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节病光谱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7604发布日期:2019-05-31 21:58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关节病光谱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谱治疗仪,具体地说是一种关节病光谱治疗仪。



背景技术:

现在已有的光谱治疗仪和红外线理疗仪,基本为大功率远红外线烤灯,依靠高功率发热进行大面积加热烤,热能只有传导力,治疗效果较差,再加上距离和角度问题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实际效果与烤火炉没有区别。另外,为增加疗效只能使用大功率,一般最小功率也在250瓦以上,因此存在烤伤和引发火灾的风险,效果不好同时还存在隐患。

波长为650nm至940nm的近红外线被世界公认为是人类的生命之光,利用生命之光为人类健康服务,是科技的发展方向。但是,透光体的透光效应对近红外会产生扩散作用,使得近红外光针对大部分的透明材质穿透力很弱,穿透率基本都在百分之四十以下甚至不到百分之十,这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中国专利201410000662.9公开了一种近红外三焦能量信息共振理疗器,其是利用在罩体上开孔的方式来使近红外光透出以达到治疗目的,但是,这种透射方式使光的角度受限,线路板和灯珠外露有污染和损坏风险,同时也使得治疗效果受限。

此外,波长为280-320nm的紫外线是被世界公认的对维生素D的生成和钙的沉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光线,但这种光线对普通的透明塑料和普通玻璃基本都没有穿透能力,这一直是这一行业的难题,我们通过无数次的试验证明波长280-320nm的紫外线可以穿透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这对我们来说是个重大发现,同时对整个行业也是个重大贡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关节病光谱治疗仪,以解决现有理疗器治疗效果差,现有技术无法解决近红外射线、紫外线太弱,穿透力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关节病光谱治疗仪,包括可移动的主控制器以及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的治疗器,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治疗器为分体式结构;

所述治疗器是由若干个相铰接的工作块构成的可折叠式治疗器,所述工作块包括壳体、罩盖、附着于罩盖内侧的发光电路板基板以及安装于所述发光电路板基板的面向罩盖的发光器;所述发光器包括红光发光器、近红外光发光器和紫外光发光器,所述罩盖由可透过红光和紫外光的红光-紫外光透光材料以及可透过近红外光的近红外光透光材料装配成一体;所述的红光-紫外光透光材料的位置、面积与所述红光发光器和紫外光发光器的位置、面积相对,所述近红外光透光材料的位置、面积与所述近红外光发光器的位置、面积相对。

所述主控制器包括机身、设于机身底部的万向轮、设于机身顶部的显示控制屏以及设置于显示控制屏内侧的供电控制电路板。

在所述机身的侧壁设有治疗器存放室,在所述治疗器存放室内设有预热装置。

所述近红外光透光材料为着色的聚碳酸酯材料,所述红光-紫外光透光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

所述着色的聚碳酸酯材料为褐色或黑灰色的聚碳酸酯材料,其可见光透光率为20-30%。

所述褐色的聚碳酸酯材料由聚碳酸酯材料掺杂有机褐色色粉注塑而成,所述有机褐色色粉由有机红色色粉和有机黑色色粉等重量比混合而成,细度细于800目以上。

所述褐色的聚碳酸酯材料中有机褐色色粉含量为0.4-1wt%。

所述红光发光器为650-660nm红光发光器,红光发生器数量占发光器总数量的40-50%;所述近红外光发光器为850-940nm近红外光发光器,近红外光发光器占发光器总数量的30-40%;所述紫外光发光器为280-320nm紫外光发光器,紫外光发光器占发光器总数量的10-20%。

在所述发光电路板基板上安装有四种发光器,分别为850nm近红外光发光器、940nm近红外光发光器、650-660nm红光发光器以及280-320nm紫外光发光器;所述四种发光器均匀散布在所述发光电路板基板上。

所述紫外光发光器以通电工作5分钟、断电间歇5分钟的方式重复运行;所述近红外光发光器和红光发光器打开后常亮。

所述治疗器为由3-5个工作块串连而成的长方体形。

所述主控制器上设有把手,所述治疗器的端部设有提手。

本实用新型中,红光发光器和不同波长的近红外光发光器开机后持续工作,而紫外光发光器以通电工作5分钟、断电间歇5分钟的方式重复运行,既有效降低了紫外线对皮肤的持续影响,同时又保证了合理的照射时间,从而有效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增强钙质吸收。本实用新型治疗效果和使用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合不同关节以及不同关节的各种状态下使用的治疗仪,其可移动式主控制器和治疗器为分体结构,使用更加方便,且治疗器设计为可折叠式的长方体形,从而使各工作块能够很好的适应人体体形的弯曲弧度,便于包裹关节,进一步保证了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背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控制器,2、治疗器,3、万向轮,4、显示控制屏,5、供电控制电路板,6、治疗器存放室,7、磁性吸附固定装置,8、导线收紧按钮,9、把手,10、壳体,11、罩盖,12、发光电路板基板,13、发光器,14、红光-紫外光透光材料,15、近红外光透光材料,16、预热装置,17、提手,18、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结构包括主控制器1和治疗器2,主控制器1与治疗器2为分体式结构。

