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温下等离子体灭菌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86072发布日期:2019-02-01 19:24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常温下等离子体灭菌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一种灭菌装置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常温下等离子体灭菌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消毒器有高温消毒器、臭氧消毒器和紫外线消毒器三种。

高温消毒器是最直观、最传统的消毒装置,也是最易被大众消费者接受的消毒装置。但高温消毒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应装置不便于携带。

臭氧消毒器需要经历物理、化学过程,反应机理较为复杂,使得装置结构复杂,不易携带。

紫外线消毒器通过破坏细胞中的dna达到消毒的目的,具有快速杀灭细菌的特点。但一般的紫外线消毒装置体积较大,不便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常温下等离子体灭菌装置。本公开能够在常压下产生等离子体,无需真空负压装置,能够产生多种活性粒子,灭菌效率高,适用于不同场合。

本公开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常温下等离子体灭菌装置,包括:等离子体发生模块、气泵、缓冲室和气体导管;

所述等离子体发生模块用于生成富含活性物质的等离子气;

所述气泵与所述缓冲室相连,将等离子气送入所述缓冲室中;

所述缓冲室通过所述气体导管与所述等离子体发生模块相连,使等离子气缓冲后匀速排出。

较佳的,所述等离子体发生模块包括高压电源与放电电极。

较佳的,所述放电电极包括如下任一:介质阻挡放电结构、针-筒放电结构、沿面放电结构或其他大气压下等离子体放电结构。

较佳的,所述缓冲室包括臭氧浓度探头、过氧化氢探头和止回阀;所述臭氧浓度探头、过氧化氢探头分布在所述缓冲室两侧;所述止回阀设置与所述缓冲室的出气口。

较佳的,所述气泵的流速可调。

一种常温下等离子体消毒灭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产生富含活性粒子的等离子体,与空气混合形成等离子气;

s200:等离子气经缓冲匀速排出到达受体发生化学反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1、本公开无需添加其他灭菌剂,即可产生较高浓度的活性物质;

2、本公开能够在常温下产生等离子体,无需真空负压装置,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降低了制造成本;

3、本公开可产生多种活性粒子且密度高,灭菌速度快,效率高;

4、本公开简单便携,可应用于多种不同场合进行消毒灭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示出的一种常温下等离子体灭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一种常温下等离子体灭菌装置,包括:等离子体发生模块100、缓冲室200、气泵300和气体导管400;所述等离子体发生模块100用于生成富含活性物质的等离子气;所述气泵300与所述缓冲室200相连,将等离子气送入所述缓冲室200中;所述缓冲室200通过所述气体导管400与所述等离子体发生模块100相连,使得等离子气缓冲后匀速排出。

上述实施例构成了本公开的完整技术方案。本公开所述装置中的等离子体发生模块100产生的高浓度活性粒子会扩散到装置循环的空气中形成等离子气。通过气泵300将产生的等离子气送入缓冲室200进行缓冲,排出流速稳定的、供消毒所用的等离子气,具有很好的消毒灭菌效果。

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等离子体发生模块100包括高压电源与放电电极。

本实施例中,高压电源可调节放电电压、频率及放电时间,进一步的,可在高压电源上加装脉冲调制器调节电源波形。在高压电源的激励下,放电电极放电产生等离子体。

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电电极可选用介质阻挡放电结构、针-筒放电结构、沿面放电结构或其他大气压下等离子体放电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室200包括臭氧浓度探头201、过氧化氢探头202和止回阀203;所述臭氧浓度探头201、过氧化氢探头202分布在所述缓冲室200两侧;所述止回阀203设置于所述缓冲室200的出气口。

本实施例中,臭氧浓度探头201、过氧化氢探头202用于检测臭氧和过氧化氢含量是否达到灭菌标准以及是否超过国家排放标准。进入缓冲室200内的等离子气会流速不稳,止回阀203确保缓冲室200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时出气口打开,使得排出气体流速趋于一稳定值,并防止外部空气进入装置。

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泵300的流速可调。

本实施例中,选用流速可调的气泵300,便于控制等离子气在装置内的缓冲时间。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常温下等离子体消毒灭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产生富含活性粒子的等离子体,与空气混合形成等离子气;

s200:等离子气经缓冲匀速排出到达受体发生化学反应。

上述实施例无需添加灭菌剂,即可产生较高浓度的活性物质。通过等离子体放电产生的活性粒子灭菌的方式,可有效地杀灭病原微生物,且灭菌速度快,效率高,可应用于多种不同的场合。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公开披露了一种常温下等离子体灭菌装置,包括:等离子体发生模块、缓冲室、气泵和气体导管。本公开还披露了一种常温下等离子体灭菌方法。本公开在常温下能够产生用于消毒灭菌的等离子气,且装置便于携带。

技术研发人员:梁森浩;陈锦坤;张敬业;龙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11.15
技术公布日:2019.02.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