或者是由下列质量比的组分:添加剂10~80%,高岭土20~90%,经过常规陶瓷烧结工艺制得。

所述添加剂的粒度为1~100nm,包括下列质量比的组分:sio20.05~99.51%,al2o30.02~99.51%,zro20.01~99.88%,sic0.01~99.86%,红外陶瓷粉0.01~99.81%,余量为钙、钠、镁、铜、铁、钴、锰、铬、硒、碘、氟、钼、钒、锡、锶、银、硼、铷、砷、镍、钴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注能控制器。

所述注能控制器为常规控制器或/和人工智能控制器;所述常规控制器是由人工手动输入注入能量的部位、波段、强度、时间等参数后,由常规控制器完成能量注入的。

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基因数据库、病历数据库、影像数据库、诊断云计算相连的常规控制器,并在该常规控制器上装入西医病灶分析诊断软件、中医病因分析诊断软件和能量医疗专家软件,确定注入能量的部位、波段、强度、时间等参数后,人工手动或自动操作控制器完成能量注入;即可通过这些现有的软件获得病因、病理、病灶后,由能量医疗专家软件制定治疗方案,下达给本发明的人工智能射频能量医疗装置自动执行,直接向病灶和相关部位细胞注入能量,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人工智能医疗系统,弥补和解决现行医疗体系的不足和问题,充分发挥中西医这对阴阳各自的优势,即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一体两面,阴阳互根的关系,能充分释放出古老中医文明与现代西医科技完美结合所蕴藏的强大生命力;用和谐疗法与对抗疗法、能量药物与物质药物、能量波与分子式、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急性病与慢性病、病因与病灶、把脉问切与影像化验、辩证思维与逻辑判断等等一对对医疗阴阳的对立统一、互根转换,能演绎出治病养生、救死扶伤的和谐医疗新气象。

通过本发明装置向人体注入能量的原理如下:

1、核磁共振原理注入射频能量

对水注入能量、和对人体注入能量,都是采用核磁共振原理实现的,即:能量水中的水原子核和人体细胞中的水原子核在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围绕磁场的轴向旋转进动和自转,此时用适宜频率的电磁波(如射频波和/或红外线波)照射,就会吸收能量,发生原子核能级的跃迁,同时产生可吸收的光谱。

原子核是质子与中子的组合体,是带正电荷的质子,本身有自旋现象,并且在沿着自旋方向上存在一个核磁矩和角动量p,两者均为矢量,方向相同,它们的关系是为磁旋比,代表核的特性。核的自旋角动量p是量子化的,可用自旋量子数表征:

式中自旋量子数i可以为0,1/2,3/2……等值,h为普郎克常数。自旋量子数与质子数和原子序数有关:当i=1/2的原子核,因核电荷呈球体均匀分布,自旋时有磁矩产生,可产生共频信号。在外磁场中的原子核,由于本身自旋而产生磁场,并与外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一个以外磁场方向为轴线的回旋运动,称为进动或拉摩尔进动。这样原子核一面自旋,一面绕磁场方向回旋,类似于陀螺的运动。自旋核的角速度w0=2πv0,v0为进动频率,在外加磁场中,能级的能量e可由下式确定:即,当时,m有两个取向:,则质子的高能级与低能级之间的能量差为△e=2µb0当△e=hv0进动核便与辐射电磁波相互作用,即发生共振,v0为电磁波频率也是核的进动频率,所以,在给定的磁场作用下,质子的进动频率是一定的,若此时采用固定磁场强度,改变射频频率的扫频方式辐射质子,当射频频率与质子进动频率相同时,即注入的能量满足"共振条件",该质子就会有效地吸收射頻的能量,跃迁到高能级;或者采用固定射频频率,改变磁场强度,当磁场强度产生的质子进动频率与射频率相同时,即注入的能量满足"共振条件",该质子就会有效地吸收射頻的能量,跃迁到高能级。

