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用病患防跌落智能感应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1100发布日期:2018-10-26 17:43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用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理用病患防跌落智能感应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医疗护理中,对于某些特殊的病患如行动不便的老人、卧床且行动控制能力弱的儿童等,通常需要投入更多的监护。监护工作通常由病患的家属和医护人员共同完成,在病患可能翻身脱离病床甚至跌落的时间段内,多投入人力进行监视是当前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然而,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发现,采用人工监视的方式不仅耗费人力,而且监视工作本身也极大地消耗着护理人员的精力,导致护理人员疲惫,进而产生监视松懈情况,对病患的护理工作极为不利。再者,护理人员无法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视,总有短暂离开病患的时候,这样当护理人员不在现场时,病患脱离病床甚至跌落而产生人身伤害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因此,需要研发设计一种能够辅助护理人员对卧床的病患进行监视、对潜在的跌落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对病患脱离病床的情况进行及时报警的预防报警系统,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有效避免潜在的跌落事故发生,在极端情况下(强行离床、跌落等)及时报警通知相关人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响应快速、动作平稳的护理用病患防跌落智能感应报警系统,用于辅助对病患进行临床监视,对可能产生跌落的翻身动作进行及时响应处理,对于病患离床行为进行及时报警提醒。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护理用病患防跌落智能感应报警系统包括床垫,床垫包括内框架,在内框架的顶部设有顶部垫层、底部设有底部垫层,在内框架的四周设有侧部垫层;在顶部垫层和底部垫层两者的中部之间设有弹性缓冲区,在弹性缓冲区的左侧设有左侧气囊、右侧设有右侧气囊,两者的充气管路连接至压缩气源;在弹性缓冲区的范围内、顶部垫层和底部垫层之间设有成矩阵式排列的多个支撑定位器,支撑定位器包括底部边缘与底部垫层连接固定的外套和插装在外套内、顶部边缘与顶部垫层连接固定的升降轴,在升降轴与外套之间设有弹簧,在外套的顶部安装有与升降轴导电接触的滑环;在每个支撑定位器的滑环与升降轴上、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两者进气口和排气口的电磁阀上均连接有分线束;在床垫的内框架上安装有现场控制器,在现场控制器上连接有主线束,各分线束与主线束电连接;还包括位于病房内的近程控制器以及位于护理站的远程控制器,现场控制器与近程控制器通过信号线通信连接,近程控制器与远程控制器无线通信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护理用病患防跌落智能感应报警系统,与现有的辅助护理设施和人工监视为主的护理方式相比,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床垫中部设置弹性缓冲区并在弹性缓冲区内设置矩阵式排列的多个支撑定位器,实现了对躺卧病患的舒适支撑的同时,通过滑线电阻阻值变化趋势监控的方式来监视病患位置的变化并预测跌落趋势。通过在弹性缓冲区的两侧设置可充放气的气囊,实现了对病患的现场防跌落干预,即病患偏离弹性缓冲区的中部位置并到达边缘时,相应侧的气囊充气令床垫的边缘升起一定高度,阻断病患继续外移跌落的趋势。通过设置现场控制器、近程控制器和远程控制器,并设置现场控制器与近程控制器之间有线连接、近程控制器与远程控制器之间无线连接,实现了一个护理站对多个病房的多个床位的可靠监视,响应迅速,对于病患离床行为进行及时报警提醒,有效防止潜在的人身危害发生。

优选地:外套的底部边缘与底部垫层之间以及升降轴的顶部边缘与顶部垫层之间均采用铆钉连接固定。

优选地:还包括多个手持终端,各手持终端与远程控制器无线通信连接。

优选地:现场控制器包括现场处理器,主线束与现场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信号线与现场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近程控制器包括近程处理器和近程天线,信号线与近程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近程天线与近程处理器电连接;远程控制器包括远程处理器、远程显示器、远程报警器和远程天线,远程显示器、远程报警器和远程天线与远程处理器电连接。

优选地:远程显示器为液晶显示屏,远程报警器包括蜂鸣器和频闪警示灯。

优选地:所述手持终端包括终端处理器、终端显示器、终端报警器和终端天线,终端显示器、终端报警器和终端天线与终端处理器电连接;终端显示器为液晶显示屏,终端报警器包括蜂鸣器、频闪警示灯和震动电机。

优选地:所述手持终端为手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支撑定位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垫;2、顶部垫层;3、左侧气囊;4、充气管路;5、弹性缓冲区;6、主线束;7、现场控制器;8、右侧气囊;9、支撑定位器;9-1、铆钉;9-2、滑环;9-3、升降轴;9-4、外套;9-5、弹簧;10、信号线;11、近程控制器;12、远程控制器;13、手持终端;14、底部垫层;15、分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本发明的护理用病患防跌落智能感应报警系统包括床垫1,床垫1包括内框架,在内框架的顶部设有顶部垫层2、底部设有底部垫层14,在内框架的四周设有侧部垫层。在顶部垫层2和底部垫层14两者的中部之间设有弹性缓冲区5,正常情况下,病患躺卧的位置大概位于弹性缓冲区5的中部。

