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风寒痹阻和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制剂及丸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98093发布日期:2018-08-31 19:46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复方
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治疗风寒痹阻和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制剂及丸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中医认为颈椎病位在肝肾,与气血密切相关,病性属本虚标实;以肝肾、气血亏虚为本,以外感风寒湿、气滞血瘀、痰湿为标,其中肝肾亏虚是发病根源,寒湿、血瘀、痰浊是重要的致病因素。目前对颈椎病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大体包括非甾体消炎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萘普生、萘普酮、双氯芬酸、布洛芬、尼美舒利、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中成药(如丹鹿通督片、颈复康颗粒、仙灵骨葆胶囊、颈痛颗粒)等。这些药物大多价格昂贵,且有较明显的副作用。且据近来国外有关报道,阿司匹林能抑制环氧酶的活性和减少凝栓质a2的形成,阻止血小板聚集,使其不易放出凝血因子,容易引起出血、溶血、造血功能障碍;而双氯芬酸类易引起胃肠道反应,甚至胃肠溃疡、穿孔出血等。且现有的一些物理治疗如微波治疗、红外线、低频、超声等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风寒痹阻和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制剂及丸剂的制备方法,更好的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该治疗风寒痹阻和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选用纯天然中药原材料,以天麻为君药,以醋延胡索、羌活、桂枝为臣药,以黄芪、当归、白芍、川穹、地龙和僵蚕为佐药,综合利用上述各中药原材料的作用优势和相互协同作用,具有祛风通络,祛颈肩部风湿痹痛、理气止痛、散寒除湿、温经解肌、养血敛阴、荣筋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对于风寒痹阻和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使用方便,且原料价格低廉,无任何毒副作用。一种治疗风寒痹阻和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天麻5~50份、葛根10~50份、黄芪10~50份、川穹5~35份、当归5~50份、醋延胡索5~35份、白芍5~50份、地龙5~30份、僵蚕5~30份、羌活5~30份和桂枝5~30份。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天麻5~30份、葛根5~35份、黄芪5~35份、川穹5~30份、当归5~30份、醋延胡索5~25份、白芍5~30份、地龙5~20份、僵蚕5~20份、羌活5~20份和桂枝5~20份。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天麻10~15份、葛根20~30份、黄芪20~30份、川穹10~15份、当归10~15份、醋延胡索10~15份、白芍5~10份、地龙5~10份、僵蚕5~10份、羌活5~10份和桂枝5~10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风寒痹阻和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中药制剂,其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上述的治疗风寒痹阻和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进一步地,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丸剂、颗粒剂或汤剂。进一步地,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丸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风寒痹阻和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丸剂的制备方法,所述丸剂包括上述的治疗风寒痹阻和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天麻、当归和川穹粉碎成细粉;将葛根、黄芪、醋延胡索、白芍、地龙、僵蚕、羌活和桂枝混合,加水煎煮,过滤,然后将得到的滤液浓缩成稠膏;将所述稠膏和所述细粉混匀、制丸。