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保持装置及奶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0547发布日期:2018-09-18 18:0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温度保持装置及奶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这在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可以体现出来,例如携子出游时,人们期望孩子喝到温热的奶液,因而随身携带小罐奶粉和开水,以便及时冲奶。又如根据人们的不断试验发现,咖啡的口感以55℃左右时为最佳时期,然而,对于喝到口感合适的咖啡,目前基本上是按照开水冲好之后,多少分钟后喝咖啡进行判断,主观性比较大。从前述可以看出,目前,生活中有许多的地方需要用到温度保持,因而,提供一种温度保持装置是市场所迫切需求的。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日常生活领域的温度保持问题,提供一种温度保持装置及奶瓶。

一种温度保持装置,包括:

壳体,设置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待加热的物品或物质;

发热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包括至少一发热体及温度控制组件,所述发热体用于发热,具有加热模式及保温模式,当所述发热体处于加热模式时,对容纳腔内的物品或物质进行加热;当所述发热体处于保温模式时,所述发热体按照预设的方式发热,以使得容纳腔内的物品或物质的温度维持在一预设的温度区间,所述温度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发热体的发热;

隔热层,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发热结构相对所述隔热层靠近所述容纳腔;及

电源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电源部电连接所述发热体及所述温度控制组件,以为所述发热体及所述温度控制组件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首尾固定连接,合围形成一柱状结构,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柱状结构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一收纳部,所述电源部容置于所述收纳部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合围形成一收纳腔,所述发热结构及隔热层收容于所述收纳腔内,所述第一壳体采用导热材料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合围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底壁为导热材料制成,所述隔热层设置于所述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控制组件包括控制电路板及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用于调整所述发热体的保温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控制组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用于感应并采集所述容纳腔内的温度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控制组件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

获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容纳腔内的温度信息;

获取当前的温度调节档位,从而得到第一临界值和第二临界值;

将容纳腔内的温度信息与第一临界值和第二临界值相比较,若容纳腔内的温度小于第一临界值,将发热体设置为加热模式;所述容纳腔内的温度大于第二临界值,则关闭所述发热体;所述容纳腔内的温度大于第一临界值且小于第二临界值,将发热体设置为保温模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接触开关,所述接触开关电连接于所述处理器,当容纳腔内有物体放入时,触碰并导通所述接触开关,所述触碰开关导通后,即将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之间的电路导通。

一种奶瓶,包括外壳及温度保持装置,所述温度保持装置为上述任一所述的温度保持装置,所述外壳为所述温度保持装置的壳体。

上述温度保持装置及奶瓶,可以对容纳腔内的物品或物质进行保温,使得容纳腔内的物品或物质维持在一个预设的温度区间,用于奶瓶的加热时,可以颠覆性的改变婴儿的喂养方式,有利于婴儿的健康喂养,用于咖啡杯的加热时,可以使得咖啡的温度恒定在口感合适的区间,使得咖啡具有良好的口感,用于饭盒的加热时,可以对饭盒长久的保温,取出即可吃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温度保持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温度保持装置的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温度保持装置的温度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温度保持装置的温度调节组件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温度保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温度保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温度保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温度保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温度保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温度保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和图2示例性的使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温度保持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温度保持装置10包括发热结构110、隔热层120及壳体130,所述壳体130设置有一容纳腔130a,所述容纳腔130a用于容纳待加热的物品或物质,所述隔热层120及所述发热结构110设置于所述壳体130内,且所述发热结构110相对所述隔热层120靠近所述容纳腔130a。

由于所述发热结构110及隔热层120设置于所述壳体130内,则所述壳体130内对应设置一收纳腔(图未示)用以收容发热结构110及隔热层120,则所述壳体130包括第一壳体131及第二壳体133,所述第一壳体131及所述第二壳体133合围形成所述收纳腔,所述发热结构110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31与所述第二壳体133之间,所述第一壳体131靠近所述容纳腔130a设置,所述第二壳体133远离所述容纳腔130a设置。可以理解的是,若所述第二壳体133采用隔热材料制成,则所述第二壳体133可作为隔热层120,及所述隔热层120可以是所述壳体130的一部分,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第一壳体131需采用导热材料,以使得发热体(图未标示)散发的热体可以传导至容纳腔130a内。

所述发热结构110包括至少一发热体、温度控制组件113及插头115,所述发热体及所述温度控制组件113与所述插头115电连接,从而在所述插头115接通电源时,电源为所述温度控制组件113及所述发热体供电。