处在两种能级上的原子核分布应满足玻耳兹曼方程ni/n0=e一△eikt,ni,n0分別为在高能级和低能级上的核总数,当ni=n0接近动态饱包时,注入能量完成。

能量注入能实现完整的生命能谱注入,能使氢质子电荷呈自旋量子化的均匀分布,可用自旋量子数为0,1/2,3/2……等值,当量子数i=1/2的原子核,自旋时产生一个回旋运动,若此时采用射频波生命能谱以扫场扫描方式辐射质子,当射频频率与质子回旋频率相同时,即注入的能量满足"核磁共振条件",该质子就会有效地吸收射頻能量,跃迁到高能级,完成射频能谱的注入。通过此方法,能把细胞需要的生命能谱通过水分子注入。

2、热辐射原理辐射生命能谱能量

生命能谱是组成人体需要的二十几种生命元素中发出的光谱,这些光谱能通过纳米陶瓷技术把其植于纳米陶瓷体中,纳米陶瓷体发射的生命能谱照射在人体中各原子的电子上,由于这些生命能谱的频率范围与各原子中电子绕核旋转的频率同属于一个波段,并随着温度的升高,具有热敏性的若干纳米陶瓷能量物发射的生命能谱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进行温度扫场,当生命能谱与电子绕核旋转的频率相同时,发生共振辐射现象,氢电子吸收生命能谱而发生电子能级的跃迁,同时产生吸收光谱,此时纳米陶瓷能量物的生命能谱能量就被注入到水分子中。纳米陶瓷能量物由于具有较高的热敏性和较宽频率范围,并且每个纳米陶瓷能量物相当于有无数原子核构成的无数个红外波发射器,n个纳米陶瓷能量物组成n个生命能谱发射器,能同时对人体中多个原子中的电子辐射注入生命能谱,大大提高了注入效率。

本发明的能量注入辅助医疗装置的安全性如下:

本发明能量注入辅助医疗装置的能量注入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原理相同,对象相同,磁场强度、射频波频率、红外线波长等指标是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一半,因此,其安全性优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安全性:

核磁共振成像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对人体断面进行图像分析诊断的检查方法,它不用x线,而是磁场,其基本原理是人体所含氢原子在强磁场下给予特定的高波后会发生共振现象,产生一种高波数的电磁波。核磁共振正是利用这个性质,采用电子计算机对磁场的变化收集处理并图形化。

核磁共振成像可以显示脂肪、全身脏器、肌肉、快速流动的血液、骨骼和空气等。对脏器内部结构也能清楚显示。医生可以很好的识别病人体内的肿瘤、炎症、坏死病灶、异常物质沉着、功能阻碍、血液循环阻碍等病变。对于神经系统、胸部、腹部及四肢各种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由于核磁共振是磁场成像,而不是x射线,没有放射性,所以对人体无害,是非常安全的。如今全球每年至少有6000万病例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关于医院使用核磁共振机引起危害的报道,也未发现病人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的发生率有增高。当代科学技术的精华“核磁共振成像”是目前全球公认的安全、精确、无创性的疾病诊断手段。

核磁共振与ct的区别及优缺点

核磁共振与ct相比,它具有无放射线损害,无骨性伪影,能多方面,多参数成像,有高度的软组织分辨能力,不需使用对比剂即可显示血管结构等独特的优点。几乎适用于全身各系统的不同疾病,如肿瘤,炎症,创伤,退行性病变以及各种先天性疾病的检查。对颅脑,脊椎和脊髓病的显示优于ct。它可不用血管造影剂,即显示血管的结构,故对血管,肿块,淋巴结和血管结构之间的相互鉴别,有其独到之处。它还有高于ct数倍的软组织分辨能力,敏感地检出组织成份中水含量的变化,因而常比ct更有效和更早地发现病变。mri能清楚,全面地显示心腔,心肌,心包及心内其它细小结构,是诊断各种心脏病以及心功能检查的可靠方法。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1)能直接对病因或病灶细胞补充射频能量,实现对危急重病人抢救式的强化治疗。这是因为,在危急重症初期,邪正相争,往往邪偏盛而正未衰,此时救治的关键在于快速截断,对病因、病机、病灶和相关部位及时、强化补充能量,能快速攻逐邪气,顿挫病势,并可预防变症,从而快速减轻或扭转或挽救危急重病人的病情或生命;

