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鱼类皮肤病和促进皮肤修复的药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3303发布日期:2019-03-16 00:03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液,属于预防鱼类生病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鱼类皮肤的表皮层含有丰富杯状细胞,马氏细胞和其他分泌细胞,是鱼类和其所生活环境之间的保护层。体表的主要成分为粘液,由水以及高分子量的凝胶状大分子(主要为以糖蛋白为主被称为粘蛋白)组成。粘液层作为抵御感染的主要屏障,可以有效的防止微生物及寄生虫的入侵,减少摩擦伤害,并在离子和渗透调节中发挥作用。

在池塘拉网捕鱼、运输、放养等实践过程中,经常会造成鱼类体表损伤和粘液丢失而感染水霉菌和荧光假单胞菌从而引起如水霉病和赤皮病等。水霉菌和荧光假单胞菌都是条件型致病菌,广泛存在于水体之中;当鱼体体表没有损伤时,这些致病菌无法感染鱼类,而当体表损伤后,它们通过损伤部位感染鱼类,导致发病。水霉菌侵入鱼体后,进行有性繁殖,形成白色絮状物,水霉菌大量繁殖并附着于体表时,病鱼烦躁不安,游泳缓慢,失去平衡,食欲减退,体质下降,最终死亡。荧光假单胞菌感染鱼体后引起体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鳍条间组织被破坏形成扫帚状蛀鳍。病情严重后,相连鳞片脱落,鳍条腐烂,同时会交叉感染水霉菌。在捕捞、运输和放养中,渔民和科研工作者经常会很小心的操作,避免鱼体受伤。

在鱼种放养时,使用3%-5%的食盐水浸泡5-15分钟进行消毒;当发生此类病症的时候,使用食盐与小苏打合剂400mg/l进行全塘泼洒;或者使用漂白粉1mg/kg全池泼洒;或者亚甲基蓝1-3mg/l全塘泼洒,间隔2天在泼洒1次,5天后再用0.2-0.3mg/l而二溴海因泼洒1次。这些预防和治疗方法依然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因鱼体皮肤受损而造成的死亡。

在实验室或者养殖温室等选育工作中,科研人员经常需要根据实验目的对鱼类进行采样,如称量长度和重量,因取样设备,操作台和操作原因会造成鱼体体表受伤和粘液流失。在产孵季节,需要从亲鱼池塘捕获亲鱼,放入暂养池分别对雌雄鱼进行催产,注射激素,放回暂养水池;等待一定时间后,再次用渔网将雌雄鱼捕捞,人工挤卵和挤精液。采集完卵子和精液后,如有足够人力和足够设备条件下,可以迅速对亲鱼进行消毒处理,放入水池进行定期观察和持续消毒等管理,等亲鱼恢复体力后,可放回原塘;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力和足够的水池,操作者经常使用3-5%食盐水的对亲鱼进行消毒10-15分钟,放回池塘。经过这些操作后,有鳞片的鱼,如鲤鱼和雅罗鱼(鳞片比较松散)体表损失了大量的鱼鳞,刺激产生了并失去了大量的黏液。在池塘中不久便发生部分甚至大量的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方法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因鱼体皮肤受损而造成死亡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预防鱼类皮肤病和促进皮肤修复的药液。

预防鱼类皮肤病和促进皮肤修复的药液由nacl、nahco3、维生素c、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水制成,其中nacl的浓度为3.5g/l,nahco3的浓度为0.4g/l-0.6g/l,维生素c的浓度为0.05g/l-0.15g/l,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浓度为0.5g/l-1.0g/l,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为0.5g/l。

本发明采用的nacl和nahco3易得,在市场上可以分别购买食盐和小苏打即可代替,价格便宜。少量的nacl可以中长期使用,使用7-15天,对实验鱼没有伤害,用于杀菌;当水ph值为7~9,nahco3是水环境中ph值调节剂,主要以hco3-形式存在,可以调节水质的ph值,浓度为0.05-0.15g/l维生素c可以促进皮肤修复和伤口愈合,而高浓度维生素c导致恶化病鱼体质(当其浓度为0.8g/l,导致本发明所测试的实验鱼死亡),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可以在医药工业中常常作为针剂的乳化稳定剂,片剂的粘结剂和成膜剂。大量的实验证明cmc是安全可靠的抗癌药载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易溶于水和多种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吸湿性、成膜性和生理相容性等。其生理相容性表现在具备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对皮肤、粘膜、眼等不形成任何刺激,不参与人体新陈代谢,推测其不参与鱼体新陈代谢。cmc和pvp水溶液可形成一种保护性黏液溶液,阻碍鱼体与病原菌的直接接触,利于受损伤的鱼体体表恢复。cmc(40元/千克)和pvp(100元/千克)价格便宜。本发明的制剂配方组成简单,原料易于采购,加工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无残留,对环境友好。

