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浸泡止血带的止血带浸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4878发布日期:2018-11-02 22:33阅读:18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浸泡止血带的止血带浸泡器。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产业的发展,一次性止血带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大多数医院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还是由乳胶管制成的止血带,这种止血带并不是一次性用品,使用后需要进行消毒才能再次使用,通常将止血带浸泡在盛有消毒液的消毒桶中进行消毒,然后再进行后续处理。由于水的浮力的原因,止血带浸泡过程中会上浮,导致浸泡不完全,从而无法对止血带进行有效消毒,而且止血带杂乱无章的摆放在消毒桶中,由于弯折、互相遮挡等问题,容易出现消毒死角,这都不利于止血带的消毒,会为止血带的临床使用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集浸泡、清洗、晾干于一体的用于浸泡止血带的止血带浸泡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浸泡止血带的止血带浸泡器,包括:

浸泡器主体,为具有滤水孔的筒状结构,并设有至少一组止血带安放部,每组止血带安放部由两个安放槽组成,两个安放槽设置在筒状结构侧壁与平行于筒状结构高所在直线的平面的交汇处,各安放槽的顶部开口,底部封闭,

压板,用于从浸泡器主体上方套设于浸泡器主体上,具有与止血带安放部相匹配的压筋部以及用于避开浸泡器主体的镂空部。

使用时,将止血带放置于一组止血带安放部的两个安放槽内,止血带的中部位于浸泡器主体内,两端位于浸泡器主体外并下垂。

优选地,每组止血带安放部的两个安放槽之间的距离为止血带长度的1/4~1/2。

优选地,每组止血带安放部的两个安放槽之间的距离为止血带长度的1/3。

优选地,所述的浸泡器主体设有两组平行的止血带安放部,浸泡器主体内部设有隔档板,所述的隔档板设置于两组止血带安放部之间。

优选地,一组止血带安放部用于放置待使用的止血带,另一组止血带安放部用于放置待消毒的止血带。

优选地,所述的隔档板具有滤水孔。

优选地,所述的隔档板顶部连接有提手部。

优选地,所述的浸泡器主体为长方形筒状结构,两组止血带安放部的安放槽均设置于浸泡器主体的一对相对的侧壁上。

进一步优选地,安放槽与其所在侧壁的左右两端以及隔档板之间均隔有一段距离。以避免止血带放入安放槽中后,与隔档板以及另外一对侧壁接触,减少止血带与浸泡器主体的接触面积,提高止血带与消毒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消除消毒死角。

优选地,所述的安放槽的宽度与止血带的外径相匹配。进一步优选安放槽的宽度与止血带的外径间隙匹配,也就是安放槽的宽度略大于止血带的外径,方便将止血带放入安放槽的同时,使止血带在安放槽中从下到上有序堆置,浸泡、清洗、晾干更加充分。

优选地,所述的安放槽的顶部开口处设有倒角。以方便将止血带放入安放槽中。

优选地,所述的浸泡器主体的底部连接有具有滤水孔的底板,底板用于封闭安放槽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的压板设有与浸泡器主体外围尺寸相匹配的缺口,所述的压筋部连接于缺口内,缺口内除了压筋部的部分形成镂空部。

压板的外轮廓可以采用各种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形、长方形等。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

优选地,所述的浸泡器主体和压板采用亚克力材质。

优选地,该止血带浸泡器还包括压杆,所述的压杆通过穿设在位于压板上方的浸泡器主体侧壁上的滤水孔中,以固定压板,避免压板在该止血带浸泡器浸泡过程浮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集浸泡、清洗、晾干于一体,功能强大,整个过程不用额外容器,避免了转移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和容器的二次消毒。

(2)浸泡消毒效果好:压板的使用有效避免了浸泡过程中止血带的浮起,保证止血带与消毒液的有效接触,还可以通过设置压杆,进一步保证消毒过程中压板的可靠工作;通过特殊设计的止血带安放部,保证了止血带在浸泡器中放置舒展、排列有序,并且与浸泡器接触面积小,有效避免了消毒死角。

(3)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消毒完毕后可以通过设置的提手直接将浸泡器取出,在流动的水下冲洗沥干即可,整个过程工作人员无需接触到消毒液体,减少消毒液对手部的刺激。