2)用该发明技术能方便地实现数字医疗、精准医疗和远程医疗系统,特别是容易和基因数据、病历数据、影像数据等大数据及中西医专家软件系统结合组成人工智能能量医疗装置系统;

3)在交通工具(如汽车、轮船、飞机等)内、家中、诊所、医院、候机厅、各种车站、各种公共场所等均可使用该发明技术,大大减轻了医院的负担,易实现旅途医疗、办公医疗和居家医疗,降低了医疗成本;

4)以该发明技术为核心,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小分子能量水及中西医等技术,能实现中西医完美结合的整体解决方案,建立新型医疗系统,从而消除西医主导医疗带来的各种弊端和解决中医存在的问题;

5)能作为保健医疗装置,能明显提高人体自愈力,治病养生,益寿延年;

6)在补充射频能量的同时还能补充红外线能量,明显提高人体自愈力和免疫力,因此,疗效显著;

7)能补充人体所需的二十多种生命元素的光谱,因此,疗效更加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核磁共振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2、图3,本发明提供的射频能量、生命能谱医疗装置,包括带空腔11的壳体1,该壳体1为容纳人体全身的顶部封闭、底部带敞口的纳米陶瓷筒体,壳体1上设有使壳体1空腔11形成磁环境的磁场强度为0.1—25t的磁性构件2、和形成红外线波长为0.8—20µm的红外波环境的加热器3、及形成射频波频率为1—1000mhz的射频波环境的射频波发射器4,且射频波发射器4发射的射频波wo与磁性构件2的磁场方向bo垂直,

所述磁性构件2为电磁铁,由电磁铁线圈21、与电磁铁线圈21相连的磁场控制器22和磁场扫场器23组成;电磁铁线圈21使流经该线圈的高频电流产生高速变化的交变磁场;磁场控制器22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再将直流电转换成高频高压电送至电磁铁线圈21;所述射频波发射器4由射频波发射线圈41、分别与射频波发射线圈41相连的射频波控制器42和射频波扫描器43组成;通过射频波扫描器43扫描、磁场扫场器23扫场,让人体内的氢原子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进而把射频波能量注入人体氢原子中,随着注入射频能量的氢原子的驰豫再转注到细胞上,从而完成射频能量的注入;同时通过电加热器3对纳米陶瓷体的加热作用,使其发射红外线能量,并辐射到人体,使人体补充生命能谱;所述加热器3为常规的电加热器;

所述纳米陶瓷体由下列质量比的组分组成:添加剂20%,高岭土80%;并经过常规陶瓷烧结工艺制得所述纳米陶瓷体;

所述添加剂的粒度为1~100nm,包括下列质量比的组分:sio20.81%,al2o329.61%,zro29.88%,sic39.76%,红外陶瓷粉0.94%,余量为钙、钠、镁、铜、铁、钴、锰、铬、硒、碘、氟、钼、钒、锡、锶、银、硼、铷、砷、镍,且各为0.95%;上述各组分均为市购产品;

所述壳体1上分别设有与基因数据库、病历数据库、影像数据库、诊断云计算相连的常规控制器5,并在该常规控制器5上装入西医病灶分析诊断软件、中医病因、病机分析诊断软件和能量医疗专家软件,即可通过这些现有的软件获得病因、病机、病理、病灶后,由能量医疗专家软件制定治疗方案,下达给本发明的射频能量、生命能谱医疗装置自动执行,直接向病灶和相关部位细胞注入能量,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能医疗系统,弥补和解决现行医疗体系的不足和问题,充分发挥中西医这对阴阳各自的优势,即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一体两面,阴阳互根的关系,能充分释放出古老中医文明与现代西医科技完美结合所蕴藏的强大生命力;用和谐疗法与对抗疗法、能量药物与物质药物、能量波与分子式、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急性病与慢性病、病因与病灶、把脉问切与影像化验、辩证思维与逻辑判断等等一对对医疗阴阳的对立统一、互根转换,能演绎出治病养生、救死扶伤的和谐医疗新气象。

