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风湿性颈肩腰腿疼的活血舒筋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3461发布日期:2018-08-04 11:06阅读:7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性颈肩腰腿疼的活血舒筋膏及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药领域。



背景技术:

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属中医学“痹症”的范畴。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是由于机体正气不足,卫外失固,邪气趁虚而入,致使人体气血凝滞,经络痹阻,临床上以四肢关节、肌肉、筋骨的疼痛、麻木、肿胀为主要特征。《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明确指出,风寒湿邪杂至乃致病之因,根据致病邪气的偏胜不同,又有行痹、痛痹、著痹之分,颇切合临床实际。故治以祛风湿、通筋络、止痹通、补肝肾为要则。目前治疗上西医大多选用青霉素类以消除链球菌感染,用水杨酸等制剂消炎止痛以改善症状,甚至用激素治疗,比如:水杨酸钠、消炎痛、强的松等药物治疗,西医治疗上有多种副作用;而中医疗法则可以避免以上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疼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副作用、效果好、花钱少的活血舒筋膏。本发明具有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祛风通络、祛风搜风、除湿通络、舒筋活血、荡滞通络、软化骨刺之功效,能增强组织液活性,促使破裂的纤维快速修复,使突出的髓核、骨刺溶解吸收,解除神经受压,达到治愈的目的,对以上病症有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98%,治愈率92%。

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用量为重量份)

优选方案一:各组分的用量范围:

优选方案二:各组分的用量:(用量为重量份)

优选方案三:各组分的用量:(用量为重量份)

优选方案四:各组分的用量:(用量为重量份)

治疗风湿性颈肩腰腿疼的活血舒筋膏,其特征在于:它有下列步骤制成:第一步选用药、炮制药:

(1)山大刀根:本品为茜草科植物九节的根,拣净杂质,切片,晒干;

(2)白藤:为豆科植物滇桂崖豆藤,全年可采,切碎晒干;

(3)山胡椒根:为樟科植物牛筋树的根,挖取根部,洗净,晒干;

(4)照山白:为杜鹃花科小花杜鹃的枝叶或花,夏秋采收,晒干;

(5)雪上一枝蒿:为毛莨科植物短柄乌头的块根,夏末秋初挖取块根,去掉苗叶及小根,洗净晒干,装麻袋内撞击之,使外表光滑,放干燥处防潮;

(6)大麻药:为豆科植物镰萹豆的根或叶,秋季采集,晒干;

(7)川牛膝:取川牛膝,加定量黄酒拌匀,闷润,待黄酒被吸尽时,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筛去碎屑,经过炮制后能增强活血化瘀的功效;

(8)接骨草:为豆科植物舞草的枝叶,全年可采,加定量黄酒拌匀,闷润,待黄酒被吸尽时,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经过炮制后能增强强壮筋骨,治风湿骨痛;

(9)小血藤:为木兰科植物铁箍散的根,茎藤,叶,10-11月采收,晒干;

(10)马尾伸筋:为百合科植物长叶牛尾菜的根茎及根,6-8月采挖,洗净,稍润,切片,晒干;

(11)伸筋藤:为防己科植物中华青牛胆的茎,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

(12)狗骨:狗的骨骼,剔去骨骼上筋肉,将骨挂于通风处晾干,不可曝晒,取原材料,用温水洗净泥土,闷润,刮净残余筋肉,切成小块,酒制后使药物纯净,酒制狗骨去除腥臭味,增强活血通络的功效;

(13)川木瓜:清水洗净,稍浸泡,闷润至透,置蒸笼内蒸熟,乘热切片,日晒夜露,以有红转紫黑色为度;

(14)白芥子:炮制方法发明人进行了改进:拣净杂质,置锅内炒至深黄色,等到用手搓掉外皮即可,取出,放凉;

(15)五加皮:炮制方法发明人进行了改进: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用适量的黄酒拌匀,闷润,待黄酒被吸尽时,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放凉,经过炮制后能增强祛风散寒除湿的作用,用于风寒湿痹;

(16)乌药:为樟科植物乌药的根,拣去杂质,分开大小条,用水泡透,根据季节注意换水,防止发臭,及时捞出切片,如已在鲜叶切片者,筛去灰屑;

