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治疗凝结物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1244发布日期:2019-01-22 18:52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呼吸治疗凝结物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2013年8月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863,610的权益,其全部内容在此以援引的方式并入本申请。



背景技术:

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可以给予补充呼吸气体,诸如氧气,以辅助呼吸。这些呼吸气体通常由呼吸气体供应装置、诸如氧气罐供应。诸如鼻插管的输送装置可以联接到呼吸气体供应装置并且插入到患者的鼻道中,用于将呼吸气体输送到患者以便吸入。可替代地,对于实施过气管造口术、即用以制造通过颈部进入气管的开口的手术的患者而言,可以通过从患者的颈部延伸的气管造口管(也被称为气管导管)将呼吸气体直接供应到气管。

在呼吸气体加湿处理期间,水分可能会凝结在呼吸气体供应管与气管造口管的连接件附近。该水分可能会滴入到气管中,从而引发刺激和不适。因此,处理该水分的系统、装置和方法是所希望的。

此外,在健康患者中,上气道使患者呼吸的空气变暖、清洁并且潮湿。然而,当患者通过气管造口管呼吸时,这些机构被旁通。粘液分泌物可能会积聚在气管造口管中,影响适当的呼吸并且潜在引发感染。因此,需要一种用于清理来自气管造口管的粘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在此公开了用于将气管造口管联接到加湿呼吸气体源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系统、装置和方法包括挡板,其用于减少从加湿呼吸气体进入到气管造口管中的凝结物。挡板可以将呼吸气体中夹带的凝结物液滴引导到凝结物通道中,同时允许患者吸入呼吸气体。适配器可以具有开口端,所述开口端允许空气在其没有被吸入时逸出,这可以有助于适配器与高流量治疗系统一起使用。

在一个方面中,用于将气管造口管联接到加湿呼吸气体源的适配器包括壳体、气管造口管连接装置和挡板。壳体可以具有内表面、外表面和呼吸气体口,所述呼吸气体口用于从源接收加湿呼吸气体流,所述呼吸气体口从外表面延伸到内表面。气管造口管连接装置可以定位在壳体内并且包括用于接收来自呼吸气体口的加湿呼吸气体流的输入口和用于与气管造口管相联接的输出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气管造口管连接装置具有限定了呼吸气体通道的内表面和与壳体的内表面间隔开以形成凝结物通道的外表面。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挡板定位在呼吸气体口和输入口之间,以通过破坏(disrupt)加湿呼吸气体流而产生受控的来自加湿呼吸气体流的凝结物。挡板可以与气管造口管连接装置一体地形成。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气管造口管连接装置的外表面包括至少一个伸出件,以将气管造口管连接装置与壳体的内表面间隔开。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壳体的内表面包括至少一个伸出件,以便将气管造口管连接装置与壳体的内表面间隔开。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适配器还包括至少一个凸缘,所述凸缘附接到气管造口管连接装置的外部,以防止气管造口管位移并且在气管造口管连接装置运动的情况下分配力。所述至少一个凸缘可以具有表面,所述表面构造成接合患者的颈部,所述表面具有连接件,以将至少一个凸缘连接到环绕颈部的气管造口带。连接件可以是钩或环连接件。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配器还包括至少一个凸缘,所述凸缘附接到壳体的外部,以防止气管造口管位移并且在气管造口管连接装置运动的情况下分配力。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适配器还包括供应管,所述供应管具有用以接收加湿呼吸气体流的第一端部和联接到壳体的呼吸气体口的第二端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配器还包括旋转连接件,所述旋转连接件联接到供应管的第一端部,以便与加湿呼吸气体源相连接。呼吸气体口可以包括弯头连接件,用于与加湿呼吸气体源相联接。呼吸气体口可以包括直管连接件,用于与加湿呼吸气体源相联接。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气管造口管连接装置的输出口具有内表面,所述内表面构造成接合气管造口管的外表面。气管造口管连接装置的输出口可以具有外表面,所述外表面构造成接合气管造口管的内表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气管造口管连接装置的外表面具有第一周界,并且适配器还包括联接到壳体的通气帽,所述通气帽包括内表面,所述内表面具有第二周界,并且第一周界小于第二周界,使得积聚在通气帽上的凝结物流入到凝结物通道中。通气帽可以可移除地联接到壳体。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通气帽包括:帽基部,所述帽基部用于与壳体可移除地相联接;倾斜的平面结构,所述倾斜的平面结构联接到帽基部,以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大于第二开口并且定位成相对于第二周界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并且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能够作为用于呼出空气的通气部。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适配器还包括管套,所述管套构造成接收抽吸管,以抽吸掉患者气道中的分泌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配器还包括抽吸管,所述抽吸管具有第一管端部和第二管端部,所述第一管端部延伸到适配器之外,以便与抽吸设备相联接,而所述第二管端部延伸到患者气道内,以当定位在管套内时抽吸掉分泌物。管套可以固定地结合到气管造口管连接装置的表面上,第二管端部可以延伸通过管套,以便能够延伸到患者气道内。凝结物通道能够作为用于呼出空气的通气部。