本发明的预防鱼类皮肤病和促进皮肤修复的药液能够促进鱼长出鳞片,同时降低了鱼类的死亡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预防鱼类皮肤病和促进皮肤修复的药液由nacl、nahco3、维生素c、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水制成,其中nacl的浓度为3.5g/l,nahco3的浓度为0.4g/l-0.6g/l,维生素c的浓度为0.05g/l-0.15g/l,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浓度为0.5g/l-1.0g/l,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为0.5g/l。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nacl的浓度为3.5g/l,nahco3的浓度为0.4g/l,维生素c的浓度为0.05g/l,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浓度为0.5g/l,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为0.5g/l。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nacl的浓度为3.5g/l,nahco3的浓度为0.5g/l,维生素c的浓度为0.08g/l,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浓度为0.6g/l,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为0.5g/l。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nacl的浓度为3.5g/l,nahco3的浓度为0.5g/l,维生素c的浓度为0.1g/l,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浓度为0.7g/l,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为0.5g/l。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nacl的浓度为3.5g/l,nahco3的浓度为0.5g/l,维生素c的浓度为0.11g/l,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浓度为0.8g/l,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为0.5g/l。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nacl的浓度为3.5g/l,nahco3的浓度为0.5g/l,维生素c的浓度为0.12g/l,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浓度为0.9g/l,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为0.5g/l。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nacl的浓度为3.5g/l,nahco3的浓度为0.5g/l,维生素c的浓度为0.13g/l,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浓度为1.0g/l,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为0.5g/l。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的是nacl的浓度为3.5g/l,nahco3的浓度为0.6g/l,维生素c的浓度为0.15g/l,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浓度为1.0g/l,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为0.5g/l。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相同。

采用下述实验验证本发明效果:

实验一:

预防鱼类皮肤病和促进皮肤修复的药液由nacl、nahco3、维生素c、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水制成,其中nacl的浓度为3.5g/l,nahco3的浓度为0.5g/l,维生素c的浓度为0.08g/l,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浓度为0.6g/l,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为0.5g/l。

将预防鱼类皮肤病和促进皮肤修复的药液放入3个水族箱(96cm×52cm×50cm)至200l,充气备用。将瓦氏雅罗鱼各60尾处理如下:

处理组将60尾测试鱼(大小:10-12cm;重量:46-56g)使用麻醉剂麻醉,在背鳍下方沿侧线鳞在体左侧去掉鳞片约2cm×1cm(长×宽)。每水族箱20尾,试验期间不换水,只补充蒸发损失的水量。实验期间不进行饲喂,每天使用水质分析仪进行水质监测,实验期间,水温17-22℃,溶解氧7.5-9.2ppm。

经过9天后,处理组有2尾鱼可以看到一层很薄的鳞片开始长出;12天后,处理组有5-6尾鱼开始长出很薄的鳞片;15天后,处理组各有12-14条鱼开始长出鳞片;21天后,处理组鱼全部长出鳞片。

对照组60尾同样去鳞片,每20尾放入200l含曝气自来水的水族箱中进行饲养。对照组第5天开始发现各有5-6条体侧长有水霉,第8天发现各有10-13条患有水霉;12天时,有7-8条鱼失去游泳平衡能力,体表长有大量水霉;15天时,约有70%-80%的雅罗鱼长有水霉;实验结束(21天),对照组总计有6-9条鱼没有发现感染水霉,水霉发病率为85-90%。

实验二:

预防鱼类皮肤病和促进皮肤修复的药液由nacl、nahco3、维生素c、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水制成,其中nacl的浓度为3.5g/l,nahco3的浓度为0.5g/l,维生素c的浓度为0.1g/l,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浓度为0.7g/l,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为0.5g/l。