(17)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树皮,除去粗皮,洗净,润透,切成方块或丝条,晒干,用适量的黄酒拌匀,闷润,待黄酒被吸尽时,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放凉,这样可以增强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

(18)木鳖子:为葫芦科植物木鳖子的成熟种子,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用时连壳打碎,或去壳取仁入药;

(19)大驳骨:为爵床科植物鸭嘴花的枝叶,全年可采,晒干,用适量的黄酒拌匀,闷润,待黄酒被吸尽时,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放凉,这样可以增强活血散瘀的作用,使祛风湿痹痛的作用得到增强。

第二步:制作方法:将上述药物除樟脑、黄丹以外的中药分别称重、混合、掺匀倒入盛有麻油的铜锅内,进行浸泡,夏天浸泡7天,冬天浸泡21天;准备两口铜锅备用;再备一些烧火用的桑皮、桑枝;熬制:加热提取有效成分,开始火可大,待油沸腾后火要减小,用槐木棍不停地按顺时针搅拌,熬至药物外表呈深褐色,内部焦黄色,捞出药渣,过滤称重再倒入另一口锅中加热,然后用槐木棍沾油滴在清水中若油抱团,不散时即滴水成珠时下黄丹,用槐木棍按顺时针不停搅拌,待药油混合反应后成膏、离火、冷却15分钟后,把细料樟脑投入锅中,搅拌均匀,倒入清水中,每天换水一次,7天后收膏,密封保存,使用时滩涂膏药,每帖重20-25g即可。

治疗风湿性颈肩腰腿疼的活血舒筋膏,其特征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疼。

治疗风湿性颈肩腰腿疼的活血舒筋膏,其特征在于:它是一种传统黑膏药,即膏剂。

本发明药物使用方法:将膏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贴于痛处,一贴膏药贴7天,7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隔一天。风湿性关节炎治愈:较轻的患者需6-9个疗程治愈;严重的患者需10-12疗程治愈。颈肩腰腿痛患者治愈:较轻的患者需4-6个疗程治愈;严重的患者需7-9个疗程治愈。

本发明药物对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1、纯中药制剂,外用膏剂,哪痛贴哪,无副作用,降低了内服药物副作用;2、治疗效果好,疗程短;3、药物来源于大自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避免较昂贵的中药,可以降低药物成本;5、药物配方中各成分的不同的炮制方法,疗效有所不同;6、不复发,可免除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本发明药物的禁忌:

1、皮肤过敏者禁用;

2、孕妇禁用。

药理作用:山大刀根,味苦涩,微寒,具有祛风除湿,消肿解毒之功效,治风湿痛,跌打损伤等症;白藤,性温,具有发汗,祛风,活血,止血之功效,治疗风寒感冒,类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症;山胡椒根,味辛温,具有祛风湿,散瘀血,通脉络之功效,治风湿麻木,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等症;照山白,具有祛风,通络,止血之功效,治产后身痛,骨折等症;雪上一枝蒿,味苦温,有大毒,具有消炎止痛,祛风除湿,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骨痛等症;大麻药,具有镇痛,消肿,止血之功效,治疗风湿痛,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等症;川牛膝,具有驱风,除湿,通经,活血之功效,治疗风湿腰膝疼痛,跌打损伤,脚痿痉挛等症;接骨草,具有祛瘀生新,舒筋活络,用黄酒炮制后,能增强壮筋骨之功效,治风湿骨痛等症;小血藤,味辛温,具有行气活血,止痛,散瘀之功效,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筋骨疼痛等症;马尾伸筋,味苦,平,具有舒筋活血,通络止痛,治腰腿筋骨疼痛等症;伸筋藤,味苦寒,具有舒筋活络,杀虫之功效,治风湿骨痛,跌打筋断等症;狗骨,具有健脾和络,活血生肌之功效,治风湿痛,腰腿无力,四肢麻木等症;川木瓜,具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之功效,治风湿痹通,肢体酸痛,筋脉拘挛等症;白芥子,味辛温,具有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之功效,治痰饮咳喘,胸肋胀满疼痛,肢体痹通麻木,跌打肿痛等症;五加皮,味辛,温,具有祛风湿,壮筋骨,活血祛瘀之功效,治风寒湿痹,筋骨挛急,腰痛,跌打损伤,筋骨软弱等症;乌药,味辛温,具有顺气,开郁,散寒,止痛之功效,治气逆胸腹胀通等症;樟脑,味辛热,具有通窍,杀虫,止痛,辟秽之功效,治心腹胀痛,跌打损伤等症;杜仲,味甘微辛温,入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之功效,治腰膝酸疼,足膝萎弱等症;木鳖子,味苦微甘,性温,有毒,入肝脾胃经,具有消肿散结,祛毒之功效,治痈肿,风湿痹痛,筋骨拘挛等症;大驳骨,味辛性温,具有活血散瘀之功效,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血瘀肿痛等症;麻油,味甘性凉,微寒,具有润燥通便,解毒,生肌,在本发明中起到作为溶剂的作用;黄丹,味辛,微寒,有毒,入肝脾经,外用拔毒生肌的功效,本品主要外用膏剂中,为制膏剂的基础剂,有较好的解毒收敛作用。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从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本专科共治疗600例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疼,男性380例,女性220例;年龄最小者12岁,年龄最大者85岁;病程分为1-15年。患者不同程度出现关节疼痛、肿胀、麻木、屈伸不利。