进一步地,所述细粉的粒径为100~200目。进一步地,所述加水煎煮的次数为2次,每次所述加水的量各自为所述中药原料总重量的3~6倍;第一次所述煎煮的时间为1.5~2.5h,第二次所述煎煮的时间为1.5~2.5h。进一步地,所述制丸过程包括:将所述稠膏和所述细粉的混合物先制成湿丸,然后干燥得到素丸,再将所述素丸用活性炭包衣并用滑石粉打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治疗风寒痹阻和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制剂及丸剂的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的治疗风寒痹阻和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选用纯天然中药原材料,以天麻为君药,以醋延胡索、羌活、桂枝为臣药,以黄芪、当归、白芍、川穹、地龙和僵蚕为佐药,综合利用上述各中药原材料的作用优势和相互协同作用,具有祛风通络,祛颈肩部风湿痹痛、理气止痛、散寒除湿、温经解肌、养血敛阴、荣筋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对于风寒痹阻和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使用方便,且原料价格低廉,无任何毒副作用。(2)本发明利用该治疗风寒痹阻和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中药制剂,使用安全、无痛苦、无毒副作用。(3)本发明利用该治疗风寒痹阻和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丸剂通过将天麻、当归和川穹粉碎成细粉;将葛根、黄芪、醋延胡索、白芍、地龙、僵蚕、羌活和桂枝混合,加水煎煮,过滤,然后将得到的滤液浓缩成稠膏;再将稠膏和细粉混匀、制丸得到的丸剂的效果更好,且制备方法简单。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详细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一种治疗风寒痹阻和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天麻5~50份如5份、8份、10份、12份、15份、20份、25份、30份、35份、40份、45份或50份等;葛根10~50份如10份、12份、15份、20份、25份、30份、35份、40份、45份或50份等;黄芪10~50份如10份、12份、15份、20份、25份、30份、35份、40份、45份或50份等川穹5~35份如5份、10份、12份、15份、20份、25份、30份或35份;当归5~50份如5份、10份、12份、15份、20份、25份、30份、35份、40份、45份或50份等;醋延胡索5~35份如5份、10份、12份、15份、20份、25份、30份或35份白芍5~50份如5份、10份、12份、15份、20份、25份、30份、35份、40份、45份或50份等地龙5~30份如5份、10份、12份、15份、20份、25份或30份;僵蚕5~30份如5份、10份、12份、15份、20份、25份或30份;羌活5~30份如5份、10份、12份、15份、20份、25份或30份;桂枝5~30份如5份、10份、12份、15份、20份、25份或30份。上述,中医理论认为:天麻,又名赤箭、独摇芝、离母、合离草、神草、鬼督邮、木浦、明天麻、定风草、白龙皮等,是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入药用,性辛、温、无毒,具有有抗癫痫、抗悸厥、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平肝息风等功效,可用以治疗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等症。葛根,性凉,味甘、辛。葛根含异黄酮成分、葛根素、葛根素木糖甙、大豆黄酮、大豆黄酮甙及β-谷甾醇、花生酸,又含多量淀粉(新鲜葛根中含量为19~20%);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能改善心肌的氧代谢,对心肌代谢产生有益作用,同时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管阻力,使血流量增加;葛根素有明显的降低血糖的作用,葛根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有降血脂作用,能降低血清胆固醇,降低油三酯。葛根具有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和升阳止泻等功效。