在另一个方面中,用于将气管造口管联接到加湿呼吸气体源的适配器包括:输入口,所述输入口构造成接收加湿呼吸气体流;呼吸气体通道,其用于与气管造口管相联接;凝结物通道;和挡板,所述挡板定位在输入口和呼吸气体通道之间,以破坏加湿呼吸气体流,从而使得受控的来自加湿呼吸气体流的凝结物进入到凝结物通道中。在又一个方面中,用于将气管造口管联接到加湿呼吸气体源的适配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用于从源接收加湿呼吸气体流的构件;用于将壳体连接到气管造口管的构件;和用于通过破坏加湿呼吸气体流而产生受控的来自加湿呼吸气体流的凝结物进入到壳体中的构件。用于产生受控的凝结物的构件可以与用于将壳体连接到气管造口管的构件一体地形成。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考虑以下详细描述,上述和其它目的以及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在所述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通篇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是气管造口管适配器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气管造口管适配器装置的局部横截面图;

图3是气管造口管连接装置的透视图;

图4是具有凸缘的气管造口管适配器的透视图;

图5是气管造口管适配器装置的透视图,所述气管造口管适配器联接到供应管,用于将适配器的呼吸气体口连接到加湿呼吸气体流;

图6是旋转连接件的透视图,所述旋转连接件连接到供应管的第一端部,用于与加湿呼吸气体源相联接;

图7是用于与加湿呼吸气体源相联接的弯头连接件和环绕患者颈部的气管造口带的透视图;

图8是用于与气管造口管适配器装置的壳体相联接的通气帽的透视图;

图9是与气管造口管适配器装置的壳体相联接的通气帽的透视图;

图10是具有图8的通气帽的气管造口管适配器装置的透视图,所述通气帽联接到气管造口管适配器装置的壳体;

图11是具有抽吸管的气管造口管适配器装置的局部横截面图,所述抽吸管用于与抽吸设备相联接并且能够延伸到患者气道中,以便抽吸掉分泌物;

图12是具有用于接收抽吸管的抽吸口和用于连接到换气管的换气口的气管造口管适配器装置的局部横截面图;

图13是用于接收抽吸导管的气管造口管适配器装置的透视图;

图14是用于使气管造口管与加湿呼吸气体源相联接的气管造口管适配器装置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全面理解在此描述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将描述某些阐释性实施例。尽管在此描述的实施例和特征具体描述为与高流量呼吸系统一起使用,但是应当理解的是下文概述的所有部件和其它特征均可以以任何适当的方式彼此组合并且可以适于和应用于其它类型的呼吸治疗和呼吸治疗装置,包括低流量氧气治疗、持续正压气道治疗(cpap)、机械换气、氧气罩、文丘里罩、任何其它适当的呼吸治疗或者呼吸治疗装置、及其任意组合。