在弹性缓冲区5的左侧设有左侧气囊3、右侧设有右侧气囊8,两者的充气管路4连接至压缩气源,压缩气源可以采用统一压缩气供应,也可以在现场设置小型气泵。如图中所示,左侧气囊3和右侧气囊8两者的数量均为两个,可以想到的是,左侧气囊3和右侧气囊8两者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气囊数量更多将增加系统的复杂程度,但同时能够实现床垫1边缘凸起的精细控制,即气囊数量为多个时,可以实现对多个位置的升降(充放气)控制。

在弹性缓冲区5的范围内、顶部垫层2和底部垫层14之间设有成矩阵式排列的多个支撑定位器9,图2是支撑定位器9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支撑定位器9包括底部边缘与底部垫层14连接固定的外套9-4和插装在外套9-4内、顶部边缘与顶部垫层2连接固定的升降轴9-3,在升降轴9-3与外套9-4之间设有弹簧9-5,在外套9-4的顶部安装有与升降轴9-3导电接触的滑环9-2。本实施例中,外套9-4的底部边缘与底部垫层14之间以及升降轴9-3的顶部边缘与顶部垫层2之间均采用铆钉9-1连接固定。

在每个支撑定位器9的滑环9-2与升降轴9-3上、左侧气囊3和右侧气囊8两者进气口和排气口的电磁阀上均连接有分线束15。

在床垫1的内框架上安装有现场控制器7,在现场控制器7上连接有主线束6,各分线束15与主线束6电连接,即每个支撑定位器9、各左侧气囊3和右侧气囊8均通过分线束15和主线束6与现场控制器7电连接。

对于矩阵式排列的多个支撑定位器9,通过分线束15和主线束6连接至现场控制器7后,每个支撑定位器9和各左侧气囊3、右侧气囊8两者进气口和排气口的电磁阀均有唯一的位置编码,现场控制器7主要功能是对各支撑定位器9的电阻进行持续测量和监控,该阻值用于反应每个支撑定位器9的实际位置,即升降轴9-3插入外套9-4的深度,也就直接反映了当前病患实际躺卧的位置和姿势。现场控制器7的另一个功能是通过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控制实现对各气囊充气、排气状态的控制,即当检测到病患位于弹性缓冲区5的边缘时(偏离正常位置),则控制该侧的气囊充气,床垫1的边缘升起一定高度,阻断病患进一步外移所导致的潜在跌落事故,当病患恢复正常位置时,充气的气囊其排气口的电磁阀打开排气,床垫1的边缘恢复平整,恢复正常床垫1的状态。

还包括位于病房内的近程控制器11以及位于护理站的远程控制器12,现场控制器7与近程控制器11通过信号线10通信连接,近程控制器11与远程控制器12无线通信连接。现场控制器7将检测到的病患离床(跌落)的信号发送给近程控制器11;近程控制器11在每个病房只设置一个,可以看做是集中器,用于对本病房内的多个病床上病患的状态信息(只有两种:正常和离床)进行收集,再通过无线网络将上述信息发送给远程控制器12,远程控制器12在每个护理站可以只设置一个,用于护理人员进行信息的读取以及及时接收病患离床的警报。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手持终端13,各手持终端13与远程控制器12无线通信连接。手持终端13由病患家属和护理人员持有,能够及时从远程控制器12接收病患状态信息。

现场控制器7包括现场处理器,主线束6与现场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信号线10与现场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近程控制器11包括近程处理器和近程天线,信号线10与近程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近程天线与近程处理器电连接;远程控制器12包括远程处理器、远程显示器、远程报警器和远程天线,远程显示器、远程报警器和远程天线与远程处理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远程显示器为液晶显示屏,远程报警器包括蜂鸣器和频闪警示灯,即在护理站是通过声音和灯光进行报警的,提示护理人员作出处理。

监视的时间段和响应的频度可以在护理站的远程控制器12上进行设置,即在白天护理人员和家属比较多的情况下适当降低报警的响应频度,在夜晚监视人员配置较少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报警的响应频度。

本实施例中,手持终端13包括终端处理器、终端显示器、终端报警器和终端天线,终端显示器、终端报警器和终端天线与终端处理器电连接;终端显示器为液晶显示屏,终端报警器包括蜂鸣器、频闪警示灯和震动电机,即在病患家属和护理人员的层面,随身携带的手持终端13通过声音、灯光和震动提示报警。

手持终端13也可以是装有管理软件的手机,在软件的界面显示病患状态监视信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