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注水防反流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6604发布日期:2019-03-13 23:55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内镜注水防反流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人体体腔或管道系统中的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镜注水防反流囊。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医学也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多先进的医疗器械应用于疾病检测和诊断,其中就包括内镜检测。内镜是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常用的内镜主要包括胃镜、肠镜等。以胃镜为例,胃镜检查是利用一条直径约一公分的黑色塑胶包裹导光纤维的细长管子(胃镜检测管),前端装有内视镜由嘴中伸入受检者的食道→胃→十二指肠,借由光源器所发出之强光,经由导光纤维可使光转弯,让医师从另一端清楚地观察上消化道内各部位的健康状况。在胃镜经病人口腔进入到食道或胃检查时,病人多有恶心感或者呕吐。病人胃中的食物可能通过食道上涌,这样会影响胃镜检测。甚至上涌的食物会通过食道而进入到呼吸道内,影响病人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镜注水防反流囊,该内镜注水防反流囊可以在对病人进行内镜检测时,防止病人呕吐物涌入病人呼吸道内,影响病人健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内镜注水防反流囊,包括内镜检测管,还包括连通管、密封套、充入膨胀介质后可膨胀的膨胀套和盛有膨胀介质的储膨胀介质仓,所述膨胀套套设于内镜检测管的下部且膨胀套的两端分别通过密封套与内镜检测管密封连接,所述连通管一端与储膨胀介质仓连通,另一端与膨胀套连通。

采用本基础方案,在对病人进行内镜检测时,首先将内镜检测管通过口腔穿过食道进入到病人体内进行检测,此时,位于内镜检测管下部的膨胀套位于食道内。将储膨胀介质仓内的膨胀介质通过连通管输入到膨胀套,膨胀套在充入膨胀介质后膨胀进而堵塞食道,对呕吐物也起到阻挡作用,避免呕吐物上涌。待检测完成后,将膨胀套内的膨胀介质抽出,即可将内镜检测管拔出。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1、在插入内镜检测管时,膨胀套内不注入膨胀介质,此时膨胀套并未膨胀,方便内镜检测管的插入。2、插入内镜检测管后检测时通过储膨胀介质仓向膨胀套内充入膨胀介质,堵塞食道,避免呕吐物上涌进入到呼吸道内,保护了病人的健康。3、膨胀套位于食道管下部,既可以堵塞食道,又不影响内镜检测管的正常检测。4、在病人插入内镜检测管时可能会产生不适、呕吐等,而膨胀套堵塞食道后可以对内镜检测管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避免内镜检测管被误拔出。5、检测完成后,膨胀介质可以被抽回到储膨胀介质仓内,方便内镜检测管的取出。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膨胀介质为水,使用液体作为膨胀介质相比于气体而言其产生的压力更大,更容易使膨胀套膨胀,而水作为常用的液体,获取方便,成本低且对人体无害。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方案,所述膨胀套与内镜检测管滑动连接,可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沿内镜检测管滑动膨胀套,使其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病人。

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方案,所述连通管与储膨胀介质仓连通的一端设有阀门。在将内镜检测管插入病人体内前,关闭阀门,避免膨胀介质流入到膨胀套内,在进行内镜检测时,打开阀门使膨胀介质流入到膨胀套内后并关闭阀门,避免膨胀介质倒流回储膨胀介质仓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镜注水防反流囊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镜注水防反流囊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仓体11、储水腔12、把手13、出水口14、加水口15、观察窗16、刻度161、螺母17、活塞18、螺杆19、连通管21、阀门22、胃镜检测管31、膨胀套32、密封套4。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内镜注水防反流囊,包括内镜检测管,还包括连通管21、密封套4、充入膨胀介质后可膨胀的膨胀套32和盛有膨胀介质的储膨胀介质仓,膨胀套32套设于内镜检测管的下部且膨胀套32的两端分别通过密封套4与内镜检测管密封连接,连通管21一端与储膨胀介质仓连通,另一端与膨胀套32连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基本如附图2所示:一种内镜注水防反流囊,包括内镜检测管、连通管21、充入膨胀介质后可膨胀的膨胀套32和盛有膨胀介质的储膨胀介质仓。本实施例中的膨胀介质为水。膨胀套32套设于内镜检测管的下部且膨胀套32的两端均与内镜检测管密封连接。

储膨胀介质仓即储水仓包括仓体11,在仓体11一端设有出水口14,仓体11通过出水口14与连通管21一端连通,连通管21的另一端与膨胀套32连通。连通管21与仓体11连通的一端设有阀门22。仓体11另一端中部固定设有螺母17,螺杆19穿过螺母17并与螺母17螺纹连接。螺杆19位于仓体11内的一端与活塞18的一个端面转动连接,活塞18的另一个端面与仓体11围成储水腔12,活塞18与仓体11滑动连接,储水腔12内存储有水。螺杆19位于仓体11外的一端连接有把手13。仓体11侧壁开设有透明的观察窗16,观察窗16上有刻度161。仓体11的侧壁还设有加水口15。

阀门22原始状态为关闭状态,避免水流入到膨胀套32内。以胃镜检测为例,在对病人进行胃镜检测时,首先将胃镜检测管31通过口腔穿过食道进入到病人的胃内。此时,膨胀套32位于食道内。然后通过把手13顺时针转动螺杆19,因为螺杆19与螺母17为螺纹连接,且螺杆19另一端与活塞18转动连接,在转动螺杆19时,会推动活塞18向出水口14滑动,将储水腔12内的水通过连通管21挤入到膨胀套32套内,膨胀套32内在充入水后膨胀进而堵塞食道,对呕吐物也起到阻挡作用,避免呕吐物上涌。因为活塞18是通过螺杆19控制的,所以在螺杆19不转动时,活塞18不会移动,即使食道挤压膨胀套32也不会将膨胀套32内的水挤入到储水腔12中。而且通过螺杆19转动推动活塞18移动,使得活塞18移动速度较缓慢且均匀,减轻病人的不适感。在向膨胀套32内注水时,可以通过观察窗16和刻度161实时了解注入的水的多少。待检测完成后,逆时针转动螺杆19,即可将膨胀套32内的水又抽入到仓体11中,膨胀套32不再膨胀,即可将胃镜检测管31拔出。连通管21与储膨胀介质仓连通的一端设有阀门22,也可以避免水倒流的情况出现。

膨胀套32与胃镜检测管31滑动连接,可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沿胃镜检测管31滑动膨胀套32,使其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病人。连通管21与储膨胀介质仓连通的一端设有阀门22。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