在此公开的气管造口管适配器,也称作呼吸治疗凝结物装置,其将加湿呼吸气体源联接到患者的气管造口管,使得凝结物被阻止进入患者气管并引发不适。气管造口管适配器可以阻止凝结物,原因在于其包括这样的结构(例如,挡板),所述结构在气体进入患者的气管造口管之前破坏加湿呼吸气体流。这种结构能够使加湿呼吸气体中夹带的液体(例如,由于凝结)偏转并且使液滴从单独的通道离开。在此公开的气管造口管适配器还可以与抽吸设备一起使用,所述抽吸设备用于从患者的气管造口管抽吸粘液。气管造口管适配器可以允许抽吸导管被插入到气管造口管中,同时还供应呼吸气体以及换气。适配器可以有助于在换气和高流量治疗之间切换。

图1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气管造口管适配器装置100。尽管使用了术语气管造口管适配器,但是装置100还可以称作呼吸治疗凝结物适配器。示出的适配器100包括壳体200和气管造口管连接装置206,所述气管造口管连接装置定位在壳体200内。壳体200和气管造口管连接装置206可以由无孔硬塑料或者其它适用于呼吸装置中的材料形成。气管造口管连接装置206的直径小于壳体200的直径并且与壳体200基本同心。壳体200具有呼吸气体口204,用于接收加湿呼吸气体流202。示出的呼吸气体口204包括连接件232,用于使气管造口管适配器装置100与加湿呼吸气体源相联接。尽管示出了直管连接件232,但是连接件232可以包括其它形状,诸如在这里的其它实施例中描述的弯头状或者其它适当形状。壳体200可以在其上端部240上是敞口的,这允许呼吸气体从壳体200的顶部自由离开。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促进空气逸出,在使用时上端部240背朝患者。因为加湿呼吸气体被允许从壳体逸出,所以当气体流率超过吸气速率时,患者的气道内不会积聚过高压力。这种设计有助于使适配器100与高流量治疗系统一起使用,其中,呼吸气体流率能够远远超过吸气速率。

壳体200内的气管造口管连接装置206具有:输入口210,所述输入口用于接收源自加湿呼吸气体源(例如,图14的源102)的加湿呼吸气体流;和输出口212,所述输出口用于与患者的气管造口管相联接。挡板208定位在输入口210和呼吸气体口204之间,以破坏来自源的加湿呼吸气体流。通过破坏呼吸气体流,能够防止凝结物进入到患者的气道中并引发刺激,所述凝结物可能会出现在适配器装置100附近或者被夹带在气体流中。

图1示出的输出口212具有外表面230,所述外表面可以构造成接合从患者的颈部突出的气管造口管的内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口212的内表面228(显示在图2中)可以构造成接合气管造口管的外表面。

图2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图1的气管造口管适配器装置100的局部横截面图。适配器100的壳体200具有内表面218和外表面220。呼吸气体口204从外表面220延伸至内表面218。定位在壳体200内的气管造口管连接装置206包括内表面214和外表面216。内表面214限定了呼吸气体通道222,呼吸气体可以通过所述呼吸气体通道222经由输出口212行进至患者的气道,所述输出口构造成接合从患者的颈部突出的气管造口管。装置206的外表面216与壳体的内表面218间隔开,以形成凝结物通道224。在一些实施例中,凝结物通道224可以作为通气部,用以消除呼出的气体并且防止在患者的气道中积聚压力。

伸出件226用于使装置206与壳体200间隔开。伸出件226从装置206的外表面216延伸,以当装置206定位在壳体200内时接合壳体200的内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伸出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从壳体的内表面218延伸,以当装置定位在壳体内时接合装置的外表面。此外,尽管仅仅示出了一个伸出件226,但是可以使用另外的伸出件来使壳体200与气管造口管连接装置206间隔开。尽管壳体200和装置206在此是作为单独的装置示出和描述的,但是它们可以形成为单一整体装置。

