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检测装置的应用方法、系统及服务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04327发布日期:2018-11-20 19:51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检测装置的应用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人体脂肪秤是除了可测量体重外还可以测量脂肪、水分等的称重计。目前市场上有ITO膜和电极片两种材料的传感器测体脂。人体脂肪秤的原理是肌肉内含有较多血液等水份,可以导电,而脂肪是不导电的。因为体内电流的通道导体是肌肉,从电流通过的难易度可以知道肌肉的重量,由此可判断,在体重的比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现在都用以一台人体脂肪秤。一台人体脂肪秤可供若干人使用,当用户站立于人体脂肪秤上时,可获取当前用户的健康数据,并通过通讯单元将健康数据上传至当前用户的记录数据库中,但是每次保存数据时,需要先打开当前用户的账户,然后才能将健康数据上传至被打开的账户,数据保存的过程操作相对复杂,但是一旦用户打开错误的账户之后,则健康数据就容易出现误保存事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检测装置的应用方法、系统及服务器,旨在减少数据保存的操作复杂度,同时提高数据保存的准确率。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检测装置的应用方法,其中,包括,

于所述智能检测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下读取标识信息、检测数据;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匹配预制的用户账户;

于获取到用户账户的状态下读取与所述用户账户匹配的历史数据并分析;

根据所述检测数据更新所述历史数据。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检测装置的应用方法,其中,于所述智能检测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下读取标识信息、检测数据之前还包括;

读取当前的标识信息,接受外部输入的用户账户;

建立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账户之间的映射关系。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检测装置的应用方法,其中,于获取到用户账户的状态下读取与所述用户账户匹配的历史数据并分析具体包括:

于获取到用户账户的状态下读取与所述用户账户匹配的历史数据;

读取所述历史数据中的最后一个数据的记录时间、数据信息;

计算最后一个数据的记录时间与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于所述时间间隔匹配预制阈值的状态下,计算最后一个的数据的所述数据信息、所述检测数据之间的数据差;

于所述数据差不小于一预定误差的状态下,计算形成一矫正数据。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检测装置的应用方法,其中,根据所述检测数据更新所述历史数据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检测数据、所述矫正数据更新所述历史数据。

另一方面,本发明再提供一种基于智能检测装置的应用系统,其中,包括,

读取单元,用以于所述智能检测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下读取标识信息、检测数据;

匹配单元,连接所述读取单元,用以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匹配预制的用户账户;

分析单元,连接所述匹配单元,用以于获取到用户账户的状态下读取与所述用户账户匹配的历史数据并分析;

更新单元,连接所述分析单元,根据所述检测数据更新所述历史数据。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检测装置的应用系统,其中,还包括;

设置单元,连接所述读取单元,用以读取当前的标识信息,接受外部输入的用户账户;建立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账户之间的映射关系。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检测装置的应用系统,其中,所述分析单元具体包括:

获取装置,于获取到用户账户的状态下读取与所述用户账户匹配的历史数据;读取所述历史数据中的最后一个数据的记录时间、数据信息;

计算装置,计算最后一个数据的记录时间与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处理装置,于所述时间间隔匹配预制阈值的状态下,计算最后一个的数据的所述数据信息、所述检测数据之间的数据差;

矫正装置,于所述数据差不小于一预定误差的状态下,计算形成一矫正数据。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检测装置的应用系统,其中,所述更新单元根据所述检测数据、所述矫正数据更新所述历史数据。

另一方面,本发明再提供一种服务器,其中,所述服务器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任一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检测装置的应用方法。

再一方面,本发明再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检测装置的应用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基于标识信息读取用户账户信息,当读取到用户账户信息的状态下,打开与用户账户匹配的数据,同时将当前的检测数据保存至该用户账户内,一方面自动打开用户账户信息,方便用户操作,另一方面可将数据保存至用户账户信息内,避免出现数据错误保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智能检测装置的应用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智能检测装置的应用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检测装置的应用方法,其中,包括,

步骤S110、读取当前的标识信息,接受外部输入的用户账户;标识信息可由检测装置上的相应部件形成,例如检测装置表面设置有四个LED感应灯,当用户站立于所述检测装置表面时,任意两个位置的LED感应灯被遮挡,此时,该被遮挡的两个LED感应灯形成的信息即可成为该用户的标识信息。标识信息的设置可由用户自行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制。

步骤S120、建立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账户之间的映射关系。任意一个标识信息均有与之匹配的用户账户或者是用户账户信息,但任意两个用户欲设置同一标识信息时,先设置该标识信息的用户获得,后一个用户无法通过该标识信息建立相应的用户账户。

步骤S130、于所述智能检测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下读取标识信息、检测数据;其中标识信息可用于获取当前用户的信息,例如,当前用户为A,此用户A在进行检测之前时可直接触发标识信息,通过该标识信息以确定用户A,避免将用户A的检测数据保存至用户B的账户内。

步骤S140、根据所述标识信息结合所述映射关系匹配预制的用户账户;当标识信息匹配有与之对应的用户账户的状态下,即打开所述用户账户对应的数据信息。

步骤S150、于获取到用户账户的状态下读取与所述用户账户匹配的历史数据并分析;

