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和/或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84069发布日期:2018-11-17 00:40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和/或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背景技术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导致血中尿素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关节红肿热痛反复发作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以及在病程后期出现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实质性病变。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嘌呤代谢性疾病,是血液中尿酸浓度超出正常范围的一种机体状态(一般认为血尿酸>420μmol·l-1,即7μg·ml-1时为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前提与生化基础。

痛风性关节炎是尿酸钠结晶体沉积到血液循环较差的关节部位引发关节及其关节周围组织出现无菌性的炎症反应,多为急性发作,疼痛比较剧烈,疼痛多局限在关节部位,严重影响到关节的基本功能,进而影响机体的整体健康水平。

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主要是由于机体的嘌呤代谢出现异常、尿酸的排泄出现异常、血尿酸持续升高,从而导致机体产生大量的尿酸钠结晶。尿酸盐结晶体可以在机体的循环系统内流动,当尿酸盐循环到机体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就会沉积下来,引起关节及其周围的组织出现异常,甚至引起关节的活动受限,影响到关节的正常功能。

祖国医学认为痛风属于“痹症”的范围,称为“白虎历节”、“火毒”等。其病因为:素体阳盛,加之平时过食肥甘厚腻,湿热内蕴,阻闭经络留注关节、热郁为毒故红肿热痛、湿毒久留不去,附于骨节,形成痰核,坚硬如石是形成痛风石的主要原因。浊毒痰核壅闭经络关节,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发为此病。外感风寒湿邪,入侵人体肌肉筋脉,久留不去,阻闭经脉,久郁化火。正如《景岳全书·脚气》“外是阴寒水湿,今湿邪袭人皮肉筋脉;内由平素肥甘过度,湿壅下焦;寒与湿邪相结郁而化热,停留肌肤,病变部位红肿潮热,久则骨蚀”。《类症治裁》中记载:“痛风,痛痹之一症也,初因风寒湿郁痹阴分,久则化热致痛,至夜更剧”。它是发病率较高、致残率较高、危害性大,为世界性常见的疑难病。我国至少有2.5亿人存在血尿酸过高的人群,每年有近8000万的痛风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导致病情不断恶化,被逼向关节变形,乃至残疾的边缘,正忍受着痛风的痛苦折磨。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导致痛风发病率日益增多,严重地影响我国人民的整体健康,可见我国是痛风病的发病大国。

临床上治疗痛风主要是根据症状给药,在发作期吃秋水仙碱加止痛药,以便快速消炎,解除痛苦,间歇期吃别嘌呤等药物降低尿酸,预防再次发作。目前痛风所用的西药副作用大,治标不治本。另外,在间歇期服用降尿酸西药,在停药后反弹较快,而且也会因为尿酸溶解过快而引起转移性痛风的发作。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毒性反应小、标本兼治的优势,既能在急性期改善症状,又能在慢性期和缓解期调节脏腑功能,使机体气血阴阳平衡,减少复发。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服用安全、无毒副作用、有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和/或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和/或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和/或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萆薢10-30份、广金钱草15-45份、海金沙15-45份、穿破石7-23份、鸡内金7-23份、石韦5-15份、益母草7-25份、车前草15-45份、牛膝5-15份、茯苓7-25份、枳实5-15份。

优选地,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萆薢20份、广金钱草30份、海金沙30份、穿破石15份、鸡内金15份、石韦10份、益母草15份、车前草30份、牛膝10份、茯苓15份、枳实10份。

以下是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药材来源:

萆薢,拉丁名为dioscoreacollettiihook.f.var.hypoglauca(palibin)péietting.,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叉蕊薯蓣、山萆薢或纤细薯蓣等的块茎。苦,平。祛风,利湿。治风湿顽痹,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淋浊,遗精,湿热疮毒。

广金钱草,为豆科植物广金钱草desmodiumstyracifolium(osh.)merr.的干燥地上部分。甘、淡,凉。清热除湿,利尿通淋。用于热淋,砂淋,石淋,小便涩痛,水肿尿少,黄疸尿赤,尿路结石。

海金沙,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japonicum(thunb.)sw.的干燥成熟孢子。甘、咸,寒。清利湿热,通淋止痛。用于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

穿破石,桑科柘属植物构棘cudraniacochinchinensis(lour.)kudoetmasam.,以根入药。微苦,平。止咳化痰,祛风利湿,散瘀止痛。用于肺结核,黄疸型肝炎,肝脾肿大,胃、十二指肠溃疡,风湿性腰腿痛;外用治骨折,跌打损伤。

鸡内金,为雉科动物家鸡gallusgallusdomesticusbrisson的干燥沙囊内壁。甘,平。健胃消食,涩精止遗。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