2017年5月,从池塘打捞用于繁殖的健康(无鳞片缺失,无鳍条缺失、腐烂,无畸形)的性成熟的雌雄雅罗亲鱼360尾鱼(120尾雌鱼:240尾雄鱼);转入生产车间的水池后,按照鱼用激素使用说明书进行人工催产;注射完激素后,将亲鱼散养鱼水池中;经过16-18小时的效应时间后,再次用渔网捕捞亲鱼,分别采集卵子和精液,进行干法受精用于生产。将经过池塘捕捞、短距离运输、注射激素、收集卵子和精液后的雅罗鱼亲鱼,随机分3组(每组60尾)进行处理:

第一组使用3%-5%食盐水浸泡处理15-20分钟后,放入暂养池;

第二组不经过任何处理,放入同等大小的另一个暂养池;

第三组使用本实验预防鱼类皮肤病和促进皮肤修复的药液,进行为期21天的浸泡,其中每7天使用车间循环水更换水池溶液一半,并不再补充预防鱼类皮肤病和促进皮肤修复的药液。

当实验结束后,将三组鱼分批进行麻醉,进行健康程度检查。

第一组存活40尾鱼,健康鱼(没有鳞片缺少,没有鳍条腐烂)30尾,不健康鱼10尾(存在鳞片缺失,尾鳍呈扫帚状蛀鳍,体表感染水霉等病鱼)。

第二组存活22尾鱼,其中健康鱼15尾。

第三组存活46尾鱼,所有存活的都为健康鱼,没有发现任何病症。

实验三:

预防鱼类皮肤病和促进皮肤修复的药液由nacl、nahco3、维生素c、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水制成,其中nacl的浓度为3.5g/l,nahco3的浓度为0.5g/l,维生素c的浓度为0.12g/l,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浓度为1.0g/l,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为0.5g/l。

使用麻醉剂将患有水霉病(5-7天)的鲤鱼(20尾)麻醉。使用镊子将水霉病斑从表皮和鳞片出摘掉,使用砂纸(颗粒度1000目)摩擦发病处,尽量将发病处皮肤上的水霉菌丝去掉。将处理后的10尾鲤鱼放入本实验预防鱼类皮肤病和促进皮肤修复的药液中,另外处理后10尾鲤鱼作为对照组放入曝气自来水中。控制药液溶液和曝气自来水水温20~24℃。

1天后,处理组有1尾鱼死亡;5天后,处理组有一尾鱼再次感染水霉;10天后,处理组中剩余8尾鱼皮肤开始着生一层薄薄的鳞被;21天后,8尾鱼完全长出鳞片,恢复体力,健康。

对照组有2尾鱼在1天后死亡,5天后剩余9尾鱼再次感染水霉;10天后,有5条鱼死亡;21天后,1尾鱼存活,感染有水霉。

实验四:

预防鱼类皮肤病和促进皮肤修复的药液由nacl、nahco3、维生素c、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水制成,其中nacl的浓度为3.5g/l,nahco3的浓度为0.6g/l,维生素c的浓度为0.15g/l,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浓度为1.0g/l,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为0.5g/l。

2017年5月20日,使用麻醉剂将鲤鱼(体长10-13cm,体重75-95g)计20尾进行麻醉。人为地在左侧去掉1.5cmx2.0cm鳞片,使用手术刀人为创口深约1mm-2mm,去掉皮肤面积约1.5cmx1.5cm(暂养至6月20日)。

将其分为2组,每组10尾鱼,处理组10尾鱼放入本实验预防鱼类皮肤病和促进皮肤修复的药液中,对照组放入曝气自来水中分别饲养,水温20-22℃,每7天更换一次稀释一倍的预防鱼类皮肤病和促进皮肤修复的药液。

15天时,处理组发现表皮开始愈合,裸露部分变小;20天,皮肤再生完成,上面着生薄薄的鳞片;30天,处理鱼表皮及鳞片完全恢复,鱼体左、右侧没有差别。

对照组,仅有6尾存活,4尾死亡;20天时,可观察到有3尾鱼皮肤上创口还有面积约0.5cmx0.5cm尚未着生鳞片,尚未完全愈合;30天时,可观察到有3尾鱼鱼体左右侧鳞片刚刚愈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