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判定标准:1、病前多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2、四肢大关节游走窜痛或肿痛;3、受累关节红、肿、热、痛或肿痛,活动功能受限,部分患者可有低热;4、活动期血沉一般增快,抗风湿因子显阳性;5、x线检查:受累关节仅组织肿胀,无骨质改变。

颈椎病临床判定标准:1、临床表现与x线片所见均符合颈椎病者,可以确诊为颈椎病;2、具有典型颈椎病临床表现,而x线片上尚未出现异常者,应排除其他疾患的前提下,诊断为颈椎病。

肩周炎临床判定标准:1、肩部疼痛,昼轻夜重;2、肩关节活动受限;3、怕冷,压痛;4、肌肉痉挛与萎缩。

腰腿疼临床判定标准:有腰疼或酸胀疼,腰部功能障碍或畸形,腰部有不同部位,程度不同等的压痛,疼痛向下肢放射。

600例患者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风湿颈肩腰腿疼制定的标准,其中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40例、颈椎病患者为80例、肩周炎为60例、腰腿痛患者为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0例,两组相比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组使用本发明治疗风湿性颈肩腰腿疼的活血舒筋膏治疗;

对照组给予水杨酸钠药物治疗。

本发明药物使用方法:将膏药放在酒精加热,贴于痛处,一贴膏药贴7天,7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隔一天。

中医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治疗痹症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确定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关节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正常,实验室各种理化检测正常;

显效:关节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关节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实验室各种理化检测基本正常;

有效:关节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关节活动功能有所改善,自理能力有一定恢复;

无效: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实验室各种理化检查均无好转或加重。

两组治疗结果:

治疗组:其中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40例、颈椎病患者为80例、肩周炎为60例、腰腿痛患者为120例。治疗结果: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0例,其中:治愈34例,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1例;颈椎病患者80例,治愈72例,显效1例,有效5例,无效2例;肩周炎患者60例,治愈57例,显效1例,有效0例,无效2例;腰腿疼患者120例,治愈113例,显效2例,有效4例,无效1例;显效率为2%,有效率为4%;总有效率为98%,治愈率为92%。

对照组:其中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40例、颈椎病患者为80例、肩周炎为60例、腰腿痛患者为120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0例:治愈患者为12例,显效患者2例,有效患者6例,无效患者20例;颈椎病患者80例:治愈患者56例,显效患者4例,有效患者10例,无效患者10例;肩周炎患者60例,治愈患者39例,显效患者2例,有效患者4例,无效患者15例;腰腿疼患者120例:治愈患者73例,显效者13例,有效者16例,无效者18例,对照组治愈率60%,显效率为7%,有效率12%,总有效率79%。

不良反应;患者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眩晕、耳鸣及听力、视力减退等不良反应7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只能短期服用,只能起到止疼的效果,治标不治本,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应用活血舒筋膏治疗风湿性颈肩腰腿疼患者,治愈率高,治疗疗程较短,避免内服,无副作用;总有效率:治疗组98%>对照组79%,二者相差19%;治愈率:治疗组为92%>对照组为60%,二者相差32%,本发明药物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药物的效果。