石韦,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pyrrosiasheareri(bak.)ching、石韦pyrrosialingua(thunb.)farwell或有柄石韦pyrrosiapetiolosa(christ)ching的干燥叶。甘、苦,微寒。利尿通淋,清热止血。用于热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吐血,衄血,尿血,崩漏,肺热喘咳。

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japonicushoutt.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苦、辛,微寒。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

车前草,为车前科植物车前plantagoasiatical.或平车前plantagodepressawilld.的干燥全草。甘,寒。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用于水肿尿少,热淋涩痛,暑湿泻痢,痰热咳嗽,吐血衄血,痈肿疮毒。

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bidentatablume.的干燥根。苦、酸,平。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症瘕,肝阳眩晕。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甘、淡,平。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枳实,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aurantiuml.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citrussinensisosbeck的干燥幼果。苦、辛、酸,温。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采用水提或40-70%体积百分浓度的乙醇提取制备而成。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方案一:取全部药材,混合后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70-80℃时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清膏,即得活性成分。

方案二:取全部药材,混合后用40-70%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乙醇用量为药材总重量的4-10倍,提取时间为1-4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70-80℃时相对密度为1.05-1.20的清膏,即得活性成分。

方案三:取全部药材,混合后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70-80℃时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0-70%,静置12-24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70-80℃时相对密度为1.05-1.20的浸膏,即得活性成分。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和/或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还可以与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配合,制成各种制剂,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糖浆剂、合剂、颗粒剂等。

本发明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稀释剂:淀粉、糖粉、乳糖、糊精、微晶纤维素、无机盐、糖醇类等。

润湿剂与粘合剂:纯化水、乙醇、明胶、聚乙二醇、纤维素衍生物等。

崩解剂: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纤维素衍生物、交联聚维酮等。

润滑剂: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聚乙二醇等。

助溶剂:水、乙醇、甘油、丙二醇、液状石蜡、植物油等。

矫味剂:蔗糖、单糖、芳香剂等。

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甲酯、乙酯、丙酯等。

方法1:片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片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片剂。

上述片剂常用辅料包括稀释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之一或全部。

方法2:胶囊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胶囊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胶囊剂。

上述胶囊剂常用辅料包括稀释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之一或全部。

方法3:糖浆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糖浆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糖浆剂。

上述糖浆剂常用辅料包括矫味剂、防腐剂、助溶剂之一或全部。

方法4:合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合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合剂。

上述合剂常用辅料包括矫味剂、防腐剂之一或全部。

方法5:口服液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溶解后净化、浓缩,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口服液。

上述口服液常用辅料包括矫味剂、防腐剂、助溶剂之一或全部。

方法6:颗粒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颗粒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颗粒剂。

上述颗粒剂常用辅料包括稀释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之一或全部。

本申请人结合传统中医辨证治疗和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经过多年研究试验,比较多种配方,得出具有祛风利湿,散瘀定痛,补肾强骨,清热止血等作用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以萆薢为君药,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萆薢“主治腰背痛强,骨节风寒湿,周痹,恶疮不療,热气”,《日华子本草》中记载其“治痈缓软风,头旋,痫疾,补水藏,坚筋骨,益精,明目,中风失音”,《景岳全书》云萆薢“治四肢瘫痪不随,周身风湿恶疮。性味纯缓,用宜大剂”。本方以萆薢为君药,利湿去浊、祛风除痹、分清泌浊。以广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穿破石、石韦为臣药,广金钱草、海金沙和石苇清热除湿,利尿通淋,穿破石祛风利湿,散瘀止痛,鸡内金性平,可涩精止遗,此四味药共助君药加强清热解毒、通淋排浊之功。以茯苓、车前草、益母草、枳实为佐药,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车前草清热利尿,祛痰解毒,益母草活血,利尿消肿,枳实破气消积,化痰散痞,以上四味药佐助君药和臣药活血,散瘀,通络,淡渗利水。以牛膝为使药,逐瘀通经、补肝肾、强腰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全方共奏除湿利尿,活血消肿,祛瘀通络,补肾益肝,强壮筋骨之功,促进血液循环和尿酸代谢,减少尿酸盐结晶体的产生和尿酸盐结晶体在关节内沉积,降低血液中尿酸含量,有效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由多种中药材制备而成,安全温和,对人体副作用极小,具有除湿利尿,活血消肿,祛瘀通络,补肾益肝,强壮筋骨等作用,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分清泌浊,促进尿酸代谢,减少尿酸在血液中积累以及减少尿酸盐结晶体在关节处沉积;广金钱草、海金沙和石苇清热除湿,利尿通淋,穿破石祛风利湿,散瘀止痛,鸡内金可涩精止遗,提高萆薢的清热解毒、通淋排浊之功效;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车前草清热利尿,祛痰解毒,益母草活血,利尿消肿,枳实破气消积,化痰散痞,此四味药活血,散瘀,通络,淡渗利水,促进血液循环,佐助萆薢、广金钱草等药材的药效发挥;牛膝逐瘀通经,引血下行,补肝肾,强筋骨,进一步将其余药材的祛湿利尿的药性引入下焦,使药物准确作用在发病部位,又可补肝益肾,即可利湿去浊,又能避免肾脏负荷过大。全方共奏除湿利尿,活血消肿,祛瘀通络,补肾益肝,有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以及高尿酸血症。