下面通过实验例1证明本发明实施例1之注能效果:

实验例1

因本实施例1是对人的头部、全身进行射频能量、生命能谱医疗,因此,让患者进入壳体1的空腔11中,调整磁场强度为10—15t、射频波频率为400—600mhz,通过射频波扫描器43扫描和磁场扫场器23扫场,让人体头部、全身的氢原子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进而把射频波能量注入人体头部、全身氢原子中,随着注入射频能量的氢原子的驰豫再转注到病灶和相关部位细胞上,驰豫时间为120毫秒,就完成射频能量的注入;同时通过电加热器3对纳米陶瓷体的加热作用,使其发射红外线能量,使人体体表温度升高了1.3度,证明注入了红外线能量。

通常注入射频能量的标志如下:

射频能量注入人体氢原子接近饱和时,获得高能状态的原子数与低能状态的原子数量基本持平,当高能状态的氢原子的射频频率与细胞频率不相同时,氢原子不能跟细胞发生共振,因此,处于高能状态的这些氢原子只能通过周边组织慢慢消耗能量,这样驰豫时间就长,一般大于2000毫秒以上;如果高能状态的氢原子的射频频率与细胞频率相同时,氢原子能跟细胞发生共振,射频能量很快就注入细胞中,因此,处于高能状态的氢原子的射频能量很快就转移到细胞上,驰豫时间就很短,一般小于200毫秒。本实验例1的驰豫时间为120毫秒,证明对细胞注入了射频能量。

通过电加热器3对纳米陶瓷体的加热作用,使其发射红外线能量后,直接辐射进入人体,使人体中距离皮肤一定深度以内的组成细胞中的围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获得能量加速旋转或/和产生能级跃迁致使细胞发热,对外特征为人体体表温度明显升高,如果辐射区域的体表温度上升1.0度以上,则证明已经向人体补充了红外能量,本实验例1使人体体表温度升高了1.3度,证明注入了红外能量。

按上述实验例对110人进行了射频能量、红外能量辅助医疗,其中:有25人为脑痴呆患者(其中重症5人,均没有思维;中度患者10人,有一点的思维;轻度患者10人,有一定的思维);有25人为脑萎缩患者(其中重症2人,中度患者10人,轻度患者13人);

有20人为肝病患者,其中,肝癌2人,肝炎患者10人,脂肪肝患者8人;有20人为肾病患者(其中,肾衰竭2人,肾炎患者11人,肾绞痛患者7人);有20人为肺病患者(其中,肺气肿11人,急性肺炎6人,过敏哮喘3人);同时进行射频能量、生命能谱医疗90天,每天1次,每次30分钟。效果:脑痴呆患者中,重症5人中有1人恢复到有一点思维;中度患者10人中有5人恢复到有一定的思维;轻度患者10人中有7人完全恢复思维;脑畏萎缩患者中,重症2人效果不明显;中度患者10人和轻度患者13人都有效果,萎缩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肝癌患者3人效果不明显;肝炎患者10人中有6人基本恢复;脂肪肝患者8人中有4人完全恢复;肾病患者中,肾衰竭2人效果不明显;肾炎患者10人中6人炎症消失;肾绞痛患者7人中5人症状缓解;肺气肿11人中有5人症状缓解;急性肺炎6人中侑4人炎症消失;过敏哮喘3人中有2人症状缓解。说明越早使用本发明,效果越好。

实施例2

如图4、图5,本发明提供的射频能量、生命能谱医疗装置,包括带空腔61的壳体6,该壳体1为纳米陶瓷体,且壳体1为容纳人体睡姿的弧形体,壳体6上设有使壳体6空腔61形成磁场强度为0.1—25t的磁环境的磁性构件7、和形成红外线波长为0.8—20µm的红外波环境的加热器9、及形成射频波频率为1—1000mhz的射频波环境的射频波发射器8,且射频波发射器8发射的射频波wo与磁性构件7的磁场方向bo垂直;

所述磁性构件7为超导电磁铁,超导电磁铁由超导电磁铁线圈71,分别与超导电磁铁线圈71相连的磁场控制器72和磁场扫场器73组成;