病例1、王xx,男,32岁,安徽省淮北市二机厂工人,患者系手工操作工,于2014年3月15日就诊:来时患者自述左肘臂关节重度劳损,当触摸肱骨外上裸时,疼痛剧烈,在别处进行药物封闭,内服药物治疗后,仍反复发作,后经别人介绍贴我家膏药,治疗经过:将膏药放在酒精加热,贴于痛处,一贴膏药贴7天,7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隔一天,治疗6个疗程后疼痛逐渐减轻,肘关节活动时已不受限,局部按压基本不甚疼痛,继续治疗1个疗程后疼痛症状消失,复查半年后随访无复发。(七天为1个疗程)

病例2、刘xx,女,65岁,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人,患风湿性关节炎3年,2016年5月6日来我处治疗:膝关节出现肿胀、痛现象,在安徽省淮北市某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血沉增快,抗风湿因子增高,使用本发明药物治疗,膏药放在酒精加热,贴于痛处,一贴膏药贴7天,7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隔一天,治疗到6个疗程,后关节肿痛基本消失,又继续治疗2个疗程后关节不适症状消失,半年后随访无复发。(七天为1个疗程)

病例3、赵xx,男,56岁,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城郊乡人,患腰间盘突出1年,腰痛伴右侧下肢放射痛,疼痛为钝痛、酸痛并向左侧臀部放射,呈持续性发作、劳累后上述症状加重。于2015年2月就诊:使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治疗经过:将膏药放在酒精加热,贴于痛处,一贴膏药贴7天,7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隔一天,治疗2个疗程后疼痛减轻,继续使用本发明药物治疗至6个疗程后基本康复,半年后随访无复发。(七天为1个疗程)

病例4、张xx,男,30岁,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中峰乡人,患肩周炎2年,于2015年8月就诊:来时患者自述患肩周炎2年,右肩疼痛并逐渐加重,右手上举受限,治疗:使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治疗经过:将膏药放在酒精加热,贴于痛处,一贴膏药贴7天,7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隔一天,治疗3个疗程后疼痛逐渐减轻,继续治疗至7个疗程后康复,患处无不适症状,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病例5、宋xx,男,42岁,安徽省淮北市人,患颈椎病4有余,经患者自述:经朋友介绍于2016年8月来本专科就诊:来时患者自述其颈椎病疼、上肢无力、手指发麻、有时头还有点晕,使用本发明药物治疗:将膏药放在酒精加热,贴于痛处,一贴膏药贴7天,7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隔一天,治疗4个疗程后疼痛减轻,手指麻木减轻,继续治疗至8个疗程后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病例6、余xx,女,43岁,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大屯镇余李庄人,患者第4-6颈椎骨质增生,感觉局部有疼痛,头部转动受影响,疼痛放射到右侧肩部已二年,后来到我专科治疗,连续贴本发明药物8个疗程后,疼痛基本消失,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用量为重量)

它有下列步骤制成:第一步选用药、炮制药:

(1)山大刀根:本品为茜草科植物九节的根,拣净杂质,切片,晒干;

(2)白藤:为豆科植物滇桂崖豆藤,全年可采,切碎晒干;

(4)山胡椒根:为樟科植物牛筋树的根,挖取根部,洗净,晒干;

(4)照山白:为杜鹃花科小花杜鹃的枝叶或花,夏秋采收,晒干;

(5)雪上一枝蒿:为毛莨科植物短柄乌头的块根,夏末秋初挖取块根,去掉苗叶及小根,洗净晒干,装麻袋内撞击之,使外表光滑,放干燥处防潮;

(6)大麻药:为豆科植物镰萹豆的根或叶,秋季采集,晒干;

(7)川牛膝:取川牛膝,加定量黄酒拌匀,闷润,待黄酒被吸尽时,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筛去碎屑,经过炮制后能增强活血化瘀的功效;

(8)接骨草:为豆科植物舞草的枝叶,全年可采,加定量黄酒拌匀,闷润,待黄酒被吸尽时,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经过炮制后能增强强壮筋骨,治风湿骨痛;

(9)小血藤:为木兰科植物铁箍散的根,茎藤,叶,10-11月采收,晒干;

(10)马尾伸筋:为百合科植物长叶牛尾菜的根茎及根,6-8月采挖,洗净,稍润,切片,晒干;

