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乳腺疾病手术术后护理辅助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81967发布日期:2018-11-17 00:26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乳腺疾病手术术后护理辅助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乳腺疾病手术术后护理辅助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乳腺切除手术后,因为乳腺组织的缺失,胸壁皮下会存在一个巨大的空腔,皮肤与胸壁肌肉组织贴合不良,常常造成患者术后创面感染、积液、积气,影响术后的愈合。目前术后常用大量的纱布及棉垫压在创面切口处来预防,但是这种办法存在压力不均、容易移位等缺点,效果不佳。在进行包扎时,包扎的松紧度极不易把握,当单侧乳房切除病患使用时会造成未做手术一侧的乳房压迫过紧,而做过切除手术的另一侧乳房达不到应有的压力,所以现有单一的前襟搭扣已经无法满足不同身高、体型不同以及乳房较大患者的使用要求,并且操作上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乳腺疾病手术术后护理辅助固定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乳腺疾病手术术后护理辅助固定装置,包括胸衣和两个气囊,所述胸衣的左右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连接带,两个所述连接带的端头处均设有魔术贴固定扣,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胸衣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气囊为碗状结构,所述气囊上分别连接有一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上设有充气球。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的边缘通过粘扣带与所述胸衣内表面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管上设有压力表。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的内侧面设有透气减压抗菌抗敏材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胸衣的内侧设有衬里层和无纺布层,所述衬里层和所述无纺布层之间设有纳米银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带包括左连接带和右连接带。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带为采用混纺有纳米银纤维制成的弹力布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带上设有长度调节扣。

进一步地,所述长度调节扣为塑料扣或金属扣。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示例的一种用于乳腺疾病手术术后护理辅助固定装置,在胸衣内侧内设置有气囊,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利用气囊的压力使得创面皮肤与胸壁肌肉组织紧密贴合,不留空腔,大大降低创面感染、积液、积气的发生,促进创面的愈合。解决了传统的腹带加压包扎所造成的透气性差、腹带容易随着上身运动而下滑,从而达不到包扎效果的问题;在利用气囊进行包扎时,包扎的松紧度很容易把握,对于那些当单侧乳房切除病患很好的平衡了两侧乳房的压力,满足了不同身高、不同体型以及乳房较大患者的使用要求,并且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乳腺疾病手术术后护理辅助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用于乳腺疾病手术术后护理辅助固定装置胸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胸衣、101-衬里层、102-纳米银涂层、103-无纺布层、2-气囊、3-左连接带、4-右连接带、5-长度调节扣、6-魔术贴固定扣、7-充气管、8-充气球、9-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包括胸衣1和两个气囊2,胸衣1的左右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连接带,连接带包括左连接带3和右连接带4。左连接带3和右连接带4为采用混纺有纳米银纤维制成的弹力布制成。左连接带3和右连接带4上设有长度调节扣5,长度调节扣5为塑料扣或金属扣。左连接带3和右连接带4的端头处均设有魔术贴固定扣6。

气囊2设置在胸衣1的左右两侧,两个气囊2为碗状结构,气囊2的边缘通过粘扣带与胸衣1内表面粘接。气囊2上分别连接有一充气管7,充气管7上设有充气球8,充气管7上设有压力表9。气囊2的内侧面设有透气减压抗菌抗敏材料层。

如图2所示,胸衣1的内侧设有衬里层和无纺布层,衬里层101和无纺布层103之间设有纳米银涂层102。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乳腺疾病手术术后护理辅助固定装置,包括胸衣和两个气囊,所述胸衣的左右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连接带,两个所述连接带的端头处均设有魔术贴固定扣,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胸衣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气囊为碗状结构,所述气囊上分别连接有一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上设有充气球。本发明在胸衣内侧内设置有气囊,利用气囊的压力使得创面皮肤与胸壁肌肉组织紧密贴合,不留空腔,大大降低创面感染、积液、积气的发生,促进创面的愈合。在利用气囊进行包扎时,包扎的松紧度很容易把握,对于那些当单侧乳房切除病患很好的平衡了两侧乳房的压力。

技术研发人员:曲慧利;蔡洁;杨东霞;韩嘉嘉;宋童童;陈巧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8.05.03
技术公布日:2018.1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