所述射频波发射器8由射频波发射线圈81、分别与射频波发射线圈81相连的射频波控制器82和射频波扫描器83组成;

超导电磁铁线圈71使流经该线圈的高频电流产生高速变化的交变磁场;磁场控制器72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再将直流电转换成高频高压电送至超导电磁铁线圈71;通过射频波扫描器83扫描、磁场扫场器73扫场,让人体内的氢原子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进而把射频波能量注入人体氢原子中,随着注入射频能量的氢原子的驰豫再转注到细胞上,从而完成射频能量的注入;同时通过加热器9加热纳米陶瓷壳体所发出的红外线波直接辐射进入人体,使人体补充生命能谱;

所述加热器9为常规的红外线散热器,具体为红外线散热器;

所述纳米陶瓷体由下列质量比的组分组成:添加剂70%,高岭土30%;并经过常规陶瓷烧结工艺制得;

所述添加剂的粒度为1~100nm,包括下列质量比的组分:sio219.54%,al2o319.71%,zro219.98%,sic19.86%,红外陶瓷粉9.82%,余量为钙、钠、镁、铜、铁、钴、锰、铬、硒、碘、氟,且各为1%;上述组分均为市购产品;

所述壳体6上分别设有与基因数据库、病历数据库、影像数据库、诊断云计算相连的常规控制器10,并在该常规控制器10上装入西医病灶病机分析诊断软件、中医病因分析诊断软件和能量医疗专家软件,即可通过这些现有的软件获得病因、病理、病灶后,由能量医疗专家软件制定治疗方案,下达给本发明的射频能量、生命能谱医疗装置自动执行,直接向病灶和相关部位细胞注入能量,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能量医疗系统,弥补和解决现行医疗体系的不足和问题,充分发挥中西医这对阴阳各自的优势,即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一体两面,阴阳互根的关系,能充分释放出古老中医文明与现代西医科技完美结合所蕴藏的强大生命力;用和谐疗法与对抗疗法、能量药物与物质药物、能量波与分子式、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急性病与慢性病、病因与病灶、把脉问切与影像化验、辩证思维与逻辑判断等等一对对医疗阴阳的对立统一、互根转换,能演绎出治病养生、救死扶伤的和谐医疗新气象。

下面通过实验例2证明本发明实施例2之注能效果:

实验例2

因本实验例2是对人的身部进行射频能量、生命能谱医疗,因此,让患者的身部置于壳体6的空间61中,在磁场强度为5—10t的磁环境、射频波频率为200—400mhz的射频波环境,通过射频波扫描器83和磁场扫场器73扫描,让人体身部的氢原子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进而把射频波能量注入人体身部氢原子中,随着注入射频能量的氢原子的驰豫再转注到病灶和相关部位细胞上,驰豫时间为89毫秒,就完成射频能量的注入;同时通过加热器9对纳米陶瓷体的加热作用,使人体身部置于红外线波长为0.8—20µm的红外线环境中,使人体体表温度升高了1.1度,证明注入了射频、红外能量(理由同实验例1)。

对80人进行了射频、红外线能量医疗,其中:

有20人为胃病患者,胃出血患者5人,胃溃阳患者9人,胃炎患者6人;有20人为前列腺炎患者,重病3人,中度患者10人,轻度患者7人;有20人为膝关节炎患者,重病3人,中度患者10人,轻度患者7人;有20人为胰腺炎患者,重病2人,中度患者11人,轻度患者7人。同时对80人进行射频、生命能谱医疗30天,每天3次,每次30分钟。结果如下:20名胃病患者中,胃出血患者3人病愈,胃溃阳患者5人病愈;胃炎病患者5人病愈;20名前列腺炎患者中,重病中的2人好转,中度患者中的5人病愈,轻度患者中的5人病愈;20名膝关节炎患者中,重病中的2人好转,中度患者中的6人病愈,轻度患者中的5人病愈;20名胰腺炎患者中,重病中的1人好转,中度患者中的7人病愈,轻度患者中的6人病愈,说明越早使用本发明,效果越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