黄芪,又名棉芪、黄耆、独椹、蜀脂、百本、百药棉、黄参等,味甘、微温。黄芪含黄酮类成分毛蕊异黄酮,还含有蔗糖、葡萄糖醛酸、黄芪多糖(a、b、c、d)、黏液质、多种氨基酸、苦味素、黄芪皂苷、甜菜碱、胆碱、叶酸、黄烷化合物及含有硒、硅、锌、钴、铜、钼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及利水消肿之功效川穹,又名大川穹、抚穹、酒川穹;其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通络、通达气血等功效。当归,又名干归、秦哪、西当归、岷当归、金当归、当归身、涵归尾、当归曲等,味甘、辛、温。当归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活血、润燥滑肠、补血养血、抗癌、抗老防老及免疫之功效。醋延胡索,具有活血和行气止痛等功效。白芍,又名青羊参,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等功效。地龙,又称蚯蚓,地龙的蛋白质含量约占干重的53.5%~65.1%,脂肪含量约为4.4%~17.38%,碳水化合物约为11%~17.4%,灰分7.8%~23%。蚯蚓体内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约占鲜体重的0.04%~0.073%),以及钙和磷(约占鲜体重的0.124%~0.188%)等矿物质元素。蚯蚓体内含有地龙素、地龙解毒素、黄嘌呤、抗组织胺和维生素b等多种药用成分。地龙具有清热、平肝、止喘、通络等功效。僵蚕,又名天虫,具有祛风解痉、化痰散结的功效。羌活,又名羌青、护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风使者,其根及根茎为药用部位,味辛;苦;性、温,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桂枝,又名柳桂,辛温,具有祛风寒、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及散寒止痛等功效。本发明的治疗风寒痹阻和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选用纯天然中药原材料,以天麻为君药,具有祛风通络,祛颈肩部风湿痹痛的功效;以醋延胡索、羌活和桂枝为臣药,具有理气止痛、散寒除湿、温经解肌的功效,可助君药散颈肩部之表寒,祛寒湿之痹痛;佐以黄芪、当归、白芍,具有益气养血、敛阴、荣筋止痛的功效;佐以川芎,具有活血化瘀和祛风止痛的功效;佐以动物药地龙和僵蚕,具有破血逐淤及增加活血功效。综合利用上述各中药原材料的作用优势和相互协同作用,具有很强的祛湿除痹及活血化瘀等功效,对于风寒痹阻和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使用方便,且原料价格低廉,无任何毒副作用。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天麻5~30份、葛根5~35份、黄芪5~35份、川穹5~30份、当归5~30份、醋延胡索5~25份、白芍5~30份、地龙5~20份、僵蚕5~20份、羌活5~20份和桂枝5~20份。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天麻10~15份、葛根20~30份、黄芪20~30份、川穹10~15份、当归10~15份、醋延胡索10~15份、白芍5~10份、地龙5~10份、僵蚕5~10份、羌活5~10份和桂枝5~10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风寒痹阻和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中药制剂,其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上述的治疗风寒痹阻和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优选地,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丸剂、颗粒剂或汤剂。当然,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制该治疗风寒痹阻和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中药制剂的剂型,其剂型还可以为粉剂、胶囊剂等。更优选地,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丸剂。本发明利用该治疗风寒痹阻和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中药制剂,使用安全、无痛苦、无毒副作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风寒痹阻和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丸剂的制备方法,所述丸剂包括上述的治疗风寒痹阻和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天麻、当归和川穹粉碎成细粉;将葛根、黄芪、醋延胡索、白芍、地龙、僵蚕、羌活和桂枝混合,加水煎煮,过滤,然后将得到的滤液浓缩成稠膏;将所述稠膏和所述细粉混匀、制丸。