示出的挡板208定位在气管造口管连接装置206的输入口210和呼吸气体口204之间,以破坏流自呼吸气体口204的加湿呼吸气体流202。这种布置能够防止在适配器装置100附近出现的凝结物或在呼吸气体中夹带的凝结物进入到患者的气道中并且能够将凝结物引导到凝结物通道224中。在撞击挡板208之后,凝结物可以朝凝结物通道的底端部242流动并且完全离开气管造口管适配器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带的液滴被挡板208阻止,因为夹带的液滴在撞击时附着到挡板208上并且通过作用于液滴的重力而被运送通过凝结物通道224。尽管在图2中示出了挡板,但是其它通过重力和/或表面附着力实现蒸汽和液体的分离的结构也可以用于阻止凝结物流入到患者的气管造口管中。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控制凝结物的结构包括其它类型的导流叶片或面板、任何其它适当的结构、或其组合。

图3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从壳体200移除的图2的气管造口管连接装置206。示出的装置206具有输入口210和附接的挡板208。示出的装置206具有从其外表面216延伸的伸出件226a和226b,用于将装置206定位在壳体200内并且形成凝结物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板208具有略微弯曲的平面本体,所述略微弯曲的平面本体具有弓形上边缘。挡板208在输入口210的上边缘211上方延伸并且具有的面积大于呼吸气体口204的横截面面积(显示在图2中),使得其能够重新引导离开呼吸气体口204的大部分或基本全部的呼吸气体(以及夹带的液体,如果有)的流动。挡板208可以由无孔硬塑料或适用于呼吸装置中的其它材料形成。尽管在图3中示出的挡板208与气管造口管连接装置206是一体地形成的,但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附接或结合机构附接挡板208,所述附接或结合机构包括粘合剂、紧固件、卡扣配合、或焊接连接件、任何其它适当的附接或结合机构、或其组合。

图4示出了气管造口管适配器装置450的实施例,其具有气管造口管连接装置456。示出的装置450具有外表面466,凸缘401a和401b附接到所述外表面。凸缘401a和401b分别具有构造成接合患者的颈部的表面400a和400b。示出的表面400a和400b还分别具有连接件402a和402b,用以将凸缘401a和401b连接到环绕患者的颈部的气管造口带(未示出)。尽管示出的装置450示出了连接到外表面466的两个凸缘401a和401b,但是任何适当数量的凸缘401均可以附接到外表面466。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凸缘或多个凸缘401从壳体200的外表面220延伸。连接件402a和402b可以是钩或环连接件(例如),用于接合定位在气管造口带上的对应的环或钩连接件。凸缘401使得装置450能够被固定到患者的颈部上,以在装置450、连接到装置的供应管500(显示在图5中)和/或气体源发生运动的情况下防止将扭矩施加到气管造口管。

图5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图4的气管造口管适配器装置450,其具有联接到供应管500的呼吸气体口454,所述供应管具有旋转连接件506。图6示出了图5的旋转连接件506的放大透视图。供应管500具有用以接收加湿呼吸气体流452的第一端部502和联接到壳体460的呼吸气体口454的第二端部504。示出的第一端部502联接到旋转连接件506,以便与加湿呼吸气体源102相连接。示出的旋转连接件506联接到供应管500的第一端部502。旋转连接件允许第一端部502和第二端部504之间旋转。通过容许这种旋转,旋转连接件506可以防止和/或减小经由管500和气管造口管适配器装置100传递到气管造口管的扭矩(例如,由于加湿呼吸气体源102的运动)。

图7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图4的具有壳体460的气管造口管适配器装置450。示出的壳体460具有呼吸气体口454,所述呼吸气体口具有弯头连接件600。示出的弯头连接件600与加湿呼吸气体源相联接,用于将加湿呼吸气体运送到适配器装置450中。因为供应管500不需要远离气管造口管适配器装置450突出,所以弯头连接件600允许气管造口管适配器装置450具有低轮廓。

图8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通气帽800的实施例。示出的通气帽800具有内表面802和帽基部820。帽800可以可移除地联接到适配器100的壳体200的上端部240(显示在图1中)上。通气帽800可以防止异物进入患者的气管造口管。而且,通气帽800可以防止气管造口管适配器100的上端部240(显示在图1中)被搁置在适配器的上端部上的物体堵塞,因为空气能够从第一开口806逸出。