所述发热体具有加热模式及保温模式:当所述发热体处于加热模式时,所述发热体维持一较高的功率持续发热,对放置于容纳腔130a内的物品或物质进行加热;当所述发热体处于保温模式时,所述发热体按照预设的方式发热,以使得放置于容纳腔130a内的物品或物质维持在一预设的温度区间。具体的,当所述插头115连接于电源时,所述发热体进入加热模式,开始对放置于容纳腔130a内的物品或物质进行加热,直至加热至预设温度后,转入保温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只设置一个,为了实现对放置于容纳腔130a内的物体或物质的加热及更好的实现保温,所述发热体可以由柔性发热材料制成。所述发热体首尾固定连接,形成一柱状结构,所述容纳腔130a位于所述柱状结构内,通过将发热体首尾相连,使得在对放置于容纳腔130a内的物体或物质进行加热时,受热较为均匀,在保温时,容纳腔130a内四周的温度分布较为均匀,可以阻止温度从某一区域快速流失,有利于容纳腔130a内的温度保持。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也可以设置多个,多个所述发热体间隔的设置于容纳腔130a的四周,从而使得发热体在加热和保温时,容纳腔130a内的受热分布均匀。

所述发热体可以是石墨烯发热体、碳晶发热体或陶瓷发热体。

请参阅图3,所述温度控制组件113可以固定连接于所述发热体,也可以与所述发热体分体设置。所述温度控制组件113包括控制电路板1131及控制开关1133,所述控制电路板1131可以是PCB板,也可以是柔性线路板,上面印制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开关1133连接于控制电路板1131,通过控制开关1133可以调整发热体的保温温度,例如,通过控制开关1133可以实现高、中、低三档温度调节,当发热体加热到保温温度时,转入保温模式。

所述控制开关1133可以是固定连接于控制电路板1131,也可以与所述控制电路板1131分体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开关1133穿过所述隔热层120及壳体130而外露于壳体130,以便于用户触碰控制开关1133,从而实现控制。示例性的,所述控制开关可以是一按钮,并通过不同的按压方式实现不同档的温度调节,如正常情况下,处于低档位温度控制状态,按压按钮时,由低档位切换为中档位温度控制状态,再次按压,由中档位切换为高档位温度控制状态,下一次按压,复位为低档位温度控制状态,从而实现高、中、低三档温度控制的循环切换。当然,控制开关还可以是三档开关,通过将开关拨动到不同的档位,对应切换为不同档位的温度控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两种开关的实现方式仅仅为示例性的,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控制方式来实现开关与档位切换的对应关系,温度控制也不限定与三个档次,还可以是两个、四个或更多个档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控制组件113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135,所述温度传感器1135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1131,用于感应并采集容纳腔130a内的温度参数,所述发热体的加热模式与保温模式的切换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1135采集的温度参数进行切换,当温度参数大于等于保温温度时,切换为保温模式,当温度参数小于警戒温度时,切换为加热模式,从而使得容纳腔130a内的温度控制在警戒温度与保温温度的区间之内,从而实现保温。

请参阅图4,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于发热体的发热逻辑的控制,所述温度控制组件113还包括处理器1137,所述处理器1137被配置为用于实现发热体的发热逻辑控制。具体的,所述处理器1137被配置为用于:

获取温度传感器1135采集的容纳腔130a内的温度信息;

获取当前的温度调节档位,从而得到第一临界值和第二临界值;

将容纳腔130a内的温度信息与第一临界值和第二临界值相比较,若容纳腔130a内的温度小于第一临界值,将发热体设置为加热模式;所述容纳腔130a内的温度大于第二临界值,则关闭所述发热体;所述容纳腔130a内的温度大于第一临界值且小于第二临界值,将发热体设置为保温模式。

可以理解,根据用户所选择的温度调节档位,即可确定一个温度控制区间,从而确定第一临界值和第二临界值,将容纳腔130a内的温度与第一临界值和第二临界值进行比较,可以确定容纳腔130a内的温度是偏高、偏低或者是适中的,若是小于第一临界值,则说明容纳腔130a内的温度偏低,需要进行加热,因而将发热体设置为加热模式,若大于第二临界值,则说明容纳腔130a内的温度偏高,需要等待自然冷却至温度控制区间内,此时可以关闭发热体以节省电能;若恰好处于第一临界值和第二临界值之间,则设置为保温模式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保温模式下,所述发热体被所述处理器1137控制为以一预设的低功率持续发热,以将容纳腔130a内的物体或物质的温度保持在预设的温度控制区间。可以理解的是,每个温度调节档位均对应有一预设的低功率值。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保温模式下,所述发热体被所述处理器1137控制为间歇性发热。例如可以是通过一脉冲信号控制发热体,以预设时间为一周期加热或关闭加热。还可以是根据温度传感器1135采集的温度值进行控制,当采集的温度小于第一临界值时,控制发热体进行加热,直至加热至温度传感器1135采集的温度值大于第二临界值,停止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放置于容纳腔130a内的物体温度过高,而导致的降低温度过久的问题,所述壳体130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合围形成所述容纳腔130a,所述底壁为导热材料制成,所述隔热层120设置于所述侧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30上设置有接触开关135,所述接触开关135电连接于所述处理器1137,当容纳腔130a内有物体放入时,触碰并导通所述接触开关135,所述触碰开关导通后,即将所述处理器1137与所述温度传感器1135之间的电路导通,所述处理器1137即可以获取温度传感器1135的数据。