优选地,所述细粉的粒径为100~200目。优选地,所述加水煎煮的次数为2次。每次所述加水的量各自为所述中药原料总重量的3~6倍如3倍、4倍、5倍或6倍等。其中,第一次所述煎煮的时间为1.5~2.5h如1.5h、2h或2.5h等,第二次所述煎煮的时间为1.5~2.5h如1.5h、2h或2.5h等。优选地,所述制丸过程包括:将所述稠膏和所述细粉的混合物先制成湿丸,然后干燥得到素丸,再将所述素丸用活性炭包衣并用滑石粉打光。其中,每100份所述素丸使用0.45~0.55份活性炭以及0.45~0.55份滑石粉。其中,每100份所述素丸使用0.45~0.55份如0.45份、0.48份、0.5份、0.52份或0.55份活性炭以及0.45~0.55份如0.45份、0.48份、0.5份、0.52份或0.55份滑石粉。本发明利用该治疗风寒痹阻和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丸剂通过将天麻、当归和川穹粉碎成细粉;将葛根、黄芪、醋延胡索、白芍、地龙、僵蚕、羌活和桂枝混合,加水煎煮,过滤,然后将得到的滤液浓缩成稠膏;再将稠膏和细粉混匀、制丸得到的丸剂的效果更好,且制备方法简单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具体病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1)称取中药原料:天麻5份、葛根10份、黄芪10份、川穹35份、当归50份、醋延胡索5份、白芍5份、地龙5份、僵蚕5份、羌活5份和桂枝5份。(2)将上述天麻、当归和川穹三种中药原料分别用采用粉碎机粉碎成100~200目的细粉,然后置于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即得细粉料。(3)将上述葛根、黄芪、醋延胡索、白芍、地龙、僵蚕、羌活和桂枝八种中药原料混合,然后加入该八种中药原料总重量的3倍量的水,煎煮1.5h后,过滤,向过滤得到的药渣加入该八种中药原料总重量的5倍量的水,继续煎煮1.5h,再过滤,合并两次的滤液。(4)将上述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的稠膏。(5)将上述步骤(2)制备的细粉料和步骤(4)制备的稠膏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制成湿丸,再采用微波干燥灭菌箱进行干燥,得到水分含量在5%以下的素丸。(6)将上述素丸先用活性炭进行包衣,然后用滑石粉打光,每100份素丸可加入活性炭、滑石粉各0.45份,得到丸剂。实施例2(1)称取中药原料:天麻50份、葛根50份、黄芪50份、川穹35份、当归50份、醋延胡索35份、白芍50份、地龙30份、僵蚕30份、羌活30份和桂枝30份。(2)将上述天麻、当归和川穹三种中药原料分别用采用粉碎机粉碎成100~200目的细粉,然后置于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即得细粉料。(3)将上述葛根、黄芪、醋延胡索、白芍、地龙、僵蚕、羌活和桂枝八种中药原料混合,然后加入该八种中药原料总重量的6倍量的水,煎煮2.5h后,过滤,向过滤得到的药渣加入该八种中药原料总重量的5倍量的水,继续煎煮2h,再过滤,合并两次的滤液。(4)将上述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的稠膏。(5)将上述步骤(2)制备的细粉料和步骤(4)制备的稠膏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制成湿丸,再采用微波干燥灭菌箱进行干燥,得到水分含量在5%以下的素丸。(6)将上述素丸先用活性炭进行包衣,然后用滑石粉打光,每100份素丸可加入活性炭、滑石粉各0.45份,得到丸剂。实施例3(1)称取中药原料:天麻40份、葛根40份、黄芪40份、川穹25份、当归40份、醋延胡索20份、白芍20份、地龙20份、僵蚕20份、羌活20份和桂枝20份。(2)将上述天麻、当归和川穹三种中药原料分别用采用粉碎机粉碎成100~200目的细粉,然后置于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即得细粉料。(3)将上述葛根、黄芪、醋延胡索、白芍、地龙、僵蚕、羌活和桂枝八种中药原料混合,然后加入该八种中药原料总重量的5倍量的水,煎煮2.5h后,过滤,向过滤得到的药渣加入该八种中药原料总重量的4倍量的水,继续煎煮2h,再过滤,合并两次的滤液。(4)将上述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的稠膏。(5)将上述步骤(2)制备的细粉料和步骤(4)制备的稠膏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制成湿丸,再采用微波干燥灭菌箱进行干燥,得到水分含量在5%以下的素丸。