(4)滤水孔的设置,不但保证了浸泡、清洗、晾干过程的效率和效果,而且滤水孔也提高了该浸泡器的扩展性,例如浸泡器本体侧面的滤水孔同时可以作为挂孔使用,在临床上挂设于墙上,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5)采用两组止血带安放部,一组止血带安放部用于放置待使用的止血带(消毒后的止血带),另一组止血带安放部用于放置待消毒的止血带(使用过的止血带),方便医务人员使用,彻底避免了止血带使用、清洗整个流程过程中额外容器的使用。

(6)适用范围广:浸泡器采用非金属材料(亚克力),因此特别对耐温耐压性要求高、有腐蚀等特殊场合尤为适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浸泡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浸泡止血带时的示意图。

图中,1为浸泡器主体,11为止血带安放部,111为安放槽,12为隔档板,13为提手部,14为底板,15为滤水孔,2为压板,21为压筋部,22为镂空部,3为止血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浸泡止血带的止血带浸泡器,如图1~3所示,包括浸泡器主体和压板,其中:

浸泡器主体1为具有滤水孔15的筒状结构,并设有至少一组止血带安放部11,每组止血带安放部11由两个安放槽111组成,两个安放槽111设置在筒状结构的侧壁与平行于筒状结构高所在直线的平面的交汇处,各安放槽111的顶部开口,底部封闭,优选安放槽111的宽度与止血带的外径相匹配,进一步优选安放槽的宽度与止血带3的外径间隙匹配,也就是安放槽的宽度略大于止血带3的外径,方便将止血带3放入安放槽的同时,使止血带3在安放槽中从下到上有序堆置,浸泡、清洗、晾干更加充分;

压板2用于从浸泡器主体1上方套设于浸泡器主体1上,具有与止血带安放部11相匹配的压筋部21以及用于避开浸泡器主体1的镂空部22;通过在压板2上设置与浸泡器主体1外围尺寸相匹配的缺口,压筋部21连接于缺口内,缺口内除了压筋部21的部分形成镂空部22。

本实施例中,浸泡器主体1设有两组平行的止血带安放部11,浸泡器主体1内部设有隔档板12,隔档板12设置于两组止血带安放部11之间,并且优选隔档板12具有滤水孔15。一组止血带安放部11用于放置待使用的止血带3,另一组止血带安放部11用于放置待消毒的止血带3。一来方便医务人员使用,二来避免了止血带3的整个使用、清洗过程中额外容器的使用,避免了二次污染和容器的二次消毒。

隔档板12顶部可以连接提手部13。消毒完毕后可以通过设置的提手部13直接将浸泡器取出,在流动的水下冲洗沥干即可,整个过程工作人员无需接触到消毒液体,减少消毒液对手部的刺激。优选安放槽111与其所在侧壁的左右两端以及隔档板12之间均隔有一段距离。以避免止血带3放入安放槽111中后,与隔档板12以及另外一对侧壁接触,减少止血带3与浸泡器主体的接触面积,提高止血带3与消毒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消除消毒死角。

浸泡器主体1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方形、矩形、三角形等规则的或者其他不规则的形状,但是实际使用中,优选浸泡器主体1为长方形筒状结构,两组止血带安放部11的安放槽111均设置于浸泡器主体1的一对相对的侧壁上。并且进一步在浸泡器主体1的底部连接具有滤水孔15的底板14,底板14用于封闭安放槽111的底部。将止血带3放置于一组止血带安放部11的两个安放槽111内,止血带3的中部位于浸泡器主体内,两端伸出止血带安放部11,位于浸泡器主体外,并向下垂。为了达到较好的浸泡、清洗和晾干效果,使止血带3放置更加舒展、有序,每组止血带3安放部的两个安放槽之间的距离为止血带3长度的1/4~1/2。进一步优选每组止血带安放部的两个安放槽之间的距离为止血带3长度的1/3。压板的外轮廓可以采用各种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形、长方形等,实际中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浸泡器主体1和压板2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各种材质,优选采用非金属材质,本实施例中的浸泡器主体1和压板2采用亚克力材质。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