步骤S160、根据所述检测数据更新所述历史数据。

本发明中,基于标识信息读取用户账户信息,当读取到用户账户信息的状态下,打开与用户账户匹配的数据,同时将当前的检测数据保存至该用户账户内,一方面自动打开用户账户信息,方便用户操作,另一方面可将数据保存至用户账户信息内,避免出现数据错误保存。

实施例二

当用户前后两次的检测数据差别很大的情况下,通常于检测装置本身有关,例如上一次检测状态,检测装置放置于固定物体表面,故而检测数据较为准确,而本次检测时,检测装置设置于柔软物体表面,故而检测数据与上一次检测数据差别较大,故而基于此,如图2所示,本发明再提供一种基于智能检测装置的应用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S210、读取当前的标识信息,接受外部输入的用户账户;标识信息可由检测装置上的相应部件形成,例如检测装置表面设置有四个LED感应灯,当用户站立于所述检测装置表面时,任意两个位置的LED感应灯被遮挡,此时,该被遮挡的两个LED感应灯形成的信息即可成为该用户的标识信息。标识信息的设置可由用户自行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制。

步骤S220、建立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账户之间的映射关系。任意一个标识信息均有与之匹配的用户账户或者是用户账户信息,但任意两个用户欲设置同一标识信息时,先设置该标识信息的用户获得,后一个用户无法通过该标识信息建立相应的用户账户。

步骤S230、于所述智能检测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下读取标识信息、检测数据;其中标识信息可用于获取当前用户的信息,例如,当前用户为A,此用户A在进行检测之前时可直接触发标识信息,通过该标识信息以确定用户A,避免将用户A的检测数据保存至用户B的账户内。

步骤S240、根据所述标识信息结合所述映射关系匹配预制的用户账户;当标识信息匹配有与之对应的用户账户的状态下,即打开所述用户账户对应的数据信息。

步骤S2501、于获取到用户账户的状态下读取与所述用户账户匹配的历史数据;

步骤S2502、读取所述历史数据中的最后一个数据的记录时间、数据信息;

步骤S2503、计算最后一个数据的记录时间与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步骤S2504、于所述时间间隔匹配预制阈值的状态下,计算最后一个的数据的所述数据信息、所述检测数据之间的数据差;预制阈值可由用户自行限定,例如预制阈值为5天。

步骤S2505、于所述数据差不小于一预定误差的状态下,计算形成一矫正数据。预定误差为5,通常在5天时间内,两次体重的差距通常不小于5KG,故而当上一次检测数据与当前检测数据之间的误差不小于5的状态下,则说明检测装置的放置位置处于非正常状态,此时需要对检测数据做矫正处理,经过多次分析可知,矫正数据设置为20,即根据当前检测数据的基础上增加矫正数据以获得实际数据。

步骤S260、根据所述检测数据、所述矫正数据更新所述历史数据。根据检测数据、矫正数据形成实际数据,并将实际数据保存至用户账户信息内以形成新的历史数据。

实施例三

另一方面,本发明再提供一种基于智能检测装置的应用系统,其中,包括,

读取单元,用以于所述智能检测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下读取标识信息、检测数据;

匹配单元,连接所述读取单元,用以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匹配预制的用户账户;

分析单元,连接所述匹配单元,用以于获取到用户账户的状态下读取与所述用户账户匹配的历史数据并分析;

更新单元,连接所述分析单元,根据所述检测数据更新所述历史数据。

作为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上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检测装置的应用系统,其中,还包括;

设置单元,连接所述读取单元,用以读取当前的标识信息,接受外部输入的用户账户;建立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账户之间的映射关系。

作为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上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检测装置的应用系统,其中,所述分析单元具体包括:

获取装置,于获取到用户账户的状态下读取与所述用户账户匹配的历史数据;读取所述历史数据中的最后一个数据的记录时间、数据信息;

计算装置,计算最后一个数据的记录时间与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处理装置,于所述时间间隔匹配预制阈值的状态下,计算最后一个的数据的所述数据信息、所述检测数据之间的数据差;

矫正装置,于所述数据差不小于一预定误差的状态下,计算形成一矫正数据。

作为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上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检测装置的应用系统,其中,所述更新单元根据所述检测数据、所述矫正数据更新所述历史数据。

实施例四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服务器312的框图。图3显示的服务器3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3所示,服务器3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服务器3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316,系统存储器3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328和处理单元316)的总线318。

总线3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服务器3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服务器3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3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32。服务器3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3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3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318相连。存储器3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342的程序/实用工具3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3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3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3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服务器3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3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3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服务器3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服务器3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322进行。并且,服务器3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3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320通过总线318与服务器3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3中未示出,可以结合服务器3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3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3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检测装置的应用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匹配预制的用户账户;

于获取到用户账户的状态下读取与所述用户账户匹配的历史数据并分析;

根据所述检测数据更新所述历史数据。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检测装置的应用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匹配预制的用户账户;

于获取到用户账户的状态下读取与所述用户账户匹配的历史数据并分析;

根据所述检测数据更新所述历史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如”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域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