(6)将上述素丸先用活性炭进行包衣,然后用滑石粉打光,每100份素丸可加入活性炭、滑石粉各0.45份,得到丸剂。实施例4(1)称取中药原料:天麻10份、葛根20份、黄芪20份、川穹15份、当归15份、醋延胡索5份、白芍5份、地龙5份、僵蚕5份、羌活5份和桂枝5份。(2)将上述天麻、当归和川穹三种中药原料分别用采用粉碎机粉碎成100~200目的细粉,然后置于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即得细粉料。(3)将上述葛根、黄芪、醋延胡索、白芍、地龙、僵蚕、羌活和桂枝八种中药原料混合,然后加入该八种中药原料总重量的3倍量的水,煎煮1.5h后,过滤,向过滤得到的药渣加入该八种中药原料总重量的3倍量的水,继续煎煮1.5h,再过滤,合并两次的滤液。(4)将上述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的稠膏。(5)将上述步骤(2)制备的细粉料和步骤(4)制备的稠膏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制成湿丸,再采用微波干燥灭菌箱进行干燥,得到水分含量在5%以下的素丸。(6)将上述素丸先用活性炭进行包衣,然后用滑石粉打光,每100份素丸可加入活性炭、滑石粉各0.45份,得到丸剂。实施例5(1)称取中药原料:天麻15份、葛根30份、黄芪30份、川穹15份、当归15份、醋延胡索15份、白芍10份、地龙10份、僵蚕10份、羌活10份和桂枝5份。(2)将上述天麻、当归和川穹三种中药原料分别用采用粉碎机粉碎成100~200目的细粉,然后置于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即得细粉料。(3)将上述葛根、黄芪、醋延胡索、白芍、地龙、僵蚕、羌活和桂枝八种中药原料混合,然后加入该八种中药原料总重量的4倍量的水,煎煮2h后,过滤,向过滤得到的药渣加入该八种中药原料总重量的4倍量的水,继续煎煮1.5h,再过滤,合并两次的滤液。(4)将上述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的稠膏。(5)将上述步骤(2)制备的细粉料和步骤(4)制备的稠膏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制成湿丸,再采用微波干燥灭菌箱进行干燥,得到水分含量在5%以下的素丸。(6)将上述素丸先用活性炭进行包衣,然后用滑石粉打光,每100份素丸可加入活性炭、滑石粉各0.45份,得到丸剂。实施例6(1)称取中药原料:天麻12份、葛根25份、黄芪25份、川穹12份、当归12份、醋延胡索8份、白芍8份、地龙8份、僵蚕8份、羌活8份和桂枝8份。(2)将上述天麻、当归和川穹三种中药原料分别用采用粉碎机粉碎成100~200目的细粉,然后置于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即得细粉料。(3)将上述葛根、黄芪、醋延胡索、白芍、地龙、僵蚕、羌活和桂枝八种中药原料混合,然后加入该八种中药原料总重量的5倍量的水,煎煮2.5h后,过滤,向过滤得到的药渣加入该八种中药原料总重量的4倍量的水,继续煎煮2h,再过滤,合并两次的滤液。(4)将上述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的稠膏。(5)将上述步骤(2)制备的细粉料和步骤(4)制备的稠膏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制成湿丸,再采用微波干燥灭菌箱进行干燥,得到水分含量在5%以下的素丸。(6)将上述素丸先用活性炭进行包衣,然后用滑石粉打光,每100份素丸可加入活性炭、滑石粉各0.45份,得到丸剂。对比例1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去掉中药原料中的天麻,其它同实施例5。对比例2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去掉中药原料中的醋延胡索,其它同实施例5。对比例3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去掉中药原料中的羌活,其它同实施例5。对比例4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去掉中药原料中的桂枝,其它同实施例5。对比例5称取通实施例5相同的中药原料,然后采用常规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颗粒剂。对比例6称取通实施例5相同的中药原料,然后采用常规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汤剂。对比例7(1)称取中药原料:天麻12份、葛根25份、黄芪25份、川穹12份、当归12份、醋延胡索8份、白芍8份、地龙8份、僵蚕8份、羌活8份和桂枝8份。(2)将上述天麻、当归、川穹、葛根、黄芪、醋延胡索、白芍、地龙、僵蚕、羌活和桂枝11种中药原料混合,然后加入该八种中药原料总重量的4倍量的水,煎煮2h后,过滤,向过滤得到的药渣加入该八种中药原料总重量的4倍量的水,继续煎煮1.5h,再过滤,合并两次的滤液。