主控制器1的机身采用金属框加塑料外壳的设计,底部设有万向轮3,整体为可移动式。主控制器1的顶部设有显示控制屏4以及设置于显示控制屏4内侧的供电控制电路板5。主控制器1的机身侧壁设有治疗器存放室6,治疗器存放室6呈凹槽状,其内壁设有磁性吸附固定装置7。在不使用时,治疗器2可固定于治疗器存放室6内,使用时可以取出,治疗器2通过长导线与主控制器1的供电控制电路板5相连,在主控制器1上设有导线收紧按钮8,便于在使用完毕后整理导线,在主控制器1上还设有把手9。

治疗器2为可折叠式,由3-5个工作块通过转轴18铰接串连成长方体形,每个工作块包括壳体10、罩盖11、附着于罩盖11内侧的发光电路板基板12以及安装于发光电路板基板12的面向罩盖11的发光器13。发光器13为灯珠发光器,包括红光发光器、近红外光发光器和紫外光发光器,罩盖11由可透过红光和紫外光的红光-紫外光透光材料14以及可透过近红外光的近红外光透光材料15装配成一体。红光-紫外光透光材料14的位置、面积与红光发光器和紫外光发光器的位置、面积相对,近红外光透光材料15的位置、面积与所述近红外光发光器的位置、面积相对。其中,红光-紫外光透光材料14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近红外光透光材料15为着色的聚碳酸酯材料。优选罩盖11的主体材料为透明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紫外光和红光均可顺利穿透,在对应近红外光发光器的部位,开有通孔,在该通孔上安装由着色的聚碳酸酯材料制成的可嵌入该通孔的嵌盖。

治疗器2存放时,罩盖11朝向治疗器存放室6内侧放置,在治疗器存放室6内设有与罩盖11相对的预热装置16,以应对冬季治疗仪使用时与皮肤温差大而带来的不适感。在位于治疗器2端部的工作块的壳体上设有提手17。每个治疗仪可配置一个或两个治疗器2。

红光发光器为650-660nm红光发光器,占发光器总数量的40-50%;近红外光发光器为850-940nm近红外光发光器,占发光器总数量的30-40%;紫外光发光器为280-320nm紫外光发光器,占发光器总数量的10-20%。其中,优选近红外光发光器为850nm近红外光发光器和940nm近红外光发光器两种,各发光器均匀散布在发光电路板基板12上。850nm近红外光可穿透人体表面组织,穿透深度可达6毫米左右,可有效治疗关节肌肉筋腱组织炎症疾病。950nm近红外线可穿透人体深度10毫米,用于治疗修复软骨磨损、修复损伤、促进吸收并促进新的骨膜形成。波长为280-320nm紫外线能够有效提高维生素D的生成与钙的转化,对改善缓解关节退行性病变痛苦起到重要作用。

治疗仪一次治疗时间设定为40分钟,其中,紫外光发光器以通电工作5分钟、断电间歇5分钟的方式重复运行;近红外光发光器和红光发光器打开后常亮。紫外光发光器的间歇工作有效降低紫外线对皮肤的持续影响,同时又保证合理的照射时间,从而有效维生素D合成,增强钙质吸收。治疗效果和使用安全性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可透过近红外光的近红外光透光材料制备时选用透明的聚碳酸酯材料,透明的聚碳酸酯的分子式如下。

近红外光透光材料为着色的聚碳酸酯材料,该着色的聚碳酸酯材料的可见光透光率为20-30%时,对近红外光透光率可高达90-95%。着色的聚碳酸酯材料可以选用褐色或黑灰色的聚碳酸酯材料。褐色的聚碳酸酯材料由聚碳酸酯材料掺杂有机褐色色粉注塑而成,有机褐色色粉由有机红色色粉和有机黑色色粉等重量比混合而成。褐色的聚碳酸酯材料中有机褐色色粉掺杂量优选为0.4-1wt%。灰色的聚碳酸酯材料由聚碳酸酯材料掺杂有机黑色色粉注塑而成,有机黑色色粉掺杂量优选为0.4-1wt%。

本实用新型按下列配方制得对近红外光透光率可达95%的褐色的聚碳酸酯材料(以900nm和 950nm的近红外光测试):

聚碳酸酯 98.6wt% 98.8wt% 98.2wt%

1200目有机褐色色粉 0.6wt% 0.4wt% 1.0wt%

分散剂乙烯基双硬脂酰胺 0.3wt% 0.3wt% 0.3wt%

抗氧化剂四丙酸季戊四醇酯 0.5wt% 0.5wt% 0.5wt%

对近红外透光率 95% 98% 97%

其中,有机褐色色粉由50wt%黑色色粉碳黑和50wt%红色色粉二酮吡咯并吡咯混合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治疗仪的壳体10以及罩盖11采用人体工程技术设计制作,罩盖11和壳体10形状长条状且可折叠,以对应贴肤包裹或覆盖关节的形式,在半封闭状态下完成对人体各个大关节部位的紫外线增钙,红光和近红外射线穿透式共振理疗,既保证各元件的安全使用,又能保证疗效。本实用新型的关节病光谱治疗仪技术可采用以下方式供电:将220伏电压通过直流开关电源转化为安全电压12伏的直流电,以确保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