所述插头115可以是标准USB接口,从而使得温度保持装置10在配合移动电源使用时能够实现移动便携。当然,所述插头115也可以是常用的、与插座相配合使用的两脚插头115或三脚插头11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固定连接于所述隔热层120,设置于所述隔热层120的靠近所述容纳腔130a的一侧,所述隔热层120用于隔热,尽量的减少容纳腔130a内的温度的散失,从而利于加热及保温。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也可以与所述隔热层120分体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层120固定于所述壳体130上,或直接在所述壳体130上成型所述隔热层120。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30呈圆筒状,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侧壁合围形成所述容纳腔130a。所述温度保持装置10可用于奶瓶的加热,所述温度保持装置10用于奶瓶的温度保持时,奶瓶放置于所述容纳腔130a内,通过所述温度控制组件113的控制发热体,可以使得奶瓶内的奶液较长时间内维持在一预设的温度区间,可以避免奶粉冲好时,由于婴儿的哭闹等原因导致错过喂养时间,喂养婴儿的奶液的温度过高或过低,最终需要重新冲奶粉的现象。当婴儿哭闹而拒绝喂养时,将奶瓶置于容纳腔130a内进行保温,温度保持装置10可以将奶瓶内的奶液温度恒定在适宜的温度,当婴儿哭闹过后,再将奶瓶从温度保持装置10内取出,进行喂养。所述温度保持装置10,可以极大延长奶液的最佳喂养时间,使得在合适的时间内能够喂养给婴儿以合适温度的奶液。

进一步,通过将插头115设置为标准USB接口,在携带婴儿外出时,只要配置一移动电源,将所述温度保持装置10通过标准USB接口连接于移动电源,即可将事先冲好的奶液保温1~2小时,相比传统的携带装有开水的保温杯,在喂养婴儿的时候,将开水倒出进行冲奶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避免婴儿哭泣时,临时的、急速的冲奶导致的手忙脚乱,从而可以在携带婴儿出行的过程中从容的应对婴儿的饥饿需求,而不是整个家庭因为婴儿的哭泣忙的团团转;另一方面,可以极大的减少婴儿出行时需要准备的装备,实现轻装出游,因此,所述温度保持装置10可以颠覆性的改变婴儿的喂养方式,有利于婴儿的健康喂养,改变传统的婴儿哭泣时匆忙冲奶的情况。

请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30也可以直接是奶瓶的外壳,所述发热结构110及隔热层120设置于所述壳体130内,此时,奶瓶即温度保持装置10,发热结构110直接对容纳腔130a内的奶液进行加热。

请参阅图6,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30呈杯状,所述温度保持装置10可用于咖啡杯或茶杯的加热。所述壳体130上设置有一缝隙130b,咖啡杯或茶杯放置于容纳腔130a内时,杯把从所述缝隙130b内伸出到所述壳体130外,所述温度保持装置10可以使咖啡杯内的咖啡或茶杯内的液体较长时间内维持在一预设的温度区间,从而使得咖啡或茶具有良好的口感。

请继续参阅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30也可以直接是咖啡杯或茶杯的杯体,所述发热结构110及隔热层120设置于所述壳体130内,此时,咖啡杯或茶杯及温度保持装置10,发热结构110直接对容纳腔130a内的咖啡或茶水进行加热。

请继续参阅图8,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保持装置也可以呈桶状,从而可以用于方便面等速食食品的保温。

请继续参阅图9,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30还可以呈盒状,此时,所述温度保持装置10可以对饭盒进行保温,在合适的时间点取出即可吃饭。

请参阅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保持装置10还包括电源部140,所述电源部140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130,所述电源部140电连接于所述发热体及所述温度控制组件113,以为所述发热体及所述温度控制组件113供电。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源部140设置于所述壳体130的底部,当所述温度保持装置10放置于水平面上时,所述电源部140置于水平面上,所述壳体130设置于所述电源部140上。

在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结构110可以不包括插头115,而是通过导线直接连接于电源部140与发热体。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可在所述壳体130的底部设置一收纳部130c,所述电源部140容置于所述收纳部130c内。

上述温度保持装置10,可以对放置于容纳腔130a内的物品或物质进行保温,使得容纳腔130a内的物品或物质维持在一个预设的温度区间,用于奶瓶的加热时,可以颠覆性的改变婴儿的喂养方式,有利于婴儿的健康喂养,用于咖啡杯的加热时,可以使得咖啡的温度恒定在口感合适的区间,使得咖啡具有良好的口感,用于饭盒的加热时,可以对饭盒长久的保温,取出即可吃饭。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温度保持系统,所述温度保持系统包括温度保持装置及移动电源,所述温度保持装置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温度保持装置10,所述温度保持装置10通过所述插头115连接于所述移动电源,从而使得所述移动电源为所述温度保持装置10供电。

上述温度保持系统,可以对放置于容纳腔130a内的物品或物质进行保温,使得容纳腔130a内的物品或物质维持在一个预设的温度区间,用于奶瓶的加热时,可以颠覆性的改变婴儿的喂养方式,有利于婴儿的健康喂养,特别地,在移动出行时,能够实现实时喂养,极大的方便了家庭携带婴儿的出行。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