(11)伸筋藤:为防己科植物中华青牛胆的茎,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

(12)狗骨:狗的骨骼,剔去骨骼上筋肉,将骨挂于通风处晾干,不可曝晒,取原材料,用温水洗净泥土,闷润,刮净残余筋肉,切成小块,酒制后使药物纯净,酒制狗骨去除腥臭味,增强活血通络的功效;

(13)川木瓜;清水洗净,稍浸泡,闷润至透,置蒸笼内蒸熟,乘热切片,日晒夜露,以有红转紫黑色为度;

(14)白芥子:炮制方法发明人进行了改进:拣净杂质,置锅内炒至深黄色,等到用手搓掉外皮即可,取出,放凉;

(15)五加皮:炮制方法发明人进行了改进: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用适量的黄酒拌匀,闷润,待黄酒被吸尽时,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放凉,经过炮制后能增强祛风散寒除湿的作用,用于风寒湿痹;

(16)乌药:为樟科植物乌药的根,拣去杂质,分开大小条,用水泡透,根据季节注意换水,防止发臭,及时捞出切片,如已在鲜叶切片者,筛去灰屑;

(17)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树皮,除去粗皮,洗净,润透,切成方块或丝条,晒干,用适量的黄酒拌匀,闷润,待黄酒被吸尽时,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放凉,这样可以增强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

(18)木鳖子:为葫芦科植物木鳖子的成熟种子,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用时连壳打碎,或去壳取仁入药;

(19)大驳骨:为爵床科植物鸭嘴花的枝叶,全年可采,晒干,用适量的黄酒拌匀,闷润,待黄酒被吸尽时,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放凉,这样可以增强活血散瘀的作用,使祛风湿痹痛的作用得到增强。

第二步:制作方法:将上述药物除樟脑、黄丹以外的中药分别称重、混合、掺匀倒入盛有麻油的铜锅内,进行浸泡,夏天浸泡7天,冬天浸泡21天;准备两口铜锅备用;再备一些烧火用的桑皮、桑枝;熬制:加热提取有效成分,开始火可大,待油沸腾后火要减小,用槐木棍不停地按顺时针搅拌,熬至药物外表呈深褐色,内部焦黄色,捞出药渣,过滤称重再倒入另一口锅中加热,然后用槐木棍沾油滴在清水中若油抱团,不散时即滴水成珠时下黄丹,用槐木棍按顺时针不停搅拌,待药油混合反应后成膏、离火、冷却15分钟后,把细料樟脑投入锅中,搅拌均匀,倒入清水中,每天换水一次,7天后收膏,密封保存,使用时滩涂膏药,每帖重20-25g即可。

治疗风湿性颈肩腰腿疼的活血舒筋膏,其特征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疼。

治疗风湿性颈肩腰腿疼的活血舒筋膏,其特征在于:它是一种传统黑膏药,即膏剂。

本发明药物使用方法:将膏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贴于痛处,一贴膏药贴7天,7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隔一天。风湿性关节炎治愈:较轻的患者需6-9个疗程治愈;严重的患者需10-12疗程治愈。颈肩腰腿痛患者治愈:较轻的患者需4-6个疗程治愈;严重的患者需7-9个疗程治愈。

本发明药物对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1、纯中药制剂,外用膏剂,哪痛贴哪,无副作用,降低了内服药物副作用;2、治疗效果好,疗程短;3、药物来源于大自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避免较昂贵的中药,可以降低药物成本;5、药物配方中各成分的不同的炮制方法,疗效有所不同;6、不复发,可免除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本发明药物的禁忌:

1、皮肤过敏者禁用;

2、孕妇禁用。

实施例2

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用量为重量份)

它有下列步骤制成:第一步选用药、炮制药:

(1)山大刀根:本品为茜草科植物九节的根,拣净杂质,切片,晒干;

(2)白藤:为豆科植物滇桂崖豆藤,全年可采,切碎晒干;

(5)山胡椒根:为樟科植物牛筋树的根,挖取根部,洗净,晒干;

(4)照山白:为杜鹃花科小花杜鹃的枝叶或花,夏秋采收,晒干;

(5)雪上一枝蒿:为毛莨科植物短柄乌头的块根,夏末秋初挖取块根,去掉苗叶及小根,洗净晒干,装麻袋内撞击之,使外表光滑,放干燥处防潮;

(6)大麻药:为豆科植物镰萹豆的根或叶,秋季采集,晒干;