(3)将上述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的稠膏。(4)将上述步骤(2)制备的细粉料和步骤(4)制备的稠膏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制成湿丸,再采用微波干燥灭菌箱进行干燥,得到水分含量在5%以下的素丸。(5)将上述素丸先用活性炭进行包衣,然后用滑石粉打光,每100份素丸可加入活性炭、滑石粉各0.45份,得到丸剂。对比例8称取通实施例5相同的中药原料,然后采用常规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汤剂。(1)取葛根90份、鸡血藤40份、黄芪70份、当归40份、川芎40份、红花40份、桃仁40份、姜黄40份、刘寄奴40份、路路通20份、威灵仙40份、桑枝20份、制川乌20份、制草乌20份、白芥子20份、天麻40份、全蝎20份、地龙40份、鹿角霜7份、山萸肉20份、仙灵脾20份、羌活20份、独活20份、伸筋草20份、钩藤20份、僵蚕20份、鹿衔草20份、丹参20份、熟地20份、白芍20份、薏苡仁20份、补骨脂20份、熟附片20份、肉桂20份、木香20份、延胡索20份、枳壳20份、制乳香20份、制没药20份、秦艽20份、桂枝20份、甘草20份、杜仲20份去除杂质后,混合均匀,然后进行超微粉碎后高压灭菌,将粉末制成0.5g水丸即可。临床试验现收集450名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和寒湿凝滞型颈椎病,西医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15组,每组30例,年龄为25~65岁,分别用本发明实施例1~6制备的丸剂、对比例1~8制备的中药制剂及常规西药进行治疗。使用方法:丸剂、颗粒剂和汤剂均直接内服,丸剂和颗粒剂每次5g;汤剂每次一碗,用药一日3次。观察指标:颈肩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分,无明显颈肩痛;1~3分,有轻微颈肩痛,可以忍受;4~6分,颈肩痛影响睡眠,可以忍受;7~10分,有进行性加重的颈肩痛,且无法忍受,影响食欲及睡眠。颈椎改良joa评分:joa评分值最高为29分,最低为0分,分数越低表示功能障碍越明显。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指数):将ndi指数按分值域段划分为:10~29%的分值是轻度;30~49%是中度;50~68%是严重,大于或等于72%是完全。macnab疗效判断:治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有效:症状体征缓解。无效: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改善。1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使用3个疗程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后,统计结果如下:表1.治疗前后vas评分、joa评分、ndi指数比较(x+s,n=450)注:vas评分:vs治疗前▲p=0.00,实施例5vs对比例7#p=0.00,vs对比例8★p=0.13,vs常规西药●p=0.00;joa评分:vs治疗前▲p=0.00,实施例5vs对比例7#p=0.00,vs对比例8★p=0.38,vs常规西药●p=0.00;ndi指数:vs治疗前▲p=0.00,实施例5vs对比例7#p=0.00,vs对比例8★p=0.06,vs常规西药●p=0.00。由上表1结果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6制备的丸剂对气滞血瘀和寒湿凝滞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更好。表2.macnab疗效比较组别总人数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实施例130203777%实施例230195680%实施例330204880%实施例430234390%实施例530263197%实施例630244293%对比例130182130%对比例230162323%对比例330062420%对比例430291937%对比例530168680%对比例630157873%对比例730138970%对比例830198390%常规西药30138970%由上表2可知,经本发明实施例1~6的丸剂对气滞血瘀和寒湿凝滞型颈椎病的治疗有效率在77%以上,治愈率达63%以上,均高于对比例1~7及常规西药的有效率和治愈率,且与对比例8的治疗效果相当,由此可见,本发明的丸剂对气滞血瘀和寒湿凝滞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另外,从治愈率和有效率综合来看,实施例4~6中的治疗效果更好,其中实施例5的治疗效果最佳。