图9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连接到壳体200的上端部240的通气帽800的实施例。通气帽800具有倾斜的平面结构804,所述倾斜的平面结构804联接到帽基部820。倾斜的平面结构804相对于帽基部820的取向形成第一开口806和第二开口808。第一开口806由于平面结构804的倾斜而大于第二开口808,并且第一开口806定位成相对于帽基部820与第二开口808相对。第一开口806和第二开口808两者都提供通气部,呼出的气体流810可以通过所述通气部。

图10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气管造口管适配器装置100,其具有壳体200和定位在壳体200内的气管造口管连接装置206。示出的气管造口管连接装置206具有外表面206,所述外表面具有第一周界900。示出的壳体200联接到通气帽800,所述通气帽具有内表面802。内表面802具有第二周界902,所述第二周界大于第一周界900。这允许在通气帽800上(例如,在底表面801上)积聚的凝结物流入到位于第一周界900和第二周界902之间的凝结物通道224中,以防止凝结物进入患者气道并引发刺激。这样的凝结物可以改为附着到通气帽800的底表面801上,流到内表面802上,并且从气管造口管适配器装置100的底端部242离开。

图11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气管造口管适配器装置100的局部横截面图,其具有用于抽吸掉患者气道内的分泌物的固定模式的抽吸管1000。抽吸管1000具有第一管端部1002,所述第一管端部延伸到适配器装置100之外并且例如经由鲁尔锁连接器与抽吸设备1006相联接。抽吸管1000还具有能够延伸到患者的气道中以抽吸掉分泌物的第二管端部1004。管套1008可以一体地形成到气管造口管连接装置中或者结合到气管造口管连接装置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抽吸管1000可以插入到管套1008中,以防止抽吸管1000的多个插入点进入到患者的气道中(这可能会引发刺激),并且便于容易地进入患者气道以便抽吸掉分泌物。

图12是根据某些实施例的气管造口管适配器装置1200的局部横截面图,其具有用于接收抽吸管1000的抽吸口1202和用于连接到换气管(未示出)的换气口1204。气管造口管适配器1200包括凝结物适配器1200a和抽吸适配器1200b。凝结物适配器1200a的上端部1208连接到抽吸适配器1200b的下端部。可以通过干涉配合、卡扣配合、粘合剂、焊接、紧固件、或任何其它适当的连接机构或者其组合固定该连接。尽管图12中示出的气管造口管适配器具有两个部件,但是在一些实施例中,适配器1200a和1200b可以一体地形成。

两个口1202和1204的存在允许抽吸管1002被引导通过抽吸口1202进入到患者的气管造口管中以移除粘液分泌物,同时换气被连续施加在换气口1204处和/或呼吸气体被施加在呼吸气体口204处。因此,可以在不断开患者与呼吸气体源的连接的情况下进行气管造口管的抽吸。在一些实施例中,抽吸管1000连接在抽吸口1202处,呼吸气体被通过呼吸气体口204传送,并且换气口1204保持断开。在这样的实施方案中,换气口1204在呼气期间或者在呼吸气体的流率超过患者吸气速率时作为排气口。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换气口1204允许患者连接到机械换气机,同时还通过呼吸气体口204接收高流率的加热加湿呼吸气体。这样的实施方案可以辅助患者从机械换气转变到呼吸治疗,例如高流量治疗。例如,如果患者在从机械呼吸转变到高流量治疗期间显现出痛苦信号,则换气口1204的存在允许患者快速地重新连接到机械换气而不用断开高流量治疗。类似地,通过简单地在口处连接和断开治疗且不用断开抽吸或不用改变适配器1200就可以由医护人员使得患者在连接到机械换气和高流量治疗中的一者或两者之间有规律地交替。