(2)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经临床试验证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单纯痛风性关节炎的治愈率为11.5%,总有效率为90.5%;对单纯高尿酸血症的治愈率为12.7%,总有效率为90.5%;对合并痛风性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的治愈率为14.0%,总有效率为91.2%。可见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可以有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以及高尿酸血症,经临床观察表明,患者普遍在服药1个疗程后就可感到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疗效迅速显著,且对患者的肝、肾功能以及造血系统未见异常变化和不良反应,停药后病情不出现“反弹”,临床服用安全可靠。

(3)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成多种制剂,服用、携带方便,满足不同病况的病患服用和携带,适用人群广。

(4)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配方科学合理,副作用小,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成本低,可大大减轻患者的身体和经济负担,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这些方面。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中的乙醇量的百分数是体积百分数,v/v表示溶液的体积比。

实施例1片剂

称取萆薢10kg、广金钱草15kg、海金沙15kg、穿破石7kg、鸡内金7kg、石韦5kg、益母草7kg、车前草15kg、牛膝5kg、茯苓7kg、枳实5kg;

取全部药材,混合后加水提取2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12倍、10倍,两次提取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7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加入片剂辅料糖粉、乙醇、明胶、交联聚维酮、滑石粉,按常规方案制得片剂。

实施例2片剂

称取萆薢12kg、广金钱草18kg、海金沙18kg、穿破石9kg、鸡内金9kg、石韦6kg、益母草8kg、车前草19kg、牛膝7kg、茯苓9kg、枳实6kg;

取全部药材,混合后用4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乙醇用量为药材总重量的10倍、8倍、6倍,三次提取时间分别为4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05的清膏,加入片剂辅料乳糖、聚乙二醇、淀粉、硬脂酸镁,按常规方案制得片剂。

实施例3胶囊剂

称取萆薢15kg、广金钱草22kg、海金沙23kg、穿破石11kg、鸡内金10kg、石韦8kg、益母草10kg、车前草21kg、牛膝10kg、茯苓12kg、枳实7kg;

取全部药材,混合后加水提取2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12倍、8倍,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0%,静置12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05的浸膏,加入胶囊剂辅料糊精、纤维素衍生物、乙醇、羧甲基淀粉钠、滑石粉,按常规方案制得胶囊剂。

实施例4胶囊剂

称取萆薢17kg、广金钱草25kg、海金沙26kg、穿破石14kg、鸡内金12kg、石韦10kg、益母草12kg、车前草24kg、牛膝12kg、茯苓15kg、枳实9kg;

取全部药材,混合后加水提取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10倍、7倍、6倍,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77℃时相对密度为1.16的清膏,在清膏中加入胶囊剂辅料微晶纤维素、纤维素衍生物、交联聚维酮、微粉硅胶、聚乙二醇,按常规方案制得胶囊剂。

实施例5糖浆剂

称取萆薢18kg、广金钱草27kg、海金沙28kg、穿破石15kg、鸡内金14kg、石韦12kg、益母草14kg、车前草28kg、牛膝14kg、茯苓16kg、枳实10kg;

取全部药材,混合后用5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乙醇用量为药材总重量的8倍、5倍、4倍,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3小时、1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75℃时相对密度为1.08的清膏,在清膏中加入糖浆剂辅料蔗糖、苯甲酸和水,搅拌均匀,制得糖浆剂。

实施例6合剂

称取萆薢20kg、广金钱草30kg、海金沙30kg、穿破石15kg、鸡内金15kg、石韦10kg、益母草15kg、车前草30kg、牛膝10kg、茯苓15kg、枳实10kg;

取全部药材,混合后加水提取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10倍、7倍、6倍,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3小时、1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74℃时相对密度为1.14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59%,静置20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75℃时相对密度为1.12的浸膏,在浸膏中加入合剂辅料单糖、山梨酸,搅拌均匀,制得合剂。

实施例7口服液

称取萆薢23kg、广金钱草36kg、海金沙37kg、穿破石18kg、鸡内金19kg、石韦12kg、益母草19kg、车前草35kg、牛膝12kg、茯苓17kg、枳实12kg;