(7)川牛膝:取川牛膝,加定量黄酒拌匀,闷润,待黄酒被吸尽时,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筛去碎屑,经过炮制后能增强活血化瘀的功效;

(8)接骨草:为豆科植物舞草的枝叶,全年可采,加定量黄酒拌匀,闷润,待黄酒被吸尽时,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经过炮制后能增强强壮筋骨,治风湿骨痛;

(9)小血藤;为木兰科植物铁箍散的根,茎藤,叶,10-11月采收,晒干;

(10)马尾伸筋:为百合科植物长叶牛尾菜的根茎及根,6-8月采挖,洗净,稍润,切片,晒干;

(11)伸筋藤:为防己科植物中华青牛胆的茎,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

(12)狗骨:狗的骨骼,剔去骨骼上筋肉,将骨挂于通风处晾干,不可曝晒,取原材料,用温水洗净泥土,闷润,刮净残余筋肉,切成小块,酒制后使药物纯净,酒制狗骨去除腥臭味,增强活血通络的功效;

(13)川木瓜:清水洗净,稍浸泡,闷润至透,置蒸笼内蒸熟,乘热切片,日晒夜露,以有红转紫黑色为度;

(14)白芥子:炮制方法发明人进行了改进:拣净杂质,置锅内炒至深黄色,等到用手搓掉外皮即可,取出,放凉;

(15)五加皮:炮制方法发明人进行了改进: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用适量的黄酒拌匀,闷润,待黄酒被吸尽时,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放凉,经过炮制后能增强祛风散寒除湿的作用,用于风寒湿痹;

(16)乌药:为樟科植物乌药的根,拣去杂质,分开大小条,用水泡透,根据季节注意换水,防止发臭,及时捞出切片,如已在鲜叶切片者,筛去灰屑;

(17)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树皮,除去粗皮,洗净,润透,切成方块或丝条,晒干,用适量的黄酒拌匀,闷润,待黄酒被吸尽时,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放凉,这样可以增强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

(18)木鳖子:为葫芦科植物木鳖子的成熟种子,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用时连壳打碎,或去壳取仁入药;

(19)大驳骨:为爵床科植物鸭嘴花的枝叶,全年可采,晒干,用适量的黄酒拌匀,闷润,待黄酒被吸尽时,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放凉,这样可以增强活血散瘀的作用,使祛风湿痹痛的作用得到增强。

第二步:制作方法:将上述药物除樟脑、黄丹以外的中药分别称重、混合、掺匀倒入盛有麻油的铜锅内,进行浸泡,夏天浸泡7天,冬天浸泡21天;准备两口铜锅备用;再备一些烧火用的桑皮、桑枝;熬制:加热提取有效成分,开始火可大,待油沸腾后火要减小,用槐木棍不停地按顺时针搅拌,熬至药物外表呈深褐色,内部焦黄色,捞出药渣,过滤称重再倒入另一口锅中加热,然后用槐木棍沾油滴在清水中若油抱团,不散时即滴水成珠时下黄丹,用槐木棍按顺时针不停搅拌,待药油混合反应后成膏、离火、冷却15分钟后,把细料樟脑投入锅中,搅拌均匀,倒入清水中,每天换水一次,7天后收膏,密封保存,使用时滩涂膏药,每帖重20-25g即可。

治疗风湿性颈肩腰腿疼的活血舒筋膏,其特征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疼。

治疗风湿性颈肩腰腿疼的活血舒筋膏,其特征在于:它是一种传统黑膏药,即膏剂。

本发明药物使用方法:将膏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贴于痛处,一贴膏药贴7天,7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隔一天。风湿性关节炎治愈:较轻的患者需6-9个疗程治愈;严重的患者需10-12疗程治愈。颈肩腰腿痛患者治愈:较轻的患者需4-6个疗程治愈;严重的患者需7-9个疗程治愈。

本发明药物对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1、纯中药制剂,外用膏剂,哪痛贴哪,无副作用,降低了内服药物副作用;2、治疗效果好,疗程短;3、药物来源于大自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避免较昂贵的中药,可以降低药物成本;5、药物配方中各成分的不同的炮制方法,疗效有所不同;6、不复发,可免除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本发明药物的禁忌:

1、皮肤过敏者禁用;

2、孕妇禁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