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压式臭氧消毒清洗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6834发布日期:2018-09-04 21:41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消毒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压式臭氧消毒清洗池。



背景技术:

手术室、无尘间还有细胞间等多处对洁净度要求比较高的地方,进入该场所的工作人员采用消毒清洗池对进入的消毒处理。因此清洗池中所喷射出的消毒液对工作人员的消毒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其中用于对工作人员的双手进行消除处理的消毒清洗池中所喷出的水需要进行进行过滤净化后才会从喷水口喷出,因此通常消毒清洗池出水端所喷出的水流水压较低,减弱了消毒清洗的效果。因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增压式臭氧消毒清洗池。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增压式臭氧消毒清洗池。

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增压式臭氧消毒清洗池,包括矩形池槽本体,包括设用于通入洁净水的洁净水管路和通入臭氧的气体管路,所述的洁净水管路与所述的气体管路相通;所述的洁净水管路包括沿着所述的池槽本体的矩形面设置的进水盘管和与进水盘管垂直相连的若干个出水管,在所述的进水盘管和所述的出水管的接头处设置了球形连接件;所述的气体管路包括进气盘管,所述的进气盘管设置在所述的进水盘管上方,与所述的进水盘管平行设置;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的进水盘管和所述的进气盘管的垂直连接管,所述的球形连接件还设置了与所述的垂直连接管相连的通气孔;还包括高压泵,所述的高压泵与所述的气体管路相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出水管按出水口朝下的方向安装,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6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的出水管的出水口端还连接了微型莲蓬头,所述的微型莲蓬头的横截面的直径为2-4c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进水盘管的总进水端和设置在所述的气体管路的总进气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高压泵连接到所述的总进气端或者所述的进水盘管与所述的垂直连接管的连接的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球形连接件的半径大于所连接的进水盘管或出水管的直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设计的消毒池,不仅能够提供压力高、水压快的冲淋手部的消毒水,而且还能够在消毒水中灌入大量的臭氧,提高了消毒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侧视图;

其中:1-洁净水管路,101-进水盘管,102-出水管,103-微型莲蓬头,2-气体管路,201-进气盘管,202-垂直连接管,3-球形连接件,4-池槽本体,5-高压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2所示的本发明所设计的增压式臭氧消毒清洗池,包括矩形池槽本体4,所述的消毒清洗池的管路紧贴着矩形池本体的槽壁而设置,包括用于通入洁净水的洁净水管路1和通入臭氧的气体管路2,所述的洁净水管路1与所述的气体管路2是相通。所述的洁净水或者臭氧是通过设置在所述的进水盘管101的总进水端和设置在所述的气体管路2的总进气端通入管路中。

所述的洁净水管路1包括沿着所述的池槽本体的矩形面设置的进水盘管101和与进水盘管101垂直相连的若干个出水管102,所述的出水管102按出水口朝下的方向安装,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60°。在所述的进水盘管101和所述的出水管102的接头处设置了球形连接件3,所述的球形连接件3包括多个连接位点,不仅用于进水盘管101与出水管102的连接,还主要用于洁净水管路1和气体管路2的相同。所述的气体管路2包括进气盘管201,所述的进气盘管201设置在所述的进水盘管101上方,与所述的进水盘管101平行设置;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的进水盘管101和所述的进气盘管201的垂直连接管202,所述的球形连接件3还设置了与所述的垂直连接管202相连的通气孔。

为了能够使得洁净水和臭氧在球形连接件3处能够充分的混合,因此本发明中,所述的球形连接件3的半径大于所连接的进水盘管101或出水管102的直径。为了增加混合的均匀性,在球形连接件3的内部需要使得臭氧能够充分的冲击洁净水,因此还包括与气体管路2相通的高压泵5,包括至少一个高压泵5,所述的高压泵5可以与总进气端相连,也可以与垂直连接管202进水盘管101的连接处相连,优选的为第二种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出水管102的出水口端还连接了微型莲蓬头103,所述的微型莲蓬头103的横截面的直径为2-4cm。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