取全部药材,混合后加水提取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10倍、8倍、6倍,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80℃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清膏,在清膏中加入口服液辅料芳香剂、甲酯和水,搅拌均匀,分装,制得口服液。

实施例8颗粒剂

称取萆薢26kg、广金钱草41kg、海金沙42kg、穿破石20kg、鸡内金22kg、石韦14kg、益母草23kg、车前草40kg、牛膝14kg、茯苓21kg、枳实15kg;

取全部药材,混合后用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乙醇用量为药材总重量的6倍、4倍,提取时间分别为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清膏,在清膏中加入辅料淀粉、乙醇、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制粒、干燥、整粒,制得颗粒剂。

实施例9颗粒剂

称取萆薢30kg、广金钱草45kg、海金沙45kg、穿破石23kg、鸡内金23kg、石韦15kg、益母草25kg、车前草45kg、牛膝15kg、茯苓25kg、枳实7kg;

取全部药材,混合后加水提取2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12倍、6倍,每次提取时间为3小时、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0%,静置24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在浸膏中加入辅料微晶纤维素、水、聚乙二醇、交联聚维酮、硬脂酸镁,制粒、干燥、整粒,制得颗粒剂。

临床试验总结

1、基本资料

选择确诊为痛风的患者255例,其中痛风性关节炎78例,高尿酸血症63例,合并痛风性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114例;年龄最大者68岁,最小者23岁,平均年龄38.2岁;病程0.5-27年。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严重心肺功能障碍、非冠心病性心脏病、肾脏疾病、高血压、胃病者。

2、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012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痛风的诊断依据、症候分类、疗效评定进行治疗结果的分级。

3、治疗方法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9的颗粒剂给予治疗,每天2次,每次10g,14天为一疗程。

4、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关节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消失,功能活动正常,血尿酸降至正常范围。

显效:关节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功能活动正常,血尿酸降80%以上。

有效:关节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改善50%以上,血尿酸下降50%以上。

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血尿酸及各项临床指标无明显改善。

5、结果

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临床疗效见表1。

表1治疗效果

从表1可以看出,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单纯痛风性关节炎的治愈率为11.5%,总有效率为90.5%;对单纯高尿酸血症的治愈率为12.7%,总有效率为90.5%;对合并痛风性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的治愈率为14.0%,总有效率为91.2%。可见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可以有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以及高尿酸血症,经临床观察表明,患者普遍在服药1个疗程后就可感到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疗效迅速显著,且对患者的肝、肾功能以及造血系统未见异常变化和不良反应,停药后病情不出现“反弹”,临床服用安全可靠。

典型病例

病例1:王xx,男,30岁。

主诉:痛风病史4年,半个月前因进食海鲜和啤酒,次日左足拇指关节红肿疼痛,经秋水仙碱、消炎痛治疗有效,但效果不甚明显,经查血沉54mm/h,血尿酸519umol/l,尿素氮3.9mmol/l,肌苷120umol/l,甘油三酯2.9mmol/l,总胆固醇6.4mmol/l,hdl1.5mmol/l,ldl5.2mmol/l。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胶囊剂1个疗程,肿痛消退,行走自如;继续服用3个疗程巩固疗效,查血沉14mm/h,血尿酸401umol/l,尿素氮3.2mmol/l,肌苷91umol/l,甘油三酯1.5mmol/l,总胆固醇5.3mmol/l,hdl1.1mmol/l,ldl3.7mmol/l。停药1年后随访未复发。

病例2:张x,男,50岁。

主诉: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突发第一跖趾关节红肿惹肿,以夜间发病多见,持续数天后自行缓解,后渐累及趾指各关节,同时伴有关节功能障碍,疼痛发作时不能屈伸,曾于当地医院就诊确诊为“痛风”,平时不规则服用小苏打片、别嘌醇,患者关节肿胀渐为严重,关节畸形变硬。经查血尿酸650uoml/l,确诊为高尿酸血症。服用本发明实施例5糖浆剂1个月,诸症减轻;再连服2个月巩固疗效,诸症消失,复查血尿酸395uoml/l,停药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病例3:吴x,女,65岁。

主诉:患者1年前吃海鲜后夜间突发左足拇趾疼痛,局部红肿,触之热。于当地医院就诊见左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口渴,烦闷不安,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经查尿酸553umol/l。西医诊断为痛风,属急性关节炎期。中医辩证:湿热痹阻证。服用本发明实施例7的口服液2个月,关节疼痛明显减轻;继续服用3个疗程,关节疼痛消失,行走自如,尿酸259umol/l,确诊为治愈。停药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