临床案例案例1:洪某,男,50岁,颈肩部疼痛8年,加重1个月,经外敷膏药、针灸等未见明显疗效。颈肩部疼痛,右上肢三角肌处感觉减退,体格检查见颈部生理曲度变直,椎间孔挤压分离试验阳性,右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右三角肌区感觉减退,三角肌肌力减弱,舌淡暗、苔白、脉沉细,ct拍片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小关节增生肥大内聚,舌紫暗、苔白腻、脉紧,既往浅表萎缩性胃炎,高血压病2级,服用本发明实施例5的丸剂10天后,颈肩部疼痛明显减轻,再继续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丸剂半月,颈肩部及右上臂症状明显缓解,自理生活,恢复原工作,追访多年疗效良好。案例2:曹某,女,43岁,颈肩部疼痛伴左上肢麻木5年,加重12天,无外伤史,体格检查颈部生理曲度变直,椎间孔挤压分离试验阳性,右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左虎口区感觉减退,腕背伸肌力减落,舌淡暗、苔白、脉沉细,ct拍片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小关节增生肥大内聚。服用本发明的丸剂一周后,颈肩部疼痛明显减轻,再继续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丸剂1个月,颈肩部疼痛基本消失,上肢感觉肌力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精神较好,自理生活,恢复原工作,随访1年未复发。案例3:方某,女,49岁,颈肩部疼痛10余年。自诉走路踩棉花感1年余,持物不稳。经体格检查,颈部生理曲度变直,椎间孔挤压分离试验阳性,左、右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左、右霍夫曼征(+),肌力未见明显减弱,舌淡暗、苔白、脉沉细,ct拍片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小关节增生肥大内聚。颈椎mri提示颈4/5颈5/6颈6/7椎间孔变窄,神经根受压,结合症状体征后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服用本发明的丸剂2周后,颈肩部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度增加,再继续使用本发明中药组方1个半月,颈肩部疼痛基本消失,走路平稳,能恢复原工作,随访1年未复发。动物试验以下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治疗气滞血瘀和寒湿凝滞型颈椎病的丸剂针对动物进行的bbb评分、血液流变学检测及炎症及免疫因子检测实验。本动物试验拟通过建立机械压迫合并化学刺激法大鼠模型,借助现代病理组织学检查、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与手段,系统观察该中药颗粒对气滞血瘀和寒湿凝滞型颈椎病的作用途径及作用机理,初步探索该药防治气滞血瘀和寒湿凝滞型颈椎病的机理。1、机械压迫合并化学刺激法大鼠模型的建立参照文献方法,取体重150~200g的清洁型雌性sd大鼠50只,禁食12小时,腹部去毛2*4cm,常规75%酒精或者0.5%碘伏消毒,用采用氯胺酮(0.1g/kg体质量)腹腔注射麻醉。麻醉起效后大鼠俯卧固定在手术台上,颈后部皮肤去毛,剪开颈后部皮肤,取纵行切口,切口约2~3cm。暴露椎板,剪断c6、c7两侧椎板,暴露脊髓,将脊髓推向右侧,暴露出左侧c6、c7神经根,将浸有福尔马林的定量滤纸片放在c7神经根肩上,缝合切口,模型建立成功。2、分组及给药方法将造模成功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空白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颈痛颗粒),本发明的丸剂低、中、高剂量组。另取10只设立伪手术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予以颈痛颗粒6g/kg/d,低中高剂量组4g/kg/d、6g/kg/d、8g/kg/d,空白组和伪手术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个月。3、检测指标实验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对大鼠进行bbb评分测定;术后3个月均以氯胺酮(0.1g/kg体质量)腹腔注射过量麻醉处死大鼠。采集静脉血,置于抗凝管中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取大鼠颈部脊柱小心剔出脊髓,脊髓组织进行匀浆取上清液,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炎症因子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e2,pge2)和磷脂酶a2(phospholipasea2,pla2)。