图13是根据某些实施例的用于接收抽吸导管1330的气管造口管适配器装置1300的透视图。气管造口管适配器1300包括:气管造口管口1302,其用于连接至气管造口管;呼吸气体口1304,其用于连接到呼吸气体源;和两用口1306。尽管口1304和1036在图12中示出为单腔构造,但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这些口可以构造成双腔管,所述双腔管具有:外套,其提供了进入到气管造口管中的高流量的加热加湿气体;和内腔,所述内腔作为呼吸气体口。呼吸气体口1304可以以高流率(例如,8l/min至40l/min)接收加热加湿呼吸气体。呼吸气体口1304可以定位成基本垂直于气管造口管适配器装置1300的长轴线、朝气管造口管口1302倾斜、定位在任何其它适当的方向上、或者构造成可在任何适当的定向之间调节。如果在呼吸气体口1304垂直定向的情况下呼吸气体被输送通过呼吸气体口,则呼吸气体可以主要从两用口1306流出,而不流入到气管造口管口1302中。当患者吸气时,呼吸气体可以主要通过气管造口管口1302被吸取。在垂直布置中流出两用口1306的呼吸气体流可以有助于在呼气期间快速移除二氧化碳。如果在呼吸气体口1304朝气管造口管口倾斜的情况下呼吸气体被输送通过呼吸气体口,则大部分呼吸气体可以流入到气管造口管中。相对于垂直布置,在倾斜布置中通过增加进入到气管造口管中的呼吸气体流,可以提供呼气末正压(peep),从而增强气道分泌物清理。peep可以增大气道压力,防止气道塌缩,并且可以增大动脉血氧分压(pao2)。peep还可以通过防止呼气时循环去募集来增加肺泡募集,减小气道阻力,提高吸入气体分布,减小患者呼吸功,防止减小肺泡塌缩的表面活性剂聚集,以及减小左心室后负荷。

两用口1306连接到适配器1320,诸如,versotm适配器(carefusion,sandiego,ca)。适配器1320包括:气管造口管口1322,用于与气管造口管适配器1300相联接;换气口1326,用于与换气机相联接;和抽吸口1324,用于接收抽吸导管1330。抽吸导管1330可以用来抽吸患者的可动的气道分泌物,以防止气管造口管堵塞。患者可以被同时联接到换气源、高流量治疗源和抽吸设备,并且气管造口管适配器1300即使在改变连接的组合时也保持在适当位置。例如,气管造口管适配器装置1300能够在患者在换气和高流量治疗之间切换时保持在合适位置中。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适配器1320可以包括内置式抽吸导管。

图14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图4的气管造口管适配器装置450,其联接到从患者104的颈部突出的气管造口管。在使用时,气管造口管适配器装置450使加湿呼吸气体源102与患者104的气管造口管相联接。气管造口管适配器装置450包括凸缘401a和401b,它们接合患者104的颈部。如关于图4所论述的,凸缘401a和401b可以连接到环绕患者104的颈部的气管造口带(未示出)。

在使用时,参照图1至图14,来自源102的加湿呼吸气体通过管500到达适配器100。加湿呼吸气体通过壳体200中的呼吸气体口204。加湿呼吸气体在通过气管造口管连接装置206的呼吸气体通道222以便输送到患者的气管造口管之前遭遇挡板208。挡板208破坏加湿呼吸气体流,以便以受控方式诱导凝结。所诱导的凝结物被引至凝结物通道224中。

前述内容仅仅是对本公开内容的原理的阐释,所述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由所述实施例之外的实施例来实现,所述实施例是为了阐释而非限制目的给出的。应当理解的是,尽管在此公开的系统、装置和方法示出为与高流量治疗系统一起使用,但是它们可以应用于在其它换气回路中使用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许多变形和修改在浏览本公开内容之后都是显而易见的。所公开的特征可以以与在此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组合及子组合(包括多个从属组合和子组合)的方式实施。上文描述或示出的各个特征(包括其任何部件)在其它系统中可以组合或者集成。而且,某些特征可以省略或不实施。

改变、替换和变形的许多例子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确定并实施而不背离在此公开的信息的范围。在此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的全部内容均以援引的方式并入本申请并且成为本申请的一部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