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用药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1439发布日期:2019-07-10 10:17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麻醉用药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麻醉用药盘。



背景技术:

在医患需要手术之前,为了减少医患的痛苦,往往需要对医患进行麻醉,为了提高麻醉效果,麻醉步骤往往需要用到多种麻醉药进行多次注射。

在麻醉时,为了提高麻醉注射的效率,医护人员往往将各种不同的麻醉药统一放置于医用托盘中,由于缺少必要的固定措施,各种麻醉药品混杂于一起,在进行注射时,往往需要医护人员仔细辨别各药品的种类、名称,这无疑大大增加了麻醉注射的时间消耗,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由于一户人员往往处在一个强度相对较高的劳动状态,对于麻醉药的辨认容易出现失误,严重的,将导致极为恶劣的医疗事故;另外,对麻醉药品不进行任何固定措施,在托盘转运过程中极易滚落到地上。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麻醉用药盘,能够将麻醉药品固定于相应的位置,使医护人员的麻醉注射工作大大简化,提高医护人员的麻醉工作效率,避免医疗事故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麻醉用药盘,包括药盘本体、载瓶套筒、复位部件、卡位部件,所述药盘本体设有凹孔,所述凹孔中同轴套装所述载瓶套筒,所述载瓶套筒具有开口端、底端,所述载瓶套筒能够相对所述凹孔往复运动并能够承载麻醉药瓶,所述载瓶套筒的外周壁设有第一槽,所述凹孔的内侧周壁上设有所述卡位部件,所述卡位部件能够相对所述载瓶套筒相对运动,并能够嵌入所述第一槽中以定位所述载瓶套筒。

优选地,所述复位部件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载瓶套筒的底端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凹孔的底面抵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为螺旋弹簧。

优选地,所述卡位部件包括卡块、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抵接在所述卡块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二弹性件另一端抵接在所述药盘本体上,以迫使所述卡块嵌入所述第一槽中。

优选地,所述药盘还包括卡位部件还包括退位件,所述退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卡块连接,所述退位件的另一端凸出于所述药盘本体的外周侧壁,以迫使所述卡块沿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压缩方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退位件包括施力部、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间隔设置在所述施力部朝向所述药盘本体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施力部上还设有药瓶标识签。

优选地,所述凹孔为至少两个。

优选地,所述药盘还包括备用容腔,所述备用容腔设于所述药盘本体的凹孔所在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麻醉用药盘,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将手术需要用到的各种麻醉药瓶放入该技术方案中所述载瓶套筒中,并下压所述的载瓶套筒,载瓶套筒在所述卡位部件的作用下被定位在相对较低的高度上,这保证了在所述麻醉药盘在转运过程中是麻醉药品的位置相对固定,不会滚落到地上产生损失,在需要进行注射药品时,在复位部件的作用下,所述载瓶套筒被弹出到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医护人员仅需要取出相对较高位置的载瓶套筒中的麻醉药品即可,这使麻醉药品的摆放简单、明晰,医护人员很容易进行取放,使医护人员的麻醉注射工作大大简化,提高医护人员的麻醉工作效率,避免医疗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麻醉用药盘的结构示意图(正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A的剖视图(局部);

图4为图2中B-B的剖视图(局部);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麻醉用药盘的卡位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药盘本体;11、凹孔;12、载瓶套筒;121、开口端;122、底端;123、第一槽;13、复位部件;14、卡位部件;141、卡块;142、第二弹性件;143、第一侧面;144、退位件;1441、施力部;1442、第一连接臂;1443、第二连接臂;15、备用容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麻醉用药盘,包括药盘本体1、载瓶套筒12、复位部件13、卡位部件14,所述药盘本体1设有凹孔11,所述凹孔11中同轴套装所述载瓶套筒12,所述载瓶套筒12具有开口端121、底端122,所述载瓶套筒12能够相对所述凹孔11往复运动并能够承载麻醉药瓶,所述载瓶套筒12的外周壁设有第一槽123,所述凹孔11的内侧周壁上设有所述卡位部件14,所述卡位部件14能够相对所述载瓶套筒12相对运动,并能够嵌入所述第一槽123中以定位所述载瓶套筒12。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将手术需要用到的各种麻醉药瓶放入该技术方案中所述载瓶套筒12中,并下压所述的载瓶套筒12,载瓶套筒12在所述卡位部件14的作用下被定位在相对较低的高度上,这保证了在所述麻醉药盘在转运过程中是麻醉药品的位置相对固定,不会滚落到地上产生损失,在需要进行注射药品时,在复位部件13的作用下,所述载瓶套筒12被弹出到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医护人员仅需要取出相对较高位置的载瓶套筒12中的麻醉药品即可,这使麻醉药品的摆放简单、明晰,医护人员很容易进行取放,使医护人员的麻醉注射工作大大简化,提高医护人员的麻醉工作效率,避免医疗事故发生。

优选地,所述复位部件13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载瓶套筒12的底端122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凹孔11的底面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可以为具有一定变形能力的橡胶弹块,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为螺旋弹簧,这有利于降低所述药盘的制造成本。

各种能够实现所述载瓶套筒12在高度方向的位置固定的方式理论上皆能够适用于所述的卡位部件14,为了使设计结构更加简单、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优选地,所述卡位部件14包括卡块141、第二弹性件142,所述第二弹性件142抵接在所述卡块141的第一侧面143上,所述第二弹性件142另一端抵接在所述药盘本体1上,以迫使所述卡块141嵌入所述第一槽123中。

为了保证所述载瓶套筒12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更加方便地实现复位,优选地,所述药盘还包括卡位部件14还包括退位件144,所述退位件144的一端与所述卡块141连接,所述退位件144的另一端凸出于所述药盘本体1的外周侧壁,以迫使所述卡块141沿所述第二弹性件142的压缩方向运动,如此,在需要所述载瓶套筒12弹出所述凹孔11时,医护人员仅需作用在退位件144上即可。

当然,所述的退位件144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优选地,所述退位件144包括施力部1441、第一连接臂1442、第二连接臂1443,所述第一连接臂1442、第二连接臂1443间隔设置在所述施力部1441朝向所述药盘本体1的一侧,此时,医护人员仅需要施力于所述的施力部1441上,则所述的卡块141将在所述第一连接臂1442、第二连接臂1443的作用下产生退让运动,即所述的卡块141将从所述第一槽123中脱出,所述载瓶套筒12将在复位部件13的作用下沿着所述凹孔11形成的轴向弹至一个相对于其他未弹出凹孔11更高的位置,便于医护人员的区别。

考虑麻醉药瓶的尺寸普遍偏小,则药品本身的标识也就偏小不易区别,优选地,在所述施力部1441上设置药瓶标识签,如不同的颜色、代码之类,将更加有利于医护人员对药品的区别。

优选地,所述凹孔11为至少两个。

为了更加便于实际应用对药品的需求,优选地,所述药盘还包括备用容腔15,所述备用容腔15设于所述药盘本体1的凹孔11所在一侧,这样,医护人员在一次出诊时,可以携带多台麻醉手术所需的药品。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