3.1、bbb评分将动物放入开口盆,轻敲盆壁使其爬行,观察动物的臀、膝、踝关节行走、躯干运动及其协调情况。在动物完全清醒状态下,通过观察下肢活动和承重能力对其肢体肌力进行评估,两位经过培训的实验人员独立分开进行盲法评估。3.2、血液流变学检测样品采集方法:上述大鼠,麻醉成功后,颈静脉采血,置于抗凝管中待测。红细胞压积(pcv):采用温氏法。用细长毛细滴管吸取混均的抗凝血,插入温氏管底部,然后将抗凝血缓慢注入至刻度“10”,处,注意防止气泡产生。用水平离心机以相对离心力(rcf)2246g,即有效半径22.5cm时3000r/min离心30min。读取红细胞层的柱高毫米数,乘以1%,即为每升血液红细胞体积的量,以百分数为单位报告结果。全血低切/高切黏度:取静脉血5ml在测定温度下恒温5min,充分混匀后加样,以zl-6000全自动血粘度分析仪行全血粘度测定,并分别记录高切(200s-1)、低切(1s-1)全血粘度值。红细胞聚集指数(redbloodcellaggregationindex,ai):红细胞聚集指数=低切黏度/高切黏度。3.3炎症及免疫因子检测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e2,pge2)、磷脂酶a2(phospholipasea2,pla2)测定: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将组织加入适量生理盐水捣碎。3000r/min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1、包被:用0.05mph9.牰碳酸盐包被缓冲液将抗体稀释至蛋白质含量为1-10μg/ml。在每个聚苯乙烯板的反应孔中加0.1ml,4℃过夜。次日,弃去孔内溶液,用洗涤缓冲液洗3次,每次3分钟(简称洗涤,下同)。2、加样:加上清液0.1ml于上述已包被之反应孔中,置37℃孵育1小时。然后洗涤。(同时做空白孔,阴性对照孔及阳性对照孔)。3、加酶标抗体:于各反应孔中,加入新鲜稀释的酶标抗体(经滴定后的稀释度)0.1ml。37℃孵育0.5~1小时,洗涤。4、加底物液显色:于各反应孔中加入临时配制的tmb底物溶液0.1ml,37℃10~30分钟。5、终止反应:于各反应孔中加入2m硫酸0.05ml。6、结果判定:可于白色背景上,直接用肉眼观察结果:反应孔内颜色越深,阳性程度越强,阴性反应为无色或极浅,依据所呈颜色的深浅,以“+”、“-”号表示。也可测od值:在elisa检测仪上,于450nm(若以abts显色,则410nm)处,以空白对照孔调零后测各孔od值,若大于规定的阴性对照od值的2.1倍,即为阳性。试验结果:空白组造模后随着时间推长,bbs评分有所提高,颈痛颗粒组及低中高剂量组造模后3个月bb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高剂量组升高最明显(p<0.05)(见表1);空白组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低切黏度相比于其他组最高,而全血高切黏度则最低(p<0.05);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低切黏度各组相比较,颈痛颗粒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全血高切黏度各组相比较,颈痛颗粒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p<0.05)(见表2);脊髓组织内pge2及pla2含量空白组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其他各组相比较,颈痛颗粒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p<0.05)(见表3)。表1术前术后大鼠bbb评分比较注:与空白组相比●p<0.05;与颈痛颗粒组相比◆p>0.05;与颈痛颗粒组相比▲p<0.05;与颈痛颗粒组相比★p<0.05。表2术后3个月血液流变学比较注:与空白组相比●p<0.05;与颈痛颗粒组相比◆p>0.05;与颈痛颗粒组相比▲p<0.05;与颈痛颗粒组相比★p<0.05。表3术后3个月pge2及pla2含量比较注:与空白组相比●p<0.05;与颈痛颗粒组相比◆p>0.05;与颈痛颗粒组相比▲p<0.05;与颈痛颗粒组相比★p<0.05。综上,本发明实施例1的丸剂高剂量组能够最大程度的改善气滞血瘀和寒湿凝滞型颈椎病的大鼠模型的bbs评分,改善血液流变学,加速血液流动,降低颈椎局部炎性因子的聚集。需要说明的是,将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治疗脊髓空洞症的丸剂替换为本发明实施例2~6制备的治疗气滞血瘀和寒湿凝滞型颈椎病的丸剂,可达到上述同样的实验效果。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配方及制备工艺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